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橫三縱鐵路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779年,在新華夏歷史上,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新華夏的領土基本成型,不過要去除掉後世相當於德克薩斯州的土地,因為此時這個地方,還是屬與西班牙的新西班牙總督區。與上一次購買落基山脈以西土地一樣,林航都是其中主要的參與者,也得以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此時的新華夏,光是北美地區,就涵蓋了後世美國的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西部地區,加拿大西部地區,還有阿拉斯加,總面積就超過1200萬平方公裡,參照現在已經被新華夏*的支離破碎的俄羅斯,有可能就是將來的領土第一大國。

崖山人本質上是一群抄襲歷史的人,同時也是沒什麼創造力的一群人。因此,崖山人同樣仿效先前的舊例,將新獲得的土地按照後世美國的行政區劃,劃分了許多新的州分。

不過,談判得來的領土從來是不穩固的,只有實際控制才能保證新得的土地真正的是屬於自己的。

空間,永遠是實施有效控制最大的難題。向現在的新華夏,東西長還好說,只有不到3000公里,但是南北跨度足有一萬多公裡,當然,靠近北極區域內土地此時無法開發,實際上也不需要有效控制,別人也取不走。不過,即使如此,涵蓋加拿大境內利於開發的土地,從南到被,距離也有6000公里。這麼長的距離想要有效控制,難度確實極大。

不過,正如同華盛頓輕鬆就發現了鐵路的巨大作用,作為新世界鐵路與火車的第一擁有者,自然更加明白鐵路的作用。並且,新組建的鐵道部還提出了一個中長期規劃的新華夏五橫三縱鐵路網。

按照規劃圖,由北到南的五橫為:

魯伯特王子港——埃德蒙頓——薩斯卡通線

溫哥華——卡爾加里——里賈納線

雅城-——海城(海倫娜)——麥城(俾斯麥)線;

華京——鹽湖城——丹佛——堪薩斯——聖路易斯線

羅城——鳳凰城——伯克城——俄克拉荷馬——新奧爾良線

由西到東的三縱為:

魯伯特王子港——溫哥華——雅城——炎京——羅城線

埃德蒙頓——卡爾加里——海城——鹽城——伯克城線

薩斯卡通——里賈納——麥城——蘆城——新奧爾良線

只要這個鐵路網被建設完成,新華夏憑藉蜘蛛網似的鐵路網,將國土全覆蓋,對於領土的掌控將超越此時所有國家。不過,崖山人此時也就是大膽的想想,根本就沒有支援如此龐大的鐵路網的人力與物力。不說新華夏那基數少的可憐的人口無法為鐵路提供足夠的勞動力,即使是鐵路網所需的鐵軌,就足以讓新華夏破產。

當然,此前,新華夏也沒有閒著,已經建設了三條橫向鐵路:雅城至海城線,華京至鹽湖城線,羅城至鳳凰城線;兩縱鐵路:雅城至羅城線,海城至鳳凰城線。

既然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來支援全網建設,那就揀最重要的鐵路來建設。

北面的在加拿大境內的兩條橫線暫時不用建設,因為北面與蘇族人的領地位元組接壤,且在現在開來,沒有什麼經濟價值,也沒有人看上眼,可以放放。

但是,後世美國境內的領土就重要的多了,而且情況複雜,因為不僅與蘇族人接壤,還與美國人相鄰。面對美國人,崖山人總有一種小偷面對主人的感覺,但是,卻又以美國人的領土也是透過坑蒙拐騙從別人尤其是印第安人哪裡奪來的,崖山人這才有些心安。只是面對美國人,維護領土的焦慮心情,卻一日沒有停過。

現在,鐵路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因此林航召集眾人舉行國家安全會議。經過國家安全委員會多次協商,決定優先建設美國境內的鐵路線。

具體說來,就是雅城至海城線延長至麥城(俾斯麥),華京至鹽湖城線延長至堪薩斯城再至聖路易斯,羅城至鳳凰城線暫時不延伸,並不是不需要,而是這條線路經過後世的德克薩斯,還在西班牙人控制之下,西湖下在消化完現在的領土之前,還不想繼續交惡西班牙人。不過,為了控制新奧爾良,新華夏將三縱的最東線南段,即麥城至堪薩斯城再至聖路易斯線也納入優先建設線路。

為了支援線路的建設,還必須建設性的定居點,比如麥城(俾斯麥),斯城(堪薩斯城),這兩地方還沒有西方或者美利堅人來定居,因此在崖山人看來,算是新據點。至於聖路易斯與新奧爾良,此時都已經被法裔建設成為定居點。

這四個據點無一不擁有戰略地位。比如,麥城與斯城都處於密蘇里河西岸,佔據這兩個據點就可以直接監控住蘇族。至於聖路易斯,更不得了,是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還有伊利諾伊河三河交匯處,重要性不言而喻。還有新奧爾良,位於密西西比河出海口,有了它,就相當於鎖住了密西西比河的咽喉。

對於新據點麥城與斯城,比較好解決。現在來自大明的移民不斷湧入,每年都有兩萬左右,補充這兩個定居點不成問題。只是,新奧爾良與聖路易斯,作為法裔的定居點,就要小心對待了,崖山人還要仔細思量下。

於是,兩個新據點被首先建設起來。當然更早之前,新華夏派遣軍隊與印第安人僱傭軍首先對著兩個據點周圍進行了一番清理,將周圍印第安人狠狠震懾了一番。

崖山人有兩個意圖,一是穩定這兩個據點的局勢,讓新移民有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另外一個,就是為鐵路建設尋找免費勞動力了。

誰都知道,早期的鐵路建設,就是一條血淚路。美國與加拿大西部的鐵路,每一個鐵軌下面,就沉睡著一個中國人。新華夏自然不會用中國人的鮮血來澆灌這些鐵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印第安人。

在1779年9月,連個新定居點麥城與斯城開始建設。

由於時間緊迫,崖山人要求用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建設好延長線,然後再用半年的時間將東線南段鐵路建設完成。

由於建設工期太短,崖山人沒有人敢於接受這個任務。

最後,還是人稱“最黑心資本家”的郝有財拍著胸脯接受了這個任務。因為,郝有財自從在新華夏第一屆政-府擔任過第一任城建局長後,就退居幕後了,原本吃穿不愁的郝有財還是相當得意的,帶著前小蜜現老婆王倩四處遊山玩水,時不時在崖山人的參議院發表點驚人言論博眼球,但是很快這樣的舒適日子也就厭倦了,即使龍肉吃多了也膩得慌,就想出來做一番事業,在崖山人中,所謂的事業往往和當官是同一個意思。只是,郝有財在崖山人中形象又不怎麼好,也沒幾個真正的朋友,當初提攜自己的張柏林,也是因為自己贈送的名錶才選了自己當城建局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表現自己,郝有財就接受這個艱鉅的任務。

郝有財也是有點真材實料的。在仔細的分析了一段時間後,還真被他找到了幾個好辦法。首先是鐵路線的分段建設,比如,延長線分別從東西兩邊施工,在中間合攏。同時東線南段也在測繪中,就是為了節省時間。

另外就是印第安人免費勞力的獲取。說起來,抓捕印第安人作為鐵路建設人員,正是郝有財的提議,並經過了安全會議的同意。犧牲印第安人,總比犧牲漢人強,這是崖山人的思維。

因此,崖山人甚至沒有動用以前習慣的懷柔政策,直接就是武力鎮壓,敢有不服,就抓為奴隸。就這樣,崖山人獲得了近三萬名印第安人俘虜,其中有不到一萬人可以算是青壯年男性勞力,就成為了崖山人的築路工人。

當然,作為“仁慈”的殖民者,崖山人是這樣自稱自己的,並沒有將印第安人往死了逼的趕工鐵路,而是儘量給每個印第安人合適的勞動量,盡量減少他們的傷亡率。

為此,還加強了他們的伙食供應,嚴禁監工剋扣印第安人的口糧。

因此,被抓獲的印第安人在克服了早期的不適應後,由於伙食的充足,反而更喜歡此時的生活,因為他們終於第一次吃飽了,還沒有生命威脅,是前所未有的“舒適”生活。

在印第安人俘虜的努力下,這兩條延長線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即使是自稱的仁慈殖民者,也將數百名印第安人的生命鋪設在了鐵軌下面。

接著就是東線南段的修築,同樣也在印第安人的血淚中建設完成。

郝有財功成名就,被正式任命為鐵道部副部長,專管鐵路建設。但是,正因為如此,“最黑心資本家”的稱號,在崖山人中更加響亮,成為郝有財乃至郝家後代被嘲諷的經常用語,讓郝家很長時間抬不起頭來。

但是,至少,此時郝有財是滿足不在乎的,我就是“黑心資本家”怎麼沒了,你們有能力也在一年內建設好七千多公裡的鐵路試試?不遭人妒是庸才,我就是遭人嫉妒的天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