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華夏決定撤出在大陸的軍隊,並與大明簽訂了一份後續的秘密協定,內容比較多,總結起來,大意也就是:新華夏與大明成為友好鄰邦,合作一致對付滿清,任何一方不得單獨與滿清簽訂和平條約;新華夏以優惠價格提供大明武器,以及槍管與205毫米以下炮管,以供大明*支及火炮使用;允許大明仿製1500噸以下鐵甲艦,並提供動力裝置;大明全面放開大明市場與勞動力管制,允許勞動力在大明與新華夏之間自由移動及移民,新華夏與大明之間的所有交易取消關稅。

新華夏在滿清土地上打生打死,流血流汗,所追求的,不就是人口與市場嗎?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了。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江南大戰,老百姓流離失所者,不知凡幾。新華夏利用此良機,先後三次運輸了超過兩萬人抵達新華夏,讓張柏林笑的嘴巴都咧到耳後跟了。

不過,華夏人知道,這是非常態的。

隨著大明佔領了南京、福州,廣州,新華夏也在此三處開設了新華夏勞動介紹所,其實就是人口販子。新華夏有自信,這些所為的外來勞動力,只要來到新華夏,憑藉新華夏的優厚條件與寬鬆的入籍條件,就不信他們還捨得回來。

胡海就是在南京新華夏勞動介紹所負責人。

胡海是在1764年抵達的新華夏,自然也是在滿清失去土地的可憐人。他算是漢人中的另類。普通漢人給世人的一般感覺是,勤勞刻苦,不善言辭。這傢伙就恰恰相反了,不僅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還遊手好閒,偷雞摸狗,吃喝嫖賭,樣樣俱全。這樣的一個人,很輕鬆的就將一個祖傳的大宅子與家裡的土地交代了出去。

這還不夠,甚至賭紅了眼,將自己的媳婦都抵押了出去。相當初,自己的媳婦可是七里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到了胡家也是相夫教子,賢良淑德,連一向挑剔的婆婆都是讚不絕口。可惜嫁雞隨雞,攤上了這麼個丈夫,絕對算得上是紅顏薄命。不過,胡浩有個優點,雖然在外不是東西,對於自己的媳婦與孩子倒是十分疼惜。眼看在家鄉活不下去了,就帶著一家老小悄悄的逃亡了。一會澳門,一會遠東,幾經周折,就來到了新華夏。

胡海一家,來到新華夏,自然也是順利獲得了自己的土地。只是,他們家是漢人中少有的全程勞作都僱傭的機器進行的。雖然租用裝置連人工也不算太多,但是相比較其餘漢人都努力在土裡刨食,然*前屋後的搭瓜架、種蔬菜、養雞鵝豬羊什麼的紅紅火火的生活,無疑就差了許多。只因為胡海的懶惰取巧,他們家只有妻子一個算是勞力。

漢人好顏面,雖然一無所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在乎,但是一旦脫離了溫飽,更多的就是考慮到面子了。胡海體力不大,又好逸惡勞,妻子身體也不是很好,家裡經濟條件自然就落在了鄰居後面,導致胡海自己都覺得沒什麼面子。

這時候,華夏人宣佈,要派遣一部分人到中國招工,待遇每個月300華元,還有出外補貼150元,允許攜帶家屬。所招募人員條件之一就是嘴皮子利落,認識一點文字最好。

胡海一看,這不就是為我準備的嗎。論嘴皮子,我胡海論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若說識得一些文字。胡海家早期還算得上富戶,也曾經進入私塾幾年,認識一些常用字並不困難。

胡海興沖沖的前去應聘。

果然,招募人員僅僅問了一句,“你有什麼特長?”

這算是問對人了,胡海就唾沫星亂飛的胡侃了半個多小時不帶停的,若不是招聘人員實在受不了讓下一位入場,恐怕能說上一天。招募人員哭笑不得,“好了,你不用說了,直接當選南京區勞動介紹所負責人,月薪450元,補貼200元,可以嗎?”

“可以,太可以了!”胡海用剛學會的握手禮,兩手抓住負責招募的崖山人不放。

崖山人甩了幾次才終於甩脫,目瞪口呆的說道,“這,尼瑪絕對是個人才啊,周星馳也不過如此啊。”

胡海第一天上班,就有幾個畏畏縮縮的漢人在門口徘徊,卻不敢走進來,膽小靦腆這也是漢人的通病。

胡海笑一笑,招呼道,“老鄉,進來坐坐?”

“不了,不了,我們只是看看。”

“鄉裡鄉親,客氣什麼啊?進來坐,進來坐,外面多冷啊!”也不嫌來人衣著有些髒,還有股味,就將搭話的領頭人拉近了房間。

還招呼服務人員給大家倒水。

一頓溫熱的茶水過後,來人終於少了點拘束,“聽說你們是新華夏過來招工的?”

“是的,我們會根據工作的不同給與不用的薪水。比如,你是一個熟練木匠,每個月收入不會低於6兩銀子。最少的收入,也保證不會少於3兩銀子。”為了方便漢人比較,胡海直接將華元換成了更容易為漢人接受的銀兩。

“六兩銀子?”眾漢人簡直難以呼吸。在明清,雖然沒有統計過人均收入,但是偉大的名著《紅樓夢》可以給我們參考,此書成於雍正乾隆年間,物價自然而是參照此時的物價。書中有描述,賈府的一般丫頭收入也就是一兩銀子,在當時,丫鬟這個職業絕對算得上是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了,讓外人羨慕不已。可見,即使所謂的康乾盛世,老百姓的收入也很難超過一兩銀子的水準。

看到眾人喉頭攢動,面色發紅,胡海知道他們十分心動,趕緊趁熱打鐵,“我們新華夏是不限制務工人員性別的,無論男女都要,比如,男工人可以到鋼鐵廠、礦場什麼的上班,女工可以到紡織廠什麼的務工,收入甚至不比男性少。”

“那意思是我們可以全家去新華夏那個什麼務工,什麼的?”

“自然,不僅如此,我看兄弟你是老實人,就跟你交個底。我們新華夏現在急需用人,對於人口是放開了招募。像兄弟你這樣拖家帶口,只要願意加入新華夏,成為我們新華夏的人,就可以每人分得10畝土地。注意,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家都是每人十畝上好的水澆地。”

眾人呼吸更加急促,“什麼,你是說我們也能分到土地,只要成為新華夏的人?”

“當然。成為新華夏國民,也就是新華夏人,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會說漢語,當然會寫漢字更好。不會寫字也沒關係,保證成為新華夏人,以後,那就等著享福吧。你要不信,就看看我,幾年前,我與你們一樣,甚至還不如你們,是逃荒逃到了新華夏,現在,你看看我……”胡海抖了抖自己的絲綢袍子,有故意亮出了自己的大金扳指,亮晃晃刺到人眼睛疼。

漢人果然更加興奮,“那新華夏官老爺都是什麼人啊?不會是黃毛大鼻子吧?”

“瞧你說的?你看我是黃毛大鼻子嗎?新華夏的官老爺與我們一樣,都是黑頭發黃皮膚的漢人。”

“原來是我們漢人的國家。”

“不錯,要不是自己人的國家,你以為你們一到那裡就可以分到土地?當初好多朝鮮人與日本人比我們早到的新華夏,不要說沒分到土地,到現在還是奴隸身份呢。再看看你們,在滿清,當了多少年滿人的奴隸?”

眾人點頭,只是對於背井離鄉畢竟有些顧慮,比較猶豫。

胡海不緊不慢的說道,“反正我們新華夏來去自由,你們覺得好,就留下了,覺得不好,賺點錢就回來。並且,你們去的時候,車船票都是免費的。”

“那回來呢?”

“回來時?到時候,大家都身價暴富了,還會在乎那麼點車船費?放心,如果你們真的沒賺到錢,我們新華夏也會免費送大家回來。只是,大家到時候肯定會有拿不動的銀子,肯定是不符合這個條件了。”

眾漢人有些尷尬,卻更有些興奮的哈哈大笑。

在胡海的忽悠下,當天就決定前往新華夏了。

新華夏在幾個勞動介紹所所在城市都有定期航班,每一個月發船一次。這些人暫時都在介紹所免費吃喝,同時也清理洗漱一番,以符合新華夏出入境安全衛生條例要求。

按照新華夏的獎勵制度,每介紹一名勞動力會新移民進入新華夏,所在介紹所就多分得一元錢。表面看著不多,但是勝在漢人眾多啊,稍微一點點的移民比例,也夠他們吃飽撐死的。

胡海們幹勁十足。

結果就是,開辦介紹所後僅僅半年時間,新華夏就從大明控制區域獲得了超過2萬的移民,並且這個數量還在穩步增長。其中初期有接近半數是務工的,他們往往在一年後會返回故鄉,但是卻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在故鄉招朋引伴,引來更多的人進入新華夏,並成為新華夏國民。導致新華夏第一次出現基礎設施與糧食不能滿足劇增的外來人口的矛盾,讓崖山人痛並快樂者。

這些人往往是在故鄉沒有土地,艱難求生者,在大明看來,就是一種巨大的負擔。新華夏將他們合理引流,反而讓大明求之不得,十分配合。(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