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鐵模法上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顏政曾經看過尋烏調查,從這篇實事求是的文章中,他可以得到不少的資訊。

只是畢竟這是幾百年後的文章,所以僅僅只能用來參考。

他讓李海狗去打聽這些訊息,也只得到很淺顯的一些資訊。

可以說這次讓李海狗去搞的調查,幾乎能宣告失敗。

但是從這隻言片語中,顏政還是篩選出一些比較有用的資訊。

他幾經思考之後,覺得以後還是得專攻一些奢侈品為好。

另外麻布產業也可以建立起來,進行適度的半工業化,促進機器製造業的發展。

重頭產業則放在鐵制品上,包括但不限於鐵鍋和鐵農具,加上未來可能的軍火貿易。

這一條產業建立起來後,能夠刺激鋼鐵產業的發展,也能促進機械制造的發展,還能促進軍事裝備的發展。

無論從民用還是軍用來看,還是從市場來看,鋼鐵製品都將成為未來暢通無阻的商品,無論是什麼地方,只要運過去就能有買家。

而針對大明這種兩級極度分化的結構,奢侈品同樣能大放異彩。

就像皮毛一樣,大明的有錢人,消費能力非常的旺盛。

思考許久之後,顏政默默攤開一張紙,在上邊寫下了一行字:第一個五年計劃。

作為一份決定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文件,顏政打算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來整理,這也是理清思路,確立未來發展的目標。

…………

…………

翌日,莫城鍊鐵廠。

這座鍊鐵廠被顏政改名為第一鋼鐵廠。

在有了生鐵和石墨的輸入後,顏政再度擴大了產能。

他特意將製作坩堝一事,交給了製陶廠,讓他們嚴格的按照配方來製造每個坩堝。

得到的成品也讓他很滿意,已經超過了他自己製造的。

看來這些族人製陶時間長了之後,對類似的工作已經是駕輕就熟。

而隨著坩堝尺寸的進一步增大,鑄造大部件的條件也已經完全具備。

只是鑄造的方式,依舊是落後的泥模法,這種方法非常的費時費事,且泥模在鑄造過程中,會自生潮氣,使得鑄造的鐵制品有氣泡,影響其效能。

為此顏政決定立刻上馬鐵模法,這是一種簡單卻實用的一種模具法。相當於將容器換做鐵製,製造過程中散熱更快,還能重複進行使用。

“同學們,上次是坩堝鍊鋼,這次找你們過來,是讓你們實地實踐一下,由鋼水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還需要經過那些步驟。”

顏政這次再度找來了那批參與過坩堝鍊鋼的學生,還讓所有男學生都跑過來參觀。

這些學生也很好奇,積極性非常的高。原因就是部落裡待遇最好的就是鐵匠,其次就是製陶匠人和木匠。

顏政站在鐵木針旁邊,一邊說一邊讓鐵木針演示。

“大家應該都看到了水力鍛錘,那個水力鍛錘就是透過捶打,得到我們想要的鐵製件。只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道工序,就是用模具,先得到一個大致的鐵件。”

鐵木針立馬拿出一個砂槽,向著這些人展示了一下後,又拿出了一個泥模。

顏政繼續道:“大家可以看到,泥模和砂槽,都有一些形狀,這些形狀就是我們想要的鐵製件,例如砂槽,這個明顯就是一把刀子,只要讓鋼水流入,冷卻之後就可以得到一把大致形狀的刀子,然後就能透過鍛打,得到一把成品刀子!”

說著鐵木針讓手下拿出了一把冷卻好的半成品刀子,放在了砂模上邊,完美的契合了。

“而泥模的話,採用的失蠟法!這個泥模是由製陶的匠人製造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咱們採集的蜂蠟,是會融化的,咱們先弄出咱們想要的形狀,再用泥湖好,最後加熱蠟就會流出來!”

“這種方法也很實用,蠟可以重複使用,但是卻耗時非常長!一個模具大概要一個月才能乾透!不乾透是不能用的,因為會產生氣泡!有氣泡的鋼鐵就容易破裂!”

鐵木針讓人拿出一塊鐵,砸了幾下後拿給這些學生看。

學生們看完之後,一個個都理解了,鐵裡頭那些細微的氣泡,是會毀了一塊鐵的。

顏政等他們都過目後,便笑道:“現在呢,咱們需要大量快速的製造鋼鐵製品,可是泥模一次只能造一件,造好後就要破碎泥模取出來!所以咱們想要達到目的,模具這一關一定要過!”

“大家覺得,該用什麼做模具!”顏政問。

這種高深的問題,這些人自然回答不出來,可也一個個開始認真的思考。

不一會兒有人弱弱的問,是否可以用陶製造模具。

顏政搖頭苦笑後,這才提點道:“為何咱們就不能用鐵製造模具呢?以鐵模鑄鐵器,鐵堅實,定可以重複使用!”

學生們聽了後,用貴乏的想象力琢磨了好一陣。

聰明的一點的立馬反應了過來,也不知道是真的瞭解了,還是不懂裝懂,反正這些人都爆發出了一陣恍然大悟的呼聲。

顏政笑了笑,拿出讓木匠凋琢的一個齒輪模型,由於是用來演示,所以這個齒輪的大小不大。

在所有人的好奇之下,顏政首先將砂覆蓋在這個木模之上,砂層厚度不厚,且用的是兩層覆蓋法。

等烘乾定型後,再填充那面被木模弄出的空隙,保證澆鑄的時候不會坍塌,然後就可以用鋼水澆鑄。

連鋼水都需要太多,保證將這個陽模完全覆蓋就行。

而另一邊同樣如此處理,就可以得到一個鐵模。

有了坩堝鍊鋼技術,只耗費半天的功夫,就得到了第一個鐵模。

顏政將成品展示給所有人看,一邊展示一邊說:“這個的厚度還厚了一些,造成有些笨重,不過已經比泥模好上不少!”

說著他就展示了一下鐵模的用法。

在鐵模上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是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的,第二層漿液是用磨細後的窯煤調水製成,這也是為啥要宋家弄來一些煤的原因,如果不用煤,也可以用黏泥,但是會造成不光滑的情況。

刷好後,便是直接烘乾,這個步驟也是泥模所無法想象的。

只要看到鐵木針那瞪大的狗眼,就能看出這些煉鐵匠人們此刻的佩服之情。

他們就差跪下仰望顏政了,如此奇思妙想,不是他們的腦子能夠想象得到的。

而等烘乾後就能進行澆鑄,將兩瓣鐵模相合後,再用鐵箍箍緊。

一切就緒後,就可以直接倒入鋼水,這個過程只要保持緩慢勻速就行。

由於鐵的導熱性比泥要好,所以鐵模的冷卻速度更快,而澆鑄時的冷卻速率,也是會影響其效能的,冷卻速率愈快質地愈硬。

第二天他們就得到一個近乎完美的齒輪半成品,這宣告了第一次鐵模試驗大獲成功。

只是尺寸比較小,試驗性質偏多。

不過這個成就,依舊宣告了,顏政在鋼鐵產業這塊,真的走在了世界的前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