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火星任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火星日。

兩人吃過早餐,駕駛太空運輸車,沿水手號峽谷河床,自東向西行駛。

河床地勢相對平穩,車輛越過2米高度的小溝壑或陡坡不成問題。

車載物品,全部進行了固定,不用擔心會傾翻東西。

牧良利用車載掃描與平衡裝置,以每小時100公里左右的平均速度前進,切實過足了開車癮。

“小廚子”則在掃描兩側崖壁礦物表層分佈狀況的同時,操控飛行器在千米高空同步跟隨,進行測量二氧化碳相關資料。

子書銀月一路無事可幹,便欣賞沿途的風景,倒也樂得自在。

太空車經過幾處大型的挖掘現場,行駛了大約200公里左右,來到快要接近沖積平原的一處狹長地帶。

穿過高低差近10米的長陡坡,就是呈現葫蘆形的牧家礦藏基地。

兩人見到,中心點剛好建造了一座小型太空基地。

幾名穿著太空服的僱傭工人,正在操作一臺地星版的H能挖掘機,笨拙地伸出鏟臂向地面掘進,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那動作慢得簡直???????????????慘不忍睹。

這臺裝置,是最新版的本土產品,採用最新研發的H能發動機,動力基本能夠滿足要求。

可惜,合金裝置臨時加裝的保溫設施不給力,抗低溫效能太差。

經過夜間的超低溫侵蝕後,工作起來非常吃力,需要逐步熱身,才能進入相對正常狀態。

裝置的最大缺陷,沒有高精度篩選、分離等裝置,金屬礦物提煉出來非常粗糙,增加了太空運輸成本。

目前,只能先從事鬆土工作,待其後的一體機到位,可以提高速度加快進度,倒也多少能夠幫上點忙。

車子在離挖掘機50米處停下,牧良2人開始穿戴太空服,做好下車準備。

幾人發現遠處有太空車駛來,還以為是火星鑽探總隊,派人瞭解情況。

其中一位隊長身份的工人,趕緊迎了上去。

待到看清從車上下來的,是兩名小孩模樣太空人,像是想起了什麼囑託,雙手立刻不停揮舞,表示出熱情歡迎姿態。

前段時間梅蘭因送裝置過來時,曾經提醒過他一件事。

在小隊長看來,其中一人必定是牧家少爺牧良,這是來看望他們了,所以才有了親人久別重逢的感動。

牧良透過頭盔進行語音指令,用老媽的帳號,進入區域網單獨的交流空間,向13名基地內外的小隊成員問好,頓時得到了熱烈的回應。

根據牧良的要求,所有人停止了工作,一起進入了基地內部。

脫下太空服裝,大家相互握手,通名報姓。

一陣寒暄過後,牧良將子書銀月簡要介紹給眾人認識,引起更大的驚異反響。

這些人所想的是,聘請自己的東家,本就是全星豪門世家,現在居然還攀上了地星總署外星高官的後人,前途更加光明燦爛。

能為這樣的家族工作,同樣也是今後值得炫耀的資本。

可以預見的是,有了這份工作經歷,將來無論從事何種業務,薪酬必定豐厚。

看到這兩位少年進化者,他們心中是無限羨慕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輩子基本無法實現長壽夢想,那麼努力積攢財富過好下半生,或者替後代打下基礎,就是此生最大的追求。

想要透過努力工作,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上天的寵兒。

牧良不想去猜測大人的心理變化,在小隊長的陪同下,將整個小型基地參觀了一遍。

對大家提出的請求或建議,也如實地錄音,回去後再向老媽報告解決。

在基地內用完中餐,牧良2人不再停留,在13人的目送下,驅車繼續前行。

越過前方的出口,行駛了大約10公里左右,就駛上了廣袤的沖積盆地。

“小廚子”此前,針對基地人員挖掘的幾米深鬆土,所做的檢測報告清單新鮮出爐。

子書銀月向駕駛車輛的牧良,照著念了一遍。

結果與梅蘭因先前所做的檢測報告清單大同小異,再次證實了此地礦藏的豐富。

車輛折轉向南,駛出沖積盆地。

一路沿著確定的導航路線,飛奔而去。

車行2個小時後,到達一座大火山腳底,順著緩坡迂迴而上,抵近火山口邊緣。

2人停車,帶著“小廚子”仔細觀察???????????????一番。

裡面幽深灰黑,沉積物早已凝結為冰冷剛硬的塊狀岩石,藉助斜陽看不到任何閃光星點。

“小廚子”的掃描結果同樣顯示,裡面金屬含量很低,大部分是矽、鐵成分,利用價值不高。

此後,在天黑前,2人又經過幾座小火山,均徒步登上山頂檢測,結果大失所望,沒有任何收穫。

入夜,牧良臨時停車。

2人吃完簡單加工的食物,利用隨身攜帶的資源,解決個人衛生問題。

休息前,牧良開啟頭盔燈,認真檢查了一遍車輛,確認無故障隱患。

隨即將導航線路,設定一個中轉點,交由“小廚子”一邊駕駛太空車,一邊操控飛行器跟隨飛行檢測。

對於尖端智慧機器人來說,這種一心兩用的活輕鬆勝任,根本沒有任何負擔。

2人鑽進各自的保溫帳篷,開始休息。

車輛繼續前進,檢測工作繼續進行。

全天時間,基本都用在了工作上。

之所以沒有使用自動駕駛系統,是因為火星定位衛星不多,車輛會因訊號延遲、地形崎嶇而自動放慢速度,耽誤任務的執行效率。

第5火星日,早上8點。

車輛還在向南行駛,2人準時起床,開啟身卡手機,檢視路線程序,發現離中轉點尚有500公里,連忙指令臨時停車。

用了近一個小時,2人忙碌完個人衛生,用完早餐後才繼續出發。

車輛、飛行器,仍由“小廚子”駕駛與操控。

牧良則根據彙總的二氧化碳檢測資料與分佈圖,做所經地區的空氣與地表二氧化碳含量小結分析報告。

子書銀月對千篇一律的窗外風景,失去了興趣,躲進帳篷裡玩起了手機遊戲,不時傳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面對自然地貌,“小廚子”駕駛太空車又快又穩,提前掃描提前優選提前減速,基本沒有剎車行為,讓人感受不到多少顛簸。

臨近火星南極,氣候愈發乾冷,溫度表提示,外界接近-78℃。

因火星公轉斜角,太陽直射光線,絕大部分被擋住,使得南極白天處於半明半暗狀態,視物都有些模糊。中午時分。

高速飛奔的太空車,終於抵達了南極冰蓋邊緣地帶,在指定的航線中轉點停下。

2人穿戴好保溫太空服,跳下車廂踏上了南極地面。

此時的地表溫度接近-100℃,隔著較厚的太空服,也令人倍感寒冷。

“好冷啊,我要啟動微型加熱裝置了。”

子書銀月在頻道裡,大喊大叫。

“不會吧, -18℃,進化者應該能夠承受,你不會是感冒了吧。”牧良關心地詢問道。

他的頭盔玻璃罩內,體表溫度顯示為-18℃,身體部位行動自如,沒有產生僵硬感。

“切,你才感冒了,我這不是一下不適應嗎。”子書銀月趕緊糾正過來。

“快看,遠處就是南極冰蓋,不知道裡面是否有水。”

牧良從車後走到車頭,指向前方巨大的灰白幹冰層,興奮地跳了跳腳,直奔過去。

“啊,太美了,好壯觀哦。”

子書銀月又唱歌又跳舞地跟在後面,揮舞雙手想要摸到它。

唯獨“小廚子”???????????????無動於衷地履行職責,一邊跟隨一邊發出程式指令,操控飛行器降低高度,繞著冰蓋打轉檢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奔跑了1公里,終於臨近冰蓋邊緣。

2人伸手,觸控冰冷的幹冰層,隔著厚實的太空服,手掌都有冰涼的感覺。

-103℃!

頭盔溫度計,給出了準確的答案。

“這麼低啊,如果沒有防護,我們不就成冰人了。”子書銀月誇張地叫道。

“趕緊拿開,小心接觸久了會粘連上。”牧良趕緊提醒道。

“切,還用你教,當我傻瓜啊。”

子書銀月意識到了風險,嘴巴不饒人,動作卻是很快,收回了手掌。

“冰蓋估計有幾公裡厚,光靠儀器表面掃描,可能很難得出比較準確的資料。”

牧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點。

“整個火星,只有這裡的二氧化碳最多,檢測難度也最大,將這裡測算得非常準確,任務完成就沒有任何瓶頸了。”

子書銀月同樣找到了關鍵環節。

“南極日照時間短,固態二氧化碳(乾冰)終年不融化,按照正常手段需要圍繞冰蓋四圍,至少打上10個洞,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資料。”

牧良提起了任務手冊說明中的推薦方法。

“這個好辦,在蓋頂打個洞,以90度為間隔再打4個邊洞,別人10天才能做到的事情,交給小廚子一天就夠了。”

子書銀月指頭一點“小廚子”,滿不在乎地說道。

“我們老是利用它當作弊器,這樣做會不會缺少鍛鍊機會啊。”

牧良不是很贊同這種做法,提出反對建議。

“唉,真是死腦筋,就算我們親自動手操作,除了吃苦耐勞的名聲,什麼能力也沒有提升,犯不著連累自己。”

子書銀月有些詞不達意地解釋道。

“那好吧,小廚子負責打洞,你負責操控飛行器,隨我開車到附近轉悠一下,看看有什麼發現。”

牧良想想也對,沒再固執己見,立刻做出安排。

“這裡環境都差不多,有什麼好看的嗎?”

子書銀月有些不解地詢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