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71章 飛蛾撲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色大亮,見再佔不到便宜的西夏騎兵從容退去,徐章和麾下一眾隴右軍的將士們不敢追擊,生怕路上再有什麼埋伏。

只派出斥候小心翼翼的戒備著四周。

唯有滿目瘡痍的營地、遍地的屍首,以及濃郁的血腥氣和仍然未被撲滅的大火還在燃燒著。

徐章的中軍大帳很不幸也成了斷壁殘垣的一角,偌大一個營地,只剩下東南一角完好無損,其餘不是被焚,就是被毀,就連營中儲藏的那些糧草,也被燒燬將近大半。

次日將近中午,底下人才拿著這次遇襲的損失統計像徐章稟報。

兩萬餘人馬,戰死兩千餘人,受傷者高達八千,其中失去戰力者超過一半,徐章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隴右軍,一下子就去了四分之一,還剩下戰力的,刨去早已去寧州支援的扶風營,就只剩下一半。

如此戰果,便是徐章也不由的一陣頭大,先前諸般謀劃,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偷襲徹底攪亂。

“原州指揮營首當其衝,幾近全軍覆沒,完好無損的只剩下二十餘人,百餘人受傷,營指揮雷伯興不知所蹤,疑似被敵軍俘虜!”

向徐章彙報的是隴右軍軍指使陳永,也是帥司下屬的一位兵馬都監,隴西大戰中被徐章臨時提拔上來的,朝廷正式的任命文書還沒有下來。

“火器營呢?”徐章最關心的,無疑還是火器的完好與否。

陳永並不是魯連榮那種武藝高強,擅長衝鋒陷陣的猛將,但心思卻頗為細膩,而且熟讀兵法,也算是文武兼備了。

“昨夜幸有都督率軍禦敵,將士們齊心用命,火器營並未被波及,方才末將已經親自帶人去檢查了一邊,並無問題。”

徐章又問:“昨夜那支騎兵是什麼來歷,從何而來,可探聽清楚了?”

戰鬥落幕之後,徐章第一時間便讓陳永安排人手四處探聽,摸清楚昨夜那支騎兵的來歷和行軍線路,防止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一遍。

陳永道:“斥候營那邊回報,他們循著痕跡一路追蹤,發現昨夜那支騎兵是從上游三十多裡一處叫做‘亂石灘’的區域渡河而來。”

“才三十裡?”徐章頓時就皺起了眉:“為何不早早派人在哪裡駐守?”

三十裡的路程,騎兵的話,半個時辰就能趕到。

也幸好斥候們人人皆配有煙花訊號,為徐章他們爭取了一些時間,否則的話,只怕昨夜真的就要炸營了。

“你說雷伯興失蹤了?”徐章心中頓時疑竇橫生。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巧合,就算是真的巧合,在沒有查證之前,徐章也絕不會相信。

陳永並不是蠢人,光是聽徐章說話的語氣,就隱隱察覺到了不對,可雷伯興如今下落不明,原州指揮營幾近全滅,有些話徐章可以說,但陳永······

點了點頭,陳永道:“初步統計,戰死的同袍之中並沒有發現雷指揮,許是昨夜太過混亂,被衝散了也說不定。”

“你說的也有道理,既如此,那就派出人手,去找吧!”

其實對於方才腦海裡頭突然冒出來的那個猜測,徐章自己也不怎麼相信。

但凡軍中將領,其宗族家眷,可都是有跡可循的。

雷伯興能夠爬到原州營指揮的位置,朝廷對於其家世親族自然有著足夠的瞭解。

若非瞭解,樞密院和兵部又怎麼敢把雷伯興放到原州來。

······

榆林以南,是同樣屬於邊境重鎮的銀川城,此銀川非彼銀川,百姓們習慣將其稱之為銀川,可在大宋地域圖中,這裡卻有著另外一個名字——銀州。

兩條河流在銀州匯聚,然後一路向南。

二河交匯,難免就在平坦的河谷中沖刷出一大片平原來,銀州便坐落在這座二川交匯沖刷而出的河谷平原上。

而銀州,也是榆林和延州的中轉站,是交通的樞紐。

蒲老將軍在榆林施行的堅壁清野之策,那些個遷走的百姓們,也都是自榆林先至銀州,然後才一路南遷,進入關中地區。

銀州再往南,便是綏德。

眼看著盛夏逐漸進入尾聲,榆林的形勢日漸嚴峻,糧草,器械還有援軍,都源源不斷的從關中送往榆林。

鄭老將軍所領的十萬大軍,也兵分兩路,一路向榆林,一路向寧州方向而去。

銀州西北便是橫山,橫山山脈西北區域,蜿蜒曲折的長城便在此處。

原本作為中原農耕王朝,抵擋北方遊牧民族屏障的長城,卻早已經不再歸屬於大宋,北境的長城落入契丹人手中,而西北沿線的長城,則悉數都被西夏所佔據。

橫山山脈,便是西夏和大宋的國界線。

日漸西陲,銀州城內,卻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剛剛又有一批糧草送到銀州,明日一早,便要送去榆林,供前線那些正在和西夏人拼死拼活的將士們果腹。

銀州知州這些時日裡裡外外忙得不可開交,既要處理銀州的政務,又要配合運轉司和帥司負責前線的後勤工作,而且時時刻刻都要關注前線的訊息,因為西夏人一旦越過榆林,銀州便也難倖免。

看著碼頭上一艘艘吃水極深的大船,船工力夫們將船上一袋袋鼓鼓囊囊的粗布麻袋從船上扛下來,又一袋袋扛上旁邊早已經備好的小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乃是汛期,河水充沛,可自銀州往榆林的河段,卻仍舊只能走中小型船隻,大船難行。

碼頭上正忙的熱火朝天,可城外西北方向十餘里處的官道之上,一隊輕騎,卻正全力以赴的打馬飛馳,馬蹄聲揚起無數塵土。

這隊輕騎不過十餘人,還有兩個身上各自插著一根箭矢,好在都不是要害位置,十餘人盡皆一臉惶恐。

約莫百十步外,也是一陣陣沖天飛揚的塵土不斷揚起,遙遙望去,只見黑壓壓一群甲冑森嚴,跨刀持弓的騎士,當先的十餘人,正一個個彎弓搭箭,如飛蝗般的箭矢呼嘯著朝著前方那十餘名騎士而去。

幸而雙方的距離不算太近,僅有落在最後的那名騎士後心中了一箭,兩眼一抹黑,劇烈的痛處一下子席捲全身,落下馬去。

“頭!二狗沒了,這樣下去不行!”

“咱們的馬不如他們的快!遲早會被他們追上的!”眼看著自家兄弟又折損一人,當先那十餘騎中,幾個漢子焦急的道。

“頭,與其這樣被人追上,一個個的射殺,還不如現在就和拼了。”當即便有人建議道。

這話一出,當即就有人爭相附和。

“對,幹他娘的!”

“都是一個兩個肩膀挑一個腦袋,怕個甚!”

······

被稱作頭的人,並不是什麼大官,只是個小小的隊率,麾下管著三四十號人,如今卻只剩下身邊這十多個了。

“他娘的!”

被稱作頭的隊率一咬牙,高聲喊道:“小五和大牛,你們倆年紀最小,武藝最差,趕緊先回銀州報信,其他兄弟,待會兒隨某家和他們拼了,縱是死了,也要拉幾個給咱們墊背的。”

“頭說的對,再這麼下去,咱們遲早會被他們追上,不如和他們拼了,能殺一個是一個。”眾人對此並無異議,自古男兒多豪氣,更何況是在西軍。

西軍素來便是以果敢悍勇著稱,敢和西夏人

“頭,咱們是兄弟,我也要跟著你,要死咱們也要死在一塊兒!”小五和大牛,是這對斥候裡頭最年輕的兩個少年兵,小五今年十六,大牛也才十七,因在老家做過獵戶,反應又快,人也機靈,這才被挑去做了斥候。

可也正是因為年齡少,熱血衝動,義字當頭。

“這是軍令!”隊率冷著臉高聲呵斥道。

“王小五,李大牛聽令,現命你二人速速趕回銀州城,將訊息通報城中守軍,讓他們早做防備!”

“屬下尊令!”

兩人只能答應。

隊率當即話音一轉道:“眾兄弟,前面彎道處掉頭!”

“諾!”

眾人齊聲應道。

······

前行百餘步,剛剛繞過一處山坳,二人繼續前行,速度不減,其餘十三人紛紛調轉馬頭,拔刀出鞘,拉緊韁繩,蓄勢待發。

隊率眸光深邃的望著山坳處,手中制式鋼刀斜指地面,心中默唸!

剩下十二人,面容盡皆有些緊張,眉頭微蹙,死死盯著山坳處的彎道,手中鋼刀捏的緊緊的,虎口處隱隱有細漢滲出,腕部、手掌和刀柄被布條縛著,防止待會兒衝殺的時候,被人把刀給磕掉。

片刻之後,聽著越來越近的馬蹄聲,隊率眼中精光一閃,舉刀指天,大喝一聲!

“殺!”

話音未落,便已經猛夾馬腹,似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出。

一馬當先,眼中滿是坦然。

身側十二人,盡皆效仿,紛紛大喊著縱馬而出。

以十三人衝擊敵軍近百人,將近十倍於己方的軍陣,而且賊人不論是裝備還是素質,都絲毫不比己方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已經西垂的金色暖陽下,一十三名西軍斥候,如那夏日夜間撲火的飛蛾一般,明知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結局,卻還是義無反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