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餐館名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巡視自家的餐館一圈並不需要多長時間。

總共一小時不到,何州三人就重新出現在一旁的停車場中。

對於這棟新餐館,何州看得出王學斌是動了心思。

大體上不僅古色古韻,繼承了自己想要的華夏風格。

在細節上也是無可挑剔,哪怕是路邊扶手,其中的花紋,也是頗為將就。

現在萬事具備,只等名字取好,到時就可宴請四方,接待八方來賓。

巡視完餐館的王學斌,將何州兩人載回到家裡頭。

順帶在何州家裡蹭了一頓飯,再次讓他感嘆何州的手藝。

隨後貴人事忙的他,屁顛屁顛的往廣府城方向跑了回去。

客廳中,何州、林田福兩人閒來無事的坐到了一塊。

電視上節日相關的節目不停播報。

何州衝了兩泡紅茶,其中一杯分到給了林田福。

這些天林田福在何州的薰陶下,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種自然的香味。

接過何州茶的他,按照何州所說的品茶方法,輕抿一口,長嘆好喝。

“何州,餐館名字你可得趕緊想好了,這時間比較趕。”

要麼不做,但是既然接手了,前瞻後顧,生怕到時開業有一絲錯漏的林田福叮囑何州,讓他時間上抓緊一點。

在剛才三人的商討過程裡,王學斌準備過上幾天,就對外公佈餐館將於15號開業的訊息。

到時若是開業不成,那不僅是王學斌,何州的面子怕也是丟掉不少。

“嗯。”何州同樣手捧茶杯,輕抿一口。

口腔內迴盪的香醇清香,讓他腦袋清醒了不少。

兩人就這樣,在這沒有被國慶氛圍打擾到的小城當中,在這寧靜的下午。

靜悠悠的相互坐在大廳之中,頭頂上老風扇晃悠晃悠,電視機聲音往復響起,品上一口香茗,小城的時光宛若都慢了下來。

“今天是華夏建國93週年,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外出登高採風不在少數...”

“華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誕生了許多獨特的名勝古蹟,在今天這些名跡景區都是人頭擁擁,無數群眾前來目睹先人輝煌的歷史。”

“在今天上午,一號首長發表了節日賀詞...”

在這樣的電視聲陪伴下,何州不停琢磨新餐館的名字。

林福中餐館不行的原因,應該是林叔不想站在世人面前,承受這麼大的目光,這會讓他不自在。

既然林福不行,自己總不可能起名字叫何州中餐館吧,別人不知道怎麼評價,自己也是覺得這名字實在是太過俗氣。

自己這家中餐館,將來絕對是國內中餐行業,乃至全球中餐行業的標誌性餐館。

乃是一個標杆的存在。

這般俗氣,像極了路邊攤的風格,實在與這麼一個定位不太相符。

既然要重新取名,那就要取一個大方得體,配得上這麼一個地位的名字。

中餐...

華夏菜系...

“現在我們看看安西市的名勝兵馬俑,那是華夏千年文化的精髓產物,承載了兩千年前秦朝時期記憶。”

“故宮現在也是這麼一個情形,人頭擁擁,群眾十分熱情,故宮作為歷代皇帝的居所,同樣承載了我們國家數百年的記憶。”

“敦煌莫高窟地區,同樣熱鬧非凡,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雖然被風沙常年侵蝕,但卻極為清晰的記載了佛教是如何在華夏發展壯大,同樣承載了厚厚的歷史。”

“......”

尋思過程中,電視的聲音落入到了何州耳中。

承載記憶?

這些名勝古蹟,承載了華夏的記憶。

讓國人清晰瞭解自身的根源,增強本就薄弱的民族自信。

自己的中餐...不就是承擔這個效果嗎?

自己烹調中餐,弘揚中餐的目的,不也是為了這個嗎?

中餐裡繁複的技藝,承載了華夏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

承載了農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分明,適時而作的勞動心得。

中餐,就是華夏的記憶所在!

想到這裡,一個名字從何州腦海裡浮現,讓他雙目為之一亮。

“華夏的記憶,那就叫華夏記憶好了。”

“雖然看起來平淡,但是卻又有自己獨有的韻味,且意境深遠,別有含義。”

何州輕喃過後,看向一旁的林田福:“林叔,華夏記憶,這名字怎麼樣,就是餐館的名字。”

聞言,林田福略微一愣:“華夏記憶?”

他看了看電視上仍然在播報的節目,眼前一亮:“就是上面那個意思嗎?”

“嗯。”何州點頭:“順帶那兩個大廳的名字,還有那些包間的名字我也想出來了。”

“一樓大廳叫炎廳,二樓大廳叫黃廳,合起來就是炎黃兒子,乃是華夏族始祖,與華夏記憶相互呼應。”

“至於包間,雖然一開始王學斌說隨便標個數字上去就行。”

“但那是沒有靈感的情況,現在既然有了這個主題,我們可以把包間名字,用一些華夏傳說裡的神靈名字代替。”

“例如盤古、女媧、夸父、大禹,包間內有相關主題,例如大禹治水、女媧補天,把華夏民族不畏艱辛,自強不息的精神體現在內。”

一邊聽何州的描述,林田福眼內的光芒逐漸璀璨。

光是何州這麼隻言片語,他都能感受到這些名字當中,所蘊含的情懷,所蘊含的歷史意義以及力量所在。

無疑把華夏記憶這四字店名,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此,林田福自然沒有任何的異議。

敲定了內心的想法,何州撥通了王學斌的電話。

此時的王學斌也才上高速,中途停泊在休息站內。

看見剛見過不就,何州又來電話,王學斌疑惑的接起。

片刻,聽得他一愣一愣的。

“聽懂了嗎王哥,就按照這個起名方式怎麼樣,餐館牌匾可是交給你了,風格一定要與名字以及餐館裝修風格相契合啊。”

“額...是,知道了,知道了。”

竟然才轉眼的時間,何州就已經把名字給想出來。

且還不是胡亂編造,通通都是有據可依。

與店鋪自身的定位、裝修完美契合。

這讓王學斌暗暗咂舌,這交給自己,可無法做到這麼完美...

聽到這些名字,想象著華夏記憶四個大字的牌匾掛到自家餐館上方。

休息區內的王學斌止不住的露出一抹笑意。

這華夏記憶,註定不止是以往的記憶。

更是現代的記憶。

這家餐館,要為全國,全世界,留下一個深刻的,專屬於這個時代的記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