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北美棋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法國遠征軍在匹茲堡共擁有四座軍營,駐兵總計3850餘人,是建制不完全的一個遠征師。

遭遇偷襲的城郊軍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駐紮著法軍官兵共計2300餘人,防禦較為鬆懈。

城效軍營遭遇到近7000名匹茲堡武裝民兵的圍攻,法軍在深夜猝不及防戰鬥中陣亡762人,傷俘1455人,是一場徹底的慘敗。

此外還有百餘名落荒而逃的法軍官兵,趁著夜色掩護不知所蹤。

匹茲堡地方民兵武裝對法軍展開了痛快淋漓的復仇之戰,這對侵略者囂張氣焰是一次沉重打擊,引發了整個北美震動。

已經很久了,美國民兵沒有取得如此暢快的勝利,這極大的振奮了民心士氣。

次日上午

剩下三座法國軍營中的官兵聚集起來,加上連夜逃回來的百餘名漏網之魚,總計彙集了1600餘人的力量,攜帶者30餘門野戰火炮氣勢洶洶的殺回來。

當這些法軍士兵來到戰場,發現面對的是嚴陣以待的匹茲堡民兵武裝大軍,他們中的很多人換上了從法軍身上扒下來的軍裝,還有先進的法式夏塞波步槍和皮靴,已經在曠野上列陣等待。

這些匹茲堡民兵足有上萬人,彙集了比昨天夜間參加戰鬥更多的人手。

這些人中,除了中間的兩三千人服色較為整齊,武器裝備統一之外,兩側和後方都是黑壓壓身穿五花八門衣裳的美國民兵隊伍。

有白人,也有華人,很多人手上拿著品牌不一的老式滑膛步槍,但士氣相當高昂。

見此情景

法軍指揮官桑比諾少將猶豫了,對面這些匹茲堡民兵連同繳獲拉出了40多門野戰火炮的陣容,還有一支200多人的騎兵隊,實力不容小覷。

若是硬碰硬攻擊,自己手上的這點兵力稍顯單薄。

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很快法軍排開了進攻線列,率先用火炮轟擊,而對方很快也還以顏色,“轟隆隆”火炮互射了十多分鍾,各自造成了一些傷亡。

眼看著敵軍棘手,法軍指揮官桑比諾少將指揮經驗豐富,知道今天絕討不了好,不得不宣佈撤退。

當法軍重新套上炮車,狼狽的開始調頭撤退時,對面的匹茲堡民兵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興奮的將帽子甩上天空歡慶勝利……

1890年3月13日

帝都長安

匹茲堡戰鬥的訊息迅速傳播開來,宮闕重重的大明皇宮內,也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勤政殿暖閣

皇帝李察笑意盈盈的看著最新簡報,臉上紅光滿面,顯得格外的心情舒暢。

身居高位,他得到的訊息比匹茲堡民兵可廣泛的多,也豐富的多。

匹茲堡戰鬥讓法國人狠狠栽了個跟頭,顏面大受損失。

羞惱之下,位於巴爾的摩的法國遠征軍司令部正計劃調兵遣將,集結重兵殺向匹堡堡,誓言無論如何要找回場子。

牽一髮而動全身,北美各方勢力全都行動了起來。

英國率先表明了堅決反對的態度,通電警告法國北美遠征軍司令讓-弗蘭索瓦-佩西尼中將,表示;

“大不列顛絕不會允許法軍肆意妄為,如若法方一意孤行,皇家海軍將會採取措施封鎖北大西洋,嚴禁任何作戰人員和物資登陸北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唐帝國駐美總司令部也表達了鮮明的反對意見;“美國的形勢不能陷入報復……戰爭……再報復……再戰爭的怪圈中,法方應保持明智的剋制態度,爭取有利於和平解決的契機,而不是再度激化地區局勢……”

米利堅合眾國本傑明-哈裡森總統則在第一時間發表公開談話,對匹茲堡民兵自發的反擊法軍勝利“予以最熱烈的祝賀”“這是一場美國人民自發反擊侵略者的偉大戰鬥,必將載入史冊”云云。

長安和巴黎的跨洋電報,倫敦和巴黎之間的跨洋電報頻繁往來,互相試探對方的政策底線,表明自身的嚴正態度,在政府的最高層面進行私下溝通……

從最新得到的訊息來看

由於英唐美各方的強烈反對,法方強行干涉的立場已經鬆動,但依然不放棄報復的承諾。

可能並非在匹茲堡,興許在其他的什麼地方?

這也完全可以理解,法蘭西畢竟是老牌世界列強,多少要找回一些顏面來。

皇帝李察放下手中的簡報,端起熱騰騰的香茗喝了一口,細長的手指有一下沒下的輕輕敲打著御桉上的奏摺,思索著當今的北美形勢。

繼緬因民主共和國,康涅狄格共和國相繼分裂獨立以後,美國進一步走向分裂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這其中

大唐帝國透過幾十年積累的深厚底蘊,先後破壞了紐約州與新澤西州聯合建國的企圖,破壞了紐約州拉攏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聯合建國的企圖,促成了康涅狄格共和國獨立建國程序,可謂成果極為豐碩。

這些暗地裡的努力,促成北美地區形勢向著大唐帝國期望的方向發展。

至於讓大唐帝國也有些措手不及的緬因民主共和國,現在綜合各方面彙集的情況表明;是英國老出手了。

英國老還有進一步的企圖;

他們正在極力策動緬因民主共和國加入加拿大聯邦的大家庭,進一步壯大加拿大的力量。

果然,世界列強就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毫無疑問,在這一問題上唐法兩國需要聯手應對,破壞掉英國老的美夢。

緬因民主共和國作為新英格蘭地區的最早成員之一,殖民開發的歷史較早,在法國統治時期就是最早的殖民地之一。

但由於地處高緯度寒帶,開發程度遠不及溫暖的北美中部和南部地區,早期的緬因州居民中,以英裔和法裔白人為主,人口結構大概2:1的比例。

1862年第2次北美戰爭後,陸續有一些義大利移民和華裔進入緬因州定居,逐漸形成了當前多民族雜居的社會結構。

正是源於這樣的現實,唐法兩國聯合起來對緬因州施加影響,比大唐自己單幹效果好多了。

大唐透過隱秘渠道得到的相關訊息,已經在第一時間通報了法方。

巴黎政府雖然沒有什麼表示,但帝國外交部近期接到了法方的邀請;

希望就兩國間進一步簡化海關進口手續,統一出口產品統計口徑,探尋進一步降低總體稅負的相關事宜進行探討。

一想到這裡,心裡就美美的。

顯然是憤怒的法方感謝的姿態,也是一種繼續希望能夠和大唐加深合作的動作,畢竟在北美問題上,法方孤掌難鳴。

大唐帝國一方面迅速派出了外交使團訪法,另一方面暗地裡動作頻頻,促成北美進一步碎片化的分裂。

英法兩國都不希望過分地削弱美國,試圖促成紐約州,哥倫比亞華盛頓特區,新澤西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賓夕法尼亞州聯合建國事宜。

這一地區包含前美國2/3人口,總人口超過2100萬,地理幅員約佔到71%,是前米利堅聯邦合眾國的精華所在。

英方試圖透過此舉,最大限度的減除美國沉重的債務負擔,保留其實力精華,能夠在北美成為對抗大唐帝國的實力棋子。

法方試圖透過此舉,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

米利堅合眾國雖然分裂成幾個國家,但人不死債不爛,今後還要透過各種手段施加壓力,迫使這些分裂的國家承認一部分國際債務。

當然了

美利堅合眾國的分裂也讓法國高利貸者的預期大大降低,原本債務重組談判中讓步一點都困難。

現如今,能夠收回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債權本息就算是上帝保佑了。

能收回多少就收回多少,減少損失就是賺。

即然無法制止分裂,那麼退一步保持一個較大較強的國家碎片,也符合法蘭西的利益。

紐約州和紐約市雖然是大唐帝國支援的華裔政黨掌權,但是在獨立建國問題上,兩者的利益並不一致。

擔任紐約州長的是自由黨魁陳會川,極大機率會成為第1屆紐約共和國總統,在北美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紐約州長陳會川之所以遲遲沒有宣佈獨立建國,就在於其建立大紐約共和國的企圖頻繁遭到沉重打擊。

這些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礙,就來自於背後最強大的支持者~大唐帝國。

大唐帝國利用其決定性的影響力,先後破壞了紐約州聯合新澤西州,聯合賓夕法尼亞州的圖謀,沉重打擊了陳會川的勃勃野心。

帝國政府明確告訴陳會川;“決不允許紐約州聯合哥倫比亞華盛頓特區建國,這是底線,否則帝國將會實施武力干涉;”

皇帝李察在這一問題上態度非常堅決;絕不允許紐約州坐大,哪怕它是一個華人掌權的國家,那也不行。

大唐帝國更喜歡看到幾個華人掌權的國家內訌,而帝國方面則居中調停,上下其手,打壓制裁那些不大聽話的刺頭,扶持投靠帝國的小弟們。

這是國家利益所致,講不得半點條件,華裔掌權的國家也沒用。

除了紐約共和國之外,大唐帝國矚意的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亂象已現,爆發一場內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兒。

別看著匹茲堡的戰鬥趕走了法國老,這其實並非什麼好事兒。

法國老存在的時候,匹茲堡的民兵武裝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麼就會團結在一起。

當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了,匹茲堡十幾個不同民兵武裝聯合起來的鬆散集體,便會因為爭權奪利而反目成仇,從而大打出手。

大家手裡都有槍,誰怕誰?

面對權力的誘惑,誰又能讓著誰?

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沒有強有力的統帥人物,要透過自然法則的爭鬥篩選出來。

新澤西州的情況又是不同,該州是開發歷史悠久,白人中產階層較多的州,華裔人口只佔1/4的比例,主導權還是在白人手中。

但是華裔現在聯合法裔居民公開爭奪權力,與愛爾蘭裔為首的白人族群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已經在各城鎮爆發了大大小小的十幾場械鬥。

正是因為紐約州華裔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新澤西州掌權的愛爾蘭白人反對合併,他們也害怕被吞併,而寧願自己建立一個較小的獨立國家。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現在的北美形勢就是這樣,一環套著一環。而位居幕後的大唐皇帝陛下就像一個非常有耐心的解題高手,坐看風雲變幻順勢而為。

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不是有爆發內戰的苗頭嗎?

很好,那麼就拱一把火,讓內戰的火星打得更激烈,更火爆,為最後收拾殘局創造更好的條件。

新澤西州是英法唐三國角逐的主戰場,這裡地方雖然不大,但是人口眾多,城鎮遍佈,經濟發展較為發達,地理位置更是重要。

大唐帝國北美駐軍4萬餘人,就駐紮在與新澤西州一河之隔的船廠軍營和周邊的數個軍事基地中,在新澤西州也保有近萬人的軍事力量,可謂重中之重。

法國遠征軍在該地區力量偏弱,只有5000餘人,但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世界列強紛紛插手北美局勢,令這裡更加風雲激盪,想不熱鬧都難。

皇帝李察非常喜歡這樣具有挑戰性的戰略格局,與他博弈的並非是北美表面上的這些勢力,而是位於歐洲的英法等世界列強。

他很有信心贏得這一盤博弈的最終勝利,若是達不到預期,唐國還有最後一招近乎作弊的粗暴手段,那就是掀桌子。

老子不玩,誰特麼都甭想玩了。

大唐帝國是坐鎮北美的地區性霸主,妥妥的地頭蛇角色,在家門口還能讓英法這些過江龍給欺負了,那豈不是笑話嗎?

至於美利堅合眾國本傑明-哈裡森總統,早已成為忽略不計的小卒子,在地區形勢中沒有丁點兒話語權。

思慮清楚後

皇帝李察精神振奮的站起身來,負手大步走出殿堂,他看著外面假山側的梅花綻放,分外之妖豔,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

天下風雲際會,還看今朝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