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明市場粗略分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李海狗再次歸來時,又帶回來了五百多個災民,整艘船都塞的密密麻麻的。

隨行的又是兩艘宋家的船,帶來了大量的生鐵、鉛和棉布、酒,還有一些煤和上等紙張,以及一批蠟燭和黃曆。

宋家又送來了一艘三百料的船,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給不了造船師傅,也實在賣不了新船,所以又給了艘三百料的舊船。

顏政對此表達了感謝,也著實感受到了宋家在辦事方面的老道,只能用滴水不漏來形容。

雖然有些失望,可造船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他已經下令開始儲存巨木,就是為了今後造船做準備。

而這次宋家又帶走了一千五百多張皮毛,以及三千斤的硝石。

兩次交易,宋家就吃下了莫那部庫存皮毛的一大半,只能說不愧是大明爸爸,就他娘的有錢人多。

好在硝石這玩意,部落又增建了四十個硝堆,總產量可以達到每月四萬斤的量。

除去自用外,全部可以用來出口,而且硝堆也會一直增加。

…………

“這次讓你打聽的事,打聽的怎麼樣?”

紅房內,顏政召見了趕回來的李海狗。

李海狗洋溢著笑容說:“大王,小人這回都打聽清楚了,不過只要到了去琉球的海圖!”

“琉球就夠了!”顏政讚許道:“這事辦的不錯!”

李海狗躬身道:“宋大掌櫃倒是說,如果大王想去日本做生意,可以同他們宋家一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同他們一道?”顏政哼笑了一聲說:“還不是怕咱們單獨同日本聯絡,將皮毛賣去那邊。”

李海狗點了點頭:“宋家肯定有這個意思,不過皮毛賣去日本,倒是不值得折騰!若是能在漳州收一些生絲、綢緞,反而能賺的更多!”

顏政望了他一眼,又問:“那在漳州府城內的見聞呢?”

“這個嘛!”李海狗回想了一下說:“宋德榮掌櫃說的確實不差,只是在漳州府城,我覺得第一大宗的生意就是糧油!其次才是布匹和鹽,除此之外,有樣東西,倒是小人之前也沒有想到的。”

“什麼東西?”

“蠟燭!”

顏政愣了一下,點頭道:“漳州有多少叫的上名號的大商賈?”

“這個,小人我也是走走看看,並不能瞭解太多!不過月港有四傢俬牙,能開私家牙行的,一定是巨賈。

分別是宋、施、陳、王四家。至於做海上生意的,還有一些就是依附於這些豪族的。陸商的話,這裡頭水比較深,不過大多都是江西那邊的商人在供貨。”

“江西?”顏政倒是訝異了一下,“江西有個景德鎮我倒是知道,可你確定,這些海商販賣出海的貨物,大多來自江西?”

李海狗笑了笑說:“大王有所不知,即便小人是個不讀書的,也知道江西廣信府的筆墨紙硯乃是上品,更別說其還出產茶葉、絲綢和夏布!且同福建又有水利之便,一路都能走水路。”

顏政趕緊將這一點記在紙上,他這個歷史盲,自然不知道此時的江西贛東地區,已經是手工業非常發達,甚至遠超絲織業暴起後的蘇湖地區。

且明朝四大名鎮,特麼三個在江西。人家的德興縣、銀山鎮,還能出產銅和銀,不僅設立有鑄幣局,在後世都還被稱作是亞洲最大的銅礦。

“那鄉下的百姓呢?你去走訪了沒有?”

“至於鄉下,都差不多。就拿小人自己來說吧,以前是五六年都捨不得扯塊布,一身鹹腥,也常常吃不上正兒八經的飯,總之一年到頭,也就過年過節的時候,捨得花錢買點肉吃一下。倒是我的女兒,每兩年都會買幾尺布,給她做塊衣裳!”

顏政嘆了口氣,李海狗還是不專業,這種調查本應該他自己去,可是他又走不開。

不過從李海狗的話中,以及之前同那些大明婦人的交談中,顏政還是可以判斷出,大明大多數百姓的消費能力,基本上只侷限於糧油、鹽和布。

城裡的百姓或許消費的地方還多一些,鄉間的底層百姓,就真的是窮困到了極點。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現狀,大明人口之多,卻只有地主階級有還算不錯的消費能力。

至於普通百姓,除去必需的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儘量節省,即便是小地主,估計也是扣扣嗖嗖。

“那鐵鍋呢?”

李海狗回道:“大王,鐵鍋的話,一口鍋可是能用很久很久的,補鍋匠補個鍋,也就十幾文錢!有些人家,一口鍋是能傳家的!”

“倒是忘了這茬!”顏政苦笑了一聲:“看來啊!能開啟大明廣大市場的東西,還真不多!”

顏政現在就體會到了帶英的絕望,當年帶英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白銀購買茶葉、瓷器,偏偏小農經濟的大清啥都不買帶英的。

李海狗低頭想了想說:“若是大王鐵器真的能賣的便宜些,想來應該也是可以在大明賣出去不少。”

“為何?”

“據小人所知,鄉間農夫最捨得花錢的,就是農具!大王一個犁頭只要便宜一成,加上結實好用的話,定是可以讓不少農夫掏錢!”

這話倒是給顏政提了個醒,大明是個農業國,且生產效率不高,任何能增產的東西,任何能有利於種地的東西,都會有市場。

他趕緊在一張紙上,又記下這一點,又問:“澎湖呢?同那邊接觸的怎麼樣?”

李海狗答道:“那上邊的人,缺布和鐵器,他們的牛很多,幾乎人人都散養了不少!”

顏政有些好奇:“澎湖不是一些島嶼嗎?怎麼會養這麼多牛?”

李海狗也不知為何,只道:“或許是島上,吃不了多少牛肉,所以牛就多起來了。”

顏政點了點頭,他不知道的是,另一個時空的顏思齊和鄭芝龍,都曾在澎湖購置大量的水牛送往東蕃。

“那行,你先停下去漳州收納災民一事,過幾天就帶一批鐵器和銀子去澎湖!換一批牛過來,如果當地人願意大量出售,那你就先緊著買牛一事!”

李海狗點了點頭,望了望顏政說:“大王,現在多了一條船,操舟的人手可能不夠了!”

“嗯?那你教的部落少年,能不能掌舵了?”

“自然還不能,辨風向,識風信,沒有七八年功夫做不到!”

顏政想了想,一笑道:“你是不是起了去招納疍戶的心思?”

李海狗見被看破,尷尬一笑說:“這也是為了大王著想,兩條船總比一條船運送的東西多!”

“好,就依你!”

“還有,大王應當找幾個木匠,去學一下修補船隻,這兩艘舊船得小心保養,否則開不了兩三年了!”李海狗又說。

顏政嘆了口氣道:“去災民中挑吧,需要什麼東西,就去找宋家換!”

李海狗點了點頭,想要告辭,卻又猶豫道:“大王,上次我在漳州,撿了一個孩子,是一個逃荒婦人,死前交到我手裡的,我打算收養了這個孩子,想請大王,給這個孩子取個名!”

“哦!”顏政笑著靠在椅子上問:“兒子還是女兒?”

“兒子!”

“兒子啊!”顏政挑著眉沉思了一會說:“就叫李華吧!一華一雅,正好!”

說著就在紙上寫下李華二字,又封了一塊碎銀子,親手遞給了李海狗。

“李華!李華!”李海狗接過紙後,念了兩遍,一臉喜意道:“謝過大王!”

顏政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努努力,我送你的那個東蕃女子雖糙了一點,可也能生娃不是!你可千萬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否則的話,我可就要找人幫忙了!”

李海狗愣了一下,忙道:“一定盡力,小人這就回去,這就回去!”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