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麼什麼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技能呢?”

“我認為文武雙全,才是一個傑出人才的標準!”

“如果光會讀書,那麼只能說明你書讀得好,其他的做不了任何的證明。”

“因為離開了別人,你不會做飯,不會縫補衣服,那麼如果放到荒郊野外,只能餓死。”

看到有些小家夥不服氣地樣子,陳展有些好笑的同時也隱隱有些擔心。

“有些人會說,我為什麼要去荒郊野外呢?”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你們要知道,你們所學的任何東西,都來自於前人的著作!”

“無論是你們現在學的字詞對韻,還是未來學習的百家思想。”

“那都是人的著作,並非天地原本的道理,這裡面不同的人,就有著不同的觀點。”

“那麼既然觀點不同,誰對誰錯呢?”

“這一切,就需要你們自己去體驗,自己去判斷!”

“比如一個人說玉河是深的,可以輕易淹死人;而另一個人卻說,玉河是淺的,淌著就過去了。”

“那麼玉河到底是深是淺呢?只有當你來到玉河的邊上時,你才會從心裡有一個真實的答案。”

“盡信書不如無書!”

“正因為你們所讀的書都是別人的著作,那麼有沒有人會不出錯呢?”

“沒有,無論他的能力有多高,知識有多廣,總有不懂的地方,或者犯錯的時候。”

“所以如果完全相信別人的話,那麼你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取得超過別人的成就。”

“先是努力的學知識,然後等到你們能夠獨自遊歷的時候,那就是你們在天地之中,尋求真理的時候。”

“知行合一,致良知!”

“學習是一生的事情,學習也是動靜結合的事情,懂得了理論的同時,心中就開始想著時間,心動加上行動,就構成了整個動的過程。”

“而在動的過程當中,實踐了學到的理論,最後達到了對於天地大道的認知,此乃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也是人生學習的狀態的總概括。”

看著下面一張張亮晶晶的眼睛,紅彤彤的面孔,陳展彷彿看到了折衝府的無限未來。

“或許你們有些話暫時還聽不懂,但是不要緊,只要你們記住,知識從來不分類別,不分行業,不分身份。”

“如果有的人告訴你們,只有讀書人才是學習知識的,那麼你們就應該唾棄他們。”

“因為在很早很早的時候,這個天地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狗屁的讀書人!”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生靈萬物都應該平等相待,大家誰不比誰高貴,只論誰能力強大,誰道德高尚。”

“因為,這兩樣將是決定你說話聲音大小的前提,如果你的能力差,如果你的品德不行,那麼你說什麼都不會有人去聽的。”

“好了,我今天就說到了裡了,最後希望各位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原本震驚於陳展知識淵博深厚的所有官員,聽到最後的兩句話,一個個都苦笑起來。

並非是陳展說錯了話,恰恰相反,就是因為陳展說的實在太對了,有些過於現實。

實在有些不適合小孩子,畢竟要是被現實殘酷的一幕,給打擊的歪了性情,那就是罪過了。

所以一般在面對小孩子的時候,大家總是都說一些積極向上,美好一點的東西。

讓孩子們暫時先遠離現實殘酷的一幕,起碼沒有人敢於像陳展一樣,如此直白地說出了成人世界的本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拳頭大的是硬道理,聲音大的是硬道理。

好在陳展還說了一個聲望高的是硬道理,並沒有完全把實質,血淋淋地展現在孩子的面前。

孩子們離開之後,然後看著這些官員臉上的表情,陳展毫不在意的笑了起來。

“怎麼,認為我說的比較現實,讓他們感受到了殘酷?”

面對沉默的眾人,陳展幾乎氣得快要笑出聲來了。

“諸位,你們腦子裡面都是水麼?”

“都忘記了這裡是哪裡了?”

“這裡可是渝州!一年四季起碼有九個月都籠罩在戰爭陰雲下的渝州!”

“十個家庭當中八個單親,六個孤兒現狀的渝州!”

“你們以為這裡是歌舞昇平、醉生夢死的京城麼?”

“那有什麼狗屁的理想主義?”

“如果這種情況下,我們都還要隱瞞現實,給孩子們灌輸一些虛假的欺騙,那才叫犯罪呢!”

“對於殘酷的現實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欺騙,不是虛幻的美好童年,而是快速強大起來的辦法和途徑!”

聽著陳展毫不客氣的噴著口水,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因為自身所學的慣性,使得天下人都認為過早地讓孩子接觸現實不好。

但是所有人都忘記了,對於邊境地區的孩子來說,或者對於貧寒人家的孩子來說,他們就直接出生在現實當中。

他們一生下來,周圍就沒有保護的四面牆壁,更沒有遮風擋雨的廳堂閣樓。

所以,他們幾乎就是在風霜雨雪當中成長,在四季交替當中強大。

此時此刻,大家才忽然明白,對於富家子弟和貧寒之家的孩子的教導,應該採取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

雖然只聽到陳展說了不足一炷香的話,在場所有的人,都感覺自己收穫滿滿。

彷彿知識都憑空上漲了一截,以往有些學問當中都不太明白的地方,好像都豁然貫通了一半。

想起陳展所說過的那些精闢的語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盡信書不如無書!”

尤其是“知行合一”以及“四句格言”,對於大家來說,簡直就是高屋建瓴般的發言。

在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個官員,在心裡暗暗後悔,自己竟然早生了多少年。

如果自己能夠和今天這批孩子一樣,從小就得到陳展這樣高人的指點。

那麼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此刻面對著陳展學識上的光輝,眾人似乎已經將陳展當成了他們人生當中的大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