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龍與麒麟之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墨爾本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再加上春季正是墨爾本多雨季節,植物長勢旺盛,鬱鬱蔥蔥,讓人心曠神怡。

然而,大家不是過來度假的,而是要生存。

眾人振奮下精神,首先要解決吃飯與住房問題。

華夏人的定居點同樣是沿著亞拉河兩岸建設開去的。

有了河流的澆灌,要發展農業自然是事半功倍。

華夏人的殖民點佈置與法國人在美洲的殖民點佈置極其相似。都是沿著河邊佈置,為了相對公平,大家都沿著河邊佈置住宅。這樣,大家都可以很方便的利用方便的水路運輸。住宅背後,則是沿著房子順延的一塊塊耕地。這樣,每個家庭耕地就在住宅後面,耕作也十分便利。

不過,雖然有了地理優勢,墨爾本隨處可見的野草與灌木給墾荒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沿海的潮溼多雨決定了不能用原始的燒荒來解決土地的初步整理工作。這也讓制定在此時開拓定居點的林航成了被罵的替罪羔羊。

只是,事情該做還得做。

華夏人只能從遙遠的北美運來大量墾荒裝置進行墾荒,普通的漢人則負責建造房屋,然後獲得一定的耕地,從此定居下來。

崖山人開拓定居點與西方開拓的定居點是不一樣的。西方殖民者開拓定居點,往往是民間行為,ZF最多是指導者。由於民間主導的緣故,考慮問題往往不夠全面,而且力量有限,有很多的定居點都因為選址不當的緣故被廢棄了,更有不少定居點居民死於當地的土著攻擊行為中。而崖山人的新據點開拓就不同了,都是ZF主導的行為,考慮問題十分全面,力量也強大,不虞物資會匱乏,能夠安安心心的選擇最適合的地方來定居,自然能夠獲得成功。

墨爾本也不例外。

1771年6月10日,新華夏第三屆總統大選正式拉開帷幕。

不同於新華夏的第二屆總統大選,行事很明朗,就相當於走過場,秦嵐可以輕鬆連任。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來,當時新華夏處於初創期,人心思定,大部分人並不想更換最高領導人,張柏林一派推出候選人最多是應個景而已。二來,總統連任兩屆也是崖山人的預設規則,沒有人急於打破它。

這一次的總統大選才是*味十足,因為這是自由黨黨魁林航與國家黨黨魁張柏林的直接對決,雖然兩人各有側重點,比如林航最大的政績在於外交,而張柏林名義上是內行部長,事實上代行總理職務,經過多年歷練,對於內政算是駕熟就輕,而且雙方在國內都有相當影響力,並且都有小弟搖旗吶喊,二人算是旗鼓相當,讓大選充滿了不確定性。

對於這次大選,雙方都十分重視。此時的新華夏,已經有二十幾萬國民,並且最近幾年,每年湧入新華夏的人口都超過2萬人,不僅有外來人口,再加上人口基數擴大所產生的新生人口,增長趨勢只會更快,依照此趨勢,在下一個十年人口很容易超過五十萬,讓新生的新華夏在北美徹底立足。可以說,下一個十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最重要的十年。這十年可以說是事關新華夏是否能夠成為世界強國的關鍵,也是形勢最為複雜的十年。這期間,美利堅合眾國即將顯現世間,能否保持相對美國的軍事、經濟優勢,支配北美,就是事關將來世界強國地位的關鍵。要想稱霸世界,首先就得稱霸美洲,這是崖山人的一致共識。

因此,作為崖山人公認的兩個青壯派領袖,張柏林與林航自然都有心大幹一場,讓自己青史留名。因此兩人都乾脆直接跳了出來,在明面上打起了擂臺,提出競選總統。

可以說,在正式提出競選總統之前,二人間的競爭已經開始了。

比如,林航為了這一次選舉,也是煞費苦心。首先,以身體不適的緣故,提前交卸了遠東總督,不,現在的遠東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職務,回到新華夏華京。甚至,連感情的問題都考慮上了。這些年,林航與司徒寧熙的感情一直是若即若離,是崖山人中最有名的單身男女,讓崖山人中的老一輩操碎了了心。在秦嵐的大力撮合下,兩人最終還是在70年底結了婚。這樣,作為已婚人士,從形象上就要給人成熟的感覺。

而張柏林則意有所指的在安全委員會上提出,澳洲是新華夏發展鋼鐵工業的關鍵,希望安排得力人士擔任總督。林航長期在外擔任遠東總督,有主掌一方的經驗,完全勝任澳洲總督一職。澳洲總督雖然也是一個重要職務,可以為自己的履歷增添濃重的一筆,但是相比較新華夏總統的植職務,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而且,以林航的資歷,也不需要澳洲總督這個職務過渡。

林航同樣以身體抱恙為由拒絕出任澳洲總督,並順勢提出了自己的人選,皇甫遠志。黃埔遠志軍人出身,還有在地方擔任雅城市長的經歷,允文允武,適合擔任總督一職。

經過安全委員會投票,在即將卸任的總統秦嵐的提議下,黃埔遠志正式擔任澳洲總督一職。

6月過後,雙方正式拉開競選的序幕。

兩黨的競選綱領其實與上次沒有大的差別,只是換了個人而已。在國內的知名度上,林航自然是遠遠不及,只能透過擴大宣傳來造勢。

若論宣傳,此時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報紙了。早在6年前,穿越前是一名記者的崖山人黃子元就創辦了一份報紙,名為《自由人》,後面,明白無冕之王威力的崖山人開辦的報紙,就如同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不過,《自由人》憑藉著先發以及專業的優勢,再加上前期是免費的噱頭,很快佔領了華京市場,並向周圍擴散,成為國內銷售長期排名第一的報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謂的黨派之爭,在崖山人看來,也就那麼回事,反正都是同一性質的ZCJJ政黨,無所謂根本之爭。在外人看來,應該是爭鋒相對的兩個黨派核心人物,理應橫眉冷對甚至大打出手才是。但是,實際上,崖山人中,兩個黨派人員相互之間是好友的不在少數。他們劃分黨派,並不是因為理念,更多的原因,只是因為有更好的朋友在其中一派,所以就加入了這一派。

從國民中的知名度看,自然是張柏林佔優,畢竟張柏林主政多年,不是白當的。

在崖山人中,林航這一派人數則佔據了六成,以年輕人居多。並不是林航人格魅力強,只是因為林航主張採取鐵血政策,為現在及後世的華夏人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深得崖山人中青壯派之心。而且林航在外當獨當一面的總督多年,其鐵血政策也不是空洞無力的,而是有實際戰績支援的,新華夏在遠東的多次行動,基本上都有遠東部隊的參與。作為遠東總督,其部下的功勞自然也要安在林航身上。

不要小看在崖山人中的這6成的領先優勢。崖山人現在幾乎掌控了新華夏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政府、軍隊、壟斷經濟部門、文教領域都佔有絕對優勢。憑藉這些領軍人的龐大影響,將自己的意志、影響強加到別人身上,並不困難。在美國有句話,你可以唾罵總統,但是不敢得罪總裁。因為總裁才是直接決定你命運的人。而崖山人,現在在自己的領域,就是這樣的霸道總裁式的人物。

不過,即使如此,張柏林在國內當了總理十年,影響還是不可小覷的。新華夏此時也有大大小小的民意測驗機構,為了總統大選,也是紛紛出籠各種報告。有的報告顯示林航領先,有的報告顯示張柏林領先,但是最大的差距,都沒有超過10個百分點。

因此,雙方的爭奪十分激烈。為此,雙方都是馬不停蹄的四處奔波演講,就是為了提高那可憐的一點點的優勢。

不過,再激烈的爭鬥,總歸要分出的勝負。最後結果,林航艱難的獲得了54.3%的選票,張柏林僅僅落後了8.6個百分點。

張柏林有些下屬不甘心失敗,提出重現驗票,被張柏林罵了一通。

雖然崖山人設計的選舉制度還有種種缺漏,但是,大家心照不宣,還是預設願賭服輸的精神,如果每次選舉,都要鬧出驗票風波,那還怎麼讓廣大國民信服這所謂的“當世最先進的民主制度”?

因此,當天晚上,張柏林笑著恭賀林航當選總統,雖然面色僵硬,笑容勉強。

林航一派其實也擔心張柏林一派會鬧出點么蛾子,畢竟領先優勢太少了。如果他們提出質疑,再一次選舉,很難說誰輸誰贏。

所謂投桃報李,漢人一向講究這個。對於張柏林的恭賀,林航十分開心,當天晚上就拜訪張柏林家。雖然兩家相距不過百米,但是由於心知肚明的關係,兩人都沒有登上對方的家門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