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造福鄉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空閒時練練字,是寧樂山最大的興趣愛好了。

有人欣賞他的字,寧樂山也不可免俗的覺得高興。

但他也知道,武江山這是在奉承他,而且他這個身份,也不合適題字。

武江山的事業,鎮政府還是很重視的,做的好了,對促進狐山鎮發展能起到標杆作用。

安縣附近的溝子鎮,前陽鎮,這兩年都比狐山鎮發展的好。

李知蘭一直卯著勁兒的追,可惜他上任不久,撬不動被前些年嚇怕了的狐山人,成效並不大。

現在出了武江山這麼個敢想敢幹的年輕人,李知蘭能不支援麼?

只有等旁人都看到武江山確實掙了錢了,才有膽子邁出步子。

這也是符合了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政策理念。

這次去省城開會,寧樂山知道李知蘭肯定會說武江山的事,扶持個人典型,支援個體戶創業。

狐山也終於開始邁步子了,這個時候他怎麼能給武江山的牌匾題字呢?

要題,也得是李知蘭題。

“我這字啊,難登大雅之堂。”

寧樂山笑著拍拍武江山的肩膀:“回頭等李鎮長回來了,你還是跟李鎮長要墨寶吧,李鎮長的字,寫的可比我好多了。”

“哎呀,那到時候寧叔叔你可得幫我說說話,我怕李鎮長沒時間搭理我。”

“哈哈哈,怎麼會呢?李鎮長可是在我面前提過好幾次了,說你是個務實的好青年。”

寧樂山看了眼廚房,招呼武江山吃飯:“飯做好了,來,咱們到飯桌上邊吃邊聊。”

武江山應了聲,跟著寧樂山走到廚房,看到飯桌上,擺著一盤小炒肉,一盤小青菜,還有一大碗雞蛋糕。

“家常便飯,能吃得慣吧?到了我這你不用拘著。”

“嘿嘿,寧叔,我家裡還天天烀餅子呢,哪能吃不慣?您家這菜,葷素搭配,看著就讓人有食慾啊。”

寧樂山給他遞了筷子:“你現在電影院那邊的生意我聽說還不錯啊,怎麼,掙了錢沒先想著改善家裡生活嗎?”

周邊農村和菜農過的啥日子,寧樂山心裡有數,也不覺得武江山是在扯淡。

“這不是剛開始,什麼都缺,資金還緊張麼?”

武江山接過筷子,見那個婦女單獨盛了飯進去喂甜甜了,都吃飯了也沒見寧樂山的愛人回來。

“甜甜跟大娘不過來一起吃嗎?”

“嗯,她們在裡面吃,不用管。”

武江山再沒多嘴問其他的,兩人關係還沒好到打聽人家家裡事的地步。

“要不要喝點?我這兒還有一瓶好酒呢,一直沒舍得喝,今天你陪我喝了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寧樂山沒給武江山拒絕的機會,起身去了裡屋,拿出一瓶白酒。

武江山一看,白瓷瓶的京都特曲。

“這是前年一個京都的老同學來狐山看我,給我帶的。”

寧樂山利落的擰開瓶蓋,拿了酒盅過來,一人倒了一點。

“呵呵,寧叔叔,你看我這空手來了,還把您好酒給喝了。”

“哈哈酒就是用來喝的嘛,只不過獨樂了不如眾樂樂,有人陪著喝的更香。”

寧樂山人斯斯文文,喝酒也是一樣。

武江山還真不習慣這一小口一小口的抿著,邊喝,邊跟寧樂山談起了電影院外面的改造計劃。

“電影院既然承包給了你使用,那門前的場地,你自然也可以充分利用。”

寧樂山首先對武江山擔心的問題給了肯定答覆,隨後又覺得武江山這一個溜冰場還沒整開,又要搞什麼小吃街。

覺得他是不是一下步子邁太大了?

“寧叔叔,當初我承包電影院的時候,心裡構想的就是休閒一體化。”

“休閒一體化?”

“對,只不過這個構思啊,短時間難以實現,所以我只能先從適合年輕人的娛樂場所做起...”

武江山把重生前那一套扔了出來,吃喝玩樂,迴圈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等等,天窗大話一套一套的。

這些話,對寧樂山來說,也太過超前,他只當武江山是年輕人想象力天馬行空。

一餐飯吃完,武江山適時地提出告辭。

臨走前,寧樂山語重心長的跟武江山說了句話:“你的這個事業,鎮政府也給予了你不少幫助,你應該能明白這是為什麼。”

武江山重重點頭:“寧叔叔,我明白,我一定不會辜負您跟李鎮長的期望。”

“最主要的是,你那個地方,聚集了大量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容易起事端。李鎮長最擔心的也是這個...”

“哎喲,寧叔,請您和李鎮長放心,違法亂紀的事,我肯定不會幹。您跟李鎮長這麼照顧我,我哪能讓你們為難呢?您放心,我那場所,絕對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武江山笑著繼續說:“嚴打才過去幾年,我哪能沒印象?寧叔叔,其實你換種想法,之前那些無業小青年是沒事幹才容易惹禍,

我這給他們提供了娛樂休閒的地方,讓他們能發洩過剩精力,還能刺激他們賺錢來消費...”

寧樂山哭笑不得:“照你這麼說,你還維護了狐山鎮治安,鎮政府還應該給你發個獎狀啊?”

“哈哈哈,那就不必了,作為狐山鎮新青年,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

在寧樂山家吃過飯之後,武江山心裡有了底,回到電影院就開始準備大刀闊斧的幹了。

第二天一早,武江山就跟沈紅星去磚廠拉磚沙和水泥了。

小吃街開工,重新規劃,兩側各六間鋪子,中間留出來空地,不能擋住大門。

大牌匾也開始製作,錄像廳擺電視機的架子都安裝好了,錄像機是錢進裡贊助的,只等彩電到位就能馬上營業。

菸草證的辦理,託了張鐵柱的福,找了他在菸草公司的叔叔,很快就辦下來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武江山也開始重操舊業,專心研究出幾種後世火爆,而現在還沒有的小吃。

需要的肉類,青菜類,武江山直接回家找了屯裡的鄉親。

光靠家人提供不了,屯裡養雞的,養豬的,都可以賣給武江山,還有豆角,土豆,等小吃街開業這些都需要。

一人富不算富,他現在有條件可以帶著屯裡人一塊掙錢,何樂而不為?

武江山的做法,讓武屯人人稱讚,爺爺奶奶一出門,就被人拉著誇,二老臉上的笑,從早到晚就沒斷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