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小聶聽著對方說完,他覺得觀察得差不多了,這廠子大致差不離是他預想的那樣兒。

姚小聶笑道:“各位前輩,恕我直言,你們說這麼多問題都沒用,因為你們廠裡這些裝置至少是十幾年前的蘇制老機器,無論生產效率還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款式,早已跟不上時代潮流,更無法跟上市場的需求,所以沒必要還想著最佳化現有的裝置,目前這些裝置都該直接淘汰。我說句直白的,你們應該換掉整條生產線。”

姚小聶這話一出,頓時全場譁然。

楊若兒無語地翻了個白眼。

高呈林和郭尼娜更是一臉蒙逼。

現場馬上熱鬧起來了,本來沉默著的眾領導幹部異口同聲地反對。

“胡說八道!這偌大廠子,整個車間這麼大的生產線,能說換就換的嗎?”

“這條生產線雖然有些舊,存在一些問題,但這是我們的功勳生產線,是我們廠的命脈!只要調整調整,還是能創造效益!”

“你說得輕巧,現在廠子都在收不抵出了,那什麼去換生產線!?”

………………

姚小聶淡定地坐著,聽他們都說完了。

他不打算客氣了,好聽的場面話容易說,但說實話才是真正能幫助他們的。

姚小聶:“你們也知道生產線是命脈,但這命脈已經陳舊不堪,不換的話,你們廠就只能等死。”

“至於你們廠子沒錢換生產線,那就想法子搞錢。第一,把積壓的,賣不出去的舊襪子抵給職工,讓他們自己找銷路,省下些工資錢。第二,把舊生產線、舊裝置都抵出去,找銀行辦貸款。第三,我看到這廠子東邊、南邊都有大片的地荒著,租出去,給私人辦塑料廠,給村裡辦飼料作坊,給農民養豬,總之,先收回來兩年的租金。這樣總能搞出幾百萬來。”

眾人本來態度好歹還算是客氣的,但姚小聶這話說完,場面就爆炸起來了,因為這涉及他們自己領工資等問題了。

難道真要他們領襪子當工資嗎?

很多人嚷嚷起來:

“拿襪子抵工資,這對得起我們廣大職工嗎!?都說我們是一家人,這對得起家人?”

“生產線整個抵出去,這種事情說好聽是破釜沉舟,說不好聽就是自斷生路!不可行!”

“咱們廠子的地都是國家的,哪能租給私人!還租給村子裡養豬?簡直荒唐!”

………………

楊育華沒想到姚小聶話頭一開就是這麼尖銳,他看看場面已經有點激動。

楊廠長一臉嚴肅,開口說道:“小姚同志,你所說的這些辦法,我們廠子恐怕難以辦到,畢竟我們是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姚小聶笑笑,他知道楊育華要說什麼,他徑直說道:“搞個人承包經營就可以辦到。”

眾人更是譁然,頓時更是滿場反對的聲浪。

………………

姚小聶等他們說完了,笑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天道迴圈,盛衰更替。窮則變,變則通,不變則死。兩年前個人承包經營制度就已經推行了,你們要相信這是未來大勢。”

眾人還是滿是不忿,有人已經不客氣地指著姚小聶罵起來。

姚小聶靠在椅背上,抱著手,看著眾人譁然反對的架勢,他笑而不語,像在看一場戲。

楊若兒手上捏著汗,她看著姚小聶的架勢,這又是要一人幹一群?

楊若兒扯扯姚小聶的衣角,壓低聲音說道:“你說話能不能客氣些?”

姚小聶笑笑,說道:“客氣幫不了他們。”

姚小聶已經料到會這樣。

一艘船。

就是這麼沉的啊。

改制這種事情是沒那麼容易辦到的,不然也不會出現下崗潮了。

姚小聶這麼說完全是為了這廠子好。

只要再過十來年,國內的輕工生產業就全部放歸市場了。

這是歷史大勢。

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這年代飯店酒店都要老大哥來幹。

以後哪裡還有老大哥辦的飯店和酒店?

至於為何得搞個人承包經營。

因為這樣搞才能放活活力,生產創收積極性才能激發。

還有一個靈活性的問題。

目前這架勢,要抵押個生產線,出租個地可不容易,就算批下來,手續也跑死人。

搞個人承包經營,那就靈活多了。

其實這廠子改不改制,能不能活下去,和姚小聶關系不大。

說到底,他只是想從這裡搞到能運去東北的貨。

但他覺得既然來了,就應該做些實事,說些真正有用的話。

況且,他覺得這廠子裡好歹還是有明白人的。

以他的觀察,楊育華就是個明白人。

而且眼前這些幹部雖然大部分很不滿,但還是有個別不說話的人,因為這些人心裡知道姚小聶說的是對的。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姚小聶覺得不管對方能把他的話聽進去多少,但正確的方向總能讓他們受益。

讓對方有所受益,對方才會真的信任他,才能更好地建立合作關係。

姚小聶相信,這樣建立的關係比那些虛頭巴腦地盡說好話,靠酒場上推杯換盞建立的關係更長久。

何況,眼下姚小聶話只說了一半。

前面的話刺耳。

後面的話是關於產品方面的,那就好聽多了。

楊育華看著場面有些激動,他摁摁手,說道:“小姚同志,你還有其他意見嗎?關於我們生產和市場方向的?”

姚小聶:“前面說的是大方向,大前提。下面說產品和生產,我看了咱們廠裡生產的襪子,質量很好,但是樣式不好,一個是樣子不好看,顏色單一,說不好聽點,土啦吧唧的。第二個是款式不好,沒分男襪女襪,也沒分夏天穿的,冬天穿的,全是那麼大那麼厚,全是那麼個圓筒造型,而且硬度太高,彈性不夠好,舒適度低。這樣的產品,不符合現今市場的需求。”

姚小聶說這個話,現場眾人倒沒太大的反應。

因為姚小聶說的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他們自己都知道。

姚小聶站起來,換了副神色,認真鄭重地說道:“不難看出,目前基於原本這條生產線設計生產出來的襪子款式,是耗費了諸位前輩大量的心血的,這些襪子的款式樣式放在以前咱們物資匱乏的年代,的確非常符合勞動人民的需求。因為這些襪子質量好,全棉質地,防寒防臭效果好,而且耐穿,耐造,不破洞,就算破洞了也容易縫補。我剛剛聽著楊廠長介紹我們廠的光輝歷史,我感到非常感動。應該說,我們廠生產的襪子為解決人民腳上穿衣的問題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此對諸位前輩表達我們的敬意。”

姚小聶說著,鄭重地鞠了個躬。

在場眾人聽著這小年輕說出這番話,一下子都有點動容,現場安靜下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