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愛心的來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媽彷彿在跟我進行感恩教育,但我覺得這不算道德綁架。我對岳母承諾時的話,出於真心,並不是因同情或者個人義務說的。

當一個女人,盡其所能滿足你,用全部身心愛護你,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幸運。我很滿足這種幸運,並以此而快樂。

如果拋開那些道德、信用、愛情、心靈等形而上的層面,單從女人對我的功用而言,妍子也是不可替換的。如果說喬姐是個調味品,她讓我嘗到了猛烈的女性味道。那麼小池就是我的主菜,廚師的藝術全在主菜裡,充滿創造和想象空間,主菜的集合就是火鍋。但妍子,卻是滋養我的白米飯,包含了大部分營養價值,是我日常活動能量的來源。

白米飯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當我從缺少家庭關愛和安全感的經歷過來,我最需要的是抵抗飢餓的東西。

我所缺少的,妍子大部分都能夠給我。

我想起肯尼迪的妻子,對瑪麗蓮夢露說過的話,大意是:你可能成為他一時的戀人,但我,卻是他的習慣。

妍子是我的習慣,儘管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我的思想經常走神,我也做過好多錯誤的事,但妍子所帶給我的生活,讓我習慣於這種舒適而滿足的狀態之中。

我想起了與二娃在一起的時光,那時的我,既沒有追求偉大的靈魂愛情的夢想,也沒追求世俗富貴的膽量。我們只是想有錢吃燒臘,我們只是想自由自在地過著不受貧困的、有尊嚴的、大眾般的生活。

當你深陷泥淖,你不會妄想飛翔;你只想爬出來,走在堅硬踏實的土地上。

當然,沒有自己親生的後代,算是一個遺憾。但這並不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後代只是感情和基因的一種延續方式,但我更看重的是感情。敦煌老劉很少回四川祭拜自己的父親,因為從小喪父,缺乏感情。我也不記得我爺爺的墳墓,因為我沒見過他,也沒有感情。從感情而言,收養和親生,區別不大。

人不能什麼都想要,得有取捨。只要你最想要的東西,其它的都不算重要。

對此,我想起了傳宗接代這個詞。這是一個騙局,是儒家思想在兩千年前留給我們的一個陷井。

首先,我分析了這個觀念產生的時代及原因。在儒家推行的社會秩序中,是講究等級的,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種等級在社會中的表現就是:禮。對於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人生路徑而言,是專指士大夫而說的,至少這也是讀書人的目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當個順民就可以了。

給老百姓飽飯吃,就是統治都最大的恩賜,老百姓是不配享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待遇的。但是,只求養活一個人,那人不跟豬一樣?所以,得給老百姓找一個精神上的出口,猶如沒有實際意義的奶嘴,給百姓以心理上的麻醉。

這個奶嘴就是:傳宗接代。比如,你的價值,就是死後在祖先牌位之上。在父系傳統的遺毒下,男子才有傳承的資格,所以,生兒子是老百姓最大的追求了。與這配套的,還有家譜制度,宗族制度,繼承制度,婚姻制度,姓氏制度。衍生出一大堆東西來,許多人把它誤以為傳統文化的主體。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道統法統組合成的正統,傳宗接代這類東西,連統治者自己都不太相信,這是用來給老百姓做樣子的,給老百姓偶爾吃飽了的精神,找點活幹。

我們到支撐這套制度的因素中去考察,發現均不可靠。比如祠堂,現今一些農村,人們吃飽了,精神需求就來了,有的姓氏的人群就修建祠堂,企圖恢復祭祀先祖。但這個祠堂既沒有血統上的嚴格性,也沒有協調同族關係的社會功能。說它沒有血統上的嚴格性,就因為供奉的祖先,往往是不可靠的。作家兼民俗文化保護者馮驥才,在考察了大量的祠堂後發現,三代以上祖先的名字,錯誤就常見了,更莫說依託遠古的先人,也許基因上根本就沒有聯絡。

家譜這個事也是,錯誤百出,缺乏考證。拉一個同姓氏的古代名人認作祖先,給自己姓氏臉上貼金。比如,有姓莊的,把自己的祖先說是莊子,那麼,歷史上記載過,莊子有兒子嗎?我們是他第幾個兒子的後代?家譜沒有延續,沒有佐證,都是耍流氓。

從姓氏上來說,就更可疑了。古代皇帝有賜姓的習慣,也就是因政治原因改變一個家庭的姓氏。也有因避禍原因主動改變姓氏的。也有因農奴隨主人姓的,也有因奴隸主所在的封地而起姓的,也有因民族整合而改姓的。比如,李世民有鮮卑族血統,這個李就不純粹,但他們作為皇族,都帶著造假,居然號稱自己是老子的後代。可見,中國的姓氏傳承,早就失去了血統的真實性,混亂而無真實價值。

建立在血統關係之上的傳宗接代制度,需要相應的經濟和社會功能來支撐,但在今天,是不可能的。沒聽說哪個農村,同姓之間的經濟糾紛,是要靠族長來調解的。還不如村支書來得權威。當然,主要靠法律關係來調整。

在歷史上,所有宗族,最盛時期早已過去,從秦代的郡縣制開始,以家庭來傳承的事業已經被政治上判了死刑,打擊宗族豪強,成了中央政府的主要任務。漢代雖然企圖恢復,但七王之亂給了漢王朝沉重的教訓,透過齊家來治天下,會分裂社會分裂皇權,是必然行不通的。每個人都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搭上同宗同族的便宜,但這正是近代政府反對的目標。

宗族的最後終結者是孫中山,從此以後,沒有貴族。今天還想開歷史的倒車,可笑不可笑?

我覺得,今天的中國,人們開始吃飽了,有精神上的追求了,這不錯。但還抱著古代已經拋棄的奶嘴不放,也是因為大部分中國人,沒有人格獨立的習慣和獨立思維的能力所致,總想把自己的追求依附於一個所謂的團隊,尋找安全。這是精神無能的表現。

當然,精神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文化大師們在啟蒙時代提出的理念,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啟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動物的本性是強大的,基因傳承的**是本能的。西方也還有家庭的事例,不過不分男女就是了。

今天中國的重男輕女是歷史農業社會造成的。農村勞動,男子擁有部分體力優勢,所以是這個觀念的經濟基礎。但在今天,生產向智能化轉移,女性越來越多地產出,使得男子優越論受到了衝擊,越是現代工商業發達的地方,越是大城市,男女的不平等就越輕。所以,重男輕女,今天成了愚昧的代名詞。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在我的老家四川,男女出生比例大致相當,因為四川的女性勤勞能幹,導致很多家庭都是女性說了算,這算是特例了。

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有個孩子,哪怕他不是我親生的。撫育他,照顧他,培養他,將我的資源我的經驗傳給他,看著他達到比我更高的程度,這是一件偉大的作品,從感情價值到社會價值,都是值得驕傲的。

這種目標,可以達到,與妍子的生育能力無關。

當妍子把早餐吃完的時候,我們都稱讚她的飯量,她卻說我媽做得好吃,要天天吃我媽做的早餐。

“妍子,只要你喜歡,三餐我都包了,我都給你做,好不好?”

“不行,媽,那樣你太累了,這樣吧,你每天中午或者晚上,給我炒一個菜,稍微有一點辣就可以,我喜歡。”

妍子露出自然的微笑,我對她精神恢復的狀態感到吃驚。對於她的狀況,精神恢復比身體恢復,是一件更漫長的事情,但今天的效果,卻出乎我們的意料。難道,我真是她的特效藥?

當中午岳父和宋姐到來時,妍子吃完了午餐,我媽就和宋姐回去了,她們要準備晚餐。

乘著岳母陪妍子上廁所的機會,岳父拉著我,一起到醫生辦公室,詳細聽了醫生的介紹和診斷。

妍子永遠喪失了懷孕的能力了,子宮已經手術,不完整。岳父一直在觀察我的表情,我知道他在想什麼。岳父岳母當年只有妍子一個後代,是因為岳母的身體原因,在朱先生醫治的情況下才有的。即使岳父有想要一個兒子的想法,但也無法奢望。但是,他不確定,我是不是想要一個兒子來傳承姓氏,何況,妍子完全失去了懷孕的能力,我甚至不能有親生的後代。照我岳父看來,這對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從醫生辦公室出來,一老一少兩個男人,躲在樓梯間,進行了嚴肅的對話。

“小莊,妍子就現在這個情況,你是怎麼想的,就直接跟我說,我是男人,能夠理解。”

“爸,這話我已經跟媽說過。但是對於你,我還想多說兩句。只要妍子沒事,其餘的,並不重要。也許,你們會以為我是在安慰你們,所以,我要說說我的理由。”

岳父很懷疑地看著我,這是他第一次對我用懷疑的眼光。

我沒有躲避,因為我所說的,正是我所想的。

“爸,你知道我的身世。對於親生後代來說,這是人的本能,當然希望有。但是,這又不是太重要。比如我父親,他倒是有我這個親生的後代,但是,我既不能給他感情上的慰藉、也沒有給他生活上的幫助,當他去世時,我甚至沒給他帶來任何生活的希望。我甚至不知道我爺爺的墓地,因為我們之間並沒有感情。所以,從血緣和感情來說,我更重視感情。如果後代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解決辦法有很多。我和妍子可以領養,可以收養,只要是我們精心哺育的培養的,他就能夠承載我們感情的寄託和精神的安慰。爸,我最需要的不是親生的後代,我最需要的是妍子給我的安定感。你們也看出來了,妍子對我是全心全意的,這種安全感,我媽都不曾給過我。對於我來說,這是最珍貴的。只要妍子愛我一天,我就珍惜她一天,所有的未來,我倆共同面對,就沒問題。爸,我真的感覺到了幸福,我也不奢望太多。保住今天的幸福,才是我最優先考慮的。”

這一長串理由,不知道岳父是否被說服,他只是長嘆了一聲:“如果是這樣,我就放心了。我怕你是因為同情與責任,才勉強自己對妍子好,如果是那樣,對你來說,就是負擔。有負擔的生活,不是好生活。”

“爸,我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不如跟妍子在一起輕鬆,我覺得舒適,這就是好生活。”當我說完這句話時,岳父的緊張明顯舒緩了好多,他估計相信我了。

事後我自己反思了這句話:“我覺得舒服,這就是好生活。”也許是這句話說服了他,也說服了我自己。

從佛教經典來說,我們在人世間,所有快樂都是與痛苦相對的產物。而舒服和輕鬆,是這種對立最小的狀態,這種狀態最長久,也最可靠了。

比如一個追求美食的人。他嘗遍各種味道,追求各種不平凡的味覺,得到豐富的體驗。但是,真正讓他離不開的,還是那幾樣家常小菜。因為,這幾樣小菜,讓他舒適輕鬆,沒有大起大落,但卻欲罷不能。真水無香,但誰又離得開水呢?

到了第三天,嶽父母和我媽,除了送飯,基本不需要他們來醫院了。妍子除了打針吃藥和做常規檢查和換外用藥,基本生活都可以自理。

我有時也不需要太照顧她,她反而要我多休息。

“哥,你睡會吧。”

“你不睡,我也不睡。”

“我想照顧你睡著,像原來那樣。”

我知道她想的什麼。她有時會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我,一是滿足她母性的需要,二是讓我感到舒適。我表示順從,我爬在床沿,她輕輕地在我背上抓癢,然後輕輕拍打,雖然沒有催眠曲,但我感受到她的溫暖,我真的睡著了。

睡著睡著,我醒來時,沒有動,因為她的手還放在我背上。我聽到了她輕微的抽泣聲,我不敢動,怕她受到驚嚇。

讓她哭一會,她前幾天的強顏歡笑,我們都假裝相信她走出來了。但是,作為她的丈夫,我知道她的痛苦被自己埋藏,她有一萬個理由哭,卻沒有一個理由笑。我們一起的所謂歡樂,其實都是假裝。

她為我的笑話而高興,她為我媽的菜的味道而高興,她為在父母面前撒嬌而高興。她的高興其實都是為了讓我們放心,我們的高興也是做給她看的。誰能騙誰呢?這樣大的事情。

但她的輕聲的抽泣也迅速結束了。我繼續等待了十分鐘,假裝剛剛醒來。

“妍子,恐怕你把我慣壞了,你開始給我抓癢,越抓越舒服,以後,估計沒有你抓癢,我怕不好睡著了。”

“哥,只要你喜歡,今後,妍子天天給你抓。”

這個跟父母撒嬌的人,這個曾經自由橫行的小太妹,為了我,居然如此卑微。我承認,我有點感動。

“妍子”我聲音有點哽咽“你是天下最好的老婆,我沒想到,我可以享受這種待遇。”

“哥,你怎麼傷心了?我是要讓你高興的。哥,妍子為你而活,你高興妍子才高興。哥,如果妍子不能讓你開心,妍子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說到這裡,妍子的淚水出來了:“哥,我肚子不爭氣,讓你盼了好久的孩子,又丟了,哥啊,妍子對不起你,你打我吧,你罵我吧,妍子心裡好受一些啊。妍子多想給你生個小寶寶呢,我們看著他長大,看著他叫我們爸爸媽媽。懷著他時,我還怕今後他出來了,我冷落了你呢。哥,我們結婚以來,你什麼都給我了,我真的好幸福。哥,你給我的,什麼都有,可是我給你的,卻一無所有。”

她這才大哭起來,在我懷裡,她哭得發抖。讓她宣洩吧,讓她哭個夠。所有安慰都沒有意義,讓她發洩出來,讓洪水決堤,當水漫過一切田地,終歸是要平靜的。

等她平靜了些,我在她耳邊輕聲說到:“妍子,不要擔心,我們還有機會。況且,你,都已經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了,我不奢求太多。我們的生活,給我的,已經超出我預想太多,我滿足。只要你在這裡,我就舒服,我就快樂。”

輪到我拍她的背了,像哄孩子似的,她反問:“哥,你真的不在乎吧?”

“我在乎,但我更在乎你。你讓我舒適,就是我的好生活。”

這句話果真有巨大的說服力,前面我說服了岳父,現在,妍子也彷彿被說服。她居然破涕為笑:“別想美了,今後我要發起脾氣來,你不一定舒服。”

“那是我自找的,我接住。況且,妍子捨不得在我身上發脾氣呢。”

“去去去,瞧你那德性,什麼時候,我讓你見識一下。”

當她說這句話時,我確認,她已經平靜下來了。

我早已說服過我自己,生活中哪能沒有遺憾呢?我的一生,都是從遺憾和告別中起來的。我告別的物件中,有我不捨的,也有我歡欣的。人生就是在告別中訣擇和改變的,哲學上所謂不捨晝夜,也是一種告別的描述。

我所不捨的,有與父親的告別,有與二娃的告別,有與外公外婆的告別,當然也有與未出生孩子的告別,這些都是我不捨的,也是我沒有辦法挽回的。對於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學會了接受,因為後悔沒有用,行動無法變動既成的實事。我一直相信,自己是個勇士。我勇敢的原因,只不過是我曾經一無所有。但真正的猛士,如魯迅先生所說,面對生活的黑暗,仍然一往無前。

我也有因舍而歡欣的,與貧窮告別,與山區告別,與那些漂泊孤獨的日子告別。

有足夠的金錢有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照料,我不能奢望太多。

在我高中的時候,對女性有某種神秘的崇拜。雖然我們班女生也沒有幾個,鄉村姑娘長得也比較隨意和散漫,能夠讀到高中的並不多。因為她們在農村家庭中承擔的勞動特別重,而且家庭環境也大多不好,有的是成績不好考不上,有的是父母沒有送她們繼續讀書的願望了。我根本沒有愛上哪個女同學的意思,我的夢在遠方,生活在別處。況且,稍有顏色的姑娘,也早早地定了婚。在這些女同學中,大多有柔順和隱忍的氣質,這讓我很著迷。

聽說有的人訂了婚,我覺得那個男的太幸福。因為,當一個姑娘把一生的未來託付給你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她所有的美麗獨特神秘以及忍耐,都是為了你。你應該想到,她離開父母,她拋棄二十年來,所有的友情、激動、感性和艱辛,所有的累,全部歸零,都是為了你,你不應該感動?不應該憐惜?不應該珍重這不顧一切的付出嗎?女性是如此的神秘而偉大,當她用盡春天的溫暖,努力綻放給你看的時候,你有沒有因此而充滿感激?

從自由的角度來看,你可以愛上任何人。但那個將全部精力給予你的人,是不是應該獲得你的尊重。如果她將心也交給你,你是不是至少在某個時候,為她動點心?

不相信有所謂永恆的愛情,愛情是偶然發生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某個人用努力來博得你的歡心時,你會在許多的瞬間,升起良心本有的悲憫。

慈悲是這樣來的啊,慈悲是所有愛的源頭,如果觀音菩薩,是所有眾生的母親。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頂禮觀世音菩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