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子良遺書!前朝罪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找到了!

陳夢溪的話語,打破了寂靜。

原本就像是剛品完酒,正陷入微醺和回味狀態中的觀眾們,突然又變得興奮了起來。

鏡頭掃過。

只見陳夢溪正墊著一把小凳子,想要將一塊裝飾木板從牆上取下。

原來是找到了砸出鑰匙的同類木板!

“不好意思……大家不用管我。”

注意到眾人的目光,和攝像機的鏡頭,陳夢溪感到十分難為情。

她並不想打擾孫正為大家講述岳家的故事。

甚至她剛才也一直沉浸在嶽子良的故事中。

只不過等到故事進入尾聲,她就稍微分了下神,想要看看屋裡有沒有嶽揚留下的東西。

沒想到就這麼一轉頭,就看到另一邊的牆上掛著一幅畫。

畫中畫著的,是一隻雄鷹!

一激動,就喊出了聲來。

“沒關係,需要我幫忙嗎?”

黃老師走上前來,好心問道。

“不用,我能取下來。”

陳夢溪說完,踮了踮腳,勉強將木板取了下來。

而就在木板被拿開後,一個信封從木板後面掉落而下。

“呀。”

陳夢溪想要去抓,沒有抓住。

好在黃老師就在身邊,一個跨步,精準的接到了掉落的信封。

“又有新的發現!這會是誰的信呢?”

“我猜一猜,會不會是關於子良的兒子的?”

“對啊,虎父無犬子,子良的兒子應該也不會差。”

“有沒有可能是朝廷的信件呢?”

……

觀眾們對這突如其來的神秘信件,議論紛紛。

而就在這時,鏡頭給到了信封正面的特寫。

只見信封上用鋼筆寫著四個大字。

治國良才!

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整蒙了。

因為這字跡,越看越是熟悉。

“喂,這不會是……”

“不用懷疑,你猜得沒錯。”

“我的天,怎麼又是他。”

“又是白高興的一天……”

……

觀眾們看到這四個字,幾近崩潰。

小可卻異常興奮,接過了信封:“這是爸爸的字!”

誰說不是呢?

黃老師不禁以手扶額。

現在基本確認,木板本身就是嶽揚留下來,想要隱秘的傳達某些資訊的。

木板後藏著嶽揚的字,自然也不奇怪了。

“黃老師,爸爸寫的這是什麼意思啊?”

小可好奇的向黃老師詢問道。

她雖然不太理解這種書信的意義,但從封面上就知道,應該不是寫給自己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覺得,這裡面裝著的,應該是你父親祭奠子良的文章。”

黃老師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推斷道。

“那需要開啟看看嗎?”小可問。

“還是算了吧,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我也不想看,怕給我噁心壞了。”

“害,看一眼也沒什麼吧,嶽揚雖然人爛了點,但祭奠先輩的心總歸是好的。”

“我也覺得可以看看。”

……

彈幕在這時發生了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對嶽揚有著相當大的成見,怕看了書信影響心情。

一部分人則想要看看嶽揚作為岳家後人,對先輩有什麼看法。

但很顯然,觀眾的意見,只能起輔助作用。

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在黃老師等人的手上。

“先給我吧。”

黃老師從小可的手中拿過信封。

他覺得,還是應該先過濾一下書信內容比較好。

如果裡面有關於他們岳家的私事,就不方便公之於眾了。

然而,當他開啟信封,取出裡面的信紙,卻迅速的感覺到了不對勁。

似乎自己的判斷,出了極大的差錯。

“這……”

黃老師嘴角抽了抽,一時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師父,怎麼了?這到底是什麼信啊!”憶興又著急又擔心的問道。

“黃老師,不會是嶽揚出了什麼事吧?”陳夢溪也十分擔心,只不過擔心的物件是嶽揚而已。

“不,不是。這封信和嶽揚沒什麼關係。”

“嶽揚應該只是怕信紙損壞,所以特意將其收納了起來。”

“這一封信,是嶽子良的遺書!”

黃老師慨然說道。

嶽子良的遺書!

“快說啊,上面寫了什麼!”

“看來這下可以知道子良真正的心聲了。”

“哎,家族中興之才,最後竟只留下了一封祭文,一封遺書。”

“天啊,這麼一想,我頭皮有些發麻。一封給妻子,一封給自己。”

“哇,別說了,我起雞皮疙瘩了。”

……

這下子,觀眾們的意見出奇的一致,想要儘快知道遺書的內容。

黃老師倒也沒有賣關子,直接將遺書內容展示在了鏡頭前。

遺書的篇幅很小,延續了子良一直以來的行文方式。

“子良生平,並無憾事。”

“唯獨愧疚有三。”

“愧對吾妻婉茹,在她彌留之際,未能與其相伴。”

“愧對先祖,山河再復,未能立下寸功。”

“愧對開成縣百姓,百姓危難之際,棄之而去。”

“近日身心俱疲,恐時日無多,待到九泉之下,再與諸位當面謝罪。”

“或是臨近死期,常回憶往昔之事。”

“少年時,我與子武子雲抱負不同。”

“子武子雲一心想要繼承先祖遺志,收復中原領土。”

“我卻不願再生戰亂,想要踏入仕途,為百姓謀福祉。”

“到頭來,子武子雲舍身取義,我卻一事無成。”

“昔日壯志,徒成笑柄。”

“近二十年,朝廷多次來書,想要我出山為官。”

“可我一前朝舊臣,於大明開疆闢土無半分功勞,有何顏面坐享其成?”

“我,不過是一前朝罪臣,岳家逆子罷了!”

“我死後,休要立碑,裹一草蓆,葬於婉茹之側即可。”

“子良,絕筆。”

沉默。

沒人知道在這種時刻,該說什麼才好。

一個利國利民的大英雄,晚年竟一直生活在自責之中。

這和所有人的猜想,都是背道而馳的。

嶽子良作為岳家青黃不接之際,唯一一個中流砥柱。

明明已經傾盡了他的所有,做到了最好。

可他還是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這已然不是謙虛了。

或許,他的內心,早就滿是瘡痍,只是硬撐著,走到了最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