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大團結與日月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投不是移民的重點,這邊山地較多,不過硬木資源和皮毛資源比較豐富。

若是未來技術允許的話,底下還有油氣資源可以開採,且金瓜石金礦區就在南投市後邊的深山。

作為一個不靠海的城市,基本只能利用當地的資源,才能發展起一些產業。

在這一方面,原住民部落天然存在優勢,國府對於他們的獵場、部落聚集地,都採取承認和贖買的政策。

如此一來,硬木資源和皮毛資源的紅利,都只有原住民和國府可以享受得到,明裔移民只能繞路去無主之地砍伐。

時不時的越界行為,自然而然就導致了矛盾,畢竟誰都不是傻子,都不想捨近求遠。

可南投這邊又是生地,四周滿是土著部落,不對他們採取懷柔政策,很可能陷入治安戰的困境。

這對於國府來說,自然是選擇承認並保護土著的利益,只要他們能夠幫著維護金礦開採和南投發展的穩定。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歸化的原住民已經達到二十多萬人,他們深度的參與東秦的建設,為國府納稅、在軍隊中當兵,孩子也在學校學習,更有不少與明裔移民組成家庭。

整體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態勢,所以為了防止物傷我類的情況,顏政都不得不考慮原住民的利益,因為他們屬於弱勢群體。

南投市出現這樣大規模的械鬥,這是一定要控制輿論的,不僅要控制,還必須妥善的處理。

顏政在聽完趙小嬋的詳述後,立馬就明白,這說到底不是搶水的問題,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明裔移民眼紅土著部落,覺得他們擁有大片獵場,不僅可以砍樹、打獵換錢,還可以透過出售土地得到一筆錢。

所以不到幾年的時間,這些土著的日子都過的非常紅火,比他們明裔過的還好。

他們也想參與到其中,卻往往面臨四周山林都有主的情況,偷砍偷伐的事情漸漸增多。

這又讓土著認為,明人不遵守約定,不遵從他們祖靈,擅闖他們的獵場。

雖明確不能進行出草獵頭,可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往往也會毆打驅逐來偷樹的明裔。

久而久之也就勢同水火了,這次放水其實沒有爭端,純粹就是兩撥人互相看不順眼,明裔仗著種田本事上更厲害,在放水時故意刁難。

在被土著帶著人討公道後,又竄撮當地明裔,一起回去報仇。

結果人越聚越多,土著部落一看,忙跑去聯合部落,一場械鬥就這般爆發。

總共死傷三百多人,若不是駐軍出動,他們還打算打下去。

顏政幽幽的嘆了口氣,有些為難加氣憤,覺得這些明裔好不曉事,難道國府給他們的條件,還不夠他們富足溫飽?

可轉念一想,這群人又不是聖賢,人性本就是貪婪的,讓他們枕著財寶睡覺,不起這種心思才奇怪。

“那華夏日報近期的考古文章,在這邊有沒有起點積極的影響?”

趙小嬋答道:“君上,這群人可不懂什麼民族概念的,他們往往更重地域,依我看,今後明國移民分佈,必須打的更散一些,每個村子都要有來自各省的人。

不過好在學生還是明是非的,他們讀了這些文章後,都認為原住民都是同胞,不應當同他們械鬥!”

顏政點頭說:“學生們能看懂就行!今後在這邊的工作,就著重宣傳這些理論,我會讓他們多寄來一些文獻,你們要做好這件事,不僅要教育明裔學生,也得去土著部落,告訴他們這些道理!還有就是原住民的學校,也得儘快建起來!”

“這個有些難,原住民有些不願意!”趙小嬋說。

“他們不是能接受農技員嗎?那就也能接受學校,不接受的部落,就斷絕商貿,讓他們自己同自己玩!也不能太慣著他們。”

趙小嬋點頭說:“好,我下半年立馬著手!”

顏政嗯了一聲:“那你覺得這事,應當怎麼處理?”

“君上,華夏國的法律是不是法不責眾?”趙小嬋問。

“這個……法不責眾的原因,是法難責眾,除非反對國府政權,否則還真不好依法來責眾!”顏政苦笑道。

趙小嬋微微躬身說:“那我倒是有個想法,不如就集體責罰,首惡的話,一定要處決!明裔被打死打傷多少人,原住民就賠多少金銀,原住民被打死打傷多少人,明裔也對應賠賬,一條命作價多少就是多少,絕不偏頗!還可以賠償原住民一些人口。”

“賠償人口?”

趙小嬋笑道:“這次有一個部落,就極力勸阻此事的,只因這個部落中,有一個‘番新郎’!此人懂些草藥,在這邊一直沒分配到婆娘,就靠著草藥手藝,入贅了當地一個部落。現在他在那個部落,已經娶了好幾個女子,這些土著也沒有族群這個概念,只要入了部落,就是他們部落的人!”

“好!”顏政勐的站了起來,“這個做法好!配給他們一些新來的移民,最好是會種地、懂些手藝的,如此定可更好的消除隔閡!”

實際上,另一個時空的東秦開拓中,番新郎就不少。“割水換地”也是番新郎們弄出來的,也就是用幫忙規劃修建水渠的方式,從原住民手中換得耕地。

趙小嬋這個提議非常好,不僅要賠償一批新的移民給這些土著,還要多多分配土著女子給南投的移民,對土客通婚要大力支持和宣傳。

…………

翌日,顏政啟程前往日月潭。

對於這個風景名勝之地,他早就有所耳聞,只是從未見過原生態的日月潭。

出於安全的需要,南投市為了國君這次出訪,特意伐掉了道路兩側的樹木。

顏政一路走過,都能看見不少樹樁。

馬車緩緩前行,行過二十裡左右,就遇到一夥原住民,他們在首領的帶領下,向國君致意,並送上他們的禮物。

顏政熱情收下,回禮之後就讓這個首領坐上後邊的馬車,一起前往日月潭。

日月潭區域,就是當地最大的村社——沙連社,還有大尖社和清水社的聚集地。

一路上就這般走走停停,等終於到達日月潭時,顏政先去會見了當地的駐軍軍官,在日月潭這邊,華夏軍駐紮著一個連。

這裡也修建了幾棟房子,正好方便顏政下榻。

當登高遠望時,三個生活秘書,都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

顏政卻是一臉懵逼,日月潭怎麼是兩個單獨的湖泊?

他前世去參觀的時候,明明只有一個湖泊!

不過當看到兩湖之間的一座小山後,他瞬間認出來,這就是潭中的小島。

也就是說在明代,日月潭真正是兩個潭,還沒有後世水力發電廠的建築痕跡。

而且潭如其名,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湖則狀似上弦之月。

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更兼清爽宜人,比山上涼快許多。

顏政淺笑的望著,目光留在了後世的光華島上,他對隨行的趙小嬋和駐軍軍官說:“在那裡給我建一座園林,我會請來明國的工匠,要按照蘇州園林的樣式給我造!走國府的賬目,一定要給我好好建,日月潭這一塊也禁止開發,周邊該買下的獵場森林都買下。”

趙小嬋點頭聽命,這地方確實極美,君上想建座行宮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顏政心裡美滋滋,避暑別墅不就有了?

……

臨到傍晚時分,幾個社的頭目,都帶著族人趕來相會。

這是華夏國國君,第一次約談土著部落,雖說秘密進行,分量同樣很重。

如何塑造一個民族共同體,如何將原先文化、血緣迥異的兩個族群,糅合將在一起,使得他們成為一體。

如何將兩個族群的文化,變為百姓內部矛盾進行處理,這都是顏政這次要考慮和實行的事。

前期考古金石,就是提供一種理論上的認可,這次談判就是弄清楚訴求,以國君的威嚴,來強行消弭矛盾。

這是百年、千年之法,今日塑造的共同意識,今日確定的政策,都將在千百年之後,讓子孫後代受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這一方面,其實明清兩代都做的極好,改土歸流的創造性策略,保證了對西南的穩步開拓和融合。

顏政要確立的,則是工業文明下,如何進行融合的問題。

只要摸索出一套工作方法,將來就能依照需要,合理的在殖民地進行運用。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