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沒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洗完魚後,李當心很快生起了一堆火,又不知從哪裡抱來一罈酒和兩隻酒碗,在烤魚的時候,與葉仙對飲起來。

酒過三巡,那條一尺來長被一分為二的鯉魚也恰好熟了,李當心在袖中的口袋裡掏出鹽巴袋子,撮起一把均勻灑在上面,拿起穿著一半烤魚的木棍,說道:“葉施主,小僧這池塘裡的鯉魚,別看肥,可小僧平時在閒暇的時候,少不了會拿著杆子驅趕它們,讓它們多多活動,這肉質比野生的還要口感上加,嚐嚐。”

葉仙拿過木棍,吃了幾口,味道果然不錯,誇讚說道:“味道鮮嫩,妙極。”

和尚嘿嘿一笑,自己拿起另一半,找準焦黑的魚尾部分,一嘴就咬了上去,連帶著魚刺在口中咀嚼起來,然後一股腦咽了下去。

“實不相瞞,小僧已有三日沒有開葷了。”

“連吃都沒有吃相,真好奇兩禪寺這樣的佛門聖地,究竟是怎麼養出了你這個怪胎。”

李當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道:“據說比爛陀山還西的地方,是佛門的起源之地,在那裡有傳說,活佛立於世,要麼是長相,要麼是行為舉止,總是得易於常人。

按理來說,小僧小時候被師父管教的極嚴,寺裡的戒律院也不是擺設,小僧成了如今這樣,有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奇怪,或許,小僧就是那立於世間的活佛吧。”

葉仙吐掉魚刺,說道:“說實話,我沒有一點覺得你這話有絲毫不合適。”

“小僧也沒有這麼覺得,也怪不得和葉施主相處起來,總感覺很融洽。”

……

兩禪寺山陽面,有一片長勢極好的麥田,寺裡的僧人時常能夠在這裡看到扛著鋤頭的龍樹僧人在田裡忙活。

只是最近幾個月,田裡多出一個穿著白僧衣的年輕人,沒怎麼見他在田裡偷奸耍滑過,而他那一身僧衣卻從來沒有髒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禪寺的僧人很忙,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田地需要打理,而為了能在天下寺廟之首的兩禪寺裡當和尚,他們又必須每天唸經,以防自身的佛學功底退步。

平時有人路過此地,最多只是與貴為兩禪寺住持的龍樹僧人打個招呼,倒也也沒人去問東問西深究那個住持田地裡多出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在。

“兩禪寺的兩禪,其實沒有必要非得從其中的找出差別,他禪需修心,自禪需博聞,如此方能在自己心中修出一片淨土,視為佛前叩首客,等到什麼時候在淨土中雕出了佛,大概這個人也就有了佛心,有了佛心,自然也就離成佛不遠了。”

龍樹僧人一邊揮動著鋤頭去鋤地裡似乎永遠鋤不完的雜草,一邊語氣慢悠悠的說著。

葉仙在田中聽佛數月,非是他要遁入空門,更非他要做不染塵埃的人間佛,而是他一心要做這個書中世界的劍道最高峰,更因為他若翻書而出就必須成為此方世界的最強者,那就必須要走至強的武夫之路,將一品的每一個境界都要修煉到圓滿。

大金剛境下,人之體魄遠勝一品其餘諸境,然在佛門之中,那些練就大金剛境的人,卻從來不修身,只修心。

千佛殿明悟彩繪足印間的修佛功法,他就有了這個疑惑,而且,此心所言的並非心境,非要說明的話用作心力表述更為貼切,只是這心力該如何解釋,如何修行?

他便在後來找到龍樹僧人,尋求解惑,龍樹僧人不吝嗇,當即就說道:“人乃萬物之靈長,心御力,力向敵,這是千古都不變的道理,人若只修體魄,心力不足,實則與蠻獸無異。

千佛殿彩繪功法上所言佛門大金剛境修心,又不講修心之法,此間確實沒有什麼好講的,讓貧僧講也講不出來,每個人只能在歲月流逝間自行抓取明悟,有所悟就有所進,悟不到,境界就只能止步終身。

從施主氣機來看,應是能足夠駕馭這一身體魄,之所以還覺得境界有缺,則是大金剛境界來得太快,就如百姓人家忽然抱得一座金山,不察更難控心中躁動而已。不如施主就隨貧僧在這田地裡忙活一段時間,聽貧僧講講佛,想來能好些,也能鞏固一下施主的大金剛境。”

葉仙沒有拒絕龍樹僧的好意,故是這幾個月就住在了兩禪寺,每日也少不了與龍樹僧人一起在地裡忙活。

“這樣的說法,在下倒是經常聽沒禪說起。”

龍樹僧人聽到沒禪,眼角禁不住顫了兩顫,想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未曾犯過佛門戒律,自己那個徒弟卻從當和尚開始就屢屢犯戒,現在吃肉偷酒都還好,畢竟有了那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難以讓人反駁的歪理,別人也只能說三道四,但日後若這小子再犯了色戒,他還能再找出別人無法反駁的歪理?

若是沒禪今後要是做到他每次與自己吵架時說的非得往兩禪寺抗回一個媳婦,看自己不得打斷他的腿。

龍樹僧人在心中默唸了無數聲阿彌陀佛,心下平靜後,說道:“那孩子從小就聰明,佛經一讀就通,後來給他取了個沒禪的法號,沒想到,他才十七歲,就於兩禪寺沒禪可參了。”

葉仙將手中一把荒草扔到麥田邊緣,說道:“看來,是大師捨不得他離開兩禪寺。”

“貧僧參禪參到如今這般歲月,沒有超出俗塵,反而越來越靠近俗塵了。”

“大師這算是著象了。”

平時不苟言笑的龍樹僧人沉默三息,忽然哈哈一笑,說道:“當真沒有想到,貧僧給施主講佛數月,今日施主給貧僧上了一課。”

葉仙同樣笑著說道:“既然大師看開了,在下也就不隱瞞了,沒禪這幾日老是纏著在下想要在大師這裡探探口風,說是想要去山下轉轉,還說他既然頂著沒禪這個法號,理應在世間無禪可參,所以不能只盯著兩禪寺的兩禪,西域還有爛陀山,爛陀山再西,還有無數的無名古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