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麥穗豐收日,中原收復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正並沒有就這個問題繼續展開,深聊下去。

因為這件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不過……”

孫正話鋒一轉:“雖然當時決定跟隨嶽子良的人不多,但是嶽子良並沒有放棄他們。”

“嶽子良找來了地圖,把他的計劃全盤告訴了所有的難民。”

“他的目的,是西行!”

“那裡有廣闊的土地沒有開墾,土質非常好,適於耕種。”

“這些都是他在朝廷當官的時候瞭解到的資訊。”

“最關鍵的是,他會帶著一部分家人,和難民一起西行!”

“這一舉動,又打動了不少人。最終在臨行之前,一共有一百多人加入了他的隊伍。”

“他當然想要幫助更多的人,但一百多人,其實也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再多的話,他們還沒到達目的地,可能就餓死了。”

孫正的話語很是平澹。

可在觀眾們聽來,卻極其的沉重。

就算是遭遇饑荒的,只有一個縣,難民也不止上千吧?

一百多人與所有的難民數量相比,著實是算不了什麼。

他們完全能夠感受到嶽子良的無力。

或許,這也是嶽子良當初當官的原因。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藉助國家的力量,就能辦到許多個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後來呢?他們就順順利利的,成功在西邊開墾土地,獲得豐收了麼?”

彈幕不斷催促道。

現在的他們聽孫正講故事,就像是在追一部連續劇一樣,很想知道後續的劇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不是,古時候的人們,故土情結比現代人還要重。”

“有走到一半就原路返回的,也有在途中見到有小片合適土地,停留下來的。”

“還有因為疾病影響,在路途上就死去的人。”

“嶽子良能夠做的,也不過是望梅止渴,每天都向難民們重複說一句話。”

“快到了,前面就快到了。”

“難民們都覺得嶽子良是在欺騙他們,直到有一天,他們真的到了。”

“那一天,他們看到了一大片平坦的土地,土地十分的肥沃,廣袤,上滿長滿了野草野花,生機勃勃”

“這是在山區難以想象的場景!”

“他們這個時候才知道,嶽子良沒有騙人!”

“子良!子良!”

“歡呼聲響遍整個原野,那片土地上,第一次留下了嶽子良的名字。”

呼……

聽到這裡,觀眾們都不禁松了口氣。

岳家的兩代人,為了解決難民的問題,傾盡了自己的全力。

而直到現在,嶽子良才得到了早就該得到的尊重與感謝。

觀眾們自然是替子良開心的,但是更多的,卻是感覺到辛酸。

畢竟岳家人本可以不用管這些事情。

嶽子良明明擁有不背井離鄉,就能滿足一家人溫飽的能力。

他卻一直飽受委屈,無怨無悔的幫助難民。

難道為的,是一句感謝,一聲稱讚嗎?

所有人都相信,即使沒有稱讚,甚至是遭受唾罵,嶽子良還是會做。

只因為他們是岳家人。

一個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人。

嶽這個姓氏,對他們來說,既是一種榮譽,可也是一種負擔。

“後來,子良和這第一批難民,定居在了西部,持續了五年時間。”

“這五年裡,他偶爾回到故居,看望留在家裡的長子。”

“同時也接應了更多的人,到西部拓荒。”

“久而久之,他帶過去的人,在當地已經組建起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村落。”

“而他,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村長。”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明明早有預料,但卻依舊十分突然的事情。”

“朱元章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隨後,朱元章北伐成功,將元朝趕回到了漠北。”

“元朝在中原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久違的和平,來臨了。”

聽到這裡,不少觀眾潸然淚下。

不是因為長期被外族侵佔的中原終於回到了漢族人的統治下。

而是因為……

“天吶,這也太殘忍了吧。好不容易收回失地,岳家的後人卻沒能親眼見證。”

“我真的哭死。太心疼子良了,明明可以舉槍殺敵,卻被現實所迫,扛起了鋤頭。”

“他後來去收復的開封看過嗎?”

“對啊,至少會代替嶽將軍,去看上一眼吧?”

……

觀眾們,都想知道,嶽子良在得知這一訊息後,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然而……

“不知道。這本傳記上,沒有記錄相關的內容。”

“只寫了明朝官員到訪後,得知嶽子良的所作所為,上奏皇帝。”

“一年後,皇帝下來了封賞,將嶽子良帶領難民開墾的土地,全部賞賜給了子良。”

“這也是這麼多地契的由來,足足一萬餘畝土地,全是嶽子良帶人一寸一寸的開墾出來的!”

“而實際上,岳家並沒有從中賺取多少紅利。”

“即使土地使用權歸於嶽子良所有,他也沒有額外向居民收租,只收取了很少的費用,用作村莊建設。”

“等到村落繁榮,後繼有人,他就告老還鄉,回到了故居。”

“後來也只提到了他七十三歲壽終就寢,並沒有說回家後都幹了些什麼。”

“倒是說了一下岳家後人的情況,有一部分人繼續留在了西部。”

“還有一部分人回到了中原,想要去大城市裡闖一闖。”

“這本嶽公中興傳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

孫正講完後,額頭上已經滿滿都是汗珠。

他年紀也不輕了,又不是職業做節目,做主持的,像這樣的高強度介紹,讓他感到有些吃力。

不過,他的臉上仍舊帶著笑容。

能夠透過一些古物,完整的還原一位古人的生平,同時以小窺大,看到當時的社會。

這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然而,觀眾們卻還有些意猶未盡。

他們看到了嶽子良前半生的任性,後半生的無奈與奮鬥。

這種感覺,就像是認識了一位朋友一樣。

他們很想知道朋友的晚年,究竟過得怎麼樣,想要他擁有一段幸福的晚年生活。

而就在這時,陳夢溪的聲音,突然響起。

“找到了!”

找到了?找到什麼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