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一百六十九章 妍子回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妍子回來了,她處理完了北京的事宜,帶著還沒打好的毛衣,回到了溫州。她要和我過小日子,要讓彼此溫暖著度過,在這天氣和心情都冷的寒冬。

當然,我那熟悉的生活又回來了,她泡茶我看書的生活竟然顯得那麼安靜和溫暖。為了迎接她的回家,我學會了一道菜:鴛鴦火鍋。

這不光是跟我媽學的,還參考了川菜館師傅的意見,結合她在大連時的口味,配齊了作料。宋姐買菜時,我專門跟她一起到了市場,我明白品種,她明白成色。

在機場接妍子時,她託運的行李有三大箱,我成了搬運工,驕傲地展示著力量。她看著我努力的姿勢,眼神流溢著幸福,我看得出來,她很久都想擁抱我了,我張開了臂膀。

氣哈出來,已經看得見白色了;熱透過來,我聽得到她的心跳。“哥,我哪兒也不去了,就跟你在一塊。”

“嗯,回家,我準備了好菜。”我一邊開車,一邊對她說:“熱烈歡迎首長回家,歡迎批評指導。”她打了我一下,打的是腿,因為我雙手抓著方向盤。

整個路上,她一直看著我,沒有移開一次目光,我不能跟她目光交流,我得看路。

到家時,宋姐出來幫忙。妍子根本沒打算讓我收拾箱子,對我說:“哥,快去炒菜,我要吃你炒的!”

好吧,是該展示真正的勞動了。我去廚房忙,毛肚水泡後,要撕成片,黃喉剖開要刮掉內部的油,生菜要多衝幾遍,午餐肉已經解凍要切成片。

好吧,是該展示真正的刀功了。我開始大刀闊斧,肉片要細長,方便撈燙;海帶要長絲,好看又好吃;有一個紅羅卜可以雕花,玫瑰形狀,我可是找專業廚師學過,自己悄悄練習了一週的。

好吧,是該展示真正的廚藝了。辣椒要過油吧,底料要炒;高湯燉好了吧,牛油要燙;蔥節白、蒜泥香,麻油預備放一旁。

“哎,宋姐,漏勺在哪兒?麻煩遞給我一下。”

怎麼這麼慢,湯麵上的浮渣必須趕快去除。回頭一看,妍子,她才找到漏勺,遞給我,滿臉幸福。

“哥,你好帥!”

“你怎麼一直在這兒?”

“嗯,你現在好迷人,人家走不動了吶。”

“我知道,幹活的男人最漂亮唄!”我不忘記調侃一下:“你是在鼓勵我天天這樣嗎?”

“你明知道我不是這意思”她高跟鞋還沒換掉,跺腳的聲音明顯:“我只是覺得你好帥!”

火鍋好了,當著宋姐的面,我將羅卜花送給妍子:“吃吧,我剛學會的,冬天玫瑰沒了,但羅卜多,我隨時可以雕。”

妍子紅著臉,將羅卜花放在盤子中央,沒有下鍋燙。

這頓飯,讓妍子吃得幸福,讓她感受到我的溫暖,讓她寒冷的心情,在家中,在我這裡,有一個熱烈的開端。

如果一個女人,因你而感動。她會回報你的,到晚上你就知道了。不可描述,可以想象。

第二天早晨,我是筋疲力盡的,當我醒來,她正看著我,嚇我一跳,雙眼看到的是她整張的臉。一陣壞笑:“累了吧,哥,吃點東西。”

煎雞蛋和牛奶,還有一盤炒青菜。難道?

她點點頭:“先嚐嚐,我在北京跟我媽學的,能不能吃?”

當然說好,這是必須的。

“晚上,請媽他們一家吃個飯吧,我定好位置,然後我們開車去接他們,好不好?”

好吧,反正,家裡的事,她說了算。

“本來想中午就請他們的,但是,他們都要上班有事,晚上時間充裕些,你覺得呢?”

都考慮得這麼周到了,我還能說啥。

一上午都是整理,清理。她找了一個玻璃杯,倒上了鹽水,將那朵羅卜花泡在裡面,說是可以長久儲存,我明白,凡是我送給她的東西,她都捨不得丟掉,就像大連那個貝殼,至今還被她掛在項鍊上。

中午,宋姐按妍子的品味,做了一大桌子菜,分量少品種多,妍子吃得開心,還不忘記跟宋姐開玩笑:“宋姐,今後不要炒這麼多菜了,我要吃得像頭豬,我哥不要我了,你要?”

宋姐也不是吃素的:“有人罵楊貴妃是豬呢,皇帝不也是愛得不能似的?”

瞧瞧,宋姐也是文化人呢,連楊貴妃都曉得。

午覺時,妍子抱著我,說到:“哥,抱著你就睡得著,為什麼?”

“我是你的藥唄。”

她嘿嘿一笑,接到:“特效!”

午後的陽光照耀著露臺,看書喝茶的好時光,妍子就在身旁。仍然有綠色的植物環繞,這裡是溫暖的南方;仍然有土地的氣息,這裡是溫暖的南方。

妍子打著毛衣,偶爾問我有一句沒一句的問題。我翻閱著書本,偶爾給妍子一個眼神的回應。在這初冬的下午,躺椅加上了布墊,腳上也換上了棉拖,但仍有鳥兒飛過,鳴叫,留下影子,在抬頭的碧淨的天空留下痕跡,妍子身邊的毛線球轉動,那鳥兒的飛行軌跡,彎曲如她手中的毛線。

她打不出完美的毛衣的,所有對美好的想象,都敵不過季節的變換。但她追求完美的寄託,她可以在想象中製造永恆的春天。

“我說,妍子,把手中的活停一下,茶有點淡了。”

“哎,我這就去重新泡,還是這種?”

“換普洱吧,有陳香,你也可以喝點。”

“哎,我馬上。”

聽著她啪嗒啪嗒的腳步聲,聽著她洗茶泡茶沖水的嘩嘩聲,聽著她用嘴嘗濃淡冷熱的喝茶聲。我閉上眼神,感受到幸福。這是一個高貴的人,這是一個漂亮的人,這是一個叛逆的人,這是一個溫柔的人,這是一個風情萬種的人。她現在只有一個身份,她是我的人。

耳邊響起那個騙子吳某的一句話:“你只不過比我幸運。”

是的,這只是幸運。所有努力、聰明、智慧、耐心,都不是原因,因為讓這些機緣形成結果的,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幸運。

晚宴時,我媽及王叔一家都來了。妍子給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給我媽的,是一個白貂圍脖,我媽笑著說:“這傢伙一帶上,就不敢去市場買菜了。”

妍子問:“為什麼呢?”

我媽假裝嚴肅地說:“我這一去,別人認為我不是來買菜的,是要買下整個菜市場。”說完,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我還是想到原來我賣水果那個市場走一走,戴上這個東西,氣氣原來看不起我的那些人。”

我接著說到:“光你去不夠,我在工廠找幾十個人,穿黑風衣,戴墨鏡,把你圍在中間,走著齊步進去,才威風,是不是?”

二牛突然問到:“扮黑社會嗎?大哥,算我一個!”

小祁笑到:“就你那個樣,穿一身黑也不像黑社會,最多像個挖煤的。”

妍子給王叔帶了一件鴨絨襖,比較長的那種,說是騎電動車,穿上它不冷,是灰色的。我考慮王叔要幹活,需要耐髒的東西,問到:“這個,黑色,可以有。耐髒,對不對?”

我媽反對到:“你懂個屁,黑色和白色都是最不耐髒的,灰色才耐髒呢,沒洗多少衣服,就敢說耐髒?”

妍子笑到:“媽,一說耐髒,你髒話就出來了。這個顏色,我問過售貨員的,是耐髒。”

王叔試穿了一下:“這麼暖和?還這麼輕?是啥做的?”

大梅解釋到:“爸,這是真正的鴨絨,不比你原來的棉衣,你沒穿過的。”

給大梅的是一套子化妝品,當然這品牌比較好,大梅非常興奮,對我媽說:“媽,這一套要一萬多呢,我在網上看過的,平時想是想要,哪敢買!”她丈夫說到:“也沒見你說過你喜歡啊?”大梅反問到:“我要是說了,你捨得買?”她老公摸了摸頭:“一個月工資,收早工,開不得玩笑。”

大梅的老公和二牛分別得到各自型號的風衣,我驚奇妍子怎麼知道他們的型號的,妍子朝我媽擠了擠眼神,我知道,她早就向我媽諮詢過,沒告訴我而已。

她給大家分發完禮物後,專門把小祁拉到身邊,說:“新媳婦來了,當然有個見面禮物。她給小祁的禮物是一套紅寶石的手飾,從項鍊到耳環到戒指。妍子說到:“本來想給你買個鑽戒的,但後來一想,這是二牛的任務,對不對,二牛,這是你努力的方向,對不對?”

“大嫂說得對。”二牛站起來,給妍子彎了一下腰,然後對小祁說到:“我暫時沒本事,你先戴大嫂給的吧,等以後我發了財,給你買個大鑽戒。”

小祁拉住妍子的手,開始了驚歎模式:“大嫂,你是我見過最有錢的人呢,也是我見過的最大方的人呢,你快告訴我,這一套值多少錢?”

三句話不離本行,她天生就是個做生意的料,連妍子第一次送的禮物,她都要問價錢,俗不俗。

妍子倒不在意,對她說到:“這是我找我爸那個關係店子買的,哥也在那裡買過,別人不會宰我的,對不對,哥,那個玉器店?”

明顯妍子會錯了意,人家是真的要問價錢,妍子還在解釋自己沒吃虧。當然那家店子我去過,給寧將軍買田黃的那家,當然不會宰我們,我點了點頭。

小祁還是不依不饒:“大嫂,你就告訴我吧,我要知道價錢。”

“難道,你還想還錢給我不成?”妍子又會錯了意。

“不是,我就是想知道價錢而已。”小祁的心情有些急的,看樣子,她真的是僅對價錢感興趣。其實,在座的,除了我和妍子外,他們幾個都沒說話,他們都在等著妍子報價呢。

“不貴,四萬多就拿下了,比上次送大梅那個還便宜些,但貨不比那套差,因為人家給我們的是成本價。”

小祁驚叫一聲:“哎呀,我的天啦!這得賣幾百部手機才賺得回來啊。”

在大家的笑聲中,小祁解釋到:“我當姑娘時,和我的小姐妹一樣,也買些地攤貨來戴,塑膠的紅寶石我也戴過,二十塊錢吧,沒你這重。下次,小姐妹來,我就把這戴上,告訴她們,我終於有真寶石了。大嫂,我剛才非要問價格,你莫多心。我要知道這麼貴重,平時我絕對不會帶它的,怕丟了,怕碰壞了。如果要帶,除原來的小姐妹在場的時候,紅寶石,讓她們眼紅!”

哈哈哈,原來是這樣,她炫耀的時候,必須要知道價格,要不然,別人問起來,怎麼吹?

小祁在整個晚飯期間,都在跟妍子嘰嘰喳喳。我問到:“你們在說什麼,那多話。”

“哥,我們女人開店子的,交流經驗,怎麼,不行啊?”

好吧,兩個貧富懸殊巨大、家庭環境懸殊巨大的人,居然因為都開過店子,說起共同語言來了。儘管一個是開過酒吧,一個是守著一個手機店。

喝酒吃菜進行順利,妍子突然端起一杯酒,對著對面的二牛敲了桌子說到:“來,敬你一杯!”二牛手中的碗筷還沒來得及放好,就雙手去捧酒杯,筷子掉地上嘩嘩響,他也顧不上了,畢竟,這是妍子第一次拿正眼瞧他,給他敬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嫂,該我敬你的,要不是你跟大哥幫我投資,我今天還不知道躲在哪裡打遊戲呢。”二牛的話誠懇,當然有點結巴。

“二牛,當時給你投資,不是因為感情。是為了甩包袱,你知不知道?誰知道,你這好傢伙,還真讓人刮目相看,當起老闆來了。以後你的事,我和你大哥都不管了,這不是有小祁呢嗎!”

二牛一口幹了杯中酒,說到:“大嫂,我覺得,我今天算是個男人!”

“切!算不算男人不是你說的,要小祁說了才算!”妍子這話,把小祁的臉都說紅了。

妍子真敢往上捅詞啊。她不見外,氣氛就和諧起來。

吃完飯,把他們送回去,我們倆回到家裡,我對妍子說:“你這紅寶石送得好,看把小祁感動得。”

“啥嘛,大梅結婚時我是送的這,二牛的媳婦,當然也要送這喲。要不然,不公平,對不對?”

這都想到了?妍子真是越來越心細了呢。心細是說明她用了心,只要她用心的事,就做得妥帖。

又恢復到原來的生活模式,每天到工廠簡單看一下,然後回家看書。有時,也與妍子出去參加一下她的同學或朋友聚會,但這種聚會越來越少了。有的同學已經結婚,有的朋友正在外地,人數越來越少瘋狂的程度也越來越低,少年輕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有重量,雖然想狂,但已經無法輕鬆了。

接到李茅的電話,他問我一個問題:“莊哥,你是搞傳統文化的,南懷瑾這個人,怎麼評價?”

“哪個南懷瑾?我怎麼沒聽說過?”

“你怎麼沒聽說過呢?這麼有名。我也是要回山東去,想給父親買一些傳統文化的書,我諮詢了一下學文科的同學,他們推薦了南懷瑾,就是溫州那邊的人,現在人在住在浙江,你怎麼沒看過他的書?”

“真沒看過,最近我在看二十四史呢。”我把話題岔開:“怎麼,要回老家,然然也要去嗎?”

“她要去,算是正式登門吧,估計,明年,我們就要正式辦婚禮了,到時候通知你。”

我正要表示提前祝賀,突然,他又插話來:“差點把大事忘了,日子得你定,跟我精確地算一下,記住了?”

當然得答應,這是我唯一可以幫李茅的地方了。

掛完電話後,我突然覺得,自己離開北京後,對文化方面的資訊不那麼敏感了,還留在剛日讀經、柔日讀史的傳統模式,也沒讀出什麼明堂,算了,管他南懷瑾是誰,看看不就知道了?況且,按李茅的說法,這麼有名,浙江人,關鍵是,他還活著,我想瞭解他的興趣大增。

到書店,一問賣書的,果然有名,有他的專櫃,管他呢,先把找得到的,一樣買一本,全部拿回家,總共有十幾二十本之多,看樣子,這人十分高產。

《論語別裁》、《孟子旁通》、《莊子他說》,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東西。還有什麼《靜坐養生與長生不老》這明顯是道家的東西,還有《參禪日記》、《金剛經說什麼》等佛家的東西。從內容上來說,可以說是貫穿儒釋道、綜合百家言。只要不搞成大雜燴就好,這類大雜燴的東西太多了,比如原來在人民大學聽的那個所謂臺灣來的國學大師,貌似四面出擊、實則一盤散沙,沒一樣弄通了的。

從哪裡看起呢?先看本人介紹吧。

一看他的事蹟簡介,就覺得這個人有看頭。他的經歷真是豐富,人生真是起伏。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本最值得欣賞的書。他少年成才,隨蔣介石當兵,當軍官,當軍校教員,二十幾歲就搞到校官。後來到成都修道家、修佛家,與諸多名人有交集。到臺灣後,受過苦,講過學,還當過蔣經國的高參。大陸與臺灣三通後,又義務籌資,修建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金溫鐵路,並獲得成功,開中國鐵路建設風氣之先,為家鄉人民做百年功德。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人生,成功和失敗交織的經歷,肯定給他的思想和能力帶來了巨大的收穫,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近代知識分子的樣本,況且,他還活著,現在杭州,算是落葉歸要,這真是了不起。

我部隊的老指導員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經歷就是能力。我非常認可,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哲學上來說,實踐是知識和能力的第一來源,照本宣科的人一定不是好老師。我本人還有一個體會,自己沒有過成功經驗的人,他的學問就比較值得懷疑。比如孔子,他畢竟當過大夫,也是高幹,當首都公安局長時,成功治理過治安。所以,在政治上,他有成功的經驗,所以推銷政治方案時,才有國王願意接待他。成功過的人,嘗試過成功的滋味,再談寵辱不驚,就比較有資格。在人格上也可靠一些。當然,這只是機率上的判斷,不絕對。比如陶淵明,他是成功過還是沒成功過呢?當然,他的價值不是學問,是藝術情操和人生態度而已。

既然有興趣看他的書,這麼多,從哪裡看起呢?我在書堆裡扒了扒,兩本書的書名引起了我的興趣:一是《周易雜說》,我自認為自己對《周易》的瞭解,雖然不是特別專業,但也算是比一般人強許多,關鍵是我還有許多實踐經驗,這是普通學者比不了的。但是他既名為《雜說》,也就不是正說的意思。況且,我對所謂的“雜”最為忌諱,因雜而不專的事,我見得太多了,先把這本書放一放。第二本是《周易系傳別講》,我就是學《周易》的,孔子所作的系傳也讀得爛熟,但許多不明確不理解的地方,至今沒人給我答案,因為董先生去世了,我問誰?孔子在作系傳的時候,是對《周易》學習後的論文集,他企圖用人文和道德的方式來闡發《周易》所蘊含的道理,擺脫單純算命的誤區。一本算命的書,如何能夠成為指導天地陰陽、人倫社會、政治法律的綜合性哲學經典呢?孔子在系傳裡,可以說把這種聯絡發揮到了極致。系傳也可以當文學作品來讀,文字優美,對仗工整,意義典雅,用詞通俗。當然,所以這些,偉大而智慧的孔子,勤奮學習的孔子,韋編三絕的孔子,他所有的結論都必須站在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根基上:天人合一。

時代已經很久遠了,文字也改變了許多。今天我們讀系傳,雖然孔子當時用詞明白,但也有許多我們理解不了的地方。況且,對系傳的解釋,歷代均有大家,他們的文字更難懂,意義闡發得更幽深,用詞更為險峻。我不是沒讀過古人對孔子系傳的解釋,但越讀越糊塗,後來乾脆放棄,不猜古人的迷語。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些解釋孔子的人,本人也沒真正讀懂孔子吧。

也許,這本書能夠給我答案呢?試試?(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