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李當心的求佛心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石壁拳譜,有千人看後千種拳法的說法,有人一步兩拳,有人三步後才出拳,組合排序下來,別說千人千拳了,就是千人千萬種拳都能說的過去。

但講真的,以往江湖人來這裡參觀,十成裡面有九成九的人都會敗興離開,剩下的,大多是不見黃河不死心的人,非得在這石壁上看出個所以然,最後餓暈在佛殿裡,再被山上的和尚抬下去,以前李當心就背不少人下過山。

若每一個人看了石壁真能有所頓悟,明悟出什麼拳法,兩禪寺的僧人怕一個個都是人間聖人了,可現實來看,拋開龍樹僧人,兩禪寺的和尚們除了佛法確實高過世間寺廟大多人外,武功、修煉境界也就那樣。

李當心剛被龍樹僧人接到山上時,聽說看了千佛殿裡的彩繪有可能在江湖中一躍成為前三甲的高手,本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想法,晝夜都會在千佛殿面壁沉思,去走那足印,如此日復一日的看了兩年,臨了與一個同齡小和尚爭搶木魚,被人一拳打得鼻血直流,之後對那石壁與足印就剩下了一句話,去你娘的。

後來也是隨著熟讀佛經後,他再來佛殿,看著拳法足印,才清楚其中藏著的門道,心中無佛看之不得果,心亂看之心更亂。

想要在上面學個一成兩成的功夫,你要麼是佛法精深或是學究天人,要麼,你心靜到沒有什麼雜念執念。

李當心撓著發亮的腦袋,這位施主,是學究天人呢,還是心境超然呢?不過,他若現在來寺裡做和尚,自己這個兩禪寺最受女施主喜愛之僧人的名號得易主。

葉仙忽然抬頭,看著李當心問道:“葉某有一問,佛求的是無欲,真佛是否真無欲?龍樹禪師如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當心嘴巴微張,能有這樣一問,看來這位葉施主不光是學究天人,心還靜的很。

“葉施主,家師不能算無欲,而我佛求無欲,也並非真正的無欲,事實上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慾望。我佛的無欲,求的是身在紅塵而業火不燒身,先度自己再度世間人。

用小僧自己的話來解釋,你心中不管有幾萬重的慾望,無論做任何事時,你能說服自己,能夠念頭通達,管他別人如何,刀劍架在脖子上也我行我素。

所謂佛經中經常有的一句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後面這些只是小僧自己的觀點,不代表兩禪寺對佛理的立場,還有,這話施主可千萬不要說出去,不然小僧又得捱罵了。”

葉仙在最後一個足印上灑然一笑,一步走出,整座千佛殿頓時變得一塵不染,而他的境界,無論體魄還是修為,已然穩妥的修成了一品大金剛。

……

龍樹僧人推開僧門,沒有見到清晨的陽光,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陰天沒有太陽,在田裡就不覺得熱,這樣幹起活來才得勁。

他拿著水壺去廚房的水缸邊灌滿水,扛起還沾著泥的鋤頭,剛一推開門,疑惑的嗯了一聲,便是走在土崖邊,往塔林處看去。

“原來如此,還以為兩禪寺今後會再多出一位金剛不壞的佛子,沒想到這位施主身具慧根,卻一心要做王仙芝那樣的武夫,非得將每一個境界都練到極致。可惜了這不染塵埃的身子了。

不過,做武夫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想殺人就殺人,想罵人就罵人,甚至一氣之下做個江山美人都愛的皇帝都成,做和尚,說有意思也有意思,但無聊起來是真的無聊。”

……

李當心的住處就在千佛殿旁邊,一座修了沒兩年的草屋,草屋前還有著山上流下的泉水形成的五六丈大小池塘,池塘有魚,很肥,很美。

看著剛剛換了一身白色僧衣的葉仙,李當心有些羨慕,自己小時候怎麼就鬼迷心竅被師父說的上山當和尚了?像是葉施主這樣,白衣飄飄的挎著長劍,簡直不要再瀟灑些,估計現在連孩子都有了。

按照老方丈龍樹僧人的命令,葉仙從千佛殿離開,李當心就不用繼續作陪,還得回到兩禪寺山門當守門和尚,只是李當心實在不願在山門那裡待著,哪裡都不能去,肉吃不得,酒喝不上,以前還能見到偶爾上山的妙齡女香客,現在,男香客的影子都見不上,不如美曰其名,陪貴客在山上休閒渡日。

江湖人都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且咱兩禪寺都還說出門在外處處結善緣呢,這個葉施主現在是正兒八經的一品金剛境界,由著在千佛殿裡頓悟,他這一品,比尋常武夫的一品第二境界指玄都要厲害,這樣的人物好好結交一下,萬一日後兩禪寺坐不穩天下第一寺廟的位置被人打到山門,屆時兩禪寺或許還能多出個幫手不是。

李當心這樣想著,突然感覺到手中魚竿在晃動,他看向池面,發現一條一尺來長的魚兒已經咬在了魚鉤上,然後輕輕一提杆子,就將活蹦亂跳的鯉魚甩到自己身前。

他收了魚竿,從袖口中掏出一把小刀,在池塘邊給魚開膛破肚,動作熟悉,以前應是沒少做這樣的事。

“和尚殺魚殺的這麼熟練,葉某還是第一次看到。”葉仙在見到李當心後,就對和尚這類人的認知下限一直在變。

李當心想結交葉仙,除了對不回山門守山自我安慰的想法外,也是存了心想要與葉仙結交,交朋友,你好我好大家好,肯定得實誠。

故他不以為意的笑了笑,說道:“葉施主,你現在的想法其實有些片面,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以前這片池塘沒有魚,因為小僧,所以有了魚,就像我師父種莊稼,等人莊稼剛剛熟了,就割下來曬幾日成了盤中餐。在下,不過是等魚肥了釣起來烤了吃,一樣的道理。”

葉仙躺在草地斜坡上,說道:“這便是你李當心的求佛心境了,將吃魚與吃米吃麵硬說成是一件事情……哈哈哈,有意思。”

“小僧就當葉施主是夸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