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發展(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嗨,靜怡姐回來啦。”

董婧儀進入寢室,躺在靠門下鋪的袁媛抬起右手,擺動著跟她打招呼。

“嗯,帶了些零食,你們分著吃。”董婧儀把塑膠方便袋放在桌子上。裝的太滿了,鼓鼓的搖搖欲墜。

袋子裡是各種新鮮水果,以及小食品和飲料,回來路上經過“樂家家”頤和園路店,李愷買的。

說是要帶回去給室友們分享,不料臨近女生宿舍時,轉手塞給了董婧儀,自己揚長而去。

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給她,董婧儀只能拎了回來。

“哇哇哇,謝謝靜怡姐。”袁媛一個翻身躍下床,動作幹淨利落。

其他人也圍攏了過來。

“水果哎,天哪,都是好東西,有荔枝、火龍果,還有……這是個啥?”袁媛將包裝好的水果都掏出來擺放好。

“這是櫻桃,”有見識廣的室友拿過一個不鏽鋼飯盆來,摳開包裝盒的保鮮膜將櫻桃倒入盆中,“女孩子吃最好了,吃了美容。”

“那這個呢?”袁媛又掏出來一包藍莓。

“這是……我也沒見過,是進口的吧。”

“這個叫藍莓,東北大興安嶺地區有產。果實含有大量花青素,有改善視力,增強記憶力的功效。”董婧儀說道。

這東西她吃過,董老爺子建國初期就在東北工作,有很多老部下。這些人有機會進京,會給老爺子帶些新鮮的地方特產,其中就有這東西。

到了董老這個級別,能買到的好東西已經不算珍貴,再貴重未必能投老爺子的心思。

如果送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新鮮玩意兒,孩子們吃得開心,老爺子自然也高興。

“那也洗了它,今天好好解解饞,吃個過癮。”袁媛也貢獻出自己的飯盆,將藍莓全倒進去。

然後,兩名女生端著兩個飯盆,奔向了水房。

匆匆而去,很快又端著還在滴水的飯盤匆匆而回。

“靜怡姐,來吃吧。洗的草率,不乾不淨的吃了沒病。”袁媛端著藍莓盆湊過來。

“你們吃吧,我喝這個就行。”董婧儀從袋子裡抓出來一瓶民豐公司的“樂口”山楂汁,這是在超市裡李愷特意給她要的。

水煮魚是麻辣味兒的,而且麻椒的分量不輕,到現在唇齒間還殘存著麻麻的感覺。這個山楂汁似乎有中和緩解的作用,吃飯時董婧儀喝了兩瓶兒,李愷留了心。

“不用客氣。”董婧儀說著,仰頭灌了一口果汁,酸甜涼涼的滑過唇齒,果然麻麻的感覺緩解了許多。

“媽爺子哎,二姐笑了,我的天哪。”室友梁欣蕊一驚一乍的喊叫。

“幹什麼,我怎麼還不能笑啦。”

“珠峰女神的嫣然一笑,這是要迷倒多少男生啊。你看,你自己看,太美了。”梁欣蕊轉身從自己床上將鏡子抄過來,呈到董婧儀面前。

鏡子裡,一位膚白貌美的靚雅女生,眉眼間和嘴角盪漾著笑意,若隱若現,最是迷人。

董婧儀平日裡儀容端莊大氣,表情多是淡然,大概是受家庭的影響,“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悲歡不溢於面”。

所以,京大的男生們給她上了個“尊號”,謂之“珠峰女神”,寓意凜若寒霜,凡人勿近。

“誇張,”董婧儀笑著推開鏡子,“我平時就這樣啊。”

“有問題,絕對有問題,老實交代,什麼情況。坦白從寬,抗拒……抗拒就大刑伺候。”袁媛也看出了端倪,放下飯盆張開右手做著抓握的動作。

董婧儀的家庭情況,學校裡知道的人不多,學生中更是少之甚少。相近的人也只是知道她出自體制內家庭,至於再準確詳盡的,就不得而知了。

董婧儀想在大學期間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這樣更能鍛鍊自己,也更易洞悉身邊人的心思,所以她與同學及舍友間的相處,平等而和諧。

寢室裡她是二姐,班級裡她是團委書記,學校裡她是學生會會長,僅此而已。

與李愷的相處也是一樣,兩人的家境其實彼此都能猜出個大概,畢竟家境帶來他們的自信與淡泊,讓他們很難泯於眾人。

但兩人既沒有相互坦言,也沒有刻意的掩飾。

張江之流倒是清楚董婧儀的身份,卻不敢點破。惹怒了這位姑奶奶,不用董哥動手,如今的董婧儀自己就能滅了他。

(董靖宇入伍後,先是在西南軍區任職,按部就班的升至營級,算是子承父業。

八九年調至京都軍區,所在部隊執行了一項特殊任務,任務完成的非常圓滿,董靖宇火線提升,成為團長。

離家近,自然是便於回家,而且有富裕時間手把手教給堂妹一些防身的功夫。所以別說是一個張江,放開了動手的話,三個張江都得滿地找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招不招?”袁媛進一步威脅。

“招招招……噗嗤……媛兒,你的鼻子有兩個孔,感冒時的你還流著鼻涕牛牛;媛兒,你有著黑漆漆的眼,望呀望呀望卻望不到邊……”

“什麼呀。”袁媛懵圈的愣在當場。

“媽爺子哎,袁媛,原來你是豬啊。”梁欣蕊聽出了點兒意思。

“啊……二姐,我可要大刑伺候啦。”袁媛的右手伸到董婧儀肋部不停地撓動,很快董婧儀就笑的上氣不接下氣,手裡的飲料瓶子也甩到了床底下。

舍友們鬨笑著前來解救,大家一陣嘻嘻哈哈後,似乎忘記了剛才的話題。

只有寢室的“大姐”張雪晴,隱晦的向董婧儀眨眨眼,笑著學了一聲貓叫。

……

李愷回到301時,寢室裡異常的安靜,只有陳元寶躺臥在床上,嘴裡不停地發出“哎呦,哎呦……”的聲音。

“怎麼個情況?晚飯吃出毛病了?”李愷坐在陳元寶的床邊,摸了摸對方額頭,關心的問道。

“哎呦,哎呦……”陳元寶的叫聲更大了,甚至帶上了抑揚頓挫的音律,聽起來悽慘得很。

“我跟你說吧,太丟人了,他沒臉說。”葉賀華走過來說道。

在葉賀華的描述中,李愷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寢室老二郭新民,和新聞學專業的一位女生看對了眼兒。該女生也是東北人,與陳元寶同在京大的東北老鄉會裡。東北人好個熱鬧,老鄉會經常有活動,所以算是熟人兒。

學年結束,就要各自返鄉,郭新民想讓陳元寶幫他牽牽線,並且許諾,無論結果如何,都有十根雪糕的酬勞。

事情還算順利,那倆人“初次”見面,相談甚歡,並相互留了老家的地址,約定假期通信聯絡。

陳元寶拿到了十根“獎品”,給室友們分出去三根(李愷不在場,郭新民是甲方不作數兒),其餘的七根全部進入他自己的腸胃,結果,就這樣了。

“看過醫生了?”李愷問葉賀華。

“看過了,沒大事兒,開了藥,也吃過了。”

“哦,沒事兒就好,自作自受,忍著吧。新聞學的誰呀?”

“特務頭子,你見過的。”

“哦,她呀,長得還行,就是個頭兒有點兒超標,老二,你倆一起壓馬路的時候,千萬別讓她穿高跟鞋,有明顯的壓迫感。”

戴莉身高一米七,與身高一米七二的郭新民站在一起,確實略顯不搭。

“我不是買增高器械了嘛,很有效的。”

“但願吧。還是要加強鍛煉,多做躥蹦跳躍跑的動作,比你那個什麼器械貼片有用。”

郭新民從《故事家》雜誌的扉頁廣告上看到了一種增高器械,就是把幾個據說是強磁的小貼片貼在腿部的穴位上(足三裡等),每個月能增高兩至三公分。

如今老百姓的保健意識已經有了啟蒙,於是各種保健藥品,保健器材層出不窮,“中華鱉精”,“小聰聰母液”,“雅芳大豆異黃酮紅花膠囊”,“紫微星理療儀”等等,時間會告訴大家,這些東西都是扯淡,純純的智商稅。

“都有用都有用。”郭新民卻很有信心。

李愷懶得再解釋,扭頭問葉賀華,“你不是今天回家嗎?明天咱們就散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