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考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博文跟何文軍趕到恆溫棚的時候,門上的密碼鎖已經開了,推開鋼化玻璃門,就看見光著腳迎上來,模樣一點都不光鮮。

"小麥,你這是幹嘛,親自下地幹活?"

"秦書記,何秘書,來之前也不事先打個電話,我這忙著給種子催芽,實在抽不出時間接待兩位貴客,你看這地方亂的,還是去接待樓邊喝茶邊聊吧。"

秦博文連連搖手,今天過來可不是為了喝茶敘舊,而是衝著藥材培育這門技術來的,聽麥冬話裡的意思,種子催發竟然是在恆溫棚裡完成的,他就更有必要瞭解下了。

況且,麥冬的那點小心思哪能瞞得過他,這個恆溫棚可是最核心的機密所在,他這是捨不得帶自己參觀。

"以後有的是機會喝茶,要不然還是帶我們參觀下你的這些寶貝,也讓我們這些門外漢長長見識。"何文軍說完,便率先往裡走去。

麥冬知道躲不過去,只能領著對方參觀,時不時還要替對方解惑。

這間恆溫棚是最早竣工的,一應設施俱全,僅以三排縱向木架隔開,粗略望過去,指示牌上分別寫著:全草類、葉類、花類、果實類、種類、根或根莖類、樹皮或根皮類。

這是按照中藥的入藥部位,對培育品種進行歸類,以便精準管理藥材在培育實驗中獲取的各項資料,方便以後在培育環節上做出相應調整。

除此之外,恆溫棚內還有專門的培植區域,這塊區域整體來說就是一個大的玻璃房,裡面又被隔成幾十個小的房間,每個房間的恆溫系統都是獨立的,採用的都是國際最頂尖的技術,可以高度模擬上百種氣候環境。

藥物生長,對溫度、水分和氣候的依賴性特別大,有時候一點細微的差別就會影響藥材的品質,正是所謂的"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

比如冬蟲夏草只能在海拔3500—5500米的高原山區生長,羅漢果只能在粵西省涼爽多霧的永福縣山區生長,咖啡豆屬於熱帶植物,我國僅滇南、粵西等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種植,而且生長五年以上才能結子。

"這個玻璃房造價不菲,都夠再買幾個山頭了..."麥冬語氣豪邁的笑道。

"你當批文那麼好拿?"秦博文意味深長的望著麥冬,"這裡也沒有外人,我就不繞圈子了,實話說吧,大老遠領著考察隊過來一趟,就是想讓你交個實底,藥材培育這個事情,你到底有多少把握?"

"大概有個五六成把握,考慮到資金儲備有限,人力不足,開春以後,估計有些藥田還得先空著,產量上不去,自給勉強夠了,要是能解決資金和人力問題,至少能有八成把握。"

秦博文一聽,算是吃下定心丸了,隱晦的朝何文軍遞了一個眼神。

何文軍會心一笑,轉而對麥冬說道:"小麥,前段時間的省人大會議看過直播沒?咱們現在提倡的是放開思路,大膽創新,大力扶持新興產業,打造一個多元、開放、創新型湖湘經濟體。"

"最近忙的焦頭爛額,哪有時間看..."話都說到一半了,麥冬才反應過來,眼前站著的可是省委書記跟他的秘書,剩下的半截話只能生生咽下去了。

"這麼好的專案,要是因為資金的問題耽擱了,是不是太可惜了?"何文軍抬手拍了拍麥冬的肩膀,豁然笑道:"要不然把這個專案作為省裡的試點工程,對外招商,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資金問題,也能讓湘南藥材培育專案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開花!"

麥冬聞言,只能搖頭苦笑,有些事情,不是他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只是最後,還是心有不甘的笑道:"門口不是掛了試點工程的牌了?"

確實,當初修建培育基地的時候,為了把名頭弄的更響亮些,特意從秦博文手裡弄了個試點工程的頭銜,沒想到這麼快就遭報應了。

"從基礎設施搭建,到批次投產,大概需要幾年?"既然是來考察專案的,一些關鍵的問題,秦博文自然要事先理清楚,回頭也好寫進審批報告裡。

"資金到位,政策上給予適當的支援,三年應該差不多了。"

"才三年!"

秦博文眼裡精光爆閃,這可是造福一方的大決策,如果三年時間就能批次投產,再加上歷陽三大藥鄉的名氣,以及湘南本土的貿易環境,這個全新的產業鏈一旦形成規模,將給湘南帶來多大的財政收入,提供多少就業機會?

這步棋要是走好了,就能把整個湘南的經濟都盤活咯!

"主要是前期催芽、培土、播種和養護方面太缺人了,要不然時間還能再縮短點。"麥冬明白秦博文的難處,最後又補上一句。

秦博文一愣,再他看來,三年時間已經很理想了,只要能形成規模,就是五年十年都不為過,按照麥冬話裡的意思,要是能集中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出來,時間還能進一步壓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省農農業大學開設有植物學、作物學竟然草學等專科,又一定的基礎,從他們當中挑選一批出來,組成一個集訓班,你來當他們的導師,多少能學到點有用的東西吧?"

秦博文顯然動了真格,這事已經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

秦博文之所以敢這麼說,也是因為湘南農業大學的名氣不大,植物學、作物學和草學更是冷門專科,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絕大多數都在科研機構上班,這跟參與培育專案並不衝突,無非是換個地方搞研究而已。

他的想法很純粹,只要麥冬敢教,他就願意拉下面子,親自去農大跑一趟。

"這要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耐心和悟性,現在的大學生心氣高的很,有幾個會願意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個不用你操心,到時候你別推脫就行!"

接下來,就該何文軍出面了,講秦博文的想法一五一十全盤托出,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有待雙方商榷,但是,大致的合作框架已經差不多談妥。

秦博文心裡不禁感概,幾個月前,麥冬選擇跟魏家合作,借用醉清風的影響力佈局美妝市場的時候,父親就曾說過,這小子不禁醫術高超,生意頭腦同樣不差,以後絕對是個不差錢的主,那時候他也只是一笑而過,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啊!

整整兩個小時過去,雙方又敲定了許多合作的細節,秦博文志得意滿,對藥材培育專案試點算是勢在必行,恨不得立刻給有關部門寫報告,他是一刻都等不了了。

說起來,落雁坡這塊地皮還是秦博文籤的批文,手續是何文軍全程辦理的,不過一轉眼的功夫,以前荒廢的落雁坡,如今卻成了秦博文眼裡的香餑餑,想想都覺得諷刺。

聊完公事,接下來就該聊聊私事。

"馮家那邊你打算怎麼應對?"

"還能怎麼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麥冬當然知道,秦家跟馮家再怎麼說也是姻親關係,這事要是鬧的太僵,秦博武夾在中間肯定難做。

"你這事業才剛起步,就惹上馮家,幾不怕浪太大,把你這艘小船給掀翻了?"何文軍從架子上取下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裡面裝的全是種子。

"浪急了,誰先翻船還不一定呢!"

秦博文用古怪的眼神瞅了麥冬一眼,心想你這都哪來的自信。

"老爺子的意思是這事由他出面,讓馮、魏兩家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談,你就別去摻和了,反正虧不了魏家。"

"呃~"麥冬頓時不知怎麼接話了。

想了想才道:"沒這個必要了,鬧到這個地步了,老爺子出面也不一定管用,再說了,我還想藉著馮家把顏如玉品牌推出去了,放心吧,要是連個馮家都應付不了,顏如玉這個品牌還怎麼走向世界?"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秦博文也不好再勸,"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前提是不能違背原則!"

倒是何文軍比較好奇,麥冬到底拿什麼應對馮家,索性問道:"你把事情鬧的滿城風雨,不會就是想搏個眼球吧,馮家幾代人,紮根美妝領域也有上百年歷史,真要撕破了臉可不是鬧著玩的。"

麥冬笑著回道:"不是我要鬧,是馮家得勢不饒人,非要逼著我鬧..."

"所以嘛,總要有人先退一步,讓魏家出面就行了。"

麥冬皺眉想了一會,最後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商業競爭那麼簡單,站在魏家的角度來看,退一步,很有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你還是把話說清楚點,怎麼就萬丈深淵了?"

何文軍越聽越糊塗了,要說麥冬年輕氣盛忍不下這口氣,非要跟馮家爭個輸贏他能理解,但要說退一步,魏家就要萬劫不復,會不會誇張了點?

"魏家只有顏如玉了,退無可退!"麥冬抬頭看向何文軍,無奈道。

"魏家當初選擇跟我合作,犧牲了太多東西,幾乎把所有資金都墊進來了,這是對我的信任,也是我的一份責任,我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妥協,就等於親手把魏家推向死地,以後誰還敢跟我合作?"

何文軍恍然大悟,這事仔細一想,確實如此。

所謂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商無信不興,要是麥冬這時候選擇抽身不顧,魏家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就算最後跟馮家和解,也要元氣大傷,這事往大了說就是背信棄約,往後必然遭人詬病。

秦博文皺眉,照這麼說,秦家還真不好插手了,無奈道:"馮家人脈很廣,你還是要跟魏家好好商量,最好多做幾手準備,到時候別被打個措手不及。"

"嗯。"

麥冬只是略微當頭,渾然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