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悲壯的色當戰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70年,即同治九年,扶桑國使臣柳原前光到達天津,要求與清政府訂約通商,並帶有扶桑外務卿致清總理衙門信函:

大意為扶桑國已與唐、英、法、美等國通商,而華夏是扶桑的近鄰,又千年交好,請求與滿清訂立通商條約。

而總理衙門回覆:

照以往通商即可,無需訂立通商條約,直接拒絕了扶桑國。

這種結局其實不難料到,依照大清國衙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傳統,想我泱泱天朝上國,物華天寶,誰耐煩與你區區倭國通商?

恰逢此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扶桑使者柳原便上門拜訪,態度極為恭敬言道;

“扶桑被迫與大唐,英國,法國,美合眾國和美聯盟國列強通商,扶桑備受欺凌,內心委屈可又百般無奈。考慮到扶桑列島距離大陸最近,雙方有千年以來的友好傳統,扶桑希望能夠與大陸通商,齊心協力抵禦外侮……”云云。

這一番談話,打動了李鴻章“聯夷制夷”的心思,再加上收受了扶桑厚禮,

因此,李鴻章向總理衙門表示;可以與扶桑簽訂貿易合同。

原因是“扶桑仰慕中華文化,精通中華文字,應該聯合扶桑抵制西方列強,不可使扶桑倒向列強,成為他們的幫兇。

但李鴻章強調;“與扶桑通商不同於西方列強。特別是,條約應當單獨談判和決定。不能像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那樣簽訂不平等通商條約……

訊息傳到大唐帝國中樞,皇帝陛下只批了一句話;“倭人遠非安分的主兒,觀其言行再做定奪。”

眼看著扶桑人剛剛解決內患,幕府放棄了傳統統治而採用了新式的民選政府理念,推出了一系列革新措施,相當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矛盾。

這不……剛消停沒有一年時間,又開始搗鼓對外政策了。

扶桑革新派將未來殖民的矛頭對準了朝鮮半島,小動作頻頻,開始不斷的向朝鮮半島輸送諜探人員,發展親日人士,為下一步殖民朝鮮半島做準備。

這也真的沒誰了,就沒有幾天消停的時候。

考慮到遏制沙俄越來越明顯的東侵傾向,皇帝李察也默許了扶桑人急不可耐的擴張動作,暫時保持觀望態度。

在他看來

對韓棒子半點好感也欠奉,扶桑殖民朝鮮半島那就是狗咬狗,這是原來歷史軌跡,索性就隨他去吧!

清政府駐軍朝鮮半島只不過是個樣子貨,真正俄國老毛子殺過來一捅就破,指望袁世凱這些人守住朝鮮門兒都沒有,還不如扶桑人能吃住勁兒。

東亞的形勢越來越清楚了,扶桑人不去佔領朝鮮半島,沙俄老毛子就會順勢南下佔領,這是母庸置疑的事情。

不管是東三省還是朝鮮半島,裡外清政府都扛不住壓力。

與其冒險插手東亞局勢,莫如讓東亞局勢按照原來的歷史面貌去發展,可能是最佳選擇。

大唐帝國插手東亞的局勢有三個壞處;

第1個是向北抗衡沙俄南侵的強烈企圖,第2個是導致扶桑國的極度不滿,因為大唐帝國將扶桑國唯一可以擴張的方向都堵死了,必將心生怨言,導致關系惡化。

第3個就是全面惡化與大清國的關係,全面惡化與英法等世界列強的關係,從而導致世界形勢向不可測的方向發展。

前者是因為大唐帝國與滿清帝國是同文同種同血脈,更要命的是華人掌控帝國權利,這對滿清皇朝的威脅之大顯而易見,遠遠大於外侮。

所謂“寧予外邦,不予家奴”。

滿清皇朝必然會將大唐帝國當作是天字第一號敵人,從移民,商貿全面斷絕關系,勢必將造成重大的影響。

若沒有一場兩國間的大規模戰爭,恐怕難以解決這一隱患。

後者是因為直接染指東亞局勢,大唐帝國就觸動了英法等世界列強的蛋糕,必然引來強烈的戰略敵意,就像對待沙俄帝國一樣。

所以,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佳的對策。

在皇帝李察的心中

如今大唐帝國的經濟發展才是重中之重,在消化前期擴張殖民成果的基礎上,經濟實力再上一個臺階,全力建設好帝國經濟,是最優先考慮的政策。

九月初

就在國際形勢紛紛擾擾之際,從歐洲又傳來勁爆的訊息;

法蘭西戰敗了,拿破崙三世被俘投降了,並且獻出了自己的佩劍祈求和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時間回到1870年9月1日

被圍困的法國巴贊元帥率領梅斯要塞的法軍突圍,與普魯士軍隊硬碰硬的打了一場血戰,戰鬥持續了整整兩天,數萬法軍倒在了突圍的道路上,依然被強硬的普魯士軍隊堵了回去。

與此同時

普魯士軍隊第三兵團主力21萬人在色當發起了大舉進攻,對盤踞在此的夏龍兵團12萬法軍展開全面炮擊,700多門火炮勐轟法軍營地,炮彈宛如密集的雨點般落下,色當全城一片火海……

“轟轟轟轟……轟轟轟……”

普軍20多個炮兵陣地一齊怒吼起來,甩開膀子輸送勐烈炮火,打空的炮彈殼堆得像小山一樣。

唐-李坤殿下站在不遠處,看到這一副誓要將法國老撕成碎片的狠勁兒,也不禁感到頭皮發麻。

這得多大仇啊,當真是朝死裡面幹?

聯想到普法幾百年來的恩恩怨怨,德意志民族如今分裂落後的狀態,法國人是其最主要的敵對勢力之一,也只能搖頭苦笑了。

讓普軍官兵打雞血一樣的興奮起來最主要原因,是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就在色當城中,建立不朽功勳的機會就在眼前。

20多萬普魯士大軍將色當城圍的風雨不透,從上到下的官兵臉上都是一副勢在必得的昂揚戰意。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首相俾斯麥,參謀總長毛奇將軍等普京最高層悉數到場,親自指揮這場至關重要的大決戰,準備一舉鼎定乾坤。

唐-李坤殿下抬手看了一下精緻的瑞士腕錶,現在是上午10:10左右,對色當城的持續炮擊已經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打的城內堅固的石砌建築紛紛坍塌,石屑橫飛,難以計數的法軍官兵葬身在劇烈的炮火轟炸中。

放下手,唐-李坤殿下對站在身邊的英國代表團長梅斯將軍問道;“梅斯將軍,您覺得法國人還有機會嗎?”

“除非出現奇蹟,或者聖女貞德率領一支奇兵破開重重包圍,否則……”梅斯將軍神情惋惜的雙手一攤,表示極不看好法國皇帝能夠脫困的前景。

唐-李坤殿下輕輕一嘆,道;“這也怪不得別人,拿破崙三世陛下連累了夏龍軍團啊!”

“我非常贊成您的意見,尊貴的殿下。”梅斯將軍回應了一句。

脫離最前線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接到來自巴黎的攝政議會電報,竭力勸說他不要返回巴黎,這樣會導致民眾信心崩塌性的動盪,危及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統治。

沒奈何之下

拿破崙三世直接轉向色當城,在這裡與受命前來解救梅斯要塞圍困法軍的夏龍兵團12萬主力會合。

這一舉動

給夏龍兵團直接帶來了滅頂之災,聽到訊息的普魯士軍隊主力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紛紛聚攏而來,很快將色當周邊地區的通路切斷,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

9月1日上午,普軍佔領了符裡濟、棟舍裡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退路。

戰鬥從凌晨4點就開始打響,從四面八方包圍上來的普魯士重兵集團率先攻取色當周邊的10餘個法國城鎮,那時候天還沒有亮,普魯士軍隊就果斷發起了攻擊。

戰鬥最早爆發在巴薩利斯鎮,這裡是法軍重點防禦的地區,在鎮上建立了牢固的街壘,炮兵陣地和多個機槍陣地,並且派駐大量兵力防守。

負責攻擊拿-蒙薩勒鎮的是薩克森左治親王指揮下的普軍第六軍團,而友鄰的馮·達·鄧恩將軍負責進攻位於右翼的巴薩利斯鎮,各部隊從凌晨3點開始就展開行動。

凌晨4時,天色烏漆抹黑的時候

鄧恩將軍麾下一旅士兵透過連夜搭起的浮橋,跨越巴薩利斯鎮邊河流的時候,遭遇到了法軍勐烈的抵抗。

一時間槍聲大作,拖曳的槍火宛若交織的火網,打的樹木和灌木叢枝葉紛飛,慘叫聲不絕於耳。

雙方士兵都摸不著對方的動向,也看不到對方的身影,只是蒙著頭拼命開火,戰鬥打的相當激烈。

河邊的戰鬥吸引了更多的軍隊參與進來,很快……法軍第一,第五和第十三軍團的數個旅士兵趕來增援,普魯士軍隊也投入了更多兵力,就在清晨的河邊樹林中爆發激戰。

到了七點多鍾,天色大亮的時候

普魯士軍隊齊裝滿員的第8師到達,在佔據優勢兵力的情況下發動了勐烈攻勢,一舉擊破了在鎮邊小樹林裡的法軍防禦線,戰鬥轉移到巴薩利斯鎮中。

這個時候

色當城周邊的10多個村鎮已經全面爆發激戰,動作快的普軍部隊已經突破法軍外圍防線,向色當城大步挺近。

馮·達·鄧恩將軍親臨戰鬥第1線,在仔細觀測法軍鎮上堅固防禦之後,命令後續炮兵抵近設定陣地,決心用勐烈炮火瓦解法國人的抵抗意志。

20多分鍾後

普魯士炮兵開始勐烈轟擊巴薩利斯鎮,另一側的普軍士兵則潮水般的湧入鎮中,與法軍展開逐房逐屋的激戰,並且很快奠定了勝勢,佔領了這個法國城鎮。

還沒來得及喘息一口,普軍第8師就接到了支援攻擊拿·蒙薩勒鎮的巴伐利亞軍隊命令。

盤踞在該鎮的法軍頑強抵抗,不斷的投入援軍與巴伐利亞人反覆爭奪,一座建築數易其手依然不放棄,戰鬥打的空前血腥而殘酷。

接到命令的第8師立刻跑步前進,很快就抵達了相隔只有十來公里的拿·蒙薩勒鎮,然後一陣勐衝勐打,與巴伐利亞軍隊一起將法國人揍得屁滾尿流……

在色當城周邊的十餘個城鎮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下達了總攻的命令,700多門火炮不計代價的瘋狂轟擊,將色當城炸成了一片火海。

短短的二個多小時時間內,打出了46萬多發炮彈。

這樣的攻擊密度讓唐-李坤殿下都感到咋舌,對歐洲戰爭的殘酷性有了新的認識,那真是壕無人性啊!

46萬發炮彈就是600多萬唐元,再加上這700多門火炮廢掉的線膛炮管,七百萬唐元就這麼造沒了,當真是花錢如流水呀!

不過考慮到色當城中有法蘭西皇帝,有法蘭西主力夏龍軍團十二萬精銳官兵,有德意志民族夢寐以求的強大和輝煌,感覺這一切的付出又都是值得的。

上午11點

勐烈轟炸兩個多小時的炮擊終於停止,排山倒海一樣的普魯士軍隊從四面八方向色當城發起全面攻擊。

威廉一世下令;

所有部隊發起全力進攻,沒有重點攻擊方向,沒有主攻部隊,所有普魯士軍隊都是主攻部隊,直至生擒或者擊斃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為止。

這個殺氣騰騰的命令一下達,20多萬普魯士大軍全都沸騰了,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士氣高昂,端著步槍就向色當城中殺過去。

就在這時候,最悲壯的一幕出現了。

高傲的法國騎兵在馬格列堤將軍率領下,從色當城西南方向宛如狂飆一般衝出來,對著普魯士軍隊發起了悲壯的絕死衝鋒,誓言要為皇帝陛下撕開一條突破的生路。

上萬名法國騎兵高舉著馬刀衝鋒,馬蹄踏著大地震顫,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宣洩而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曾經發生在八裡橋的一幕,又發生在色當城下,而這一次悲催的主角是法國騎兵。

混雜著血腥和硝煙的炎熱夏風吹拂,濃烈的煙塵漸漸飄散,展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片慘不忍睹的殺戮場,戰馬和騎兵的屍體混雜在一起遍佈方圓數公裡之地。

戰旗折斷,人死馬亡……

現代騎兵面對密集列陣步兵的衝鋒無異於自殺,歷史再一次驗證了這一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