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牆內開花牆外香。郝有財畢竟還是奸商一名,為了賺取利潤,還是在崖山人居住的島嶼,現在被命名為新華島上,新建了第二期建築,散居在崖山人建築群內,藉口是高檔社群更能吸引超級富豪。

也確實如此,相比較新華夏華京的京都區,新華島上的社群更為整潔,街道寬闊倒也罷了,街道兩旁的樹木都是從別的地方移植過來的超過十五年的成才樹木,建築更加高檔,全部是別墅,最低也是佔地500平的聯排別墅。而且生活更加便捷,在新華島中心位置就有一個華京最大的超市,健身中心、游泳館、圖書館什麼的更是應有盡有。反正是,京都區有的,新華島上一定有,新華島上游的,京都卻未必有。同時,每天還有多達五十幾個班次的有軌電車通往市區,每個班次間隔僅有10到15分鐘。畢竟,在新華島的居民,可都是新華夏的最高級權貴,享受這點優待並不為過。

鬧中取靜的地理位置,優美寬敞的住宅,便利的生活設施,便捷的交通,這樣的房子,自然不會便宜。像附近與林航別墅類似的建築,報價已經超過15萬華元了。這個價位,對於奧克拉來說,不便宜,但也付得起。

而且,更要命的是,郝有財還很聰明的仿效後世的建築模型,將整個新華島以及上面的建築造了一個超大的模型,上面無論是山水還是建築甚至樹木都清清楚楚,甚至建築模型誇張到窗戶與門都能夠開啟。光是看一下模型都讓人愛不釋手。

像愛麗絲就幾乎在模型前看了半天,一直在猶豫著買哪一棟別墅。而推銷人員如同後世的售樓小姐一樣,也是不厭其煩,祥加解釋。

最後終於選定了靠近外海依山傍水一處佔地1200平米的豪華別墅,雖然面積稍小,但是位置不錯,售價17萬華元。

奧克拉看著小女兒期盼的眼神,本就心有不忍,另外,與新華夏權貴——崖山人毗鄰而居,也能方便的加深與崖山人的交往,咬咬牙還是答應了。

至於其餘的新奧爾良人,也都是有身家的人,有一個甚至也買了一棟別墅,與奧克拉比鄰而居。另外也有人買了島外靠近市中心的聯排別墅什麼的。新華夏即使是京都區的這樣市中心,也沒打算建造遍地的高樓大廈,還是小別墅式的私家庭院更讓漢人適應,也更讓城市有一種親和感,這種感覺是崖山人一直在找尋但是在後世卻難以實現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奧克蘭新購買的別墅並沒能很快入住,因為崖山人並沒有事先裝修,就是為了讓業主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佈置。不過,奧克蘭卻沒這個功夫去做這件事情,因為他被林航任命為新華夏北美地區西方裔安撫大使,即將遠行,只能將裝修的事情交給自己最心愛的小女兒,愛麗絲。愛麗絲對於自己的房子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裝修十分開心,很樂意接受這個差事,平時卻暫時安頓在林航別墅後。

所謂的新華夏北美地區西方裔安撫大使,職位是新設立的,並且不會常設,很有可能就奧克蘭這一任,作用就如同名稱所示的那樣,安撫新華夏區域內的法裔及其餘西方裔人員,使得他們歸心新華夏。

雖然這個職位不是常設的,但是奧克蘭很上心,因為這代表著自己已經進入崖山人高層的視線,幹得好了,自然就有回報。

在七年戰爭以前,包括路易斯安那及加拿大區域的整個新法蘭西大區域,在1763年七年戰爭之前,不過6萬的法裔,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域,一個是北方的加拿大東南部的聖勞倫斯灣及魁北克,一個在後世的路易斯安那州與密西西比州。如此少的人口基數也就難怪法國人競爭不過英國人了。要知道,光是在北美十三州,就有接近400萬的人口。在獨立後,留在美國的也有250萬人口。西方兩個大國的殖民者人數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

可能根本原因在於,英國人有強烈的商業思維模式,哪裡賺錢,人口就向那個方向移動。而支援法國人移民的動力,竟然是類似法蘭西的榮耀,這樣虛無縹緲的理由。

人口極度缺乏,這也是法國人輕易放棄北美殖民地的原因吧。

不過,法裔在北美的人口還是主要集中在魁北克附近,自然是開發最早的緣故。其餘地區並不多,新奧爾良就是最大的聚居區了。現在北方的加拿大及密西西比河東岸涵蓋密西西比州已經被英國人奪去了,剩下在整個路易斯安那大區域的不會超過一萬人。

法蘭西在北美的探查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水路,因此,法國人在北美建立的據點大都也都在水路邊上,比如1718年興建新奧爾良城。1731至1734年間,在雷尼湖建立聖彼埃爾要塞;在伍茲湖建立聖查爾斯要塞;在紅河河口建立莫里帕斯要塞; 1738年又在珀提格—拉—普雷爾利建立拉雷恩要塞。不僅如此,沿著密西西比河,法國人也建立聖保羅、聖路易斯、聖查爾斯等據點。

其中,聖路易斯距離新奧爾良最近,自然成為奧克蘭的第一個拜訪目標。奧克蘭並不是孤身北上的,而是乘坐華夏人的一艘驅逐艦旅海號,溯江北上。

1764年,法國冒險家兼商人皮爾?萊克利德從新奧爾良來到聖路易斯的發祥地——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的匯流處,當時法蘭西帝國日趨衰落,他抱著擺脫英國殖民者控制建立法國式的最後一座城市的願望,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建立了初期的城市雛形。為了紀念法國國王聖路易斯九世,就將該地命名為聖路易斯。初期聖路易斯的居民大多為參與毛皮貿易的法國移民。該城於1770年被移交給西班牙,不過,現在已經成為新華夏的領土了。

由於新建成不久,人口只有千人不到,生活比較艱辛。

法國像丟包袱般將路易斯安那交給了西班牙人,讓包括聖路易斯據點在內的法裔十分擔心自己的將來。尤其是西班牙鐵血總督在新奧爾良的暴行,讓這些法裔心有慼慼。後來又有傳聞,一個從前幾乎從未聽過的新華夏從西班牙人那裡購買了路易斯安那,更加憂心。相比較至少知道根底的西班牙,從未聽過的新華夏自然更讓人擔心。他們一廂情願的表示不相信新華夏的存在。但是,新華夏很快的就將那奇怪的鐵路修築到了自己的家門口,幸好他們也沒有別的舉動,對他們不理不顧,將鐵路一直向南延伸,大隊人馬也撤退了出去。隨後,就是一個奇形怪狀,噴著黑煙的機器在鐵路上整天巡視,阻止別人靠近。

人數少、力量弱的聖路易斯人只能遠處遠遠地旁觀,根本不敢稍有舉動。

法裔在北美人口並不多,因此,每個據點間都有所聯絡,抱團以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聖路易斯與新奧爾良相隔不遠,皮爾自然與奧克蘭相熟。聽聞奧克蘭相仿,自然要出面接待。

不過,看到奧克蘭從一艘大船上下來,卻十分吃驚。這是一艘從未見過的大鐵船,沒有風帆,只有大煙囪,卻跑的飛快。剛抵達聖路易斯的時候,讓許多法裔甚至都丟下身邊的活,躲到了自己家中。

一直到奧克蘭下船,親自扣門,才知道來人是誰。

皮爾將奧克蘭迎進門。因為聖路易身處內陸,資訊其實還是不很通暢,對於奧克蘭來訪十分歡迎,幾乎沒什麼寒暄,就迫不及待的詢問,“子爵,你乘坐的船,難道是我們法蘭西的?”

奧克蘭有些不屑,“你覺得已經拋棄了我們的國王陛下,還會派遣軍艦給我們撐腰嗎?再說,法蘭西能有這樣的一艘大鐵艦?”

“那這是?”

“新華夏。”

“你是說這艘軍艦來自新華夏,而你們已經投降了新華夏?”

“軍艦來自新華夏,不錯,但我們不是投降新華夏,而是加入了新華夏。”

“有區別嗎?”

“有,很大,我們自己選擇的,加入新華夏,所以,我們有更大的自治權,甚至超越了在法蘭西治下。”

“真的?你給我講講。”皮爾興趣大增。

奧克蘭不僅將新華夏給與新奧爾良的自治條件告訴了皮爾,還將在新華夏覺得見聞與新奧爾良新城的變化告訴了皮爾。

一席話後,皮爾如在夢中:

一個自由遠超法國的國度,一個科技遠超歐洲的地方,人人豐衣足食,政府開明,民眾民主,普通民眾可以選舉出自己地方官員,甚至選舉出全國最高領袖。

這不就是柏拉圖宣揚的“賢人政治”嗎?

皮爾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對於法蘭西十分忠貞。但是,前提是,法蘭西也愛他的子民。但是,現在,宣稱“太陽王”路易的子孫已經放棄了他的子民,還值得他再忠誠於法蘭西嗎?

答案是否定的,獲得更好的生活,才是這群在外孤子的唯一願望。

在經過與奧克蘭的自己商討後,皮爾已經基本接受加入新華夏這個選項。(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