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產業革新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事要是換做何大哥處理,兩家之間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會用什麼法子打壓魏家,或者說顏如玉品牌?"

何文軍被麥冬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一愣,思維有點跟不上節奏,想了想才道:"要論最有效的辦法,肯定是價格戰和輿論戰,要麼拉低價格,要麼制造輿論,讓各種負面訊息充斥主流媒體。"

"價格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到萬不得已馮家斷不會貿然嘗試,如果真到了拼價格那步,我一定能給馮家一個大大的'驚喜';,再說輿論,歸根結底還是要看產品的真實效果,這一點,恰恰就是我的強項!"

"那也要看你這效果能好到什麼地步。"

"不誇張的說,以馮家目前暢銷的產品來說,顏如玉旗下任何一款產品,功效起碼也能翻兩倍!"

麥冬語不驚人死不休,此話一出,豈止何文軍,就連秦博文都臉色大變。

起碼能翻兩倍,即便以馮家的實力,恐怕也撐不了多久...

"產品功效在銷售環節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假,但市場競爭比的也不全是功效,綜合考慮而言,馮家要是抱著死磕的決心,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馮家財大氣粗,拿出十幾個億來砸廣告,確實能左右輿論導向。"麥冬不禁感概,馮家的小金庫可不是吹的,真要死磕起來還真不好對付,可是馮家會有這番魄力嗎?

只要馮家在燒錢這塊存有絲毫的猶豫,輸了這一輪,往後就不足為慮了!

"秦大哥有所不知,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真要逼急了,像玉竹養顏丸這種級別的養護產品,功效如何大家有目共睹,顏如玉每年都能研發十幾款出來,大不了每個月來次新品大促,看最後誰熬得過誰!"

麥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看的人心裡發毛。

"一年推出十幾款新品?"

"保守估計!"

麥冬這幅得勢不饒人的神情,讓何文軍眼角一陣抽搐。

"這是要趕盡殺絕?"何文軍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事情真像麥冬說的那樣發展,最後遭殃的絕不止馮家,整個美妝市場都要發生一次大的震盪,最後能活下來的企業,絕對不超過三成,這對那些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中小企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麥冬說他一年能整出十幾款新品,不管真假,秦博文不願看都這個局面出現。

"呼~"麥冬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既然秦大哥親自跑這一趟,可以的話,替我給馮家帶句話過去,顏如玉旗下研發的產品,配方還有很多..."

"能有多少?"何文軍下意識問道。

國內美顏產品從來都是短板,這麼多年,市場一直都是外國產品佔據主導,國際品牌每年圈錢無數,自主品牌存活的空間非常有限,歸其根本還是功效的原因。

要是國內某家美妝企業,能連續推出數十款產品,功效能和玉竹養顏丸持平,國內美妝領域這塊蛋糕恐怕就要重新分配了。

"大概..."麥冬簡單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系統目前可以兌換的美顏配方,沒有一百也有幾十,要是一股腦拿出來,會不會太聳人聽聞了?

"總之拿出十幾個配方不在話下,具體多少,還是先保密吧。"這個暫時不能說,要不然會惹出一堆麻煩出來。

何文軍內心幾乎是崩潰的,話題是對方挑起了的,說到一半又戛然而止,心裡就跟貓饒一樣難受。

"秦大哥只要給馮家捎個信,就此住手,魏家和馮家依舊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無事,真要拼價格,造輿論,顏如玉絕對奉陪到底,到時候馮家肯定死的更難看!"

"你就這麼篤定?"既然麥冬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何文軍也好,秦博文也罷,都不好再問,畢竟這是馮家跟他之間的糾葛。

"我是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

"冤家宜解不宜結,馮家又是何苦呢!"何文軍無奈嘆息道。

"既然鬧到這個地步了,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儘管開口,如果藥材培育專案能落實下來,未來幾年絕對是省裡的重點工程,絕對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從中破壞。"

何文軍何等聰明,這些話根本不用秦博文開口,這時候由他出面表明秦家的態度再合適不過,如果馮家非要找麥冬的麻煩,打壓顏如玉品牌的發展,進而影響藥材培育試點工作,秦家必然要出手干預,畢竟這個專案是湘南經濟革新的重中之重。

何文軍話裡的意思麥冬聽明白了,於是笑道:"實話說,我現在最缺的還是資金,要是資金充足,顏如玉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只會更大,這個培育基地的竣工日期起碼能往前挪個一年半載。"

"你要是能保證專款專用,等試點專案落實下來以後,我馬上就給上面寫報告,專案啟動資金一個月內就能到位。"秦博文略微思索後才道:"不過這筆專案資金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

麥冬神情一愣,專案專款資金?

這筆專款具體數額多少,麥冬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省試點工程的名頭,一旦培育基地跟上面搭上關係,以後就不怕有人跑來找茬了。

秦博文似乎看出了麥冬的想法,神色陡然變得嚴肅起來,正色勸道:"這筆資金是政府撥下來的,一釐一毫都要用在刀刃上,這裡面不涉及任何私人情感,我做這些,更不是為了秦家跟你之間的私交。"

"我這麼做,純粹是為了湘南未來的發展!"秦博文不無感慨道:"這幾年,傳統醫學在國內的影響越來越大,臨床應用案列越來越多,藥材培育將是大勢所趨,湘南的經濟結構太單一了,需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藥材培育,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秦博文斬釘截鐵道。

麥冬皺眉沉思,一時也沒急著接話。

"湘南的產業結構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從最近五年的表現來看,伴隨湘南經濟的快速增長,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千年至零六年,湘南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一直高於第二產業,由於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到零七年首次出現拐點。"

"簡單來說可以歸納出四個特點,第一,現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二,、產業結構處於工業化中期,第三,農業的比重提高,牧業的比重下降,最後,工業結構的調整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當中。"

"我說這些你可能聽不太懂,你只要明白,藥材培育專案對湘南經濟結構調整來說意義重大,只要這個專案順利推廣下去,受益最多的不是商人,而是湘南的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勤勤懇懇的藥農。"

"我這麼做..."說到激動處,秦博文竟忍不住熱淚盈眶。

"算是職責所在,算是為湘南的老百姓出一份力,這件事情的本質,已經不是馮、魏兩家之間的意氣之爭,而是關乎到數以萬計百姓的生存大計!"

秦博文話裡的意思挺簡單,希望麥冬別把這件事當成一筆買賣,而是造福一方的改革大計,有些細節上不要太苛求了。

麥冬沉思幾秒,然後才道:"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了,我也給秦大哥交個實底。"

"嗯。"秦博文自然洗耳恭聽。

"當初我弄這個培育基地,並非用於商途。"麥冬這話一出,秦博文跟何文軍反而鬧不明白了,難道不是為了顏如玉品牌才建造這片培育基地?

"姥爺在世的時候經常提醒我,醫者跟商人是有本質區別的,華夏傳統醫術之所以沒落,歸根結底不過四個字-'敝帚自珍';,藥材培育、炮炙的技藝只掌握在世家手裡,除了燕京四大家族,岐黃榜上列出的各派名醫,其餘所知者還有幾人?"

"我在這個藥材培育基地下的心血,遠比創辦顏如玉品牌要多得多,自然不是為了商用。"

"那是為了什麼?"

像是下來極大的決心,短暫的停頓後,麥冬正色道:"還是換個地方說話吧。"

話音剛落,麥冬便朝門口的位置走去,很快就出了恆溫棚,向陳列室的方向走去,秦博文跟何文軍相互對視一眼,搞不懂麥冬這麼做的目的,只能快步跟上。

沿著石子小路一路東行,麥冬一行人在最左側的一棟商務樓前停下。

這棟商務樓集接待和陳列為一體,下面幾層主要用來接待,設有各類規模的多媒體接待室、會議室、休息室等,四層到六層則是產品陳列室、檔案室和多媒體教室。

跟著麥冬邁進大樓,乘坐電梯來從四樓走廊拐進去以後,左右兩排多媒體教室裡亮著燈光,眼下還沒有正式啟用,一應設施卻已經置辦齊全。

麥冬隨手拉開一間教室進去,也不知按了什麼按鈕,講臺側邊的牆體發出一陣輕微的"滴"聲,緊跟著左右滑開,露出一排玻璃櫃子,上面滿滿當當的擺著各類列印手稿,其中還有整套印刷書籍。

秦博文拿起玻璃書架上的書籍,依次念道:"《中藥材的品種、產地、採集和貯存》、《中藥炮製》、《中藥效能四氣篇》、《中藥效能五味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書籍全是刊印樣板,連出版社的名字都沒有,其中很大一部分還只是手稿,秦博文大致歸納了下,這些手稿幾乎涵蓋了整個傳統醫藥領域,並不僅限於藥材培育的單一板塊。

"這些刊印樣本,你們大可以帶一份回去研究,等上頭檔案下來以後,我們再抽時間溝通具體事宜,這事急不來的。"麥冬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