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青海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涼州城的情況讓人挺滿意的。

時間有限,為了多做一些地方,李承宗一行人並沒有在涼州待太久。

“從涼州到青海城的水泥道路,似乎也很快就要建好了的樣子啊。”

出了涼州城,車隊快速的朝著青海城而去。

作為大唐的精鹽之都,青海城現在絕對是西北地區的一個熱點。

許多商家從涼州轉道而來,為的就是去購買廉價的食鹽。

“看樣子最晚明年,應該就可以修好了。到時候我們大唐的軍力就可以徹底的影響到吐谷渾故地,這片土地上的胡人想要搞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大唐可以說是地廣人稀。

而西北地區就更是如此了。

整個青海城控制的區域,遠比關中的一些州府要多。

而吐谷渾故地,除了一個青海城,朝廷暫時還沒設立新的州城。

不過,伴隨著青海城的發展,這一片區域還是可以支撐起三四個州府的。

“茶卡鹽湖的精鹽,改變了我大唐缺鹽的情況,讓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精鹽。

朕這一次一定要好好看這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李淵今天沒有坐馬車,而是騎著一匹大白馬。

高原上的陽光很是猛烈,哪怕是傍晚時分,也還是有點熱。

不過,整天在馬車裡顛簸也很是難受。

適當的出來鍛鍊一下身體,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煉精鹽,只是大唐化工產業起步的第一步,以後化工產業發展壯大之後,阿翁你會見到更多其他的東西。”

“哦?比如說呢?”

“比如非常輕便但是不會生鏽的容器,能夠融化幾乎所有金屬的液體,能夠製造比現在的火藥強無數倍的產品,這些東西,將會給大唐帶來巨大的改變。”

化學、機械、醫藥、農業等各個領域,都是李承宗在推動發展的。

所以不管李淵對哪個比較感興趣,他都能說出一個一二三來。

“渭水書院的各個學院如果真的能夠做出如此大的成就,那麼無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難怪大郎你經常往那邊跑,看來你是對他們寄予厚望啊。”

李淵不置可否的說道。

“渭水書院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源泉,是大唐工業革命的動力,最多五年時間,阿翁就可以看到渭水書院給大家帶來的巨大改變。”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騎著馬,很快就出現在了青海城的城門下。

雖然青海城這邊的城牆高度沒有辦法跟涼州相比,但是作為曾經吐谷渾的國都,青海城完全就是模仿長安城來修建的。

所以猛地看上去,像是一座縮小版的長安城。

城門口進進出出的商家,很是熱鬧。

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是處在西北邊陲之地。

“青海城這邊的精鹽,徹底改變了整個大唐的鹽業格局,許多世家大族都想介入到這裡的精鹽生產之中來。

對於這一點,你有什麼對策沒有?”

李淵一行人是商旅打扮,所以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之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動。

“鹽業如今已經推行國營了,這些人哪怕是想要介入也沒有那麼容易。

與其讓他們天天盯著鹽業,孫兒準備引導他們進入到其他的新興行業。”

世家大族看中鹽業,無非就是覺得這一行業掙錢比較穩當,利潤還不差。

只要有更好的產業,他們也不至於天天盯著鹽業。

李承宗扶持一批商家出來,為的就是跟世家大族打擂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世家大族在大唐工業化的過程之中,就原地踏步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世家大族,可不會那麼愚蠢。

“你讓劉仁軌去江南道修建了一個上海縣,莫非就是為了吸引世家大族去那邊發展?”

“不完全是!上海縣的發展有其獨特的意義和目的。世家大族想要進入到新興行業,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在渭水新城那邊。”

“一個原本荒涼的地方,都能被你折騰出各種花樣出來。

大郎,看來讓你儘早的登基,對我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此時此刻,李淵莫名的感嘆了一句。

這倒是讓李承宗不知道怎麼接下去了。

……

“這些都是鹽巴?”

西北高原的天氣已經比較冷。

在青海城內待了一天之後,一行人就來到了茶卡鹽湖。

看著眼前壯觀的場景,李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實在是有點誇張啊。

“是的,像是這樣子的鹽湖,在這一片區域,不止一個。

單純的為了精鹽,我們大唐也需要把這塊土地牢牢的握在手中。”

大唐實力很強。

但是大唐對於領土擴張的慾望,其實並不是很強。

因為這個年代,許多地方在唐人眼中都是荒涼之地。

哪怕是流放犯人都是不樂意去的。

“大郎,你現在把大唐的軍事改革放在火器上面,到時候確定火器能夠打贏騎射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著怎麼才能牢牢的抓住這片土地,李淵忍不住又問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能!”

這個問題,李承宗不想再次解釋。

“陛下,朔州那邊傳來緊急軍情,突厥人又入侵了。”

就在李淵正準備繼續跟李承宗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馬周滿臉嚴肅的走了過來。

雖然李承宗離開了長安城,但是跟長安城的資訊聯絡確實一直都非常的緊密。

“突厥人又入侵了?他們膽子那麼大?”

這一下,李承宗愣住了。

自己去年才給突厥人打了一個悶棍,原本以為可以頂一個幾年時間呢。

沒想到居然才過了一年時間,人家就又開始折騰了。

“聽說今年漠北草原比較乾旱,入冬的時間似乎又比往年要早。為了緩解這個局面,並且為了轉移突厥內部的矛盾,頡利可汗才再次做出了南下的決定。

不過這一次,他們的目的顯然就是掠奪物資,不敢往關中而來。”

馬周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分析。

這是作為情報頭子很重要的一個能力。

“大郎,我們馬上回長安城吧!這個時候,長安城不能沒有你!”

李淵對突厥人是非常重視的。

大唐立國的時候,甚至還藉助過突厥人的力量。

所以他很清楚突厥人的危害有多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