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遊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鼓樂齊鳴,樂曲聲在望舒樓裡迴盪,臺上女子衣著豔麗,舞動翩翩,臺下觀眾靜觀如痴如醉。

坐在二樓,梁思泉看著樓下,手裡握著酒杯,腦袋隨著耳邊樂曲一點一點,看起來同樣沉迷其中。

裴君意只看了一會兒便收回了目光,他對於歌舞並不是很感興趣,不過,對於梁思泉為何這樣喜歡,他倒是也能理解,畢竟這時候娛樂是真的貴乏。

沒有再關注臺下表演,裴君意側頭看向另一面的窗戶,抬眸可見太陽已經高高掛起,而遠處,正有烏雲翻滾而來。

裴君意側頭看向梁思泉。

“梁兄,時候不早了。”他說道,“我們該走了。”

梁思泉聞言一怔。

“這麼快?”他說道,倒不是懷疑裴君意騙他,只是有些驚訝。

裴君意嗯了一聲,率先站起身,面向一旁趴在欄杆上朝樓下看的小草道:“小草,走了。”

小草聞言,連忙應聲是走回來。

將杯中酒水一口喝完,梁思泉嘆了口氣,又頗有些意猶未盡的看了樓下一眼。

“可惜還沒看到路曉曉姑娘。”他嘆道。

他們在這裡呆的時間也不短了,望舒樓女妓換了一茬又一茬,裴君意映像中有幾個都不止上臺了一次,但也的確沒有見到路曉曉,想來或許是要壓軸。

“以往路曉曉姑娘都是何時登臺?”裴君意問道。

“往年望舒樓紅牌只在夜裡登臺一次。”梁思泉說道,將茶碗放下,站起身與裴君意一同朝樓下走。

裴君意愕然。

這還可惜什麼?本來就是註定看不到的。

“那晚上再來看便是。”他說道。

梁思泉搖頭,晚上梁沁和他們一起,他就算不在乎同伴們有沒有被他母親收買,也不可能帶妹妹逛青樓啊。

兩人出了望舒樓,坐上馬車後先去梁府接上了梁沁,這才朝鏡湖而去。

鏡湖就在京城,倒是也算不得遠,他們坐在馬車裡不一會兒便到了。

今日七夕,鏡湖相較於往日來說還要更熱鬧一些,幾人下了馬車,便見四周遊人如織,笑語喧譁。

他們靠近湖邊走了一段,很快與其他人匯合。

天邊驕陽豔豔,遠處烏雲沉沉,陣陣秋風吹來,鏡湖邊上花草樹木搖曳,發出“沙沙”聲響,二十多個少年人衣著豔麗,齊聚與湖邊讓人不由得側目。

京中鏡湖自是一美景,如今少年人們站在邊上,英氣勃發,也能算作一美景了。

他們那麼多人,沿湖而行,說起來是一件很招搖的事情,此情此景自然引來周圍不少遊人好奇的探看。然而少年人們似乎對此毫不在意,各自說笑著,緩緩而行。

“這天氣似是要下雨了啊……”忽有一少年說道。

眾少年人們抬頭望向天空,只見烏雲漸漸就要將太陽遮蓋,天地間正逐漸變得暗澹。

“晴了數日了,是該下一場秋雨了。”

“只是可惜了,我等才來,豈不又要分別?”有少年搖頭嘆息。

眾人紛紛附和,都道“可惜”,卻有一人站出,笑道:“可惜什麼?下雨豈不更好?”

少年們側目,有一人捧跟道:“下雨有什麼好的?”

那少年一笑,“唰”的一聲,手中摺扇開啟,露出其上黑白分明的山水畫,揚聲道:“落雨遊湖、冒雪登山,如此,才更顯我等讀書人之風雅!”

“說得對……”

“……好一個風雅……”

“有理有理……”

少年們哈哈大笑,任由烏雲將整片天空遮蓋,他們也絲毫不懼,只自顧自說笑遊湖。周圍遊人見狀果然羨慕此等少年風流,不少女子聽了他們的話,遠遠望去的目光也似乎變得含情脈脈。然而終究不是男子,她們作為女子,若讓雨水將身上打溼那便不美了,再如何渴望“附庸風雅”,也只得各自回到馬車。

京中最不缺的便是讀書人,少年人的話在鏡湖傳開,很快便也有其他讀書人想要加入,與少年們打過招呼後,眾人欣然接受,讓他們也加入到了遊湖隊伍之中。

裴君意自然也在其中,畢竟他就是“少年人”中的一位。與眾人走在湖邊,在他身旁的是梁思泉與梁沁,他低聲對兩人道:“恐怕我不能與你們一同風雅了。”

梁沁作為女子自然也不能與他們一同淋雨,本想找藉口離開,聽到裴君意的話,覺得或許可以借鑑,便向他好奇問道:“為何?”

“比起落雨遊湖附庸風雅,我更喜歡站在亭下,看你們成了落湯雞,而我,卻怡然自得。”裴君意笑道。

梁沁錯愕。

梁思泉憤然道:“你這小人……”

“這怎麼能叫小人?”裴君意搖頭道,“我只是不喜歡讓自己顯得狼狽,習慣時刻讓自己保持風度罷了,說起來,這應該叫‘君子之風’才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梁思泉不屑道:“拋棄同伴也叫君子之風?”

“端看你如何理解了,割袍斷義、道不同不相為謀,自然也叫君子之風。”裴君意笑道。

梁思泉張口結舌一陣,還要說話,卻又有讀書人笑道:“此情此景,應當賦詩一首才對!”

這一句話讓少年們全都看過去。

空中烏雲蓋頂,但一時還未落雨,鏡湖亭臺就在旁邊,裴君意也不急著躲雨,便與眾人一樣,循聲望去。

“作詩啊……”

“如此甚好!”

“七夕佳節,落雨遊湖,如此意境,必能寫出好詩……”

眾讀書人附和,一時間思緒萬千,但此時意境再好,一時要想出好詩,還要花些時間琢磨。

眾人一面緩緩而行,一面低頭沉思,不時有人吟上兩句,但要作出全詩,也只道“稍等”。

嗯……作詩啊……

梁沁與梁思泉不約而同的看向裴君意。

當初他們“結識”之初,可就是因為作詩啊。

“既然諸位還未有好詩,那不如還是按照慣例,梁兄先來一首‘拋磚引玉’?”有與梁思泉相熟的少年看向他說道。

讀書人們在一起,除了談論學問,最受追捧喜愛的便是作詩了,而在這些少年人中,梁思泉自是其中佼佼者,往日也總是他第一個寫出詩作,誦詩時,也總說自己是“拋磚引玉”,因此,少年這樣說並不是指他的詩是“磚”,只是在打趣他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