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勿謂言之不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巴拉圭

大河堡壘烏邁塔

烏邁塔要塞位於巴拉圭西南部巴拉圭河左岸,離巴拉圭河與巴拉那河匯流處不遠,為進入巴拉圭的必經之路,有“美洲的塞瓦斯托波爾”之稱。

在大河堡壘烏邁塔身後,就是巴拉圭首都亞松森,這裡是保衛首都的最後屏障。

19世紀50年代

前任總統卡洛斯·安東尼奧·洛佩斯看中這裡兩面臨河,一面鄰山的險要地理優勢,在這裡建立了堅固的要塞,裝備有380多門大炮,並圍以塹壕,是巴拉圭軍隊保持前後方聯絡和守衛亞松森的要津。

在距離烏邁塔要賽約摸10餘公裡的地方,是一眼望不到邊的三國盟軍帳篷營地。

營地外圍是樹木建造的柵欄,營地內密密麻麻的帳篷整齊的排列,沿著巴拉那河畔伸展開來,從後方抵達營地的長長馬車隊絡繹於途,營造了空前濃烈的戰爭氛圍。

這支主要由巴西人組成的盟軍總數約11.5萬人,幾座大型營地沿著巴拉那河畔伸展開來,規模相當驚人。

自從去年7月庫魯派蒂之戰遭遇慘敗後,盟軍方面再次進行了軍事動員,巴西帝國組建了一支約有4.2萬人黑人奴隸組成的黑奴軍,許諾戰勝後給予自由民的誘惑條件,將黑奴軍推上了戰場。

此後的6個多月時間,阿根廷和烏拉圭也陸續向前線增兵,迫使巴拉圭軍隊退守大河堡壘烏邁塔,形成兩軍對峙之勢。

大河堡壘烏邁塔

站在堅固的堡壘石牆邊,巴拉圭總統洛佩斯身上穿著皺巴巴的軍服,滿臉絡腮鬍子凌亂雜生,用充滿憂鬱的眼神看著激戰後的堡壘戰場,久久無語。

戰場上混合的硝煙和鮮血刺鼻味道,堅固的石牆堡壘上處處都是炮擊的傷痕,進攻的盟軍部隊死傷數百人,正在打著白旗收斂屍體和傷者,在落日餘暉的映襯下份外慘烈。

筋疲力竭的巴拉圭士兵抱著刀槍坐在石牆堡壘通道上歇息,眼光麻木的看著擔架將陣亡士兵抬下去,傷口溢位的鮮血滴了一路,將麻石地板染紅了。

這樣的激烈戰鬥隔三岔五就要來上一次,三國盟軍方面不惜代價的攻擊堡壘,日復一日,月復一月,至今已經好幾個月了,勢頭越來越勐烈。

由於巴拉圭海軍艦隊全軍覆沒,失去了巴拉那河的控制權,處於內陸國家的巴拉圭受到周邊各國的嚴密封鎖,處境日益艱難。

烏邁塔要塞彙集了2.7萬餘人,幾乎是巴拉圭現存的絕大部分軍事力量,這其中很多是十三四歲的少年兵和五六十歲的爺爺兵,還有2200多人的娘子軍,顯示出巴拉圭如今人力資源極度枯竭。

三年多的慘烈戰爭,讓巴拉圭損失了近10萬男性人口。

這對總人口只有40餘萬的巴拉圭而言,簡直就是一場滅頂之災,不可承受之痛啊!

“總統先生,關於唐巴兩國結盟的議桉已經獲得議會透過。全民公決的表決結果這兩天就能出來,從目前的形勢看,將獲得8成以上的公民支援,投票透過不在話下。到時候大唐帝國出手,巴拉圭就能松一口氣了。”

說話的是大唐帝國教官團長鄭鳳榮上校,為了不過分惹人注意,他穿了一身紳士的燕尾服,胸口掛著金質懷錶,手上拿著一隻名貴的象牙手杖,看起來就像誤入此地的貴族。

洛佩斯總統聞言轉過臉來,深陷的眼窩顯得精力憔悴,他苦笑了一下說道;“鄭爵士,巴西和阿根廷的帝國主義者覆滅巴拉圭的險惡意圖流露無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會上公然叫囂;“要殺光最後一個巴拉圭男人。”

在帝國主義者的圍堵下,巴拉圭處境極其艱難,我們缺少戰鬥下去的一切物資,士兵們憑藉著鋼鐵般的意志在抵抗著敵人的瘋狂進攻。

巴拉圭迫切需要大唐帝國的寶貴支援,在這裡,您看到了……

我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巴拉圭期盼大唐帝國方面的援助之手,猶如期盼久旱甘霖,日夜望眼欲穿。

在此生死危亡之際

大唐帝國的寶貴援助更顯得珍貴,我本人只期望來得更快一點,讓巴拉圭少受一些折磨和痛苦。”

“您的期望我們能夠深切體會到,但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帝國方面必須與巴拉圭締結全面軍事同盟合約,才有充足的理由和義務插手戰爭,結束導致南美洲局勢動盪的這一切,希望總統閣下能夠理解。”鄭鳳榮上校沒有被洛佩斯總統帶歪了思路,而是非常有條理的回答道。

他抬手舉起手杖,遙指著外面盟軍方面的大營方向繼續說道;“外面的這些盟軍部隊代表著南美洲的主要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還有他們身後的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還有智利這些南美洲國家。

洛佩斯總統,巴拉圭在您的領導下幾乎四面皆敵,人緣可以說差到了極點。

這些鄰居們沒一個喜歡巴拉圭,包括獨裁者智利軍政府。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總統先生應該們心自問,是否做錯了什麼?

大唐帝國出面幫助巴拉圭,就要承受這些南美洲國家的非議和指責,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怎麼能夠行得通呢?

請恕我直言

巴拉圭的窘境是你一手造成的,也許在戰爭後期離開總統這個職位是個明智的決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您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太多的傷痛,選擇放手,也許對巴拉圭和諾佩斯家族而言都是最好的決定。”

鄭鳳榮上校上校表現的非常強勢,從內心來說;

他很不喜歡這個魯莽而又衝動的總統,人菜癮又大,甚至讓鍾愛的情婦埃麗薩插手國內事務,簡直荒唐透頂。

洛佩斯總統是標準的總統二代,在巴黎訪問時,洛佩斯遇見了高等交際花、愛爾蘭裔婦女埃麗薩·林奇,兩個人打的火熱。

歸國後,他的情婦埃麗薩也緊隨而至,兩人一直姘居在一起,埃麗薩甚至對巴拉圭國政指手畫腳,這也是最為詬病的地方。

“這是帝國的條件嗎?”洛佩斯總統問道。

鄭鳳榮上校輕輕的搖了搖頭,澹然回答道;“您可以理解為一種穩妥的安排,不管最終如何結束。總統先生作為輕率發動南美洲戰爭的罪魁禍首,必須為導致數十萬人傷亡的這場戰爭負責。也許前往帝國或者歐洲散散心,是個不錯的結局。”

“我明白了。”洛佩斯總統顯得神情闇然的回答。

從明面上說

這場南美洲戰爭打得空前慘烈,阿根廷和巴西這兩個南美洲大國,為贏得戰爭勝利都付出了重大代價。

大唐帝國一旦插手,必將成為眾失之的。

讓洛佩斯總統離開巴拉圭,這有助於轉移矛盾焦點,達成最終的和平協議,恢復南美洲和平穩定的局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大唐帝國不希望巴拉圭再出現類似於洛佩斯總統這樣的政治強人,那樣不容易掌控這個國家,甚至可能在局勢平靜後與帝國反目。

古往今來的白眼狼可不少,哪怕只有極小的機率,也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大唐帝國在南美洲的戰略佈局絕不會感情用事,更不會寄希望於洛佩斯總統的感激之情,對政治家談感情,那簡直太扯了。

帝國方面每一步都會佈局慎密,趁火打劫可不是說了玩的。

一旦落入軍事同盟的框架內,就不會讓南美洲巴拉圭局勢再脫離掌控。

阿拉圭作為一個民主制國家,不可能由洛佩斯總統出面尊奉大唐帝國為“天朝上國”,他沒有這樣的權利,既不合法也不合規,所以必須要走軍事同盟的道路。

兩國間關係的指導性檔案就是正在進行全民投票公決的唐巴兩國《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這是巴拉圭議會高票透過,並且經由全民公決透過的重要法桉。

《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規定;

兩國最高聯合軍事指揮部長官將由大唐帝國軍官出任,是巴拉圭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具有制定對外軍事方針,指揮兩國聯軍的最高權力。

大唐帝國在巴拉圭享有駐軍權,設有11個陸軍基地和三個海軍基地(注;由於是內陸國家,海軍基地分別位於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及內湖中),平時負責訓練,戰時負責指揮兩國聯軍。

為了保障唐巴兩國間《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長期順利執行,維護烏拉圭領土主權完整及地區和平穩定,將會陸續出臺一系列保障性法桉,鞏固雙邊全面軍事同盟關係。

對民主國家而言

程式合法非常重要,唐巴兩國間《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作為一項指導性軍事同盟政策,將會確立巴拉圭依附於大唐帝國的實際地位,不是附庸國,勝似附庸國。

唐巴兩國《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正式簽署透過後,有效期49年,期滿後雙方無異議,將自然續約49年,以此類推。

而想要推翻這一全面軍事同盟條約,難度比登天還大。

因為唐巴兩國《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並不是一份同盟條約,而是會由隨後推出的一系列涉及外交、經濟和民生的法桉共同保障的政策群,彷彿在核心城市周邊形成了諸多的護城河。

想要推翻兩國間軍事同盟核心條約,就得先把周圍的這些護城河一條一條的去填平,然後還要舉行全民公決投票,才能夠最終推翻《亞松森軍事同盟條約》。

在華裔勢力大舉入侵巴拉圭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戰爭進入到第3個年頭,巴拉圭總人口下降到不足30萬,在戰爭中傷亡的10多萬人絕大多數是中青年男性,整整兩代人在戰爭中打光了。

如今巴拉圭12歲以上,16歲以下的少年兵再加上爺爺兵,還有12歲以下的未成年男性人口全部加起來,也不超過4.5萬人,而戰爭尚未結束。

為了應對這樣的局面,大唐帝國勢必大舉向巴拉圭遷徙華裔青壯年人口,總數將在12萬至15萬之間,視具體情形還會追加。

以華裔軍官為主的教官團,包括鄭鳳榮上校在戰後都會脫下軍裝進入政界,成為巴拉圭政界一支具有主導性影響力的政治勢力,為這個國家增添一份華裔色彩。

種種舉措之下

巴拉圭未來只會緊緊的綁在帝國戰車上,以一個南美洲國家的名義衝鋒陷陣,成為代表大唐帝國地區利益的打手,誰不服就揍誰。

在這一切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大唐帝國不會派出一兵一卒,不會做出任何實質性支援。

洛佩斯總統現在看似急了,那早幹嘛去了?

戰爭進行到現在三年了,帝國方面對巴拉圭一直敞開大門,歡迎隨時投入帝國的溫暖懷抱。

巴拉圭態度幾度反覆,甚至在向盟軍方面投降不成後,實在走投無路了,這才不得已低下高傲的頭顱。

巴拉圭人一直自詡為“南美的普魯士”,在戰爭中的表現確實出色而且可圈可點,平均每一個陣亡的巴拉圭士兵都要拉上4.3個巴西士兵,1.41個阿根廷士兵墊背,作戰意志極為頑強。

巴西帝國和阿根廷在戰爭中吃夠了苦頭,簡直將巴拉圭人恨之入骨。

否則,也不可能連投降都不同意,發誓要趕盡殺絕。

鄭鳳榮上校作為帝國在巴拉圭的軍事負責人員,知道的情況比洛佩斯總統多得多。

在兩國間的《亞森松軍事同盟協議》簽訂後,大唐帝國將會再一次進行外交斡旋努力。

強力施壓巴西帝國,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國同盟同意停戰談判,並且以軍事干預為威脅,力圖迫使三國同盟同意恢復和平,並且在原有邊界基礎上展開談判。

至於三國同盟方面要求割讓巴拉圭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和鉅額戰爭賠償,那更是不可能的事兒。

至多象徵性的做一些退讓,這就是美洲霸主的強勢。

結束戰爭的機會都給了三國同盟,兩次的和平斡旋大唐帝國可以做到仁至義盡,面子裡子都給足了。

三國同盟方面是明智的就驢下坡,還是在英國老的蠱惑下繼續保持對巴拉圭的強勢,那就得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能不能把握和平的最後機會就看他們自己。

直接插手戰爭只是最後的選擇,屆時,勿謂言之不預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