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遊擊城規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邊山脈並不算高,且山後就是一條山澗小河。”

“如果將山開個口子,應該可以有洩洪的作用。”陳遠指著山谷南方說道。

陳遠與樊明長老御空而行,在遊擊山谷中檢視地形。

山洪的事情,陳遠聽說了。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得給山谷裡的積水找到另外一條宣洩的道路。

山谷東南兩山之間的山窩不算高,在這裡向下開個缺口,谷內積水就可以順著缺口流入南邊的山澗小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辦法雖好,不過工期上可能需要很久。”樊明長老對於工期有些擔憂。

“如果想在山谷中長期發展的話,這一步勢在必行啊。”陳遠說道。

夏季山谷中多暴雨侵襲,容易爆發山洪泥石流。

現在只有峽谷這麼一條宣洩口。

就算峽谷不住人,全都搬到山谷來,山谷的洪水也會對谷內的莊稼,建築等造成損失。

所以再開一條排水通道也是很有必要的。

從天上下來,地面的測量工作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谷底地塊較為整齊雖然有些坡度,但是不影響旱地作物的種植。

整個山谷可耕種面積十三萬畝,另外還有一些山地林地。

十三萬畝耕地可養活四萬人左右,在加上果樹種植、蔬菜種植、禽畜養殖以及漁業資源。

這片山谷養活五六萬人問題不大。

原本來之前陳遠還以為這裡面積很大,足可以養活十萬八萬人了。

結果實地考察了一下才知道,山谷內有一大片土地鹽鹼化嚴重,應該是長期的水流沖刷導致的。

還有很多地塊土層太過薄弱,往下不到十公分就是山石,根本無法耕種。

這些地方即便用來修城建房,也依舊空餘了很大地方。

這樣一來,山谷裡建一個大湖堡壘類似大小的小城就可以了。

之前這裡是打斷讓金陽部慢慢建的,但是看了這裡的地形,只能建一個小城。

陳遠便改了注意,今年直接由鼎內勞動力負責開建。

現在已經是五月份,谷內耕地大致整理一下。

五月底之前還可以漫撒種子,搞一波粗放耕作,多少能有點收穫。

想到這裡,陳遠立刻和大家聊了一下,決定馬上動工。

於是,鼎內直接派出了十萬人同時開工。

五萬人負責耕作,五萬人負責建成。

城市建好之後,只留下三萬人,剩下的回到鼎內空間。

這十萬人中有五萬是盈天城的移民。

剩下五萬是專業的華夏建築工程隊,都是山瑤部和陳天部的久民。

他們建築技藝高超,速度非常快。

等到耕作結束,五萬移民加入建築以後,既可以學習技術,也能幫工程隊打打下手。

十萬人的隊伍,修一座小城,用不上一年就能搞定。

鼎內的石料堆積如山,陳遠把石料往旁邊一卸。

修城就是挖地基和砌磚了。

這裡是丘陵地形,駐地城市沒有護城河護衛。

但是山谷出入口很小,也註定妖兵不會大兵壓境。

十萬八萬的妖兵想攻下這座小城也不容易。

況且陳遠決定,這座城的城牆要修到十五米左右。

其實其他城市的城牆也都矮了,十米的高度根本擋不住七級妖帝,六級的高手也是幾下就能上城。

當年條件有限,根本修不起太高的城,所以只能修個十米應應急。

現在戰事稍緩,陳遠打算將所有城池都加高一下,最少保證城牆高度在十五米以上。

“國主,您看,這是設計圖。”

陳遠給十萬人做了分工,同時各自委派了長老管理。

比如竇冉長老現在就在管著五萬耕作的農工,這是他的專業。

而樊明則在管理五萬建築工程隊,同樣是他的長項。

華夏國的專業設計師團隊已經非常完善。

陳遠決定修城以後,兩天不到的時間,他們就將城市設計圖紙,放到了陳遠的面前。

這座城陳遠將其命名為遊擊城,以後的城主是姜成,還會給留三萬盈天部的移民。

“姜鎮峽,你來看一下,有什麼建議儘管提。”陳遠招呼姜成過來。

姜成是非常感激陳遠對他的收留,現在陳遠又讓他做城主,他更是欽佩的五體投地。

“城池的設計國主您定就好了,這方面我不是很在行。”姜成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確實不在行,因為他根本沒修過城。

陳遠點點頭知道他的情況。

“聽聽吧,有問題可以提一下。”

設計師口開始若懸河的給陳遠三人講起了遊擊城的設計理念。

“遊擊城的位置是山谷東北方,這裡是山谷的主要出入口。”

“將城市放在這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谷內的耕地不受破壞。”

“而且這邊地勢較低,根據勘探,應該可以打出水井,用水不愁。而且這裡的土地多為鹽鹼地無法耕種,不佔耕地。”

“城市健在這裡會受到山洪或者泥石流侵害嗎?”姜成插口問道。

這邊地勢較低,他怕有山洪侵襲。

“不會。這裡雖然低窪,但並不是山谷最低處。經過勘測,發現山谷水道在北偏西的位置。”設計師搖搖頭解釋道。

“可以將城市建設在中間,然後兩面修兩道關隘將山谷封上嗎?”陳遠問道。

“哦對了,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大。”

不等設計師開口,陳遠自己先否決了。

他們的敵人是妖族,高山對於妖族來說,並不算天塹。

雖然相對於爬山過河,他們可能更願意走平原。

但是如果有需要,他們也可以翻山越嶺。

所以實際上遊擊城的位置,並不是最主要考慮的問題。

“國主慧眼如炬,確實如此。咱們還是從實用性的角度考慮城市建設問題。”

設計師拍了個馬匹,然後繼續說道:

“城內採用的是舊城的設計方式,城開四門。北行政、公共,南經濟、生活。”

“東北方的山谷出口一出去,就是廣袤的高原草場,放牲畜非常方便。將畜欄放在北方城門口,放牧進出都很方便。”

“出西門是遊擊峽谷,這裡漁業資源豐富,可以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補充。”

“西門口設定的乾貨加工作坊可以生產魚乾,以後魚乾產量豐富以後,還可以銷售到其他城市。”

“東門外是山地,這裡可以種植果樹、採集野菜等。”

“南門是主要耕種區出入口,也是集中生活區,百姓們可以方便的去耕地勞作。”

“最後,根據城市大小,估算出的糧倉面積。”

“如果滿倉,差不多可以保證五萬人十年左右的糧食儲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