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章 英國公的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次,英國公張輔再也沒有和朱高煦“曖昧”,從獲知漢王的親信的來意,到將他們逮捕,他絲毫也不含糊,當晚就把使者綁了交給皇上,連頓飯都沒請人家吃。

英國公真是決絕。

也就是說,在第二次的叔侄皇位大戰中,英國公果斷的拋棄了自己之前對於朱高煦曖昧不清的態度,毫不猶豫的背叛了自己當年的戰友——皇叔朱高煦,選擇了支援侄兒朱瞻基。

這是為什麼呢?

當年,對於,漢王的許多爭奪儲君的行為,英國公雖不直接參與,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在漢王朱高煦看來,主要原因是,張輔是他的老戰友,又跟朱瞻基的爹爹朱高熾早有矛盾。

因為當年朱高熾還是太子的時候,面臨漢王精心策劃的“魚呂之亂”,太子朱高熾明哲保身就罷了,還對英國公充滿懷疑,主動疏遠英國公。

其實,明明是漢王擺了他們一道,可是太子朱高熾卻看不出來,反而讓張輔來背這個黑鍋,這張輔是多麼的窩火!

那張輔是將門之後,幾代豪門貴胄,怎麼容得下朱高熾的冷落,所以,他雖然是太子正營的人,慢慢向朱高煦靠攏也並不奇怪。

但是朱瞻基可不同於他的父皇朱高熾。

他這麼幾年以來,早已經冷眼旁觀,一直密切的注意著張輔這個人。

朱高熾不知道“魚呂之變”的前因後果,可是朱瞻基當年透過還是叫做“吳二紅”的吳嫿,看到漢王的細作芙蕖寫過的那封信,所以,朱瞻基知道英國公的委屈,也理解他的憤懣。

所以朱瞻基一登上大位,就對英國公以及他的子侄們許以高官厚祿,英國公的妹妹張玲瓏去世的時候,葬禮也是朱瞻基力勸張翠雲,用皇貴太妃的高規格,幾乎等同於副太后的規格,葬入長陵,張輔自然是滿門榮耀。

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前途未知,張輔幹嘛要陪朱高煦做這掉腦袋的事情?

更何況他跟朱高煦當年是戰友,自然也知道朱高煦那種急躁冒進的性格,和朱瞻基的沉穩有心計,兩相比較,你朱高煦有幾斤幾兩,打得過京師三大營的精兵嗎?

所以,這一次,張輔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皇帝。

朱瞻基一看張輔如此迫不及待的把漢王的親信綁來,大喜。

“張世叔,難得你如此深明大義,這麼一大晚上的,親自將叛臣送到我這金鑾殿來,世叔這番忠心真是天地可表,日月可鑑。”

皇帝這一番高帽子,讓張輔感激涕零,無以復加。他跪在地上,老淚縱橫。

“皇上,你怎能叫老臣世叔呢?老臣還不夠那個資格呢?”

張輔對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愈加後悔。

“皇叔休要客氣。你跟隨我皇爺爺當年鞍前馬後,追隨那麼多年,跟皇爺爺如父如兄,叫你一聲皇叔朕還覺得慚愧呢。”

朱瞻基趕緊扶起張輔。

心裡暗自得意,今天的這一番攻心工作做的真好。

他剛才提到張輔的靖難戰爭的那段經歷的時候,有意不提漢王,而是反覆提及皇爺爺,誰不知道,他朱瞻基是朱棣在襁褓中,就選定的皇位接班人啊。

漢王當年在戰場上雖然神勇,可是,比起皇爺爺朱棣來,還是嫩得多。

朱棣親自選的接班人,難道還會有錯麼?你漢王再出來造反,那不是對不起朱棣麼?

張輔和漢王的感情再深,那自然也是比不上朱棣的啊。

此刻,如果說在朱高煦和朱高熾兄弟二人的皇位大戰的時候,他會猶豫,是因為,覺得朱高熾這個皇位得來,不夠有說服力,全靠兒子廕庇;

但是朱瞻基和朱高煦的叔侄皇位大戰,張輔可是心裡有數的很。

他早已經看出,這位年輕的皇帝,為人十分老練,城府比誰都深,和朱高煦一比起來,高下立見。

此時,張輔心裡的天平,已經完全傾斜到朱瞻基這邊來了。

如果說之前,他把朱高煦的親信枚青綁了交給朱瞻基,還多少帶著點戰略戰術的私心。

因為,他知道朱瞻基的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

很可能早已經監視到枚青進府了。

所以,先下手為強,綁了人來表示衷心。

至於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反正,漢王不會因為綁了一個枚青就不反了吧?真的打起來,幫誰那又是另一番策略了。

可是現在,張輔真的完全被這位年輕的皇帝徹底征服了。

張輔望著朝堂上玉樹臨風,卻又十高深莫測的皇帝,恍惚之間,竟然看到了一絲永樂帝朱棣的影子。

他在心裡嘆道:

“不管今後是刀山火海,我這把老骨頭一定會陪著你。皇上,我願意永遠做你的臣子。追隨這樣的主人,讓我覺得雖死無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奉天殿前腳送走了張輔,文華殿裡又迎來一位行色匆匆的客人——

誰呢?當然是星夜兼程的是李浚。

他安全抵京後,宣廟候奏。

朱瞻基在文華殿緊急召見,李浚疲憊不堪,飢困交夾。

朱瞻基大大感動,趕緊命太監賜膳。

又累又困的李浚,卻對這些美味的膳食看也不看,他趕緊一股腦兒,將漢王叛變,已經都指揮使靳榮阻攔告變,懷疑他已經投靠漢王的事情,一口氣說完了。

他才趕緊喝了一大口水,依然不敢再皇帝面前吃東西。

“愛卿不必拘禮,我們君臣之間,今天無拘無束,你邊吃邊和朕聊聊,山東那邊的情形。”

朱瞻基早已經猜透了李浚的顧慮,趕緊寬慰他。

李浚這才大口大口的進食了。

等李浚吃完飯,朱瞻基坐在大殿上,立刻緊急召來文武大臣,朗聲宣佈道:

“李浚金殿告變有功,被提升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父母皆誥封,並賜襲衣彩緞,蔭1人錦衣衛正千戶,予家人1戶,公田10頃。”

此時,滿朝文武大臣無比流露出羨慕嫉妒恨的神色,可是李浚跪在皇帝面前,大聲道:

“皇上如此厚愛,臣實在受之有愧。臣只是做了一個當臣子的本分,不應該得到如此豐厚的獎勵。”

李浚如此一開口,輪到所有的大臣們驚訝敬佩加慚愧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