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成功的推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才有才,莊娃子,那個蔡老師,你認識吧?”

爸出來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我當然認識,但不能說認識的原因。並且,我有點疑惑,爸說他有才,難道,剛才的忽悠,爸也上當了?

“認識,在鮑老板的山果居認識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沒什麼才,只是會忽悠,你不會真信吧?”

“會忽悠,這是一項本事。”爸沒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他接著說到:“這是一個成功的推銷,這麼偏僻的地方,這麼大的金額,如果沒有這樣高階的忽悠配套,是很難賣出好價錢的。”

原來他是說的這個,按這個思路,確實,他們這一套忽悠組合,是比較高階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小蘇應該來聽課的,他也應該見識一下,什麼叫高階。

“我當年上過當,所以,對這一套有免疫力,但是,對於今天參加會議的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是有作用的。”

免疫力的獲得如同患上天花,只要第一次感染挺過來了,沒死,你就自動獲得免疫,不會再得第二次了。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一個人的當,比如小蘇,幾次都差點被小馬哥忽悠。不是小馬有多強,而是小蘇對暴富的渴望,讓自己變得愚蠢。

這就好比傳銷,洗腦的講師再怎麼口若懸河,都只對那些對暴富充滿想象的人起作用。對於冷靜的踏實的人,那只是一場秀,根本沒有什麼衝擊力。

在座的新富們,剛好有點錢,就渴望做世代基業,如同中國最偉大的皇帝,秦始皇稱帝後,幻想萬世基業,傳二世三世至萬世,結果,只傳到二世,就亡了。

古代有一首打油詩,寫人們慾望的貪婪。“逐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卻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數十人,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還嫌低。”

此時,我對爸年輕時上當的經歷還是有興趣的,他不說,我當然也不好問,這不禮貌,哪個願意揭舊傷疤呢?

“你知道,我的文化並不高,但對文化充滿渴望,也許是我們那一代的通病吧,我上當的原因,就是不懂裝懂,不是文化人的料,卻冒充文化人。”我開車的時候,爸主動談起了這段,我感覺到,有內容,絕對精彩。

“我今天跟你講這些,你媽都不知道,好在當年我損失也不算大,但受騙的感覺,肯定是不會忘掉的。我跟你講這些,是要你吸取我的教訓,不要再上這些當了。”

我沒有說話,安心開車,安心聽講。

“我母親長年有病,你媽身體也不是很好,這你是知道的。西醫治療效果不好的時候,我就對中醫感興趣了。尤其是妍子的出生,多虧朱先生幫忙,所以,我對中醫的神奇多了份痴迷。見人就談,不懂裝懂,這就惹下有心人設的局了。”

這肯定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但我沒把握,爸是不是能夠把它講細緻。畢竟,這是揭開自己的舊傷疤,有疼痛感的。

“先是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所謂的修道的人,所是葛洪派系的。如果你對道家感興趣,應該聽說過葛洪這個人。”

這個人我聽說過,是外丹派的代表,有醫學上的貢獻。當然,他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化學實驗者。我老實答到:“原來我師從董先生時,聽說過他,寫過一本書叫《抱朴子》,記載了很多方子,我簡單看過,有的是關於醫學的,有的是關於鬼神的,沒人試過,也不知道真偽。”

“對,當時,我對這個人的認識也就到此為止了,跟你剛才說的認識水平差不多。本來,這個認識僅是個常識,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很難看清裡面的門道。但是,那時自己狂熱的愛好,導致迷信,也就相當相信這個人了。”

他說到這裡時,我覺得,下一步,我也要買一本來看看,這究竟是本怎樣的書,讓爸這樣的老江湖也上當了。

“他給了我一本古本的《抱朴子》,紙質古老薄脆,全書殘缺。他說,這是他祖祖師傳下來的,給他是這一本,雖然不完整了,但是真本。目前市面上留下來的,都是偽本,根本不準確。他看我好奇,給我看了一會,就收走了,說是祖師留下的東西,是祖師給他的憑證,不能給別人,只能傳給本門的關門弟子。”

我沒想到,這本有名的書,還有什麼真偽之分。

“我呢,當時也是年輕,不知是套子,只是對他說,這樣的古本,還有嗎?他卻對我說,就這本書,只有他這一本了,要不然,怎麼作為本門正宗的憑證呢?再多少錢,再多好的朋友,都不會給的。”

“這就勾引了我對古書的興趣。我也認真地對他說,如果以後看到世面上有什麼有關醫學的古本,如果能夠買,讓他幫我留意一下。我的本意,一是自己想見識見識,二是想送給朱先生,好感謝他對我們家的恩情。”

“這個局做得長,其間有其他人送古本來的,都被這個傢伙否定了,說是假的。直到三個月後的某天,他神秘地告訴我,有訊息了。”

我也振作了精神,知道精彩的地方要來了。

“他說是另一個醫學世家,在江浙一帶行醫,因民國時期通共,全家被搜,其中有一套現存唯一的古本《齊氏醫案》,被當時抄家的一個中統特務拿走了。這個中統特務沒有離開大陸,而是潛伏了下來,靠自學此醫案,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但是,由於他是半路出家,也沒帶弟子,也沒教家人,現在他年紀老了,這本書想找個醫家出手。”

“我問他,這個人要價是多少?對方說,這個人要價有兩個條件,一是必須賣給醫家,因為這本書可以救命,不能中斷了這本書的功德,也好為他本人前世作的惡贖罪。二是價格很簡單,能夠在蘇州買一套三居室。”

“我當時覺得奇怪,第一條好理解,第二條是個什麼東西。經解釋,原來,這特務有一個最疼愛的孫子,在蘇州打工,想在蘇州買房結婚,再接爺爺過去養老,需要個三居室,就這麼簡單。”

“我聽了後,覺得相當靠譜。你知道,我也倒騰過文物字畫什麼的,也交易過古玉瓷器什麼的,雖然是小打小鬧,但也知道一些常識。對於家傳文物來說,他的定價機制是這樣的。不是看這個東西究竟值多少錢來定,而是因他需要多少錢來定的。比如,有一次在河北農村,我看中了一個明代圈椅,就是溫州家裡書房邊上那個,你有印象嗎?”

“有,坐著蠻舒服的,就是老了點,有的漆都脫了。”我回答到,那東西,原來是個真家夥,還是他從河北收來的,這真讓我沒想到。

“坐著舒服,是因為明代傢俱是中國傢俱發展史上的高峰,人有多高,腰有多寬,向後靠的幅度有多大,腳與地面的高度是多少,都是有固定規律的。別看這個圈椅那麼簡單,包含的學問大著呢。要說老了點,脫了漆,那是自然,明代留下的東西,根本不可能新吧,雖然那也是黃花梨的,木質堅硬,但漆,不可能不脫,畢竟那是多少人多少年坐過來的。”

聽爸這一說,我才明白,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學問,自己還以為懂得多,在這方面,比爸就差遠了。後來,我一想,也難怪,要不是爸懂得這麼多,那個漢代的玉人,他憑什麼就敢高價收購呢?

“當時我不動聲色地要收這個椅子,但又不好明說,只是說把他全屋的舊家具都收走。問他要什麼價。結果對方倒是爽快,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覆:你算一算,把我這些舊家具全部換成新家具,再添上電視、洗衣機、電冰箱什麼的,你看值多少錢。原來,這家人要娶兒媳婦了,按女方要求,必須換全新的傢俱,就這麼簡單。他需要的東西,就是他的價格。我當場給了五萬就成交了,你要知道,這事不能過夜,過夜後,他找人諮詢問出門道來了,第二天會漲價的。我當天晚上就把這東西拉走了。”

我問到:“那些東西呢?不是還有其它的舊家具嗎?”

“那些東西不值錢,就這個明代圈椅值錢,那些東西,都送給開貨車的司機了。”

我笑了笑,這包裝,比內容大多了。

“這本書的來由讓我深信不疑,我提出來,按當時的價格,一百萬頂天了,我給他一百萬,他會不會把書給我。對方說,他不會把書直接給我,會給他,因為他才是中醫。當然,他只是轉個手,隨後就會把書給我。為了得到這本書,我甚至還給了這個中間人十萬元的辛苦費。”

“當書到手後,我一看,從紙張到印版,全是古本,按他的說法,傳世僅此一套,那肯定是珍貴的。我得到書後,自己看了幾天,也沒看明白,畢竟,我沒學過醫。我就把全書用相機拍了下來,算是儲存了資料。”

“現在想起來好笑,我自己好像是做中統特務的,這事要避開你媽,免得她說閒話。我都是藉口進貨出差之類的事,在外面的賓館,帶上書和相機,完成拍攝的。這套書有好幾本,拍了我三天才拍完。我拍完後,就直接到杭州,找朱先生了,直接獻上我的成果,我以為自己會得到他的稱讚。”

“結果,他只翻了大約兩分鍾,就問我花了多少錢。我沒敢實話實說,當然也怕說多了,他不肯接受這個禮物,只好虛報了個神仙數:十萬。結果朱先生說到:你上當了,當然也不算是什麼大當,這套書如果當文物賣,也值萬把塊錢。在我的追問下才知道,這本書是清代早期的版本不錯,就因為這個原因,值萬把塊。但《齊氏醫案》這套書流傳很廣,從醫學知識來說,根本沒有什麼稀缺性,所以,也就失去了我以為的最大的價值了。”

原來是這樣,有的價值是真的,有的價值是假的,巨大的假像附著在真的東西上面,是很哄人的。

“我憑著自己的文物知識,知識這紙張和版本肯定是古本,就忽視了這本書的稀缺性,用古本就一定稀缺來思考,不知不覺上了當。當然,我再去找這個中間人時,這個人已經憑空蒸發了,我知道,上當後,這是必然結局。”

“我得到的結論是:全假沒多少人相信,全真不是騙。半真半假的東西,才是最能夠騙人的。”

他總是喜歡在話題的結尾處,搞一點綱領性的東西。

“怪不得,我看你今天聽講課,儘管不瞭解這個蔡老師,並沒有被他忽悠。”

畢竟老江湖,見多識廣。當然“吃一塹長一智”這話,我可不能說出來,有點不太尊重。

“主要原因是,他忽悠得再好,一開始的錯誤,讓我就不得不產生懷疑了。”

爸這樣一說,我問到:“他們一開始就犯錯了,我怎麼沒看出來?”

“那是你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信他們,因為你瞭解他們,所以對細節沒注意。”

對了,爸這個評價,對我來說是精當的。我一開始就是抱著應酬的觀點,去看熱鬧的,根本沒打算相信他們。

“那你是如何判斷出,他們是忽悠呢?”

“第一,從那個鮑老板對我的態度來說,我就判斷,這是一個老江湖。孔子說:巧言令色,鮮亦仁。就是指的他這種狀態,口吐蓮花,十有八九,來路不正。第二,他們還沒開始上課,每個人的座位上就擺出商業專案的資料,目的太明顯了,這只不過是文化包裝的一個商業噱頭,導向太明顯了。”

這兩個細節,我沒太注意,但爸能夠看出來,是他的經歷教給他的精明,也是他事業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問到:“那你怎麼又說,他們有才,是個好的推銷呢?”

“看效果,效果擺在那裡,況且,後續開啟銷售局面,從這場會議的情況看,是沒有問題的。”

“你覺得,他在這會上的人中,能賣出多少套呢?”我是搞預測出生的,喜歡看預測的準確性。

“十來套是要賣的。但是,哪怕他只賣出三套,在今天這些聽眾中,都是成功的。”

三套就算成功,按他們的規劃,這恐怕是幾十套的規模吧,這點銷售成績,還算成功?

爸後面的解釋,讓我大開眼界。

“今天到會的人,大約上百個。有購買能力的人,大約五十人,有購買意願的,大約只有二三十人了。我們出來時看到,圍著鮑老板的,也就這多人。這二三十人中,真正最後達成購買交易的,估計也就十幾個,所以,我說,他們估計能夠買出十幾套,是依據現場情況及平時經驗得出的,並不是神仙數。”

當然,我相信他的直覺,大量實踐經驗積累出來的直覺,往往很準確。

我有點不太理解:“這麼大的規模,只賣十來套,算成功嗎?”

“這你就有所不懂了,莊娃子,他圖紙上的幾十套也許修起來的,也就他在幻燈上實拍的那幾套而已,你以為,他會借這多錢,修這麼多院子,來北京碰運氣?那風險有多大,況且,那得多大的實力,才能自己墊資修這幾十套來?如果他們有這麼大的實力,今天請來的佳賓就不是這些人了。莊娃子,要判斷一個人的實力,有一個簡便方法,就是,他在哪些人群中,他就屬於哪個階層的人。”

又是一句綱領性的歸納,爸講到生意的時候,簡直是金句頻出。我想起一句歌詞: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我也算了一下,假如從買地到稅收到建安成本,以一套成本價格五百萬算起,按他規劃的八十套,得拿出四個億,我知道鮑老板的實力,他是拿不出來的。

那麼,如果按爸所說,他只修了幾套,那麼在今天全賣出去了,那不是最成功的推銷嗎?如果賣多了,還會造成供不應求的假像,更會抬高價格。

“那你說,如果只賣出去三套,也算成功,這是什麼道理呢?”我不太理解這個房地產的規律,按我工廠做產品來理解,如果修十套賣三套,無論如何,也不是最好的推銷。

“這涉及價格問題。別墅,尤其是他在風景區或者所謂的風水寶地賣的別墅,其價格是有巨大的操作空間的。你要知道,如果我們在北京城區住的別墅,其定價機制是有參照物的,按地價計算,很好估值的。”

我不太懂房地產,這正是學習的好機會,我問到:“我們住的別墅,如何定價呢?”

“很好定,比如相鄰的樓房,拍賣土地時,有一個地價,也就是土地拍賣總價除以土地總面積。比如,我們別墅區附近,規劃有一個樓房,同時與我們別墅的土地競拍,大致上得出相同的土地價格。但依據設計,對方修的樓房賣出的總價,與我們修的別墅賣出的總價,減去不同的建安成本,就可以得出別墅總價了,別墅總價除以面積得出單位面積的價格,這就是參照。”

我想了想,大概明白這個公式了土地總價確定了,那麼就可以比較了,增殖部分按相應比例扣減就可以得出別墅參照價格。比如以相同面積相鄰樓盤價格來計算,利潤率嘛,按大概差不多或者更高一點,也可以參照。畢竟,別墅的去化率要稍低一些,消費物件對價格的承受能力要相對高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這是對有參照系的別墅而言的。對於沒有參照系的別墅,定價就是一門藝術了。你說,在西湖風景區的別墅,是按成本來定價的嗎?”

“當然不是,那裡面有風景溢價。”

“對了,西湖風景區內沒有商品房,無法參照價格。但這個風景的唯一性,是價格炒作的噱頭,具體怎麼定價,與心理影響和市場追捧有關。而在這些操作的過程中,第一套賣出去的基礎價格,最為關鍵。如果第一套價格賣好了,後面價格的升降,完全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定。”

我彷彿明白了一點,定一套是基礎價格,這是剩下所有價格的參照物。

“問題還不在這,在於這個基礎價格如果能夠定高,那麼對於後面的銷售,還有巨大的影響。比如,第一套別墅賣出八百萬,那麼老闆賺了三百萬。但是其它顧客並不清楚其真實成本,只能根據與第一套的比較來確定自己是否划得來。那麼,我告訴你,如果市場好,我可以按第二套八百五十萬來賣,第三套按九百萬來賣,造成買晚了還要漲的預期,這就為提前收預訂金打下了基礎,也就是借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生意,這樣滾動下去,利潤有多高,你想想?”

這個我懂,提前預售,這是商品房慣用的操作,是利於資金周轉的。開發商宣稱自己的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五,這只是一個噱頭,他是用總收入減去總成本得來的。但是,從開發商拿到土地起,就可以利用銀行貸款進行操作了,再加上預售制度,幾乎不需要開發商再投入資金了。經常是這樣,開發商的樓盤總銷售額如果是一個億,也許這個開發商從一開始就墊了一千萬土拍保證金。這個利潤率得乘以十,就是百分之五十了。

我問到:“如果後續銷售不太好,那他怎麼說?”

“這房子值八百萬,我們是朋友,虧點,七百五十萬賣你,怎麼樣?他要這樣說,你動心不動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