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玻璃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小聶的敬意是發自內心的。

我們的國家這幾十年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的記錄。

所以後人容易用偏頗的目光看待前人。

00後玩著智能手機長大,而他們的父母可能成年了才用上臺式電腦。

80後看著動畫片,玩著紅白機長大,而他們的父母可能成年了才看上電視機。

所以後面的人容易覺得前面的人落後,跟不上時代。

其實不能怪前人落後,要理解這個時代變化太快。

試試放在以前的農業社會?

那種幾百上千年生產力沒有飛躍式發展的時代,祠堂裡面的長老能拿小菸斗把你個小年輕敲死,哪裡有你個乳臭未乾的小夥子說話的份?

現在覺得這紡織二廠生產的襪子土啦吧唧,又硬又厚,穿著不舒服,但要知道在以前貧窮的年代,能穿上襪子就不錯了!

那個年代對襪子最大的要求就是防寒加耐穿,特別是在北方,襪子能最好厚得像棉襖,最好能穿三年不破洞,然後打個補丁又穿三年。

現在物質條件好了,才會想著要襪子顏色好看,要分男襪女襪,要分熱天穿的薄襪,冬天穿的厚襪,質地還要柔軟,最好加點滌綸,不夠暖沒關係,穿著舒服更重要……

要知道,生產不同顏色、不同厚度、不同柔軟度的襪子,這都是要浪費生產資源的。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浪費就是犯罪。

眼下紡織二廠這條生產線追求的是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厚實、最耐穿的襪子。

所以這條生產線的確是“功勳生產線”,可惜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

現在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辦個工廠搞襪子嘛?

這不是找個鄉鎮辦個廠子就能解決的事情嗎?

這有什麼難辦的?

但是想想在1984年還要往前二三十年的那個時代。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九年義務教育還沒影兒,社會還是個農業社會,民眾裡面還有大批文盲,生產工人大部分連機器都沒見過,懂工業生產技術的人才稀少,機器上頭幾隻俄語字要專門請專家來解讀……

話說回來,正是因為當時的資源和人才這麼匱乏,才需要國家組織來搞這類輕工生產。

在這樣的環境下,搞出一個實現標準工業化生產的大廠子,生產出滿足人民基本需求的襪子。

這值不值得尊敬?

聽著姚小聶這一席話,現場安靜下來。

楊若兒、高呈林、郭尼娜都愣愣地看著姚小聶。

楊若兒愣著神。

這王八蛋怎麼能把場面扭轉得這麼快?

看他這架勢,在場這些“前輩”全得被他牽著走了。

姚小聶鞠完躬,坐下來,繼續說道:“下面我給各位提一些產品生產方面的建議。目前有一種襪子產品正在爆火,未來兩三年還會更火,我們廠搞這種襪子,能夠賺一筆又大又快的錢,足夠我們廠扭虧為盈,甚至生產效益更上一個臺階。”

楊育華忙問道:“小姚同志,你說的是什麼襪子?”

姚小聶:“玻璃襪。”

楊育華皺眉頭,說道:“玻璃襪?就是高第街那些搞香江進口貨的檔口裡,那種薄得像紗一樣的玩意兒?”

姚小聶:“是的。這種玻璃襪今年就會火起來,後面兩年都會非常火爆。”

銷售科主任說道:“那種東西質地主要是尼龍,有肉色,有黑色,薄得透明,穿著跟沒穿一樣,壓根不扛冷,不留神勾到尖東西就得撕破,外國人管那種玩意兒叫襪子。”

銷售科主任笑起來,眾人也跟著笑起來。

不難看出他們對這種玻璃襪有些不屑又有些看不慣。

副廠長皺著眉,頗嚴肅地說道:“我前幾天剛去了高第街,確實看到有女娃娃掛著那種玩意兒在賣,那玩意不但不擋風,還不擋肉。有些女娃娃時興穿裙子,再穿上那玩意,這不等於半條腿都露出來嗎?簡直有傷風化。”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姚小聶問道:“那請問去過高第街看過玻璃襪的,那裡玻璃襪一雙賣多少錢?”

銷售科主任說道:“一雙正經包裝的,封皮上寫洋文的,大概要賣4、5塊錢,貴的賣七八塊錢的都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人更加議論起來。

“這麼貴?那穿著跟沒穿一樣的東西,一雙零售價頂我們的襪子十幾雙?”

“這些新潮玩意買的人都是圖個新鮮,趕個熱鬧,過不了多久就消停了。”

姚小聶聽著眾人的議論。

玻璃襪其實就是絲襪。

眼下一雙玻璃襪在高第街賣4、5塊錢,差不多是要這個價錢。

這年代絲襪剛剛從香江進入內地,還是個進口的稀罕物事,所以賣得賊貴。

這時代花城是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外國進來的新鮮事物第一站一般都是花城。

他記憶中,到了1986年他大學畢業的時候,一雙玻璃襪還是要2、3塊錢,比一般的襪子貴得多,屬於年輕女孩們青睞的新潮東西。

眾人繼續議論著。

“那種襪子又不抗冷又不擋風,穿來幹嘛?吃飽了撐的?這些洋玩意兒咱們看不懂,反正不實用就是。”

“說的是。咱們穿襪子就是圖個穿鞋舒服,兼著保暖護腳的功能。這什麼玻璃襪,穿上等於沒穿,那穿來做什麼?”

………………

姚小聶聽著眾人七嘴八舌。

他一時覺得……他們說的怎麼好像有道理啊?

絲襪這玩意,不抗冷不擋風,穿著等於沒穿,那穿來做什麼?

姚小聶看看旁邊的小楊同志。

小楊同志穿著慣常穿的過膝百褶裙,桌下的小腿纖長白皙。

小楊同志這腿穿上玻璃襪……

嘖嘖嘖。

為什麼穿玻璃襪?

當然因為好看啊!

姚小聶說道:“我給個建議,你們不妨好好看看西方的潮流服裝雜誌,瞭解到世界服裝市場時尚潮流的變化。畢竟如今我們改革開放了,世界的服裝潮流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服裝潮流。”

“比如有一本雜誌叫VOGUE,拼寫是V、O、G、U、E,這是目前世界最成功的時尚生活雜誌。香江那邊就非常流行這本雜誌,鵬城那邊能買到從香江走進來的這種雜誌,你們應該買本來當學習材料看。玻璃襪60年代已經在西方大範圍流行,成為女性的主流服飾之一,70年代,玻璃襪的風靡程度有增無減,到如今80年代,你們看看世界潮流服裝的圖片,裡面的女模特三張照片裡就有一張穿著玻璃襪。”

楊育華認真地對銷售主任說道:“V、O、G、U、E,記下來,買一整套回來放材料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