第252章 小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陛下,戰場上面刀劍無眼,我們是不是要未雨綢繆,預防萬一?”

當李承宗帶著五千新軍和兩萬騎兵離開長安城之後,沒有了一國之君的長安城,立馬就有人開始有小心思了。

李承宗的上臺,讓一幫人得到了好處。

同樣的,也讓一幫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失。

“君羨,有些事情過去了就讓他過去,再折騰的話,我大唐的國力就要受到影響了。”

李淵這段時間確實沒有什麼心思了。

他已經感受到李承宗似乎會是比自己更加合適的一個帝王。

既然頤和園都已經給自己修建好了,那麼久安安心心的養老吧。

“陛下,微臣對大唐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微臣也希望大唐變得越來越強大。

但是這一次的情況有點不同,萬一到時候長安城沒有什麼準備,但是朔州那邊又出事了的話。

那麼情況就非常的不妙了。”

李君羨的這個話,倒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道理。

“你說的意思,朕也明白。不過你是沒有去見識那六管女菩薩的厲害。

這一次,頡利要是跑的不夠快的話,估計小命就真的要留在長安城了。”

想到自己第一次看到“六管女菩薩”射擊的時候的震撼場面,李淵心中的心思就更淡了。

這麼厲害的火器,以前自己是想都不敢想象。

但是現在卻是如此輕易的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那麼李承宗手中會不會還有更加厲害的東西沒有拿出來呢?

畢竟渭水新城裡面,好多作坊的情況,外面的人根本就搞不清楚。

“六管女菩薩?”

這個神奇的名字,李君羨是第一次聽說。

為了給突厥人帶來足夠的驚喜,李承宗是嚴令所有的人不得嘴歪洩露“六管女菩薩”的相關資訊。

“是啊,這六管女菩薩一出來,以後大草原就真的有希望實現長治久安了。

只要把水泥道路修建到草原上,然後在用混泥土修建一些軍堡。

在這些軍堡之中安置兩架六管女菩薩,一般的胡人部落就根本拿不下來。”

李淵越是這麼說,李君羨心中的好奇就越強。

他今天會跟李淵說這個事情,顯然不完全是代表他自己一個人。

而是代表了一個派系。

如今李淵說的這個東西,算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點。

之前他們是沒有獲得足夠的訊息。

現在這麼一看,有些事情似乎要重新評估。

如果李承宗這一次出征不僅不會失敗,還可以取得一個大勝利的話,那麼很多事情就真的要好好重新思考一下了。

……

“太后娘娘,這一次陛下御駕親征,把政事委託給您處理,這些奏摺,還請太后娘娘儘快批閱。”

褚遂良這一次沒有跟著李承宗去朔州。

一般來說,帝王離開京城,往往會安排太子監國

但是李承宗連孩子都還沒有,太子監國這個事情,自然就是靠不住了。

本來讓李淵監國事一個看起來比較不錯的主意,但是李承宗不想去考驗人心。

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己最信任的阿孃。

至於會不會因為這個事情搞出太后河皇帝爭權的事情,他是一點也不擔心。

“陛下離開長安城已經三天了,現在到了朔州了嗎?”

鄭觀音對於處理政事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但是自己兒子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她倒也不敢輕易懈怠。

“太后娘娘,按照正常的行程,大軍應該是剛剛離開洛陽,還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到朔州。”

“長安城中,這幾天有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鄭觀音也很清楚,這個時候的京城,各種勢力之間的關係肯定是最微妙的時候。

甚至個別人還會考慮要不要鋌而走險。

“太后娘娘,長安城裡頭跟往日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你跟馬周多溝通,不要出現什麼亂子了。”

……

“王兄,陛下這一次離開長安城,快則一個月,慢則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回來。

你們太原王氏有什麼想法不?”

崔雪中跟王文明的關係很是不錯,所以私下裡兩個人說話也比較隨意。

“還能有什麼想法?你沒有看到陛下這一次只是帶了兩萬多人出征,長安城裡頭還有足夠的兵馬可以動用。

而這些兵馬,都是掌握在陛下的心腹手下之中。

這種情況下,誰膽敢跳出來,估計就要挨板子了。

甚至我有點懷疑陛下這一次選擇御駕親征,是故意的。

為的就是考驗一些人的人心。”

王文明的這個觀點一說出來,崔雪中嚇了一大跳。

不會吧?

這麼誇張?

這麼腹黑?

自己差點陰溝裡翻船了!

“陛下年紀輕輕,心思應該沒有那麼複雜吧?”

“陛下雖然年紀輕輕,但是這麼幾年來,他做的哪件事像是年紀輕輕的人能夠做出來的?”

王文明這麼一反駁,崔雪中倒是不知道如何反駁了。

確實是這樣啊。

“這麼說來,你對於陛下這一次御駕親征,非常有信心咯?”

“陛下這一次將新軍全部都帶走了,還從十二衛抽調了兩萬精銳騎兵。

這種情況下,除非突厥人舉國之力全部入侵我大唐,否者等閒的突厥大軍是不可能打贏我們的軍隊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文明倒也不是真的就只吃李承宗。

而是他對情況瞭解的比較深刻,知道這個時候,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五姓七望能夠屹立那麼多年不倒下,跟他們提前預判問題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陛下這一次真的又在朔州打敗了東突厥大軍的話,那麼他在軍中的威望就算是徹底的樹立起來了。

朝中膽敢有不同意見的大臣,也會變得越來越少。”

崔雪中在快速的衡量這個變化點對於清河崔氏的影響有多大。

“這基本上是必然的事情,所以這段時間,我覺得大家最好就老實一點。

別到時候被人家用來殺雞儆猴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王兄,來我們幹一杯!

從明天開始,我們崔家也先不摻和到陛下出征之後的事情之中。

先好好的把商鋪搞好來再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