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學習的熱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往日我還對於自己讀書的天賦洋洋得意,今日才知道,與將軍相比,在下無異於皓月之下的熒光,實在慚愧。”

馮玉德今天受到打擊著實有些巨大,雖然他也知道陳展的能力不弱。

但是實在沒有想到,就算在他自以為擅長地領域當中,陳展依然呈現地都是碾壓之勢。

以陳展今天所說出的眾多觀點,完全已經形成了一家之言,不如到了大賢的行列。

不要以為“一家之言”,是一種貶義的說法。

而恰恰想法,這在古代讀書人的心目中,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識的頂峰。

正所謂博採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

所以一家之言也就是大儒的標誌!

哪裡像現代人所說的一家之言,甚至有時候都帶有貶義的意思。

完全就是拿自己的無知當炫耀,只能嘆息於老祖宗的東西都丟光了。

要知道有多少古代的讀書人,想要擁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而不可得。

畢竟要想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那就必須擁有最少一個核心思想。

然後根據這條核心思想,進行系統的闡述,最後再得到天下大部分讀書人的認同。

細數原來時空當中,從宋朝到清朝,儒家學派也不過就是理學和心學的對抗。

理學學派的程顥、程頤、朱熹,心學學派的陳獻章、湛若水、陸九淵、王陽明算是一代宗師,其他的人都沒有走到頂峰。

數百年間堪稱一代宗師的兩隻手都數的過來,其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陳展現在要是細數文化底蘊,恐怕連大儒的門檻都沒有踏入。

但是誰讓他擁有一個世界的文化底蘊做後盾呢。

“馮大人都是如此想,那麼我等簡直都要沒臉見人了!”

看著馮玉德這個渝州最年輕的解元,都在哪裡唉聲嘆氣,一旁的其他官員,都不由相視苦笑。

若是讀書的天賦,除了陳展這個掛逼之外,在場所有人還沒有哪一個敢和馮玉德相比的。

而如今馮玉德都心服口服的認輸,其他人受到的打擊就更加巨大了。

其他人好歹能夠安慰一下,並非是系統的讀書人出身,像曹掾盧向朝、安縣的劉望、文燕等可是擁有舉人功名的。

但是此刻面對陳展,完全就是一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打擊的眾人完全就沒有了一點的信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送走了孩子們之後,看著一眾手下那副有氣無力的樣子,陳展不由感到有些好奇。

“你們這是怎麼了?”

“看到如此多潮氣蓬勃的後輩們,難道不應該高興麼?”

對於陳展的疑惑,馮玉德就直接表達了心中的無力。

“只是面對大人的學識,讓我等汗顏無力罷了!”

沒想到竟然還冒充了一把學霸的榮耀,陳展對於這個回答有些哭笑不得。

“活到老學到老,追求知識的腳步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

“作為一方父母官,你們身上都背負著無數人的期望,豈能因為一時的下風而頹廢。”

“作為一個負擔百姓無數期望的官員,我們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決心,以及勇攀高峰的毅力,你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有待加強啊!”

“多謝將軍教誨!”

聽著陳展的批評,剛才還一副沮喪模樣的眾人,豁然開朗之後,對於陳展的敬佩,更加深厚了幾分。

尤其是陳展這種動不動就說出至理名言的風範,著實讓他們羨慕不已。

在場的但凡是走過系統的讀書之路的官員,都開始拿著紙張,趕緊記錄起來。

這種隨時記錄的行為,對於古代的讀書人來說,完全就和後世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一樣習慣。

甚至大部分優秀的古代讀書人,都擁有著優秀的心記能力。

這也是古代教育資源不均衡所強迫出來的,畢竟有些珍貴的書籍,要麼珍藏於世家大族,要麼收納進入官方的藏書室。

而為了能夠隨時記下這些珍貴的書籍,讀書人就養成了速記的能力。

起碼短時間能夠將一些短篇背誦下來,然後回到家中再默寫出來。

普通家庭的讀書人,大部分書籍要麼是借來抄錄的,要麼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默寫下來的。

而今天陳展的一番演講,篇幅並不長,只有數百個字。

等到大家回到家中之後,相當一部分人就開始埋頭開始默寫起來。

甚至有些興奮不已的官員,還特意給自己的同窗、同族、好友抄錄一份,作為炫耀。

於是在陳展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的這番演講,以一種無聲的速度,向著整個渝州蔓延開去。

不過哪怕就算知道了,陳展也沒有時間去理會。

雖然前段時間做出了一番系統的培訓,但是對於各個縣令來說,畢竟這種方式是第一次接觸。

所以大部分的人依然有些茫然無措,不知道從何處開始著手。

這種情況下,集思廣益是被他們想到的第一個辦法。

於是縣令經過了一個月的學習之後,回到縣衙,第一時間就把縣丞、縣尉等官員都集中起來,進行了第二次學習討論。

甚至有的縣令考慮學習的內容當中,包含著大量的律法,就連牢頭這樣的小吏,都給拉入到了學習當中。

於是一股學習的熱潮,在渝州的各個縣衙當中,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

“陳將軍教授的這些道理,我們堪稱聞所未聞,那麼只能平日裡常常細細研讀了。”

“不過對於階段性計劃和目標責任這一塊,屬下倒是認為大有所為。”

作為緊鄰州府的縣丞,文燕在所有次級官員當中的眼光和素養,都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翻看了陳展編纂的教材之後,立即就給劉望做出了中肯的建議。

而跟隨在文燕之後,一旁腦袋都快爆炸的石恆,急忙也附和了起來。

“文縣丞所說非常有道理,前面的這些已經堪稱為官之道了,絕對不是我們幾個在這裡討論一番就能夠學得通透的。”

“春耕在望,時間緊迫,我們還是先從簡單的事情上入手,其他的可以暫且放下,平時閒暇時間慢慢研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