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黥風吹大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鎮江,大明朝廷批覆東秦國書,願意和談後,此地漕運便是重新開通。

為了撈回“軍費”,張三風在鎮江碼頭直接設立了一個關卡,任何從鎮江過去的商船,都要按規章制度納稅。

對於這一條,南北客商無一不是欣然接受,他們最怕的就是黥人貪大,剽掠四方。

屆時別說生意沒的做,怕是整個東南半壁都要被黥人毀壞。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訊息傳來,這些商賈更是覺得黥人是講道理的,甚至比大明官府還講道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黥人在浙東,同明軍鏖戰數月,居然從未大行劫掠之事,反倒是每下一地,便是積極恢復商貿,對待商賈縉紳,更是一視同仁。

這些南北商賈聽的訊息越多,看到黥人宣傳的政策越多,就越想去東秦碰碰運氣。

在他們看來,佔了鎮江而不剽掠,用兇悍之兵卻不欺辱平民,這足以說明黥人乃是有信之人。

張三風發現這些商賈已經動搖後,非常的高興,攻佔鎮江只是開始。

按照顏政的意思,那就是要把東秦的政策,透過大運河送到大明各地,要讓大明的民間商賈,更加主動的擁抱東秦。

……

寧波鎮海,城東碼頭。

大明寧波海關衙門已經設立,為了更加的本土化,顏政特意命的名,官職則是按照的職能劃分。

分為辦公廳、統計處、財務處、關稅處、口岸管理處,這種劃分方式,將重要職能明確化,其餘的則統統歸於口岸管理處。

採用的也是東秦的資料統計法,以及各類報表、票據、憑證,也是用的東秦標準。

東秦總共派出了十個人,其餘人員全部都是就地招募的讀書人,只要沒中舉懂算學的讀書人。

寧波商賈,起初對海關非常的好奇,當在海關辦完幾次事後,立馬就發覺,這與東秦鹽港的管理方式十分類似,只不過效率好像要低一些,港口的裝置也有些落後。

不過比起他們之前打點官員,這個海關堪稱是良心到不行,想必假以時日,也會如同東秦鹽港一般。

至於按規章制度交稅,這些商賈反倒是不看在眼裡,他們覺得有黥人在,他們做起生意來,又便捷又安心。

整個城東碼頭,也短時間內就聚集了千餘搬運工,每天都陸陸續續有人趕來。

海關直接同搬運工訂立所謂的合同,只要他們每個月交一筆所得稅,就能在這裡務工。

楊守隨望著已經漸露繁華的碼頭,心裡頭是又驚又喜,他作為寧波最大的縉紳,此刻對於同黥人打交道,已經是沒有任何的心裡障礙。

不少寧波商賈也是同樣的心情,甚至中等身價的商賈,也紛紛開始打聽,如何在東秦置業入籍。

對於他們來說,東秦有律法保護他們的財產和利益,他們在那邊置業,可以保證財產不受侵犯,同時又離得近,來往也十分方便,所以放個兒子去東秦,也算是了兩邊下注!

一場戰爭,讓浙江商賈,更加的認識了東秦!更重要的一點是,黥人還真就打的大明無還手之力。

…………

寧波,臨時醫院。

劉大夏已經可以拄著柺杖行走,短短十來天,他就再度被黥人的種種所震驚。

他傷口嚴重,卻沒有發炎,而同病房的幾個明軍傷兵,卻是因為發炎沒有撐下去。

他問過後才知道,他之前服用的“大蒜汁”,原來是東秦的“大蒜素”,說是從大蒜中製取,是為抗生素的一種。

能夠對付好幾種炎症,比之尋常的消炎鎮痛藥物,效果要好許多。

劉大夏頗為震驚,沒想到黥人醫術居然也如此高明,單單是這“大蒜素”一物,就堪稱是靈丹妙藥。

其實大蒜素是最容易製取的,效果上不如青黴素,勝在提取簡單。

只需要將大蒜搗碎,酶化一段時間,再直接蒸餾出油狀物就能得到。

青黴素的土法製取也不難,兔子在陝北就曾經用土法製取過,其中關鍵就是能不能找到高產的菌株。

東秦生物組正在按照最笨的辦法,每天不斷的重複培育,只要找到高產菌種,青黴素的產量也將上去。

劉大夏短短幾天的病號生活,就讓他產生了一種奇幻之感,只覺得黥人處處都是匪夷所思之舉。

眼下東秦國書已經傳達各方,浙江三司都知曉了黥人願意和談。

在得知朝廷已經同意和談,不日就將派來大臣時,劉大夏也是長長的松了口氣。

無論怎麼說,都是黥人放了大明一馬。

他心頭巨石落地後,也索性既來之、則安之,每天就在黥人營地間轉悠起來。

“喲,劉大人,又想著去遛彎啊?這裡離軍營近,可你也就能聽個響,別想著去窺探啊!”專職護士一見他又拄著柺杖出門,不由得打趣起來。

劉大夏已然知道女黥人都是不羈的性子,此刻也不惱,反而覺得有幾分趣味,便道:“你們黥人的軍營有甚好看的,終日不是曲聲就是號令聲,聽幾天都能聽明白了。”

“呵,那您倒是別老盯著衛兵的步槍看啊!怎滴,還想弄回去一支?”

劉大夏並不否認,若非是行動不便又知黥人不許,他早就想上手一二了。

他問道:“你們黥人女子,是不是都似你牙尖嘴利?”

“何來牙尖嘴利一說?你去大明鄉下看看,不少婦人說話,大抵比我們還潑辣!”護士反駁了一句。

“好一個圍魏救趙!還說不是牙尖嘴利!”劉大夏不由一笑,又拄著柺杖往軍營方向走。

專職護士早已經習慣,還為他拿了個凳子,劉大夏聽軍營操演和樂曲聲,就能聽上幾個時辰。

誰都知道他想窺探的心想,偏偏也隨他去,就是不準他出入軍營,也不準他接觸武器。

聽著軍營裡的歌聲,劉大夏居然跟著哼了起來,那日在戰場上,黥人軍樂就是這個曲子。

劉大夏聽著這些人唱幾遍後,自然而然就熟悉了。

“我們個個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個個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歌詞雖粗鄙,曲卻輕快高昂,我大明今後練兵,亦是應當有軍樂,不可僅僅是幾面大鼓、一個號角了事!”劉大夏琢磨了幾天,就發現了軍樂對於陣型和士氣的影響。

護士也不說話,就讓這個老頭子在這裡自言自語。

劉大夏又聽了一會,只覺得黥人的軍樂實在是技藝高明,不僅曲聲和諧,更是鏗鏘有力。

即便是抱著品鑑之心,也要暗道一聲好!

突然,千餘的黥兵不帶武器從營中走了出來,為首的是一群穿著白衣的黥人。

他們舉著一個碩大的旗幟,上邊寫著:華夏軍醫護隊。

後邊又跟著幾面旗幟,一面寫著“抗擊血吸蟲病”、一面寫著“保障華夏百姓身體健康”、“眾志成城、力克蟲疫”……

劉大夏有些吃驚,忙問道:“你們這是做甚?”

專職護士一臉嚮往說:“這是響應我們君上的號召,去給大明百姓,普及預防血吸蟲兵的知識,還有就是援助明溪鎮,去提供醫療服務,救治患有血吸蟲病的百姓。”

劉大夏愣了一會:“你們黥人,救治我大明的百姓?”

“這是自然,我之前亦是明人,血濃於水,我們雖痛恨腐朽的明封建王朝,可卻不能把大明百姓當作我們的敵人,他們同樣倍受剝削壓迫,我們救助他們,是因為身為華夏一族,不能坐視同胞姐妹飽受煎熬,我們華夏軍有能力,自然應當援助!”

劉大夏沉默了,這個女黥說的是俗語,可話中意思,卻不比四書五經那些聖賢名言的道理要少。

黥人真有大仁義!是非觀亦是極其明確!

一時之間,劉大夏也只得暗道:“黥人,實乃我名教三千年未有之強敵!”

其行仁政的同時,自然是不斷再“蠱惑人心”,可這種“蠱惑人心”,對於老百姓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好處。

劉大夏不懂文宣工作,卻明白黥人行事如此高調,也是有傳播其仁義之名的意思。

可是大明袞袞諸公言必稱孔孟,行事卻是同那桀紂無異!黥人卻是說到做到,縱然其蠱惑人心,可終歸是在辦實事。

“回去吧!”劉大夏興致缺缺,起身回病房了。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