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林浩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年輕人頂著一頭沒怎麼打理的頭髮,臉上戴著厚厚的酒瓶底眼鏡,有點含胸駝背,典型的工科男狀態。

女秘書介紹道:“小林幹事,這位是姚先生,姚先生的發明得到前田常務的高度重視,已經被列為公司最優先順序別的科研項目……”

姚小聶打量小林浩然,年輕人顯然有點茫然,不知道叫他來做什麼。

以小林浩然的級別,他是無權得知公司的重點項目的。

姚小聶將鰭式電晶體的發明書和實驗方案遞給小林浩然,用英語說道:“小林先生,這是我的發明,請你先看看。”

小林浩然接過檔案,翻了兩頁,就呆住了。

小林浩然坐下來,全神貫注地看著。

姚小聶對女秘書笑道:“我與小林先生談就可以,你去忙你的工作吧。”

女秘書出去了。

半小時後,小林浩然看完材料,用英語激動地說道:“姚先生……”

姚小聶用普通話說道:“林浩然,我們沒有必要說英語。”

林浩然愣住,用普通話驚詫道:“你是華夏人?”

姚小聶:“是的。和你一樣,我是華夏人。”

林浩然難以置信,說道:“我還是第一次在這裡遇到華夏的同行!這……這份發明是你完成的?”

姚小聶:“是的。”

林浩然:“天哪。這項發明如果完成,是足以載入史冊的!”

姚小聶笑道:“那麼,你有興趣和我一起完成這項發明實驗嗎?”

林浩然激動地說道:“當然!這麼一項歷史性的發明,如果我有機會參與,我會覺得這是我這輩子的幸運!”

姚小聶:“我希望你不止是參與這項實驗,我希望你可以領導這項實驗。”

林浩然像在聽天方夜譚,說道:“我?領導這項實驗?可我只是一個初級幹事。”

姚小聶笑道:“計算機產業,半導體產業,從來都是年輕人的世界,這個產業的歷史都是由年輕人創造的。我有許可權在NEC內部挑選我所需的所有人才,我首先挑選你,由你來擔任實驗團隊的團隊長,團隊的成員則由你來挑選。”

林浩然更加詫異,他沉思好一會兒,問道:“姚先生,你為何選中我?”

姚小聶笑笑:“因為你有著很大的潛力。當然,首先因為你是華夏人。”

林浩然是東北人,在東北出生在東北長大,到18歲的時候,他和母親被接到東瀛來,入了東瀛的國籍。

因為他的奶奶是東瀛人。

林浩然的奶奶是關東軍一個軍官的女兒,這個東瀛女孩在東北與當地的一個華夏年輕人戀愛,生下了女兒,就是林浩然的母親。

1945年東瀛戰敗,關東軍敗退,林浩然的母親在兵荒馬亂中被留在東北,與當地人結婚之後生下林浩然。

七年前,華夏改革開放之後,隨著華夏和東瀛雙邊關系緩和,東瀛這邊掀起了“接戰爭遺孤回家”的浪潮。

起因就是當年關東軍在華夏東北十多年的佔領期間在華夏東北留下很多血脈,到80年代前後,東瀛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也達到戰後的歷史最高度,東瀛政府和人民就想到那些被留在華夏東北的血脈,就和華夏政府交涉,希望將這些“戰爭遺孤”接回東瀛。

林浩然的母親就是遺孤之一,林浩然跟著母親一起移民東瀛。

他也很爭氣,來到東瀛之後考入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NEC半導體事業部,屬於相當年輕有為的那種。

林浩然真正嶄露頭角還要等兩年後,屆時林浩然為NEC研發出“乾性絕緣膜蝕刻法”,這是如日中天的NEC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隨後林浩然如同開掛一般,重要的發明不斷,為NEC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十年後,林浩然當上NEC的首席工程師。

東瀛的半導體產業衰落以後,東瀛官方整合了NEC、日立、東芝等國家半導體產業精華,成立“爾必達”公司,希望能夠東山再起。

那時候,林浩然成為爾必達的首席工程師,成為東瀛半導體產業的代表人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浩然帶領爾必達的工程師團隊做出了相當耀眼的成績,但是奈何那個時候東瀛的半導體產業大勢已去,爾必達很難抗衡英特爾和微軟的“wintel”聯盟,因此林浩然沒有能夠力挽狂瀾。

換個角度說,林浩然是個具有歷史地位的半導體工程師,才華橫溢,但是在東瀛他沒能得到創造歷史的機會。

對於姚小聶前世來說,林浩然是個讓他仰望的名字。

在2005年華夏開始發力建立晶片產業時,列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數個人才的名字,林浩然就是其中一個名字。

必須把林浩然挖過來,這是姚小聶決定來東瀛之初就想好的。

林浩然的才華是歷史級別的,他能夠撐起一家晶片企業的科研工作。

同時,林浩然其實是華夏人,按照姚小聶前世對他的瞭解,他是有很強的報國心的,只是前世的林浩然沒有得到這個機會,前世2005年華夏邀請他回國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再加上東瀛方面的阻攔,所以沒能成行。

此時二十五歲的林浩然還不知道他有多大的“潛力”。

他說道:“姚先生,我恐怕難以擔當這麼大的責任,尤其是讓我在公司內部挑選人才,我恐怕沒有這麼大的威望和能力。”

姚小聶:“不需要懷疑你的能力,我認為你能夠承擔這項研究任務。至於威望,我會支援你。”

林浩然一下有些難以接受。

姚小聶又和他溝通了一番。

林浩然身為一名優秀工程師對於做研究的渴望逐漸展露出來。

他才入職三年,讓二十五歲的他挑選人才,組建團隊,全權負責這項研究,確實是有些讓人詫異。

尤其是在“輩分”觀念濃厚的東瀛,這更顯得“離經叛道”。

但林浩然出於“完成歷史性發明”的渴望,他接下了這個任務。

姚小聶笑道:“很好。你擬一個名單,明天交給我,我負責替你要來這些人才。”

林浩然點著頭:“好的!我……我一定全力而為!我豁出去一切,也要完成這個發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