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威廉見到佛倫斯竟然這麼快返回荷蘭,十分高興,“公爵這麼快返回,想必是帶會了好消息。”

佛倫斯搖頭苦笑,“強盜的後代總是那麼的見利忘義。英國人同意出兵, 但是卻希望獲得在印尼西蘇門答臘島上的甘巴河口地區。”

威廉只知道西蘇門答臘島屬於印尼,也就是荷蘭的殖民地,卻不知道甘巴河口的位置,喊過侍從找出地圖,才知道它的位置,“英國佬果然賊精啊,只要掌握了這個地區,就相當於與新華夏一左一右掌控了馬六甲海峽。”

“陛下可否願意將這個地區轉租給英國?英國人願意每年付出1萬英鎊的代價.”佛倫斯有些尷尬的替英國人解釋。

威廉一世冷笑,“英國人可真大方,那麼點破地方就願意付出1萬英鎊。”

佛倫斯只能賠笑,好一會方才說道,“陛下是不打算答應了嗎?據外臣設想,英國人佔領甘巴河口,無論是對於貴國,還是我們西班牙,都是十分有利的。”

“願聞其詳。”威廉一世好奇的說道。

“我們都知道,當今東南亞,新華夏正與大明攜手,意圖恢復他們所謂的儒教文明區,無論是我們西班牙,還是貴國,其實都沒有獨自對抗的實力,甚至即使我們兩國聯盟,也未必能在這兩個漢人國度的聯手下討到便宜,所以,引入英國人的實力對於我們甚至更有好處。因為,英國人索取甘巴河口只是第一步,奪取中南半島才是他們真正的目標。而中南半島,正是大明的勢力範圍。”

聽聞佛倫斯的話語,威廉一世陷入沉思。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威廉雖然表面強硬,但是對於體諒巨大的大明與海軍強國新華夏的聯手還是相當驚懼的。可以說,唯一能夠對抗這個漢家聯盟的,就只有英國人了。

威廉最後拍板:只要英國人願意每年付出兩萬英鎊,荷蘭就可以將甘巴河口地區租借給英國,租期99年。

聽聞荷蘭人願意租借甘巴河口,代價是年租金2萬英鎊,英國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隨後,三國建立了一個同盟。

並在兩個月後,組建了一支超過百艘鐵甲艦的龐大艦隊,遠征遠東,因國人並沒有直接加入這支聯合艦隊,而是先期派出四十幾艘軍艦,在後尾隨,他們的目標卻是甘巴河口。按照英國人的藉口,荷西聯軍實力已經超過大明,足以應對來犯的大明艦隊。而英國則將從旁策應,以威懾新華夏,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此時的馬尼拉卻已經失陷了。正常狀態,馬尼拉只有一支兩千餘人的警備部隊,以及一千餘人的警察部隊,怎麼可能對付得了精銳的大明海軍陸戰隊?

除了在大明艦隊進入馬尼拉外港時,象徵性的幾次炮擊。但是根本未對大明艦船造成一點損害,炮臺首先打起了白旗。

大明軍隊控制了炮臺後,繼續向馬尼拉進發。馬尼拉總督同樣是對天放了幾槍,就宣佈投降了。

這就是佛朗哥的狡猾之處。無論是對著空地放炮還是對著天空鳴槍,都是為了顯示自己並不是不戰而降。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對大明軍隊造成損傷,大明也必然會“人道主義”的對待自己,真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大明也確實沒有“虧待”這些主動投降的白人,將它們集中在馬尼拉附近的一個小島上看管後,就開始加強對馬尼拉的防務建設,作為呂宋的最大城市與最大港口,馬尼拉就是呂宋的咽喉,可以說,只要掌控了馬尼拉,呂宋就穩若泰山。

秉持著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大明雖然同意為呂宋的土王復國,卻直接接受了馬尼拉的防務,且驅趕了大量的土人外流,並將在馬尼拉以外的華人徵召入城。

而猶豫不決的西班牙也為大明加強馬尼拉防務創造了良機。僅僅兩個月時間,馬尼拉已經聚集了超過一萬華人。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大明軍隊加強防務。

不過,這些防務也僅僅是最後的手段,在大明海軍看來,決戰於陸地之外的海洋,才是最佳手段。而對於此次海戰的結果,大明充滿了自信。因為,除了先遣隊的三十餘艘艦船,另外還有四十餘艘艦船組成的後援艦隊也抵達馬尼拉。這七十餘艘艦船大都是近幾年服役的主力鐵甲艦船。反觀西班牙,鐵甲艦總數不過六七十艘,他們難道還敢將所有的艦船派出?

1819年11月,在南沙海域巡曳的一支大明巡邏艇艦隊首先發現了來意不善的聯合艦隊,迅速拉響警報。

大明海軍正巧與此事在南海一代巡視以求得戰機。得到警報後傾巢出動,與聯合艦隊接戰與南沙。

雙方都是排列的鐵甲戰列艦時代典型的雁形陣。比較而言,聯合艦隊艦船數量更多,但是由於是聯合艦隊,指揮體系有些混亂,而大明的艦船有統一指揮;大明更有不少艦船來自新華夏,總噸位上並不吃虧,但是,荷西艦隊海軍作戰人員顯然經驗更豐富,人員素質上大明又有些吃虧。

總而言之,雙方實力其實相當接近。

然而,大明海軍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大明的指揮艦是來自新華夏的第二代兩萬噸級的無畏級戰艦,在大明被命名為成祖號,擁有405毫米的巨炮8門,口徑為當世之冠,且防禦更是驚人,最厚重部位的裝甲足有300毫米,最高速度更是達到24節。既有堅固的盾牌,又有犀利的長矛,成祖號指揮官趙德成十分自信,率先衝入了對方的建群中。後方,離的最近的艦船距離成祖號都超過一公里。

但是,趙德成顯然沒有在意。憑藉堅固的艦體承受了無數的炮彈,卻沒有造成致命傷。接著, 趙德成終於對上了聯軍的一艘大型戰列艦,西班牙一萬三千噸的皇家菲利普號。憑藉著405毫米的巨炮三輪齊射,將飛利浦號送到了海龍王的行宮。

聯合艦隊自然發現了成祖號這個海上怪獸。西班牙與荷蘭人一同商議,以旗語決定,荷蘭人繼續前進,阻止其餘大明艦隊前來救援,西班牙則竭盡全力,幹掉成祖號。

終於,西班牙人在相繼損失了五艘戰列艦後,才成功的在成祖號艦體中間開了一個大洞,成祖號開始沉沒。而此時,前方的荷蘭艦隊也在優勢的大明艦隊的拼命衝擊下,損失了超過十艘艦船,大明除成祖號以外也損失了五艘戰艦。這是鐵甲艦出現在戰場以後,最多一次的戰損了。

天色已晚,雙方罷兵。

表面上看,聯軍損失的更多。但是,大明損失了戰力最強大的成祖號,失去了指揮,實際損失更重。

第二天,都心有不甘的雙方大戰再起。

雙方不約而同的就將艦隊分為兩支,一支誘敵,一支圍殲。

好巧不巧,兩支誘敵艦隊首先糾纏在了一起,伏擊艦隊隨後加入戰團,又是一陣混戰。

原本雙方還是勢均力敵的。新任的明軍指揮魏令普發出指揮的旗語,要求稍微靠後的左翼艦隊向前突進,免得中軍突進敵人前部太遠。但是傳令兵打錯了旗語,竟然是要求左翼撤出戰場。左翼雖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是依令退出戰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稍微靠後的右翼見左翼已經撤退,擔心孤掌難鳴,同樣開始撤退。

中軍卻依然以原速前進,等到魏令普發現事情不妙,中軍已經陷入聯軍的包圍,結果被聯軍包了餃子。

魏令普急忙下令全軍向北面突圍,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自己的仁宗號負責殿後。知道自己難逃一死,魏令普心中反而平靜,只是拖累自己的兄弟,讓魏令普心中難安。

魏令普走出指揮室,對著每一個普通明軍士兵行禮,“魏令普無能,連累諸位了。”

魏令普雖然沒有太多的軍事領導才能,但是治軍嚴明的同時,為人還比較和藹,積極為士兵們解決問題,與士兵們相處融洽,很得士兵信賴。外面炮聲不斷,更有炮彈不時落到仁宗號上,大家都知道性命難保。然而,看著頭髮花白的魏令普含淚對著自己敬禮,說著抱歉的話,反而沒了怨氣,有的只是報國的決心。

此時,打錯旗語的傳令兵已經羞愧的自殺,大副激勵大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兄弟們,為國爭光的時候到了。”

經過一天的激戰,仁宗號上炮彈所剩無幾,艦身更是傷痕累累,距離沉沒也不遠了。大副注意到了前方聯軍同樣有一艘行動不便的艦船正在搶修鍋爐。

大副看向諸位士兵,“兄弟們,我們就是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

在杜鵑啼血般的“衝啊”的喊叫聲中,仁宗號一路猛衝,盪開了好幾艘前來攔截的小船,攔腰撞上了早就選好的目標。

西班牙人十分無奈的放棄了無敵號,仁宗號也由於承受了無數的炮彈而開始沉沒,大明士兵在船舷上排列的整整齊齊,拒絕了聯軍的施救,與船攜亡,無一生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