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初露獠牙的日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水戶大名的背叛,使得德川家齊的命運已經註定。失敗了的德川家齊在家臣的協助下,倉皇退回江戶。雖然身處全日本最堅固的城牆之內,德川家齊卻已經明白自己的末日到了。失去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再堅固的城牆也是擺設。

隨後,倒幕軍進軍江戶,一路,絲毫無阻,望風披靡。僅僅五日的時間,倒幕軍已經到了江戶城下,當天夜裡,江戶西城門士兵開啟城門,倒幕軍進入江戶。

德川家齊自知末日已到,放火*,一同殉難的還有自己的妻兒以及少量的親信。

至此,天皇政府終於表面上統一了日本,島津齊興得以掌控大局,聲勢一時無兩。不過,作為穿越者的島津齊興,顯然不不會滿足於一時的大權在握。隨後,頒佈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法令:

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集*權,頒佈憲法

2.經濟上:“殖產興業”,發展工業,興辦企業。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科技技術.

3.社會上:採取“改歷”,“易服”,“剪髮”等措施

4.軍事上:軍隊國家化。改*革軍制,建立近代化軍*隊,日本軍人進行武士道教育。實行徵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5.文化上:派遣留學生到歐美國家學習,效仿西方建立從小學到大學完整的學校教育體系。向學生灌輸忠君愛國思想。

6.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努力改造落後愚昧的社會風氣。

這些幾乎完全是明治維新的島津齊興版本。

島津齊興的改革,雖然直接觸及了大名的利益,但是對於中下層人士來說,卻沒有害處,甚至更大程度上講,好處反而增加了,因為改革給了他們之前永遠想不到的參政的權利。因此對於所謂的改革他們絕大多數人表達支援之意。

這是中低層,至於島津齊興與毛利齊熙這兩個此時日本國內最大的大名,他們雖然表面上放棄了在本藩的絕對控制,但是卻在中央獲得了更多的權利作為補償,甚至直接控制了海陸軍,權勢前所未有的大,自然是只有歡喜。

受到損失最大的,自然是各地的大名。但是,他們有能力反抗嗎?改革派祭出一直處於傀儡地位的天皇,這個活在人間的“神”來主導改革,很輕鬆的就獲得了中下層人士的支援,導致各地大名在自己領地的控制近乎崩盤,有些大名甚至就被自己的家臣架空,根本沒有置喙的權利。更何況,島津齊興也給了他們一定的補償,每年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相當於從前從領地獲得收入的三成,雖然大大削減,但是維持一家的溫飽也還是可以的。

於是,絕大部分的大名都慫了,當然不認慫的下場更糟糕。當他們拉起自認為絕對忠於自己的軍隊對抗天皇軍,才發現,自己的軍隊竟然成了一盤散沙,一觸即散,一點作用都沒有起到。

國內局勢的逐步穩定,為島津齊興加強軍備創造了良機。

島津齊興一貫的目標,就是強盛日本,讓日本不再淪為大明與新華夏的經濟殖民地,進而稱霸東亞。島津齊興明白,要想稱霸東亞,首先必須控制海洋,自然離不開一支強大的海軍。一方面,島津齊興直接從英法甚至大明等海軍強國購買了大量的二手艦船,另一方面,也花高代價從英國獲得了艦船製造技術,雖然噸位也不過6000噸以下,技術上顯得有點落後,但是再高的技術,以此時日本的實力,其實也製造不出來,倒是顯得實用了許多。

此時的日本自然缺乏資金,但是上自天皇,下自平民百姓,在“強盛國家”的號召下,節衣縮食,短短不到三年時間,截止1825年,日本海軍已經擁有了大小鐵甲艦五十餘艘,在東亞國家中,艦船總數量僅次於大明。

擁有了一定的海軍實力,島津齊興就將目光看向了外面的世界。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想要發展,就離不開海外的資源。歷史上,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曾經將中國作為最大的目標,朝鮮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跳板。

但是島津齊興明白,以此時日本的實力,想要挑釁大明是近乎不可能獲勝的,首先將目光對準了沖繩。沖繩處於日本南下通道的第一站。有了它,日本的海軍就獲得了可以繼續南下基地,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1826年3月,日本以“沖繩自古以來從屬於日本”的論點出兵搶佔沖繩。此時的沖繩,北方屬於大明,南方屬於新華夏。由於沖繩人少地狹,雖然有些戰略地位,但是無論大明還是新華夏都沒有投以足夠的重視。新華夏只在沖繩的那霸駐紮了一支三艘艦船組成的小艦隊,至於大明,甚至都沒有艦隊,只有一隻300人的陸軍以維持治安。以此武力怎麼可可能對抗得了日本傾半國之力組建的海軍艦隊,自然是被輕鬆拿下。

不過初露鋒芒的日本自知武力對抗大明與新華夏任何一國,倒是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不僅將俘虜的大明軍隊與新華夏艦隊很是禮遇的返還給了這兩個國家,還同時派遣了特使,交代此事。所依據的論點無非是“沖繩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的領地。”

此時大明,按照官方說法,已經處於“乾嘉盛世”。乾嘉是此時明朝皇帝的年號。隨著幾十年的發展,雖然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外流至新華夏與南洋甚至澳洲等地,但是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大明王朝人口還是增長了五成,總數已經超過3億。雖然人口激增,但是,一方面,農業的發展,無論是紅薯還是土豆都是高產作物,再加上來自新華夏的低價進口糧食,足以養活大量人口;另一方面,工商業大獲發展,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已經可以媲美英法等經濟強國。不過,大明地域實在太遼闊了,發展極度不均衡。就如同歷史上,美利堅一直專注於國內發展,推行所謂的“孤立主義”,本質上就是由於國內資源已經足以滿足經濟發展所需,無需他求,自然是關起門來發展自己。此時的大明也是如此。

由於推行的是新華夏所謂的GDP至上發展觀,大明對於經濟的發展幾乎處於病態的推崇,對於國際事務其實關注不多。

日本此次出兵沖繩,雖然直接打擊了大明的顏面,但是在大明高層人士看來,其實幾乎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害。

日本特使也表示了歉意,願意為此做出賠償,雖然數目不大,但是畢竟給自己留了顏面。另一方面,如果大明想要奪回這些不重要的地方,勢必要大動干戈,似乎尤為不值,這些地方又幾乎沒有大明人,土著猴子基本也沒被當人看。

在仔細斟酌了一番以後,大明同意了日本以資金換沖繩的主張,當然,表面上,是尊重日本對於沖繩的主權要求,是日本卑躬屈膝請求的結果同時也假惺惺的要求日本保障沖繩本地人的基本權利。

沖繩被佔的結果傳到新華夏,一直安逸閒散的新華夏參議院終於難得緊張了起來,要求政府舉行聽證會,探討對日本的對策。

一些激進派的議員,不管政府先前表現如何,首先就是一陣劈頭蓋臉的猛轟,“政府無能”的論點甚囂塵上。並發起動議,要求政府出兵,嚴懲日本的暴行,不僅是日本先前出兵攻打新華夏支援的幕府,還有攻佔沖繩的這一踐踏國際準則的惡劣行徑。

此時的新華夏總統已經是林東旭。在聽聞日本突襲沖繩之後就不得不中斷對奧爾良的視察,返回華京。

此時,作為總統的他就如同囚犯一般接受參議員們的質詢,疾風驟雨般的提問與質詢讓他不知道到底回答哪一條為好。終於,參議院議長也受不了會場的嘈雜,敲了敲手中的錘子,讓場面終於稍微安靜下來,提出讓總統先行回答政府的對策。

林東旭首先解釋了沖繩為什麼會失守,無非是守備力量太過薄弱。至於對策,林東旭其實也比較難以抉擇,只能暫時性的提出,必須要對日本的暴行做出強硬的應對,只是,具體對策還在探討,到時候會通報給參議院。

他的回答自然不能讓參議員們滿意,但是,林東旭已經倉皇退出,讓他們失去了發洩的目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