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談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研究室內只剩下一人一投影。

李拓作為亞聯科技園區的主人,自然不會吝嗇祝福,對於面前教授取得的成果也表達恭喜。

當然引力波應用技術在人類文明看來雖然高階,可對這位超維生命來講,並非是那麼不可或缺的,因為隨著數次進化他看待物質世界的風景也變得不同起來,視覺可以自由從宏觀切換到微觀,進入量子世界,甚至已經隱約能看到不同緯度的風景。

他真正在乎的是引力波會對人類世界造成的轉變,只要將這項技術掌握在手中,那麼收集資訊能量或許會更便捷……

研究室內。

李拓依舊在訴說著讚美之詞,“張尋教授,引力波通訊應用技術的完成所代表的意義絕對不止是一個科研成果那樣簡單,它足以劃分整個時代,科學界也會永遠銘記你的功績,你將成為全世界的功臣。”

“這個我從來沒有想過!”

張尋有些不好意思。

李拓則繼續講,“你應該想過的,也清楚引力波通訊技術對於人類有多麼重大的意義,甚至當人類進入星際社會時,在沒有發現能夠超越光速的通訊手段之前,你的引力波通訊技術都將是主流。”

“你,張尋,將會成為現代與未來的引力波通訊之父。”

這位超維生命的語氣雖然平淡,可內容卻讓人心潮澎湃。

張尋很清楚這並不誇張……

引力波傳播的速度為光速,是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快物理現象,光速是什麼概念,它可以在一秒內繞地球七圈,是已知的宇宙最快速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理論上能超越光速的速度是不存在的。

或許光速真是宇宙的極限,也有可能只是人類還沒發現而已。

而這些都足以證明引力波應用技術的偉大……

教授張尋雖然也很激動,但還算保持理智。“我只是完成引力波應用的物理公式,至於真投入到使用中還需要很多稀有材料與裝置的輔佐,並不是那麼輕鬆就能夠解決的。”

“公式我已經看過了,絕對完美,真投入到使用中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當你完成公式的一刻也就代表技術成熟了。”

“然而這只是引力波最基礎的應用方法。”

“雖然只是最基礎,但也已經足夠了不起了,物理學界不有這樣一句話嗎,量子世界從來都是神的領域……而你已經初步窺視神的世界了。”

一人一投影聊了很多關於引力波技術方面的話題。

張尋教授雖然很喜悅公式的完成,但卻沒有就此志得意滿退休的打算,認為通訊只是引力波應用的最簡單方面,它還有更多功能與奧秘等待發覺,想要繼續研究下去。

李拓自然表示支援……

為此還提升711專案團隊在超級智慧‘零’排序中的比重。

然而這融洽並未持續多久,研究室內氣氛隨著這位超維生命說出的一句話忽然變得嚴肅起來。

“你打算怎樣處理這項技術,對外發表嗎?”

張尋沉默半響,“711是國家重點的科研項目,並為此投入極大的資金與財力,如果可以我想把這個技術交給科學院。”

李拓提醒到,“可你是在亞聯科技園區完成最後的公式。”

“……”

張尋何嘗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如果沒有超級智慧‘零’協助運算,那在順利的情況下這個技術至少還要等二十年才能成型,亞聯智慧理所當然該有一份專利權。

這時超維生命又加一把火。

“如果把技術交給科學院,肯定會被國家列為重點機密,秘密開發引力波通訊裝置,甚至你可能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引力波通訊技術的署名,當然張尋教授,我很清楚你的為人,知道你為華夏崛起並不在乎這些,可在我的角度看來這對你實在不公平。”

“人生不就是由許多無奈組成的嗎。”

“那你就不願意聽一下我的想法?世間無奈雖多,但兩全其美的方法總是有的。”

“哦……”

張尋來了興趣。

他清楚如果把技術交給科學院,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自己的名字署在引力波通訊上,這也不怪官方,因為如果曝光不僅會加大技術被竊取的風險,研發團隊也很有可能成為各國特工的目標。

可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誰能不希望自己親手發表研究成果呢……

“所以李拓先生,你覺得我該怎麼樣做!”

以虛擬投影方式降臨的超維生命回答。“很簡單,將引力波通訊技術的專利權抓到自己手中,並攜帶技術加入亞聯智慧,對外則大方宣佈科研成果,至於和華夏官方的溝通我會負責,我保證這項技術會於最短的時間內在華夏投入使用。”

“這……”

張尋有些猶豫。

攜帶引力波通訊技術加入亞聯智慧,雖然自己名義上擁有專利權,可處置權無疑是交到數字生命手中,他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會履行承諾。

李拓看出這位教授的擔心,繼續說道,“張尋教授,你應該明白其實引力波技術的破解對我來講並不難,要知道連最後的公式都是由超級智慧‘零’解析出來的,只要我想隨時可以在複製出數個引力波通訊應用方法,你是第一個在亞聯科技園區有重大突破的科研團隊,很具有代表性,所以我才不想讓你的成就被埋沒。”

“你真的會將引力波應用技術投入到華夏建設中。”

“這是當然,人類文明取得重大進步也是我樂意看見的,在這方面咱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那好吧,我同意你的方案。”

張尋只是思索一下就同意下來。

其實他是有著堅定信念的人,李拓所說的條件與承諾並不足以完全打動這位科研人員,只是他清楚即便堅持也不一定能將技術帶出亞聯智慧,甚至還會讓數字生命與華夏走到對立面,這算做不得已的妥協吧。

李拓也很滿意面前教授的選擇,引力波技術他並不看重,但這可以成為撬動全世界的砝碼。

接著雙方又閒聊幾句,這次的談話便結束了。

019年6月0日。

世界註定在這天轟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