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好像還有一個軍師啊(為嗷總加更20/3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丕見雲山和蔡冒都率軍趕來,終於稍稍松了口氣。

他之前跟雲山稍微有些彆扭,但雲山居然不辭辛勞率部趕來支援,曹丕的臉上頓時滿是喜色,趕緊上前分別扶起兩人,興奮地道:

“二位兄臺居然率軍來援,真乃曹丕之大幸也!”

蔡冒苦笑道:

“公子叫老朽來援就算了,為何還要坦之千里迢迢趕來?還好樂將軍願意配合,已經給丞相作書說是他調動大軍,不然又是禍事。”

關平笑著擺擺手:

“蔡府君哪裡的話?我本來也有一軍屯駐樊城,我率軍來自己駐地也是理所應當。

正好來幫公子助戰消滅叛賊,也是人臣之道。”

人臣之道……

這話說的真好聽啊。

曹丕聽得眼睛發亮,不住地點頭。

不遠處的曹植看著哥哥的模樣,心中頗為鄙夷,可仍舊是和顏悅色地上前給曹丕行禮。

曹丕看見弟弟臉上的肌肉也很僵硬,但仍是強行擠出了一絲笑容,興奮地上前拉著曹植的手噓寒問暖。

看著這兄友弟恭的模樣,關平不禁一陣惡寒。

唔,我也有弟弟,以後希望不會弄成這副模樣啊。

閒話少敘,很快他們就描述了一番當前的形勢。

馬謖拉開輿圖,繪聲繪色描述著霍峻現在的惡行——

這些人本來佔據淯水,勾結當地匪盜,子桓公子到來後將他們迅速殲滅,霍峻無奈這才北上,可宛城附近的官軍進剿不利,反到付出了巨大的損失,現在霍峻已經坐大,據說坐擁三千多人,已經不是等閒人可以消滅,這才需要蔡冒和關平合力進剿。

關平和蔡冒對視了一眼,還是蔡冒率先嗚地一聲,用力捶胸頓足,嘆道:

“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啊。

仲邈這孩子原本是我的屬下,他兄長生前還託我一定要多多關照他,沒想到他居然走上了邪路!

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啊。”

他乾嚎了半天一滴眼淚都沒有流,也只能打了個鼻響,正色道:

“我以為,仲邈這孩子是沒有這麼大的膽子,肯定是壞人帶壞了他,所以才變成了這副模樣。”

“哦?”曹丕圓滾滾的臉上寫滿了困惑,“蔡府君的意思是?”

蔡冒的臉上寫滿了擔憂之色,緩緩地道:

“某以為,讓仲邈反正不難,但要將所有的賊子一網打盡卻並不容易。

眼下我軍兵力不足,不如從南向北徐徐向前,再請丞相命令於將軍徐徐南下,如此南北對進,緩緩壓縮亂軍所轄之處。

亂軍受迫,賊子定向南突圍,如此可以讓我軍佔據優勢,也不至於讓中原遭受滋擾,大事可成!”

蔡冒這法子也不算什麼精妙之法,但說的還甚是符合曹丕的心意。

曹丕一來不想讓常凋識破自己養寇自重,二來不想讓霍峻跟自己徹底翻臉,跑到中原去胡說八道。

南北對進,憑藉巨大的壓力逼迫霍峻投降是最好,如果他不願意投降,則把葉縣、伏牛山等地封鎖,不讓他往北逃。

如果他往南逃……蛤,那就隨便,曹丕還樂意看他繼續向南,到時候形成一股流寇,自己又能藉著剿匪的名義繼續進攻。

他的算盤打的叮噹響,隨即道:

“不需要通報父親,只需我給於禁寫封書信便是。”

蔡冒趕緊阻止:

“公子,不是老朽多言——此番公子調動坦之北上已經頗為不妥。

公子現在不過是樂將軍麾下別部司馬,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難免惹人非議。

再說老朽之前曾經與丞相有過那一點點的誤會,如果讓丞相知道是老朽出主意,只怕又要心中滴咕,反到不美。

不如公子向丞相坦誠此事,好讓丞相知道我等一顆心都是為了剿滅群兇,興復漢室,以免日後再有什麼錯漏。”

曹丕露出一絲恍然大悟之色,趕緊後退一步,躬身行禮,臉上的表情頗為真誠:

“若非蔡府君忠言,某幾乎誤了大事。”

蔡冒嘿嘿一笑,真誠的道:“蔡冒從前不知天命,現在一把年紀了,只求在南陽養老,暫存有用之身為漢室效力。公子英姿勃發,頗有明主之相,蔡冒自然要全力輔左,絕不能讓公子為難。”

曹丕沒有吃過蔡冒的虧,還真的以為蔡冒對他推心置腹,不禁心中大喜,趕緊揮毫寫信。

三天後,這封書信出現在了許都曹操的桌桉上,曹操捏著書信仔細看了許久,一時不敢下定決心,只好還是按照慣例招來眾人商議。

曹操的主簿楊修火急火燎地接過書信,讓本想第一個接信的王必露出一絲錯愕和不滿,司馬懿看在眼中默默無語,心道楊修這廝當真猖狂地無邊無際了。

楊修毫不在乎,他看完書信,臉上登時一白:

“丞相,剿賊小事,為何要調動雲山?這分明是蔡冒不想出力!”

曹操不置可否,沉聲道:

“汝有甚高見?”

“高見不敢。”楊修謙虛地道,“但某以為,召喚雲山頗為不妥。”

雲山之前狠狠打了楊修的臉,打的楊修好幾天沒有緩過神來,總感覺丞相府上下眾謀士看他的眼神中都帶了幾分恥笑和作弄,心中頗為煩悶。

宛城有賊,雲山居然迫不及待要去征剿,簡直是大大的荒謬,這雲山什麼功勞都想佔,真是豈有此理。

“妥或不妥,你先把軍報都看完。汝為主簿,就是如此傲慢輕狂,諸事不明就亂做決斷嗎?”王必一臉陰沉地道。

楊修這才發現自己手上的軍報不止有一封,他趕緊開啟其他幾份挨個看完,臉上的表情剎那間變得頗為難看。

“這,這……”

雲山出擊的手續非常齊全。

他是應曹丕、蔡冒邀請,又得到了樂進的出擊命令,抵達樊城後也暫時沒有進一步進攻的舉動,而是先等待曹操的命令。

這程式上根本沒錯,反到顯出雲山會做人、會做事,不願意得罪上官,也不願意違反法度。

楊修不甘心地看了又看,也只能無奈地點頭道:

“是我錯怪雲將軍了。”

曹操哼了一聲,目光投在了一邊司馬懿的身上。

“仲達,蔡冒說請求文則調動,南北對進,包圍叛賊,汝以為如何?”

司馬懿從楊修的手上搶過軍報,仔細看了一番,先是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

“我以為此事……尚可。但這其中有個難題,還請丞相三思——兩軍對進,該以誰為主居中協調?”

宛城是荊州的北大門,理論上也屬於樂進管轄。

同時宛城也屬於南陽郡,按理說蔡冒也能管。

但於禁是曹操的心腹大將,堪稱外姓諸將之首,現在擔負宛城居中排程之重,給樂進個面子也就算了,蔡冒和雲山這倆人還想指揮他真是門都沒有。

“這麼說,德珪還真是頗為警惕小心啊。”

曹操再次對蔡冒的稱呼換成“德珪”,可見蔡冒這次算是做了一件讓曹操心中滿意的事情。

他思考再三,又問司馬懿:

“汝以為,該以誰為首?”

司馬懿俯身下拜:

“某以為,當以子桓公子為都督護軍,暫督坦之、文則,再與蔡德珪同商對進之策……”

司馬懿還想說下去,楊修已經當即跳出來高聲道:

“萬萬不可!子桓公子雖然身份高貴,可眼下乃樂文謙手下別部司馬,倉促都護兩軍,只怕雲山、于禁心中不服,也讓,也讓一些奸人會錯意,還請丞相三思。”

曹操當然明白楊修說的是什麼意思。

曹操又不是皇帝,自己府吏督率眾軍也就罷了,自己兒子以樂進麾下別部司馬督率大軍那特麼也太噁心人了,只怕曹氏眾將都會有所不滿。

臨時給兒子加個軍師或者太守倒是也可以,但這樣無疑會釋放一個錯誤的訊號,讓人覺得曹操的繼承人已經內定了,之後取消也不是,不取消也不是。

上頭啊。

他猶豫許久,心道以雲山督軍于禁肯定不服,于禁督軍雲山樂進蔡冒肯定都不服,蔡冒督軍只怕會有大災難,樂進督軍北上又可能被孫劉鑽了空子。

好煩啊,好煩啊,為什麼諸事都這樣困難。

楊修和司馬懿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殺意。

他們各自支援曹植、曹丕,現在明爭暗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誰登上了曹操的位置,另一方的勢力都會遭到大清洗,此刻更不能相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曹植對雲山的評價很不錯,但丁儀對雲山的評價極差,說此人狼子野心,只是憑藉一身江湖氣蠱惑公子,將來有可能成為大禍。

楊修想到此處,更不願意雲山能成功。

唔,仔細想來,雲山、蔡冒都不是東西,他們要是能跟曹丕打個大敗仗倒是也不錯。

一群蟊賊能有多厲害,于禁就算再蠢,難道還守不住宛城?

想到這,楊修突然靈機一動。

“之前以丞相府吏督率眾軍既然是常例,此番也不需要打破此例——難道丞相忘了,還有一位軍師祭酒現在就在宛城,丞相何不以其都督三軍?此事名正言順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