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七十三章 周天迴圈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天循環法

朱先生授課的時間也快結束了,估計離開的日子也近了,我最近幾天,往馮姨家跑得也勤了。

這天下午,我到馮姨家時,朱先生還沒回來,我問:“馮姨,高叔呢?”

“他在後面小花園,練功,朱先生教他的,你去看看。”

我來到小花園,看見高叔背對著我站立,見他一會雙手舉過頭頂, 然後雙掌順腹部向下壓,然後,雙手又向後臀部順背部向上舉,口中還發出誇張的呼吸聲,我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沒敢打擾他。

我仔細地看了看他的姿勢,只見他雙腳分開成一條直線,略與肩寬,身體筆直,略有動作,呼吸有聲,略有誇張。吸氣的姿勢是很明顯的,雖然站在他的,但我還是看得出來,他用的是腹式呼吸法,吸氣時,雙手從頭頂向下壓,下壓至小腹時略有停頓,然後約過一兩秒,手繼續下壓直到貼身伸直,但掌心向下。然後是呼氣了,掌心向上,手向上抬,緩緩的,至腰至肩至頸最後舉過頭頂,完成一個迴圈。

過了幾分鐘,他轉過身來,看到我:“噫,小莊啥時來的?怎麼不叫我?”

“聽馮姨說您在練功,我看不懂,沒敢打擾。”

“這不,我這幾天腰痛,找朱先生看,他說不用吃藥,就教我這個呼吸的方法,讓我每天抽幾分鐘練習一下,我剛試了兩天,腰痛就好了,你說神不神?”

“這個,我還沒聽說過有這種操作,它具體是怎麼練的呢?”我好奇地問道。

“我也是依葫蘆畫瓢,不明白道理,要不,你晚上等先生回來後,專門請教他就知道了。”

隨後,他和我一同進入了客廳,和我攀談起來。

“小莊,你是在學醫嗎?”

“不是,我對學醫不感興趣,況且,也沒那個基礎。”

“這就怪了,朱先生是個醫生,他不教你學醫,教你什麼?據我所瞭解,有許多找他學醫的人,我是說私下找他的,他大多拒絕了,他基本只帶學校的研究生。聽說他也曾經私下教過幾個世交的孩子,都不成器,幾個月後,都學不下去了。你跟他是什麼情況?”

“高叔,如果學醫,你知道,我不夠格,這方面的基礎,我連小楊的十分之一都趕不上,但是,對周易,我卻瞭解得比旁人多,朱先生教我的是這個。”

“什麼,朱先生懂易經?”高叔大吃一驚。

“高叔,原來我也不知道,透過這幾次與朱先生的學習,我才知道,周易體系與傳統中醫體系,在哲學和推理方法上是一致的。他的祖輩學醫也學易,只不過醫是對外服務的,易是建立理論框架的,這兩者在他家都有傳承。他覺得醫,他已經傳授得比較成功了,但易,這方面他家有很多東西,根本找不到傳承的物件。”

“原來是這樣,他正式收你為他的弟子了?”高叔問到。

“不,這方面他謙虛,他認為他沒有資格成為一名真正的易學老師,因為他認為易學太博大精深了,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開易學課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他跟你是什麼關係?我是說在這件學習的事情上。”高叔對這種關係感到困惑。

“表面上,朱先生對我說的是對易學的相互探討。但我知道,這方面,我也只配當他的學生,不過他自謙罷了。他告訴了許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尤其是周易在醫學實踐中的運用及效果,這可是經過大量事實證明了的正確的理論,這對我深入理解易經的規律和科學性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我對向他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視,也許就像他說的,以醫入易,是最把穩的辦法。”

“那他這幾天教了你什麼?”高叔問完,自己也笑了笑,說到:“我問這個幹嘛,你就是告訴我,我也不懂,反正,小莊,好好向朱先生請教,在我眼中,他就是真正的大師。”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肯定了高叔的看法。

“你兩個嘮叨個什麼,小莊,莫理你高叔,他只要一開口,就像是在給工人開會,口水話特別多。快到廚房來,看我為你準備了啥。”馮姨從廚房走出來,招呼我過去。

我一進廚房,看到馮姨用幾個透明的玻璃盞,裝滿了各式調料。有類似老乾媽的豆豉,有過油的辣椒麵、有泡菜、有涼拌荊竹筍等,共五六種。

“朱先生在這裡,吃得清淡,我怕你覺得沒味,就找人準備了這些,你自己吃飯時也可以加一點,如果還有其他需要,跟姨說,我去弄。”馮姨熱情地說到。

“馮姨,你想得太周到了,其實,與朱先生的口味比,我雖然吃得重些,但這幾天,我還是能夠堅持的。”

“什麼啊,我就是看你這幾天來我這裡吃飯來得少了,我想,是不是口味的原因,所以才準備了這些。阿姨希望你天天來,你吃得開心,阿姨就高興。”

她的熱情,我感受到一種家庭的愛,這種愛顯得那麼自然而具體,是我多年沒有感受到的。

晚上,朱先生回來,看到我在,顯得比較高興,一吃完飯,就叫我跟隨他上樓了。

他還沒開口,我就問了:“先生,我看到了你教給高叔的功法,治好了他的腰痛,這是個什麼功法?與周易有關嗎?”

“既然你問到了,這也是近幾天我要告訴你的,呼吸吐納結合身體動作,這是一門古老的健身方法,其基本原理與易經相同。”

沒等我發問,先生繼續講到:“根據周易原理,天、地、人是相統一的。如果把宇宙自然週而復始的執行狀態稱為周天,那個,人體也是一個小周天。”

“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天地人系統的一致性,有點像數學中的相似形一樣,是可以模擬的?”我自作聰明地問道。

“你這樣理解也行”朱先生隨即發問:“如果天是乾卦、地是坤卦,那麼,人體內也有兩個位置,分別是乾、坤兩卦,你知道嗎?”

我搖搖頭。朱先生站起來,一邊比劃一邊說到:“頭頂

就是乾卦,海底就是坤卦”他解釋到:“頭頂指的是最高處的百會穴,海底就是軀幹部位最低的位置,位於會陰與肛門之間。”

“也就是說,人體的頭部加軀幹部就形成了一個小周天的迴圈體系?”我接話很快。

“對,天地一天也沒停止迴圈,人體這個小周天也一刻不能停止迴圈,大部分病痛的起因,都是這個小擊天迴圈不暢引起的。但是,光知道乾坤兩個點在人體的位置是不夠的,在人體上,無處不乾坤。”

他看到我茫然的眼神,知道我無法理解,就說到:“比如,以手為例,手心為坤手背為乾。以軀幹為例,腹部為坤,背部為乾。所以乾坤只是一個概念,就好比陰陽,就好比正負。但是,在小周天這個概念裡,氣機是由頭頂乾開始,吸入後進入腹部坤,沉留丹田,呼氣時,先下海底,就是坤的盡頭,從背部也就是乾部向上到達頭頂,完成一個乾坤的轉換,也就完成了一個周天的迴圈。”

我明白了,剛才高叔練的,好像就是這樣的一個迴圈過程。

朱先生繼續講到:“你知道,人是由頭腦和思想控制的,當迴圈不暢時,大腦就要有意識地引導迴圈,軀體由呼吸來配合,這就是吐納執行之術。”

“意識引導、呼吸配合,如何進行呢?”我估計,這套理論才剛剛揭開面紗,後面有大量的實踐操作,我得問個明白。

“按現代教學的方法,應該先講原理課或者概論課,我也按此原則進行。”朱先生語氣開始平緩,還拿出了紙筆,我也拿出一個本子,邊聽邊記錄。

“意識引導,就涉及基本原理。宋代有個著名的儒道大師,也是內丹修練高手,叫陳希夷。”

先生說到這裡,我回答到:“我聽說過他,他也叫陳摶,是著名的道家人物,據傳說他活了幾百歲,當然世人也不知真假”。

“不管他活了多少歲,總之,他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人物,而且,他的一些理論對我們很有用處,這就夠了。”

聽到老先生的這一段話,我明白了對待學術或學術人物最正確的態度,只管他的東西有沒有用,不必在細枝末節上過於糾結。我記得在北大看書時,我參加過幾個學生的討論,有的人推崇陳摶,說他把道家的操作理論化,使性命又修成為一代風尚,也有人罵陳摶,認為他給後來的程灝朱熹的程朱理學提供了炮彈,既破壞了先秦以來質樸的文風、又給實用的儒家新增了可隨意歪曲的玄學。

老先生繼續說到:“《玄宗內指經》中有一段陳希夷關於人體小周天執行的歌訣:崑崙絕頂號天廬,陰昇陽降來復徂,二十五關白玉除,關關鉤貫若轆轆,三隅迢帶居首偶,餘關環抱拱星宿。具體每一句解釋對你沒有必要,他這段講的是關於氣機在脊椎中執行的過程和規律。”

朱先生站起來,一邊比劃一邊告訴我:“氣機執行從乾卦開始,也就是從頭頂到面部到喉部到胸到腹至丹田,配合的是吸氣的過程,在吸完後呼氣前,丹田之氣先到海底,即坤卦,呼氣時氣機由海底沿脊椎上升,經腰椎、胸椎、頸椎,過玉枕穴,到頭頂到乾卦,一呼一吸之間,完成乾坤周流,氣機迴圈。”

我明白了,當時看到高叔那個手的動作過程,原來,他是用動作來強化思想,用意識來導引氣機的迴圈。

“我看見高叔在練習時,嘴裡還故意發出聲音,這有什麼講究嗎?”

“這是呼吸的方法,呼吸時有意發出某種聲音,不僅改變了肺部的交換方式,也會改變肌肉的緊張方式及血液的流動方式,這個原理你知道就行了,不必深究。”

當朱先生說到這裡時,我想起在部隊進行散打訓練的情景,教練讓我們在對抗訓練時,每次出拳,嘴裡都要配合呼氣,發出“絲絲絲”的聲音,並且告訴我們,這是傳統武術中的呼吸方法,小做“小金丹”,主要目的,是在對抗中,自己在打擊別人時,透過這種呼吸方法,可以讓胸腹肌肉因緊張而變硬,增強抗擊打能力。在實戰中,這確實非常必要和有用。我看國外拳擊選手,也有在比賽中,打擊時嘴裡發出誇張的聲音,原來以為是嚇唬對方的,後來自己在實戰中才知道,這是必須做到的,因為,當肌肉松馳時,你幾乎沒有抗擊打能力。我透過實踐,呼吸對於進攻同樣重要。明白了在出拳時,打出的不僅僅是拳頭的力量,還透過扭腰、松胯、蹬腿三者之合力,透過呼吸發聲把全身體的力量才能整合起來,只有用全身的合力擊打,才能有打擊對方的良好效果。

“我今天要告訴你的是,依據四時五行的不同,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先機也不相同,在周天迴圈時,配合呼吸,主要發出的聲音分以下六種氣:噓、呵、四呼、皿、吹等,也就是說,呼氣時所發出的聲音。”

“每個季節都不一樣嗎?”我問道。

“對,《黃帝內經》中有一篇,叫做《四氣調神大論》,概述了各季節養生之原則。你可以自己揣摩。我僅以坐功為例,告訴你各個季節修氣健身的方法,你要記住的是,它與八卦、五行之間的關係,這對你深刻理解周易在身體上的運用,很有益處,當然,你自己也可以據此練習,以強身健體。”

我趕緊記錄筆記,我知道,先生的大課要開始了。

“春季。春三月屬木,在卦為震卦,在人為肝膽,在方位為東方,在顏色為青色。一、養肝之法,平坐向東,因為震宮位於正東方,叩齒三通,因為肝木之生數為三,吸入青色之氣,九吞之,以補肝虛。二、以母養子法,小生木,所以水為木母,若要養肝木,則可強腎水。練功時坐向正北,因水位北方。在醫學上,也叫肝腎同源。三、攝生訊息。因肝屬木,肝木克脾土,春天脾胃之氣最弱,如果此時脾胃不好,則可在呼吸中練習“呼”字訣,選擇在四個脾胃之氣稍好之時辰:辰、戊、醜、未。四、六氣治肝法,春季當肝膽有病時,呼吸時練“噓”字訣,鼻吸口呼,大噓三十遍,出肝之邪氣,病好後就不需要再練了。”

朱先生一邊教導,我一邊記錄,還按呼吸字訣方式來呼吸,在朱先生糾正和指導下,幾種練習方法已經可以掌握了。

“我今天講的每一個季節的養生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最需要練習的方法,其它方法主要是針對個人情況分別用來作疾病治療的,你瞭解就行了。當然,你高叔的那套方法,只要年齡在六十歲以內,四季皆可進行。下面,我介紹夏季養生方法。夏季屬火,在卦為離卦,人體為心臟,方位在南方,顏色為赤色。一、修養心臟法,以四、五月,面南而坐,因離宮正南,叩齒九通,用唾液漱口三次,吸南方赤氣入口,三吞之,閉氣三十息,以補心氣。二、水火既濟法。夏季心腎不交者,心火上亢,出現心煩失眠、心悸健忘、口幹生瘡、潮熱盜汗等症狀,此是火無水克,導致陽火過亢所致,當求水上濟心火,形成水火既濟之卦象。練功時面正北以求腎水,切忌向東使肝木生火,加重病情。三、攝生訊息。火克金,故夏天肺金最弱,天氣熱時氣難喘,就是這個現象。若要補肺,則呼吸時練“四”字訣。每日選擇肺氣最旺之時,即兌卦最旺的四個時辰練功:卯、未、酉、醜。四、六氣治心法。當夏季心臟有病的,用“呵”字訣練功,以鼻子漸長引氣,以口呵出,大呵三十遍。”

我看時間比較長了,要朱先生休息一下再講,他示意沒有問題,繼續上課。

“長夏。這個時間按季節分屬於夏季,但它又不同於普通的夏季。四五月屬火,六月就屬土了,六月是夏天最熱的時候,稱為長夏。在卦為坤,人體在脾臟,方位在中央,顏色為黃。一、修養脾胃法。面向西南方向坐,因坤宮西南。閉氣五息,因中央土生數為五。然後,鳴天鼓二十四次,方法是兩手掌完全按住耳朵,雙手十指尖交替敲打腦後部之玉枕穴。以黃氣入口,十二吞之,以補脾胃。二、以母養子法,火生土,火為土母,南方屬火。在此季節,有風溼患者,病情加重,多為脾溼所致,故當引南方心火以化之,練功時朝南方,切忌朝北,因北方屬水,會加重溼氣。三、攝生訊息。長夏脾土,土旺克水,腎臟微弱,此時呼吸用“吹”字訣以補其氣。四、六氣治脾法。此季若脾胃有病,用“呼”字訣治療,鼻吸漸引長氣,大呼三十遍。”

此時,朱先生問我:“下面是秋季了,你能說說它的五行卦象及方位嗎?”

我按前面的方式回答到:“秋季屬金,人體在肺,在卦為兌,方位正西,顏色為白。”

朱先生點點頭:“然也,我直接講後面的方法。一、修養肺臟法。向西方平坐,鳴天鼓七次,飲玉泉三次,瞑目正思,吸兌宮白氣入口,七吞之,閉氣七十息。也就是說,在七十個呼吸中,每次吸氣後要閉一會,再撥出。這是閉氣最長的方法,因為肺是呼吸器官。肺為神氣之主、魂魄之官,幫安神即需補氣,此法需要多次練習。有肺病之人,練功朝西切忌朝向西南,因為西南屬火,火克肺金。二、攝生訊息,金克木,故秋季肝木最弱,此時若肝膽有病,應該練習“噓”字訣,每天擇肝木震卦最旺之時練習,震卦時辰分別為:辰、午、戌、子。三、六氣治肺法。秋季如肺有病,用“皿”字訣呼吸,鼻吸細長氣,用力要微,氣息要小,時間要長,然後鼻呼出,大皿三十遍。其餘我不再細論了,你應該知道規律了。”

朱先生說完,我立即給他倒了點溫開水,他喝了幾口,精力又恢復了些。繼續說到:“冬季的基本屬性,你來說說。”

我答到:“冬季屬水,人體為腎,在卦為坎卦,方位正北,顏色為黑。”

朱老師點頭表示肯定,然後他說到:“冬季是閉藏的季節,作息當早睡晚起,出門當等日光出來之時,保溫防寒,此所謂藏養之道。一、修養腎臟法。面北而坐,吸正北坎宮黑氣入口,五吞之,以補腎氣。冬天是腎和膀胱之氣最旺的時刻,此時治療腎和膀胱的疾病是最好的時刻。二,以母養子法,金生水,腎母為肺金。在醫學實踐中發現,有腎病者,多兼有肺虛之症。表現為:頭暈眼花、腰膝痠軟,咳喘乏力,嚴重的還會出現水路不通、全身浮腫。對此,練功時可面向西方,以金生水,可助腎氣。三、攝生訊息,腎屬水,水克火,火屬心,冬季心火最弱,如果心臟有病,冬天容易加重。所以冬季練習“呵”字訣,使心火上升。四、六氣治腎法。如果在冬季,腎有病,用“吹”字訣,以鼻漸引長氣,大吹三十遍。”

朱先生講到這裡,這一課基本就上完了。快結束時,他說了一段話:“從古代典籍,如《內經》、《傷寒論》、《千金翼方》等,大都認為人的壽命應該在一百歲至一百二十歲左右,現在中國人的人均壽命不到八十歲,除意外死亡之類,大多數是違逆四時運氣造成的。順應天地迴圈,保持人體小周天順暢,這就是養生的秘密啊!”

他意猶未盡地說到:“周易這個宇宙模式,已經把天地執行的屬性、方位、順逆、數量,都已經明白地告訴我們了,具體而明確,我們卻將它神秘化,搞得鬼神難知的樣子,令人望而生畏,卻不知道運用它,你說,今天的易經學習熱,是不是走偏了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