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解決辦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下令,或者出臺法律,讓每個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呢?”薛公終於明白慄腹一直以來的擔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行,現在出臺法律只會起到反作用。趙國目前只有河套地區在每個縣鄉建立了學院,如果出臺法律強制適齡兒童上學,就是逼迫一部分人離開河套。我們之前辛辛苦苦做那麼多工作,是為了讓他們留在河套,現在怎麼能將他們往回敢?”慄腹果斷的搖頭。

適齡孩童入學率低是時代因素限制的,百姓連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都沒有解決,一天只能吃兩頓飯,你想讓他把目光放的長遠也沒有辦法放的長遠。

你快要餓死了,面前有一塊饅頭,和一座金山,你選哪個?

答桉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麼入學的大部分都是士卒出身?因為這些人家中有壯丁,頂樑柱還在,有些甚至有軍功在身,家庭比較富裕,完全能夠支撐起孩子上學。

而有些家庭,家中頂樑柱已經去世了,孩子還沒有成年,即便是免費也上不起學,因為孩子要幫家裡砍柴,灌地,春米等等。

當然,有一部分是迫不得已,還有一部分是真的目光短淺。

畢竟後世都有人認為讀書無用,更別說這個時代了。

“那……改為激勵呢?”薛公說道。

“具體點。”慄腹說道。

“每個學期結束之後,學院評選出優秀學子,由院長到其戶籍地,在所有人面前進行嘉獎。並對培養優秀學子最多的裡和鄉進行嘉獎。然後將培養優秀學子的數量作為衡量各級官吏升遷的指標之一。”薛公緩緩說道。

面子嘛,誰都想要。

別人家的孩子在學院成績好,讓父母在大家面前露臉了,掙足了面子,你不羨慕?不嫉妒?

怎麼辦?那肯定是將孩子也送入學院,然後超過別人家的孩子。

趙國只有冬季三個月以及夏季三個月教學,春季和秋季是不教學的。所以每三個月就是一個學期。

主要原因是趙國無法支撐全年度教育的花費,老師農忙的時候也要回家收糧食和耕種。

趙國畢竟是一個農業國,老師完全脫產的話,養不了那麼多人。

“我會上報到邯鄲,交給大王抉擇。”慄腹點了點頭,薛公的辦法還是具有一定的實施性的。

“稟都督,樂郡守、毛郡守求見。”這時,侍衛從外面走了進來,拱手說道。

“樂間?毛公?”慄腹有些訝異,雖然他管轄河套四郡,不過一般情況下,除了總督府所在的九原之外,其他各郡郡守是不會親自前來的,“讓他們進來。”

“慄總督,不知道你看了前幾天各個學院招收名單沒有。”毛公眉間還有掛著白霜,進入府中之後,沒有任何客套話,直接開口說道。

慄腹和薛公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已經看了。”

“我們必須想辦法招收更多學子。”樂間說道。

“不錯。朔方郡最少的一個學院,才收了六名學子。照這樣下去,這座學院早晚要被撤掉。”

毛公也說道。

一旦鄉學院被撤掉,以這個年代的交通條件,這些孩子是絕對沒有可能到其他學院讀書識字的。

而且一旦有一個學院被撤掉,便會不斷有學院被撤掉。

原本不敢站出來反對的貴族這時候必然會站出來,聯手將學院和教育推入深淵之中。

“我和薛公剛剛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好建議嗎?”慄腹指著椅子,示意兩人坐下說。

“屬下發現,百姓之所以不願將孩子送入學院學習,除了自身因素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一股勢力在偷偷宣傳讀書無用論,說就算上過學,也是回家種地。屬下一開始沒有注意……後來不止一次聽到才意識到不對,但是這股勢力非常狡猾,屬下派人盯了兩次都沒有找到。”毛公凝重的說道。

“你這麼一說,九原好像也有這種情況。”薛公恍然說道,如果不是毛公提醒,他還真沒想到是有人特意宣傳。

慄腹看向樂間,樂間搖了搖頭,“賀蘭沒有這種情況。”

賀蘭地方偏僻,與趙國相連的只有一條河水,河水兩側都是大漠,荒無人煙,想要抵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賀蘭郡也因此成為河套各郡入學率最高的郡,不過並沒有高太多,僅僅百分之五左右,整體上還是非常低的。

“這件事既然是毛公最先發現的,那就由毛公負責查桉,我會讓所有人配合你。另外,上報給邯鄲,讓大王派人過來協助。”慄腹說道。

這件事非常重要,如果真有人在宣傳讀書無用論,就意味著趙國國內存在嚴重隱患,有一股勢力不受朝廷控制。

趙國必須想辦法將這股勢力連根拔起。

“諾。”毛公抱拳說道。

“你們還有什麼想法?”慄腹問道。

“或許可以編一些詩歌或者諺語,來宣傳讀書識字的重要性。”樂間說道,詩歌和諺語是最容易傳播開的,即便是大家不識字,也能跟著唱兩句。

“給予太過困難的家庭一定的金錢補貼,大部分人上不起學,還是因為太窮了。”毛公說道。

“這麼一來,開支就更大了。”慄腹皺眉說道,趙國在教育方面的支援是非常大的,僅次於軍事,甚至還要在道路建設和官員的俸祿上面。

在此之前,各國最大的開支除了軍事之外一直都是官員的俸祿。

和其他方面不同,教育上的投入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到回報的,同時又觸犯了貴族的利益。慄腹很難保證能夠透過。

“我們將建議提交上去,讓邯鄲做決定。”薛公說道。

“好。”慄腹點了點頭,就算他們幾個同意,沒有邯鄲撥款也實施不下去,既然如此,還不如將決定權交給邯鄲。

……

而此時邯鄲正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王后田姝剛剛誕下一子,母子平安。

趙王括將孩子取名為趙安,並賞賜群臣,赦免罪輕的罪犯,遷往漠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