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三章 大流士的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是波斯帝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大流士一世用的矛!”封常清很是振奮,聲音提得老高,就差蹦起來了:“我打聽過了,大流士一世是波斯著名的皇帝,他當皇帝時,革除積弊,是個了不起的皇帝!正是在他手裡,波斯帝國才強盛起來。”

“天啊!居然是他的武器!”陳晚榮絕對想不到,是如此重要的文物,激動得手都在微微發抖。這是幸運,更是成功的榮耀!

陳晚榮的歷史不怎麼樣,不過,波斯帝國的創建者居魯士和波斯帝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大流士一世的名字還是聽說過的,於他們的事蹟雖然不甚了解,也是略有耳聞。

居魯士建立了波斯帝國,在他當皇帝期間,四面出擊,大肆征伐,使得波斯帝國的疆域急劇擴大,西至愛琴海,東至印度河,南起尼羅河,北到高加索。他自豪的宣稱“我,居魯士,世界之王,偉大的王!”

波斯帝國的發源地在現在的伊朗境內,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居魯士當時不過是這裡的一個小諸侯,他居然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對後世影響極大的帝國,的確是一個奇蹟。

後來,居魯士戰死,他的兒子繼承皇位,卻離奇死去。經過一番波折,皇位落到大流士一世手裡。大流士一世在位三十七年,在這期間,他先是鎮壓了各地反抗武裝,再進行改革,讓各征服地在承認波斯帝國的統治地位時,保持一定的自治性,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一統,小自治”,很快使得各地安定下來。

他的改革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進行軍事改革,把行政和軍政分開,互不隸屬。軍政分離在中國,是從宋朝才開始實行的一項措施,這是一個具有開拓意義的創舉。

二是建立精銳軍隊,打造了一支精銳的“不死隊”。他還把帝國分成五個大軍區,便於管理。

三是他實行包稅制,這對後來的西方影響極大。當然,這一舉措的危害也很大,把國家稅收商業化了,包稅人會額外加稅,盤剝百姓。在西方,曾經一度鬧得民不聊生。

四是他發展交通,維持穩定,這很好的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據說他特別喜歡吃愛琴海的鮮魚,就修了一條“御道”,從愛琴海一直通到帝國的首都蘇薩。沿途設有驛站,派兵士保護,社會治安良好,很快就促進了商業的大發展。

原本從愛琴海到蘇薩需要幾十天的路程,現在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達,不能說不是一件遺惠無窮的好事。當“絲綢之路”開啟之後,這條路成了絲綢之路的西段。

五是統一度量衡,統一幣制。

經過大流士的改革,波斯帝國強盛無匹,廣闊的疆域,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五大文明發源地就有三個併入帝國的版圖,然而,大流士並沒有滿足,他決心征服第四個文明中心,那就是古希臘。

為此,他發動了著名的“希波戰爭”,使得原本各自為戰的希臘城邦團結在一起,在馬拉松大流士的軍隊給打得大敗,才有了後來著名的體育運動“馬拉松長跑”。

經過大流士的改革,強大的波斯帝國強盛了差不多兩個世紀。著名的亞歷山大東征,擊破了波斯帝國,才終結了波斯帝國。從此以後,波斯帝國不能再復舊觀,只能是在發源地,現在的伊朗一帶活動了。

大流士離唐朝已經一千兩百年了,居然能看到他的長矛,陳晚榮心中的激動非筆墨所能形容,捧著長矛,仔陣打量起來。

封常清笑道:“監軍,我打聽過了,這支長矛是哈查只賞給古太白的,古太白對這支矛也很喜歡。要是監軍喜歡,就留下了。”

能擁有大流士一世的長矛,那是極大的榮耀,陳晚榮一百二十個想要,想了想道:“算了,我不能要,還是送到長安,給皇上吧。大流士一世是波斯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改革才使得波斯帝國煥發出活力,哈查只送給古太白,是在告訴古太白,希望他到了呼羅珊,象大流士一世那樣,治理好呼羅珊。只可惜,古太白在這裡倒行逆施,激起民變,反倒便宜我們了。這矛,我很喜歡,給皇上才最合適。”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李隆基得到這支長矛,肯定是愛不釋手,因為這是一種巨大的榮耀!

還有比得到敵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皇帝的武器更讓人振奮的麼?

封常清笑道:“監軍,我聽說哈查只還有一把居魯士的戰刀,我們繳獲了,送給皇上,不是一樣麼?”

“自然是要給皇上的,這矛也要給,讓皇上高興高興!”陳晚榮很是不捨的把長矛放回去,蓋好蓋子:“準備一下,派人運回長安去!”

封常清應一聲道:“監軍請放心,一定辦好!”

陳晚榮皺皺眉頭,沉思著道:“得把大食人的學者和書籍弄到長安去,這才是根本之策。”

一說起書,封常清就有些好笑:“監軍,他們那也是書麼?他們把字寫在羊皮上呢。”

當時,阿拉伯地區沒有紙,文字一般是記載在羊皮紙上。歷史上,中國造紙術的西傳是在怛羅斯之戰後,因為唐軍戰敗,有些唐軍給大食人俘虜了。有一個叫杜環的人會造紙,教會了大食人造紙術,阿拉伯方才有紙。後來,造紙術再傳到西歐,促進了西方文明的發展。

對於中國來說,紙很早就出現了,在戰國時代就有造紙術,只是那時的紙因技術不夠好,不能大量普及。直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才最終得以普及。

在封常清眼裡非常普通的紙張,而大食居然沒有,要他不調侃都不行。

陳晚榮眼睛放光,一拍額頭道:“太好了!簡直太好了!”

言來很是興奮,彷彿打了個大勝仗似的,封常清大是奇怪,問道:“監軍,有好事了?”

“一件影響深遠的好事!比起我們打了十個大勝仗都要重要的好事!”陳晚榮興奮得臉上泛紅光,不住搓手道:“封將軍,你不說,我還沒想到這事做起來這麼簡單!我在想啊,要是把居食的學者和書籍弄到長安去,得花費很多手腳。現在看來,我想錯了,因為大食沒有紙,他們的書籍傳播必然不廣,要收繳起來很方便。”

封常清雖然不清楚陳晚榮的用意,嘴上卻是道:“是很簡單,派兵去把清寺一搜就成了。一收一個準!”

當時,清真寺不僅僅用來禱告,還是學堂,學者基本上就聚集在這裡,他們在這裡進行學術研究,傳授知識。

“派兵就不必了,我們去清真寺走走!”陳晚榮大是振奮,心裡一個勁的道:“大食沒有紙,用的是羊皮紙,這書籍的儲存不易,再者傳播不廣。我只需要把學者和書籍弄到長安,那麼若干年之後,大食的文明就會絕種了。秦始皇為了推廣華夏文明,不惜採用暴力手段,焚書坑儒,而我只需要耍點小小的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要是沒了大食文明,華夏文明的傳播速度就快多了,這可是影響深遠的事情!只要讓華夏文明在中東生根,中東才能成為中華文明圈的一份子,才能與內地聯為一體,這比打一百個殲滅哈查只這樣的大勝仗都要讓人振奮!一定要做好!”

說到底,讓一個民族長期存在下去的根本,不是文治武功,而是文明!單純的征服疆域,只不過得一時之利罷了,只有文明才能維繫萬世之功。

在歷史上,征服龐大疆域的帝國不少,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大食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哪一個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大帝國,最後,他們都分崩離析了,說到底,就是沒有一個讓征服區域內所有民族認同的文明!

反觀中國就不同,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統一措施,打造出了統一的中華文明,雖然秦始皇的手段有些粗暴,不惜靠血腥來完成,他畢竟成功了。從這點上來說,秦始皇才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征服者!

縱觀歷史,既征服了疆域,又統一了文明的帝王,除了秦始皇沒有第二人!

正是因為中國有著統一的華夏文明,中國雖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最終仍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陳晚榮的計劃就是要把大食的文明摧毀,當然,他不會象秦始皇那般採用粗暴的手段,而是用隱蔽的手段來完成。原本以為大食的書籍傳播很廣,要做起來很難,聽了封常清的話,這才想起大食因為沒有紙張,他們的書籍不多,傳播也不廣,這事做起來就省事多了。

一說完,陳晚榮興奮得哼著俚曲,出了倉庫,其他的幾個倉庫也沒有心情去看了,直接去清真寺,準備開始毀滅文明的計劃。

封常清長短腳一跛一跛的走在前面領路:“監軍,這裡的清真寺是撒馬爾罕最大的,才修起來沒幾年。”

沒有多遠,就望見清真寺的圓頂了。陳晚榮發現清真寺為一群老百姓圍著,不少百姓憤怒的喝斥起來:“燒了他,燒了他!”

陳晚榮很是驚異,問道:“怎麼回事?”

封常清也是不明白,帶著陳晚榮來到人群後面。老百姓已經發現了陳晚榮,忙圍上來,七嘴八舌的道:“大人,你得給我們做主呀!”

個個一臉的企盼,好象陳晚榮是他們的救星似的。陳晚榮問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一個中年人忙回答:“大人,這清真寺是古太白強迫我們的修的。當時,為了修這清真寺,不少人給他們折磨死了。現在,古太白已死,這清真寺也沒有必要再存在了,我們想燒了他。可是,這幾個頑固透頂的傢伙不允,死活不讓,堵在門口,不讓我們進去。”

陳晚榮一瞧,果如他所言,在清真寺的入口處有幾個年紀不小的學者,身上頗有點書卷氣,一望便知是飽學之士。他們一臉的緊張,有些更是臉色泛白,卻是站在門口不讓路。

心念轉動之際,陳晚榮有了主意,大聲道:“各位父老鄉親:你們痛恨大食,痛恨古太白,這我能理解!不過,清真寺是你們用血汗修起來的,要是毀了,豈不可惜?我想,可以把清真寺改建成學校,在這裡傳授知識,願學者可以到這裡來求學。”

無論大食也好,還是唐朝也好,對讀書人的尊敬都是一樣的,對知識的尊重是相同的,陳晚榮這話一說,這些百姓啞口無言,盯著陳晚榮,都知道如何說話了。

陳晚榮知道他們有些認同了,馬上就道:“只有這樣,你們的血汗才沒有白流,才對得起你們的血汗!你們說,是不是?”

老百姓想了想一了陣,有人高聲道:“可不能教《古蘭經》!”

《古蘭經》是穆斯林的聖典,可是,當地的百姓對《古蘭經》是深惡痛絕,一提起來就咬牙切齒。

陳晚榮想的是把清真寺改成學校,在這裡開設四書五經,教他們學習華夏文明,打死也不會教《古蘭經》,欣然同意道:“那是當然!穆斯林壓迫你們,我感同身受,已經定為非法,自然是不能再教古蘭經了!你們都知道,大唐強盛繁榮,遠勝於大食,我們就教你們讀大唐的書。要不了多久,你們就可以明白大唐為何強盛了。”

儒家學說多迂闊,不切實用,可是很有蠱惑力。要是在中東推行儒家學說,可以想象得到,要不了多少時間,這裡就對華夏文明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接受,到那時,唐朝也就在中東站穩腳跟了。

至於這裡的人迂不迂,陳晚榮根本就不用考慮。作為勝利者,這裡的人越迂越好,因為他們越迂,越好統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唐朝的強盛,百姓早有耳聞。如今,唐軍在這裡打敗了兇名昭著的哈查只,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對唐朝的強盛更加嚮往,一聽這話,無不是欣然高呼:“大唐萬歲!”

“都散了吧!”陳晚榮一揮手,老百姓高高興興的離去。

陳晚榮這才來到門口,抱拳行禮道:“見過智者!”

幾個學者原本擔心清真寺給燒了,沒想到陳晚榮三言兩語就把這事給解決了。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陳晚榮居然要把清真寺改建成學校,要在這裡傳授知識。這些學者不知道陳晚榮的打算,還以為陳晚榮是為他們著想,很是高興,又有些受不起,忙道:“大人,你才是真正的智者!讓智慧之樹常青的智者!”

“見笑了!”陳晚榮笑道:“我能進去看看麼?”

“大人請,大人請!”幾個學者受寵若驚,忙把陳晚榮讓了進去。

陳晚榮在清真寺裡略一走動,有了大概瞭解道:“能與各位智者相見,是我的榮幸,我們認識一下。我叫陳晚榮。”

有個學者忙道:“大人,我是伊哈拉。”

“我叫尤諾!”

學者們一個個的報上名來。陳晚榮笑道:“今天能與各位智者相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了。聽你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我們是大馬革士革的學者,奉哈里發之命前來這裡傳教。”伊哈拉恭敬的回答。

陳晚榮笑得更加親切了:“伊哈拉智者,你們來撒馬爾罕是自願的麼?”

伊哈拉肩一聳,不住搖頭道:“不是,不是!我們是給強迫來的!要是大人允許的話,我們想回到大馬士革。”

“我當然允許你們離開!”陳晚榮想也沒有想,道:“你們是智者,要是就這樣回到大馬革的話,不是太可惜了麼?從這裡出發,往東走,過了藥殺河,就到了大唐的境內。我們大唐對你們這些智者是掃榻以待,你們何不去大唐走走,去見識一下大唐的繁華。”

伊哈拉想了一下道:“大人,我們對大唐很是嚮往,只是,我們還是想回大馬士革。”

陳晚榮哪會讓他回去,接著道:“哦,有一件事我還沒有告訴你們。在你們這裡,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智者,叫做馬立克,他給哈查只徵罰,要他帶著帶有哈查只印信的脖圈兒過日子。現在,馬立克在長安,很得我們大唐皇帝的敬重,我們大唐皇帝把他當作老師。每次見到馬立克大師,都要起身相迎。你們要是去了長安,肯定會得到大唐皇帝的厚待。”

馬立克太有名了,是名聞遐爾的智者,大學者,是中東學者的一面旗幟,一聽他在長安,還得唐朝皇帝的禮遇,這幾個學者不由得心眼活了,眼睛放光,齊聲問道:“當真?”

陳晚榮斬釘截鐵的道:“千真萬確!要是你們不信,我們打個賭。我要是說的真的話,你們每人給我十個第納爾。要是我說了假話,我給你們每人一百個第納爾!”

“大人,你真幽默!”幾個學者開心的笑了:“大人,我們願意去長安!”

“好!大唐歡迎你們!”陳晚榮可不滿足,道:“在我們大唐,有一個智者集萃之地,叫國子監。這裡的智者學識淵博,很是敬重有學問的人,你們去了的話,他們一定歡迎你們,你們會成為很好的朋友。要是你們把你們的朋友,還有你們的弟子都帶去的話,那就更好了。你們的書也要帶上,越多越好,這樣,才便於交流。”

“大人,你請放心,我們這就去辦!”幾個學者高興得嘴也合不攏了。

他們卻不知道陳晚榮想的是:“這是個好的開端,他們對哪裡有書,哪裡有學者最是熟悉,利用他們來達成這事再好不過了。你們去了長安,我們會禮敬你們,你們也別想回來了。只有那些真心嚮往華夏的人才能回來傳播中華文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殷揚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