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二百一十二章 投資的訣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的結論是:耕讀傳家。這是給後代預留了底線和發展空間的穩妥做法。耕者,可以足衣食,保平安,這是底線;讀者,可以入將相,興家族,這是發展。

在投資人上,可以分為投資別人和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方法很簡單,主要從技能見識以及交際圈來打通向上流動的渠道。投資自己中,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投資子女,給他最好的教育和環境,以促成子女成才成人,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例子。

投資別人的學問就大了。在歷史上,如果有錢,就用財聚人,如馮鍰彈鋏的故事,如宋江及時雨的由來,仗義疏財,義是外衣,是收心的旗號,財才是收人的法寶。

當沒有財時,要收人,就得打出感情和事業的旗號了。所謂事業,是給予希望,起畫餅充飢、望梅止渴的作用;所謂感情,就是利用人性的特點,弱者當抱團取暖的便宜策略。劉備,就是運用此法的高手。

為什麼說單純的感情是不可靠的,因為感情是善變的,時位之移人也。即使利用感情牌,也要儘量運用基本感情,如父子如兄弟等,結拜就是其中的最流行的方式。但一旦擁有天下,就不能共富貴了,因為抱團取暖的必要性不存在了,講感情,何必呢?

但作為投資人的前提,當你有感情和錢財或者事業的付出的時候,你能選準投資物件嗎?

我在部隊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老往中隊圖書室裡跑,裡面除了雜誌外,多數是一些黨史和軍史資料。尤其是有一個全套的新四軍第五師的軍史資料,有一段時間,讓我很是著迷,從它的前身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到後來中原突圍的歷程,當時在世的親歷者的講述,讓整個故事變得非常生動。

我們中國人喜歡看三國看水滸,但是,真正的大歷史,比這精彩得多。當你將自己代入其中某個人物時,他們的講述也許是集中了一生最寶貴的傳奇、最沉痛的悲喜、最質樸的感情,這是任何文藝作品都比不了的,它真實。

真實就是力量。至善、至美,基礎是真。

那裡面有幾個著名投資人的故事。其中一名,是說的徐海東大將。紅二十五軍獨自長征時,完全沒有外援沒有根據地,其核心人物政委吳煥先,在部隊進入安康時,與其老部隊紅四方面軍僅距離一兩百裡。在究竟是回老部隊還是追隨中央到陝北時,他堅持看好中央紅軍的路線,為紅二十五軍開闢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從當時來說,力排眾議的吳政委,簡直就是偉大的戰略家,他為紅二十五軍指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路線,事後歷史證明,他的投資策略,高人一等。

雖然吳政委在接近陝北時犧牲了,但他的接班人徐海東也繼承了吳政委最佳特點:選擇偉大的投資方向,拿出徹底的投資決心。

當時中央紅軍立足未穩,老毛與二十五軍原老領導老張不睦。中央紅軍窮困疲乏,老毛抱著試探紅二十五軍態度的意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救急,寫了個借條,希望在徐處借一千銀元。此時,徐的投資天賦發揮到了極致。他不借,直接送五千銀元,並在每班抽調一挺機關槍和子彈若干,直接送給了毛。這不僅表明了立場,更是救急於水火,老毛至此以後,對紅二十五軍始終高看一眼。

精彩的回報總在後來一一表現。在政治上,毛將二十五軍的長征與中央紅軍、二六軍團的長征並列合稱,其餘的長征都是元帥參與的,而二十五軍卻是一個級別較低的孤軍,為何得到如此高的政治評價?不言而喻。解放戰爭時期,徐因身體有病,很長時間沒有參加過戰爭。但解放後,毛仍然堅持將其評為大將,毫不猶豫。

在一次中央全會上,所有人員到齊,周詢問毛,會議是否開始時,毛始終沒表態,而是望著頭在下面人群中尋找,周明白了,毛是在找徐。馬上安排專人專車把在家養病的徐接了過來,全體中央成員,為了徐,集體等了一個多小時,這是多大的榮耀?

偉大的投資,其回報將更為輝煌。

要說更為傳奇的人,得說先念同志了。當年,他帶著八百人轉戰祁連山之時,人入絕境,飢寒交迫,命懸一線。為何如此?軍事上失敗,只好在絕境求生,他們所處之地,是敵人無法到達的雪山之巔。此時,他們真正的敵人是嚴酷的大自然。

一支隊伍,最後的敵人如果只剩下大自然了,那麼,它如果沒有滅亡,在人間,它就是無敵的。

這是最嚴格的自我投資,雖然是被迫的,但也是最高級的。當先念奉命成立新四軍第五師時,骨幹隊伍也是這八百人。在河南確山整編成立時,他動員時說到:你們是精英,你們是種子,今天我們這八百人,今後每個人都會是班長排長連長營長。這種嚴酷自我投資帶來的自信,被後來的經歷所證實。

抗日戰爭打完,這支八百人起家的隊伍,變成了有六萬正規軍、十幾萬地方武裝的龐大武裝集團。可以這樣說,那八百人,後來最小的也是連長了。這是沒有任何軍餉任何彈藥配備的一群人,但他們在投資自我成功後,所產生的能量,是驚人的。

中原突圍是另一個精彩。他手下的一名干將,張體學,用幾百人將國軍高級將領、美國軍事專家欺騙得團團轉,成功掩護了大部隊的突圍。

從此兩年,李張分隔千里,互無音訊。張帶幾百人,陷於敵軍精銳幾十萬人的包圍中,幾乎沒有生存可能。但兩年多後,劉鄧躍進大北山,中央問李在大別山還有沒有人,李說有。周問:誰?李曰:張體學。周疑惑:可能嗎?為什麼?李曰:他一定在,因為他是張體學。

這是何種自信?自我投資到一定程度,強大到幾乎可以笑對一切人。

當然,他還有投資別人的事例。陳錫聯,毛去世後的實際軍隊掌控者。解放前,他只是一個縱隊司令員,軍職幹部。李打仗到家鄉,尋訪到陳正在乞討的親生母親後,給予厚養,感動了陳,從此二人內心情感勝過異姓兄弟。毛去世後,中國處於巨大動盪前夜,葉帥起事前,對陳很不放心。事涉絕密,葉與李都不敢開口交談,用水在桌上寫字交流,可見當時事情之緊急危險。

葉寫了一個陳字,在後面打了個問號。李寫了四個字“絕對可靠”,在大變局來臨之前,在生死關頭,以命相賭,哪裡來的自信?李的自信,因為他在幾十年前,就對陳做過真正的投資。

這種長線投資的眼光,是你我能夠具備的嗎?

他本人在會見三峽工程負責人的簡短講話,今天仍然有音像資料可見。集中體現了他對人的投資的極端重視。三峽工程可以算是現代中國最大的投資了,然而他是怎麼說的呢?他說:我不懂工程,我只要求把想幹事、懂幹事的人配好,就行了,這就是關鍵。

看看,投資什麼專案不重要,投資額大小不重要,投資哪些人,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一切投資大師,都是一個路子。馬克思說,人是生產力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誠哉是言。

我突然回頭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也是一個投資物件呢?是的,我意識到了。首先,我是我父母的投資物件,以期得到家庭的收益或者成就感的收益。我母親當年在嫁給父親時,也算是一種投資。從當時來看,這個投資暫時以外公的投資盤算為準,以母親的投資失敗而告終。在對我的十來看投資後,母親看不到任何收益的希望,就離我而去。而對於父親來說,再大的沉沒成本,也要繼續投資下去,不僅是為了資金的收益,至少我也是他感情唯一的慰藉。想到這裡,我為我父親沒有收益的投資,深感羞愧。

我對自己的投資幾乎是無意識的。之所以我利用算命能夠掙點錢,也是沒有辦法時的唯一出路。但是,我所掌握的技能,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稀缺性,所以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

但我從未停止過對成長的追求,對能力的鍛鍊,所以,總體來說,這種自我投資,增加了自己的價值。

岳母首先想買我的原始股,她開始用感情來投資,投資物件就是我,收益的主體就是妍子。我是一個好專案?我是一支潛力股?也許吧,反正,他們進行了複雜而又有耐心的操作,最後用股東的形式將我與他們的利益繫結,他們完成了對妍子生活的期待,我得到了一個穩定而富足的家庭。

所有好的投資,都是雙贏的。

李茅打電話後,小蘇也打電話來了。說的都是一件事情,我們的手機迎來了新的轉機。

李茅臨時拼湊的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嶄新的影象演算法軟體,也就是提高黑人照片的解析度。其基本原理,不是在攝像鏡頭上下功夫,而是在手機顯示上下功夫。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手機品牌,究竟是一次性給錢,買下這個軟體的專利,還是按入股分成的模式,讓這個臨時團隊成為我們新的股東。

我問到:“買下新的軟體專利,需要多少錢?”

“兩千萬,這是十幾個人努力半年的結果,每人分一百萬,他們的智力和勞動,值這個價碼。”這是李茅的回答。

我問小蘇:“按我們三個人平均分成,拿出這筆資金買斷,有什麼困難嗎?”

小蘇回答:“莊哥,你知道,我結婚買房,已經花了很大一筆了,如果要我再拿出六百多萬,我確實有點困難了。但是,如果你們堅持這個方案,我貸款還是有門路的,這個倒不用擔心。但是,我考慮的是另一個方面,這事我也跟李哥討論過,想跟你商量一下。”

我暫時沒有回答,聽他說完:“莊哥,這個軟體是一個初步的方案,雖然現在可以用,但今後有完善和提高的巨大空間,李哥這樣說,我覺得是有道理的。更重要的是,一旦這個軟體用在我們的手機上,軟體升級和打補丁,還是需要這個技術團隊的合作。我想不妨這樣,我們將股份的百分之二十拿出來,作為他們團隊的技術入股,以保證整個軟體生態與我們手機的同步性,利益捆綁才是長久之道。如何?”

“這事你跟李茅商量過了?”我問到。

“商量過了,莊哥。是這樣,我原先提的方案是給團隊百分之二十五,然後我們三人各佔百分之二十五。這被李哥否定了,他的意見也覺得有道理,當然,他也是為了消解我們的猜疑。用他的原話說:股權結構,不能留下後患。”

“他的理由是怎麼說的?”

“他說,如果把三方股份變成四方股份,各佔百分之二十五。如果在公司重大決策上,出現二比二的情形,就無法做出決策了。各佔百分之五十,怎麼定?他認為,所有股權結構,不能衝擊我們三人的治理模式。也就是說,所有大事,在公司裡,我們三人中,必須有兩人共同贊同的東西,才可能有效。他認為我們三人各佔約百分之二十七的股份,那麼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是技術團隊的了。這樣,這個技術團隊就是一個分紅的團隊,並不在決策上戰勝絕對影響力。比如我們三人,任意其中兩人反對一個決策,總票數就達到了54%,就反對成功,反之亦然。他認為,公司最終的決策者,始終保持在我們三人共同決定的手裡。當然有個前提,技術團隊的人的股份不是以集體形式出現的,是以個人形式出現的。也就是說,他們每個人的比例最多的有百分之幾,最少的,也就百分之一左右,這樣,就可以保證他們中的個體,不會影響整個公司的團結和執行。”

我聽完後,不由得感嘆了一句:“跟然然久了,李茅也變得鬼精鬼精的。”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端公學牛神”小蘇玩笑到,我在電話這邊也笑了:“好,就這麼定了,請他們進入。他們不投錢,只分紅,我想,這個條件,技術團隊是無法拒絕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行,我這就跟李哥商量具體細節,到時候,電話跟你商量。代我全家,跟妍子問好啊”小蘇那邊語氣歡快地結束通話了電話。

我突然想起了什麼,對了,王班長。我馬上給小蘇打了過去:“小蘇,一個事,原來說過的。你馬上聯絡試製產品,先出來的樣品,寄給我,我跟非洲的王班長聯絡一下,如果他覺得好,就讓他當非洲總代理,你覺得呢?”

“那必須的。莊哥,我加快進度。要不是王總在是非洲,我們還沒有設計這手機的想法呢。況且,這傢伙是手機銷售的大師啊,沒有誰比他更合適的了。”

在上次手機賺錢的時候,我們三人都有未分配利潤,留在小蘇管理的賬戶上。小蘇作為總經理,負責試製產品,資金、廠家、技術標準,全是他熟悉的。所以,這個樣品出來的過程應該不超過一週,我得趕快做好下面的工作。

其實,我也在投資小蘇,因為他是個銷售人才,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我支援了他,現在,他在幫我賺錢。回頭細想一下,我幾乎沒拿多少錢出來,所有在賬上的我的利潤和收益,我本人幾乎沒有付出成本。一本萬利的收入,是從投資小蘇開始的,我也是在投資人,我是不是很高?想想都得意呢。

這得趕緊跟王班長聯絡了,要問他的意見。結果跟王班長打電話,兩次都沒打通。害得我有點擔心起來:他遇到土匪了?遇到戰亂了?他手機沒電了?他出意外了?

直到晚上,王班長來電話了:“小莊,你打電話,找我?”

“打你幾次電話,都沒打通,怎麼回事?”

“對了,訊號不好,我再給你發個號碼,這個不通就打那個。在非洲,沒幾個電話號碼是不行的,它這裡訊號不好,通訊公司又複雜。得預備個雙卡雙待,還真沒法通訊。”

原來是這樣,看樣子,必須得跟小蘇通知,必須將手機設計為雙卡雙待了。

我將我們手機拍攝軟體的情況,告訴了王班長,希望他能夠做我們手機的非洲總代理,問他有什麼條件和要求。

“那是個好事呢,小莊,前次我跟你開玩笑說的話,你還真落實了,有本事,夥計。要說要求,第一,必須雙卡雙待,通訊制式必須符合非洲要求,這個不難,我直接把非洲移動通訊的制式及技術標準,發給你。第二,必須能夠分辨出黑人的人臉,我是說顯著區分,這是技術上的要求。如果這兩點能夠做到,那麼,肯定大賣。你要我做總代理,我就答應了,沒什麼,我倆本來就是夥伴。”

“不是這個意思,王班長,你跟我個人是夥伴,是兄弟,這不假。但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況且,我是代表公司集體來跟你談的,你代理費,必須要算清楚,不然,你做得不省心,我也不安心,不需要客氣,你按行情來說就行。”

我這也是實話,沒有雙贏的生意,要麼有風險,要麼就是坑人,這是長久不了的。

對方沉默了一會,估計是在盤算。

“這樣吧,小莊,你每部手機,給我一百元人民幣的代理銷售費用,這樣可以吧?”

我也算了一下,以年銷售一萬部來說,一百萬的銷售費用,根本不夠他在非洲鋪攤子,更莫說打廣告佔市場了。

“太少了,王班長,這你前期得墊付多少錢啊?況且,你在那邊還要僱人、還要打廣告、還要培育二級三級代理商,零頭都不夠啊。”

“小莊,銷售手機,你是新手,非洲生意,你也是新手。你懂還是我懂?我既然報這個價,我就是有依據的。薄利多銷、適銷對路,在今天的非洲,就等於大賣。你以為我會隨便像國內那樣搞二級三級代理嗎?錯!在中國,你們的機子相當於中檔貨,但在非洲,我可以把它當高檔貨賣。跟你說吧,我完全可以利用在衛星電視工程中,跟那些政府官員的良好關係,直接打入他們電信運營商的合約機市場,是不是很高大上?廣告也方便:多彩的非洲、親人的笑臉。這個主題好不好?況且,中非關係本來就不錯,一個國家成功了,到另外的國家就容易得多。實話跟你說吧,如果拍攝效果好的話,年銷售幾十萬臺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說年銷售百萬臺,也是有希望的。”

他這一說,把我還激動了。這是啥生意?這是大生意,夥計,這個事如果成功了,我們幾個人,個個都會成為億萬富翁。

王班長的辦事節奏是飛快的,他是行動派。大約只過了三個小時,我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及電訊制式標準,就傳到我電腦上來了。

我馬上將資料傳給小蘇,並且把其它設計要求也口頭交代了一下,最後,我問到:“小蘇,技術上你比我懂些,這些要求有困難嗎?需要追加成本嗎?”

“完全不需要,莊哥,幾天後的樣品我就給你寄來。”

“你還要給王班長寄十部過去,讓他給當地人體驗一下,提出意見,我們再修改。另外,王班長提的每臺一百元的銷售費用太低了,我建議提高到每臺兩百,你跟李茅商量一下,怎麼樣?”

“放心吧,莊哥,這事包在我身上。就是每臺兩百,作為總體銷售成本的話,在國內也算最低的,何況在非洲。”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又要完成一項偉大的投資。是我天生有商業頭腦嗎?是我天生有技術敏感嗎?

都不是,我對李茅和小蘇目前的優勢,除了手裡有王班長這樣的人以外,我最主要的特點是:有錢。

當一個人的錢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從來不缺少投資專案,你只需要認識這個專案的真實價值。當然,最厲害的是,認準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