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承宗要御駕親征!

李承宗要出兵朔州!

這個訊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長安城。

“大郎,你是一國之君,不能輕易離開長安城啊。”

鄭觀音首先就坐不住了。

“阿孃,您放心,我可不會輕易的去冒險。”

“你這都要御駕親征了,還說沒有冒險?”

“這一次不是去冒險,是去給突厥人一些教訓,最好就是能夠頡利可汗的這支部隊全部給留下來。

那麼草原上立馬就要亂起來,到時候我們大唐趁虛而入,北方的危機就可以徹底的解除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承宗這話倒也不是在忽悠鄭觀音。

頡利可汗去年大敗而歸之後,必然是威望大跌。

草原內部各方勢力必定也是蠢蠢欲動。

為了緩解內部壓力,頡利可汗才在不適合出兵的冬天進入到朔州。

如果這一次他還是大敗而歸,甚至直接丟掉了性命的話,那麼他的位置就更加不穩了。

到時候估計不需要大唐費多大的力氣,他們自己就要投降了。

如果後面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突厥騎兵縱橫大草原,幾十年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敵,哪有那麼好對付的?

雖然這一場頡利可汗只是帶著幾萬人入侵大唐,但是也不容小覷。

大郎,朔州那邊的情況,李靖應該是很熟悉的,讓他帶兵過去就行了。

你要是不放心,讓薛萬徹或者是馮立帶兵也可以。

反正阿孃不支援你自己御駕親征。”

鄭觀音雖然不止一個兒子,但是李承宗是當今天子,她自然是不想看到李承宗去冒險。

畢竟到了戰場上,雖然李承宗肯定不用衝鋒陷陣。

但是刀劍無眼,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什麼意外。

鄭觀音顯然是一點風險都不願意冒的。

因為這種風險在她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不一樣的!朕要成為千古一帝,讓大唐屹立在世界之巔,那麼最好就是文治武功都能巨大的成就。

突厥人的威名越是強大,朕親自帶兵把他們滅掉了,影響就會越大。

阿孃,火器作坊那邊已經製作了一種全新的武器。

這種武器的出現,能夠徹底的改變戰場的格局。

您要是不放心的話,到時候可以去火器作坊參觀一下,看看這種火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李承宗顯然是下定決心要親自出征了。

在他看來,有“六管女菩薩”這種大殺器的協助,突厥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不說自己帶的人馬也不算少。

哪怕就是幾千人,也敢直接面對人家的幾萬人。

“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話,那就要把熱氣球營全部帶去,萬一出現什麼意外,也好乘坐熱氣球離開。”

鄭觀音心中嘆了口氣,知道李承宗不會改變主意了。

“這是必須的,在李淳風的努力下,火油彈的威力又有了提高。

到時候熱氣球營正好可以好好的發揮一下作用。”

雖然冬天的氣候比較惡劣,其實熱氣球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辦法出動。

不過為了讓鄭觀音放心,李承宗自然不會說那麼多。

反正自己確實是會帶著熱氣球營出發的。

不過,李承宗好不容易搞定了鄭觀音,朝中的大臣們卻是不同意他御駕親征。

特別是裴寂、蕭瑀這些李淵時代的大臣,生怕這個時候瓜田李下,自己被懷疑。

所以更是在朝會上強烈的反對。

這算是李承宗登基以來,他們反對的最激烈的一件事情了。

“陛下,突厥人只是疥癬之疾,沒有必要勞動陛下御駕親征。

我大唐如今日新月異,每天都在快速發展之中。

假以時日,滅掉突厥就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

頡利可汗選擇在這麼一個時間點入侵我大唐,其實正是說明他們內心之中其實是對我們充滿了畏懼。

突厥人再也不是幾十年前那種高高在上的樣子了。”

裴寂義正言辭的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主張。

李承宗登基之後,一直沒有把他的尚書左僕射的位置給拿掉,他心中也是有點感激的。

雖然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成為李承宗的心腹。

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

只要他在尚書左僕射的位置上一天,河東裴氏就能獲得許多有形和無形的好處。

“裴相說的沒有錯,朔州遠離長安城,如今的天氣,隨時都有可能下大雪。

到時候道路中斷,資訊傳遞不變,對於整個朝廷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陛下是一國之君,萬萬不可輕易的離開長安城。”

蕭瑀這話,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陛下,突厥人越是在這個時候挑釁我大唐,我們就越是要淡定,沒有必要跟他們計較那麼多。

今天他們從我們大唐拿走的東西,明天我們必將加倍的拿回來。

突厥人自從去年大敗而歸之後,可謂是損失慘重,他們內部也是紛亂的很。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讓禮部安排一隊使臣去草原上走一遭,就可以讓突厥人的混亂局面加劇。

到時候只要隨便安排一支大軍,就可以讓東突厥汗國從大草原上消失。”

封德彝的觀點,自然也是跟蕭瑀和裴寂保持一致的。

旁邊的陳叔達也是差不多。

只見他輕咳兩聲,站出來說道:“新軍剛剛組建不久,很多東西都還在訓練之中。

微臣覺得過個兩年時間再對付突厥人,會簡單很多。”

“陛下,突厥人入侵,我們完全不管,自然也是不行的。

不過微臣覺得讓薛將軍率領三萬大軍出征即可。”

褚遂良作為李承宗手下的頭號部下,自然也是要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很顯然,御駕親征這個事情,真的沒有幾個人支援。

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他們都覺得李承宗待在長安城是最合適的。

“寇可往,吾亦可往!諸位愛卿不用多言,這一次頡利自己要找死,朕就成全他!

新軍如今已經在做出征準備了,朕將在五日後親自帶領五千新軍和兩萬騎兵前往朔州。

一定要讓突厥人知道,今日的大唐,已經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揉捏的了!”

李承宗懶得跟大家再廢話那麼多,直接把自己的決定說了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