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子港的法國人已經絕望了,內外交困的他們其實已經沒有退路了。

這時候,新華夏的外交部副部長張軼輝來到了太子港外。張軼輝首先拜訪了杜桑等人。

杜桑與張軼輝算得上是老朋友了,當初杜桑來到新華夏主要就是張軼輝負責的接待。杜桑對於張軼輝可是甚有好感。張軼輝雖然年輕,但是待人接物不僅禮貌還十分老道,這自然是家學淵博的緣故。杜桑十分熱情的向前擁抱了張軼輝,張軼輝也是哈哈大笑的拍了拍杜桑的背部。

兩個人相攜著進入了杜桑的指揮部,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稍微大一點的民房。杜桑首先發問,“張部長,不知道你此來是為何啊?”

張軼輝畢竟臉嫩,也不好說什麼“怎麼,不歡迎啊” 之類的話,也就彬彬有禮的說道,“我此來,只要是代表新華夏給大家提供一些意見的,當然,聽與不同決定權依然在你們。”

杜桑大笑,“我相信新華夏朋友一定會給我們很有幫助的意見,請部長閣下給我們說說吧。”

張軼輝點頭,“我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希望你們能夠與法國殖民者和談。”

眾人一聽說張軼輝的建議,臉色都沉了下來,畢竟,勝利就在眼前,何必還要放過在自己頭上拉屎撒尿了好久的法國人?

杜桑明白這是一個敏感話題,首先用一些話搪塞了過去,藉口要先招待一下原來的客人,才讓氣氛和換了一些。

晚上,杜桑獨自一人前來拜會張軼輝。

杜桑是個直爽之人,不善於隱藏,直接詢問道,“請問部長閣下,希望我們與法國人和談,是貴國的意思嗎?”

張軼輝點頭,“不錯,是我國政府的意思。”

“為什麼,我們好不容易有機會獨立了,還要放過那幫子吸血鬼。”杜桑顯得有些氣憤

張軼輝問道“杜桑閣下,你們不願意放過法國人的心思,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人走後,你們有管理自己國家的能力嗎?這些能力包括經濟方面,比如,最簡單的舉例,你們能夠管理好這些種植園,管理好這些灌溉水渠嗎?有這樣的人才嗎?”

杜桑仔細的思考了一番後,緩緩搖頭,“我們似乎沒有這樣的人才。可是,就這樣放過這些法國人,大家不會甘心的。”

張軼輝說道,“那我現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拿種植園來說,假設我們種植的甘蔗,不僅要掌握什麼時候澆水施肥,還要知道什麼收割,收割完了還要儲藏,尋找合適的賣家,談好價格,才能完成整個流程。甚至,如果自己要榨糖,還要懂得更多。假如就愛能夠這些事情交給一個不懂得人來做,您覺得最可能後果是什麼?”

“甘蔗收成不好甚至顆粒無收,不僅農場主不能獲益,就是普通的農場工人也由於收成不好而無法吃飽穿暖。”杜桑思考過後說道。

張軼輝點頭,“是的,這僅僅是一個種植園,將來還有一個國家需要管理,需要的專業人才更多。如此,土生白人在這些方面可能優勢更大。”張軼輝並沒有直接說黑人奴隸因為知識缺乏的緣故,根本無法勝任上至國家下至種植園的管理工作。但是,杜桑作為一名智者,還是明白了張軼輝的意思。

“可是,我們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國家交給白人管理。”杜桑依然心有不甘。

“我們有句話,叫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我覺得,只要掌握了主要群裡,將一些事務性的事情交給白人做,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就比如我們新華夏的公務員,他們都是專業人才,但是政務官依然主導著這新華夏。”

杜桑想了想,明白過來,“我們一旦使用了他們,他們就如同是這個國家的管家, 而我們卻是主人。”

“是的,正如我們宣傳的那樣,無論是黑人、印第安人還是白人,只要出生在美洲,就是美洲的主人,都享有在美洲自由生存的權利。”張軼輝說道。

杜桑深以為然。

隨後的幾天裡,杜桑找自己的主要合作伙伴,一個個的交談,總算說服了大部分人同意與法國人何談。

接著,張軼輝來到了被封鎖的太子港。

法國總督杜魯斯面色不善的接待了張軼輝等人。經過與杜桑義軍的多次接觸,他們可是對義軍的底細一清二楚,沒有新華夏的支援,他們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快。因此,對於新華夏使者自然不會有好臉色。

但是,有所倚仗的張軼輝對於法國人的臭臉色渾不在意,當一個即將墜落懸崖式,即使一根稻草都要緊緊抓住。而此時的新華夏,就是法國人要抓住的那根稻草。

杜魯斯面色陰沉的問道,“不知道新華夏的使者前來海地有何貴幹?”

“無他,救你們一命而已。”張軼輝依然是輕描淡寫的樣子。

這可就激怒了總督府的副官,忍不住就要拔出腰間的火銃,“該死的新華夏,若不是你們的參和,這些黑奴有何能力造反?”

杜魯斯眼色止住了他,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前事不論,你們打算怎麼救我們一命?”

“與杜桑等人和談,我們確保諸位的安全。”張軼輝說道。

“杜桑給我們的條件是什麼?”邊上有一名大種植園主問道。

“允許諸位擁有各自的種植園或者其餘產業十年,十年後這些產業歸屬國家。以後,土生白人與黑人一道,在這個國家擁有平等的權利,你們甚至可以加入政府。”張軼輝解釋道。

“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種植園憑什麼要交給黑奴?”法國人十分不滿。

張軼輝沒有繼續解釋,任憑他們咆哮,“憑什麼?就憑著他們已經命懸一線!要錢不要命的主,畢竟是極少數。”

果然,第二天,殭屍臉的杜魯斯就對著張軼輝露出了笑臉,猶如菊花盛開,表示願意談判。

一方面,杜桑等人不想讓海地因為失去大量的管理人才而陷入癱瘓,而法國人也明白,堅持下去只能是玉石俱焚,部隊,是玉毀石不碎。相對於野草般的黑人,他們當然算得上是玉,黑奴就只能算是石頭了,當然即不划算

最後,大部分內容就正如同新華夏傳達的那樣,黑人承認土生白人也是新生國家的主人,享有與黑人同樣的權利;新生國家保證白人在內的所有人的人生財產安全;白人擁有自己的所有產業十年時間,十年後所有產業交給國家管理,白人可以用資金購買這些產業。

最特殊的一杜魯斯為首的正宗法國人。他們相對於土生白人,是居於海地食物鏈頂端的一群外來者。按照美洲人宣言,他們不屬於美洲,按照道理,是要前返回自己的國家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法國正在鬧革命,而他們,卻是典型的保王黨勢力,這樣一來,他們竟然成了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不過,新華夏顯然也考慮到了他們的存在,願意為他們提供政治庇護,保長他們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並允許他們任何時間都可以離開。

於是,杜魯斯等一干殖民軍大多都選擇到了新奧爾良居住。新奧爾良此時在美洲,對於法國人來說,就是如同燈塔般的存在,點亮了他們心中的那盞燈。

1792年6月8日,海地正式宣佈獨立。海地從爆發起義到宣佈獨立僅僅耗時兩年,相比較歷史上海地獨立用了13年時間,實在是雖斷了太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中,新華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歷史上,海地獨立能夠獨立靠的還是黑人自身的力量,不僅缺乏組織,缺乏裝備,行事也是顯得亂糟糟的。但是有了新華夏的幫助就大不同了。新華夏不僅為起義軍提供了充足的軍火,還提供了不少的軍事訓練,甚至起義軍每一步驟都給予了專業化的意見,才能讓海地黑人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取得如此成果。也因為新華夏的深度參與,杜桑才能憑藉牽線搭橋之人的優勢,迅速掌握了海地起義軍的最高權力。

新華夏之所以傾盡全力的幫助海地獨立,自然不是善心大發。新華夏的外交,說到底,還是利字打頭。美國與新華夏都想攪動美洲的局勢,以試圖火中取栗。海地,就是第一塊試金石。新華夏不僅想要海地獨立,還希望海地能在最短時間內獨立,這樣才能儘量儲存元氣,讓新華夏有榨取的價值。

也是同樣的考慮,新華夏才促成土生白人與黑人的和平共處。誰都知道,黑人的破壞力可以,但是若要讓他們搞建設,可就太難了。就拿南非來說,在曼德拉掌權之前的白人政權時代,南非還是非洲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但是等到曼德拉上臺,南非的經濟從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直接退到了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另外就是海地,在後世就是一個經濟落後國家的代名詞。

所以,新華夏為了經濟利益,也不能讓黑人完全掌控海地的經濟。很簡單的舉例,從窮人身上賺錢難度要大大超過富人,弄不好還會讓人與拼命。

所以,將白人留在海地也是新華夏所需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