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比 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好!不過,比鬥前,有些話,我還要說明。我一身功夫,並不只在槍上,早年也做過遊俠,與人比武較技,江湖手段頗多,你可得小心了。”

“廢話少說,李木你不動手,我先來!”

王堅自小習武,多年未逢敵手,前些日子,在城門輸了一場,心中大不服氣。但是人微言輕,不受重視,再加上為了拉攏李木,縣尉江海竟然逼著他低頭認錯。

習武之人多自傲,受了侮辱,終於等到李木沒縣尉依仗,眼下較場無人多事,這王堅話一說完,就拖著槍直奔李木。

兩人本來相距就不遠,王堅不過快速奔行了十五六步,就已經衝到李木身前。不搭話,手上花槍快速抖出,白蠟杆的槍身彈性上佳,在這王堅手上,猶如一條不斷震盪身軀的靈蛇。

一瞬間,李木身前就出現了三朵槍花,直奔李木胸口,一點都不含糊。與硬木實心的矛槊不同,這種小花槍最善變化,一經抖出,就分出數個槍頭,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叫人防不勝防。

白蠟杆的小槍,一轉一彈皆是勁。

久經戰陣,即便三朵槍花已到眼前,李木仍就沒有半分慌張。

手上長槍找準間隙,不去格擋,反而迎刃而上,猶如一條活龍一般,借力而上,順藤摸瓜,朝著王堅握槍的手臂咬去。

沒想到李木竟然這般瞭解白蠟杆的特性,面對自己狂風暴雨的突襲,沒有格擋防守,竟然敢以身犯險,棄守為攻。

不過,王堅練槍十多年,隨手一杆長槍都能用得猶如臂使,心神合一,收放自如。李木的長槍即便摸了上來,王堅暗運力道,槍身一抖,就彈開了槍勁。

二人槍勢,猶如一蛇一龍,勢均力敵,短短一炷香,便已交手數十個回合。

在這明月當空,寂靜無人的較場裡,李木與王堅,比武較藝,真是鬥得酣暢淋漓,不分勝負。

戰鬥雖然還在持續著,但是與人比武,體力消耗極大。精神時刻高度集中,滿頭大汗的王堅,終於在鬥到三百回合時,體力不支地叫停道:“不比了,不比了,再打下去,根本沒完沒了了。”

內功深厚,氣息悠長,昔年李木揮舞巨斧都可以和獸人殺個幾天幾夜,現如今一杆沒什麼重量的小花槍更不在話下。

打了三百回合,全當飯後運動了,半點汗都沒出的李木,看著躺在地上大口出氣的王堅,好笑地說道:“怎麼不比了,勝負還未分呢?”

“大人,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啊!打了這半天,你連汗都不出,顯然習練上等內功。我只不過是家傳武藝,另外練了點軍中的普通外功,又怎麼可能是你對手?”

大戰三百回合,正常人早就該累趴下了,為了不讓李木看笑話,這王堅稍事休息後,就從地上爬起來抱怨地說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難道說我用內功以大欺小,你想賴賬不成?”

“大人,我王堅向來頂天立地,說過的話絕不食言。輸了就輸了,我無話可說。當日,大人身法如遊龍,城裡兵士衙役即便人多勢眾,也拿不住您,可見大人您身負上等輕功。

比武戰鬥,已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剛才並未遊鬥取巧,可見大人也是光明磊落的好男兒。我王堅能死在大人您這樣的英雄人物手上,我王堅絕不會有半分不滿。大人,你要殺要刮,儘管來好了。”

這王堅是不是一根筋啊!李木哪有殺他的意思啊?一個人腦補完了。

眼瞧這王堅閉眼等死,李木一個巴掌拍在他腦門上,教訓道:“之前吃酒的時候,我就說了,現在正值宋蒙交戰。大丈夫生當國家危急存亡之刻,不思精忠報國,在這兒比武鬥藝,已經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了。

現在不過輸了一場比鬥,你就要死要活的,對得起生你養你的父母嗎?一天死來死去,累不累啊?留著有用之身,將來給老子多宰幾個蒙古狗,才是大宋好男兒!”

“大人,大人!之前有約在先,什麼懲罰都沒有,我心中那道坎過不去啊!”

李木明為教訓,實為關心。

王堅十分感動,但是他一向言出必踐,要他違背約定,真比殺了他還難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唉,你還真是個抖M!”

“都美,什麼都美!”

“算了,你不是想要懲罰嗎?那你就給我做個小弟吧!我們結為兄弟,無論你我年紀誰大誰小,我做哥哥,你做弟弟,如何?”

什麼?自己一個較場槍兵,竟然要和朝廷命官結為兄弟?

不光是王堅感到難以置信,第二天收到訊息的縣令縣尉等人也無法理解。朝廷有品級的正式官員,竟然會和較場一個無名無財的槍兵燒黃紙做兄弟。

這王堅,雖然武藝高強,但是一直不大會做人,經常頂撞上司,所以一直不受長官待見。現在好了,終於鹹魚翻身,和李木拜了把子,一下子野雞變鳳凰,讓較場裡不少人羨慕。

王堅作為本地人,高堂只有老父尚在。家裡雖然他排行老六,但是前面兄弟姐妹不是夭折了,就是當兵在外,生死沒有訊息。

李木雖然臨時起意,和王堅拜了把子做了兄弟。但按照習慣,高堂還是要見個面的。

來到王堅家裡,見到不過四十左右王家老父,李木將身邊的禮物放在桌上,當頭拜道:“父親在上,我與王兄弟,義氣相投,結義金蘭。從今往後,王兄弟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父親大人,區區薄禮,還請您收下。”

瞧李木說話不是鬧著玩的,當真要執父親禮,接連八拜,一點也不含糊。

揮散看熱鬧的縣民,王家老父這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趕忙將李木扶了起來,賠禮道:“大人,使不得啊,使不得啊!我家小六子,何德何能,竟敢同大人結拜?”

“父親大人,此話嚴重了,我們進屋再說。王兄弟武藝高強,為人磊落,輕生死重情義,實在是我大宋難得的好兒郎。我與王兄弟,不打不相識,結為異姓兄弟,實在是緣分所致。

再說,我倆義結金蘭,身份地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等都有一顆精忠報國的心。父親您曾經也當過兵上過戰場,當年靖康恥還尚在眼前,如今我大宋又被蒙古人逼到家門口了。我們不更應該團結起來,共抗外敵嗎?

所以,父親大人,您儘管放心,王兄弟以後跟著我,我們一定會讓大宋富強起來,將眼前的蒙古人趕出去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