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姑姑不興欺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柔嘉和朱璉很失望。

艦隊起航了。

這次大宋是傾巢而出。

讓中樞大員看看大宋在西洋的氣象。

陳卓,周寧,李芘一群去過西洋的朝臣都帶上了,連梁揚祖,朱勝非也帶上了。

連趙不試,也接到朱璉教旨,讓他從臨安出發,在海上跟艦隊匯合。

朝廷急調李光,趙鼎代職左右丞相。

朱璉知道兩人資歷錢,讓她們若有分歧或者舉棋不定的時候,可以去章丘找李清照。

唯獨趙玉盤沒有鬆口,帶上趙桓。

這讓朱璉和趙柔嘉很是生氣。

趙柔嘉都噥著小嘴,準備不理這個姑姑了。

倒是趙玉盤跟李敬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忙碌著軍中艦艇排程。

大宋的艦艇如同下餃子一樣,哪怕徵召了大量沿海,沿江的漁民,船伕,水手。

水師學堂全力培養。

各艦艇邊學邊練,也跟不上密集的接受艦艇的速度。

艦隊遠航的同時,靖康大陸,南洋,西洋之間的補給貿易不能停。

各種漁業生產也不能停。

所以遠航艦隊的技術力量,其實比他們第一次去西洋的時候要薄弱一些。

艦艇外面變化不大。

還是耐腐蝕的不鏽鋼包裹木材的鐵甲艦。

水師官兵維護總結,使用問題反饋到船廠以後。

根據一些合理化建議,船廠在維護,保養,以及裝置改進上,有了很多進步。

部分改進使得維護,修理更加便捷。

由於缺乏對手,減少了一半不止的炮位。

騰出來空間又讓,駕駛,炮擊,水手各種操作也更加人性化。

但是李敬一點都沒有覺得省心。

船隊從啟航開始,他就沒有在太后,朝臣們所在艦艇上,而是跟著趙玉盤,趙福金在遠航指揮房州艦上盯著海軍各種編隊訓練拉開了帷幕。

汽笛轟鳴,彩旗紛飛。

各艦指揮使全神貫注,聽從旗語號令。

艦隊忽而一字航行,忽然又呈現之字,雁字。

一副雄壯威武的畫卷,引人側目。

身在其中的朝臣,太學生,紛紛在甲板邊上,撫著圍欄觀望,趙佶,朱璉,趙柔嘉和一些朝中重臣,還拿出望遠鏡。

“母後,母後,你看,後面有一條軍艦,始終都沒有參與艦艇編隊,你說會不會是父皇在艦上!”

朱璉一看,還真是。

她都沒想到,自己還沒女兒心細。

她能肯定,這條船沒有從登州出發。

是半路上加入艦隊的,又沒有跟隨艦隊訓練。

趙玉盤做事很有分寸,趙福金嘴硬心軟,還真可能趙桓在那條船上。

“母後,我們要不要讓大理艦給對面發個旗語問問?”

“女帝啊,旗語編成簡單,大部分都是船舶航行相關和日常海軍指令,再說,兩個姑姑有意瞞著你,發了旗語過去,人家很為難。”

看著鄭憐玉安慰女兒,朱璉下定決心,今夜軍港宿營的時候,就去找趙玉盤。

問問她究竟這麼想的。

“臭姑姑,我要是親政了,罰李敬一個月,不,一年不準理她。”

趙柔嘉這份抱怨,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當不得真。

可這一副口吻,既有些女帝的味道,又有點長房大婦的感覺。

著實讓船上的趙佶,趙金兒,鄭憐玉等人笑的嘴都合不攏。

趙柔嘉已經習慣了。

扭頭給母親建言。

“母後明日還是把李敬從房州艦上調過來,他的這番演練,朕都看不懂!”

不得不說,女兒的敏銳,讓朱璉有些觸動。

趙玉盤扣押趙桓這次兵諫。

哪怕朱璉幾次故意跟李敬顯示親密。

可是朱璉也能感覺她跟李敬的關係,回不到過去,即便還維持著把李敬當成親人的那份感情。

可是感情遠沒有昔日齊心協力救趙桓時候濃郁。

“好,明日李敬不來我們這裡,我們就到房州艦上去。”

以天下資源奉養大宋,乃是大宋百姓之福祉。

這對軍隊要求很高,不單不能一點點削弱,還要加強,尤其是海外駐軍。

朱璉也知道趙桓忽然冒出來的杯酒釋兵權之試探,背離了天下人心,也嚴重扭曲了朝臣奮進的方向。

會造成朝局的混亂,地方官無所適從。

兵諫遲早的事情。

可是她心裡就是有些不舒服。

她自認為對李敬夠好了,不管是李敬收了昔日名動京城的歌姬,還是跟幾個長公主不清不楚還生下了孩子,她都不介意,同意趙柔嘉把李敬當成帝婿。

自問對章丘李家其他人不薄,可惜李敬明知自己在意趙桓,卻一點時間都不給趙桓和自己。

更生氣的是,趙桓在兵諫中那副德行,如此不堪,妄自為君。

老遠看見後面跟著那艘艦艇,朱璉心裡基本上已經排除了順道南下的過路船。

多半船趙桓就在船上。

誰知道,傍晚軍港靠泊。

朱璉帶著蹦蹦跳跳的趙柔嘉到了房州艦上。

趙柔嘉直言不諱的問那條軍港旁邊單獨駐泊的船上有誰的時候。

趙玉盤給趙柔嘉說船上關的是老九。

“姑姑不興欺君!”

怎麼可能。

趙構那麼可惡。

罪無赦免。

被判處在扶桑挖礦,後來礦軍去了靖康大陸,又跟著去了靖康大陸。

趙柔嘉信都不信,眨巴著眼睛看著趙玉盤。

倒是趙佶驚了,連忙問,老九真在後面船上。

“是,九弟在扶桑挖礦,沒少吃苦頭,眼看著適應了礦工的生活,轉運靖康大陸時候,差點病死,到了那邊,水師和靖字軍官兵看在我的情面上,沒讓他幹活,專心養病,也算是把命撿回來了,身體差的很,託人給我和福金,瓔珞帶話,臨死前想看看本土的疆域,於是我讓人把他帶回來了,誰知道,他路上身體竟然好轉了。”

心一橫的趙玉盤,本想把趙構送回去。

結果船到了扶桑。

鬼使神猜的送他見了趙桓,得知趙構際遇,趙桓不計較他見死不救,也不計較他跟朱璉的爭鬥。

希望讓讓這個弟弟陪他。

還說趙構做礦工太苦,差點丟了性命足以贖罪。

而趙構見趙桓,猶如見到救命稻草一般,死死跟著趙桓,說什麼也不離開大哥。

“朕能否見見構兒?”

得知兒子險死還生。

趙佶忽然間有些心痛,哪怕這個兒子很不肖,畢竟也是自己骨血。

看著一點點長大的。

“等到了西洋再說吧,先讓他看看我大宋萬國來朝的氣象!”

趙構這件事,趙玉盤是先斬後奏的。

知道李敬很不喜歡趙構,也是編隊出發以後,才跟李敬說。

李敬嘆了一口氣,不置可否。

至今趙玉盤都心虛的很。

可他的哥哥和弟弟,卻在後面船上把酒言歡。

“大哥,汴梁淪陷的事情,我對不住你和父皇,可是皇嫂太狠了,差點要了我腦袋不說,還送我去挖礦,那些黑漆漆的礦洞,每天每個礦工必須要背回來定量的礦砂,真是要了老命!”

“你活該,為了皇位,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還讓那個什麼秦檜,在報紙上捏造自家嫂子和李敬謠言,判你挖礦,真是便宜你了!”

“你不是也活該,朱璉這麼好的皇后,不珍惜,手下這麼多勇勐武將,不防備,腳都沒在大宋土地上踩踏實,就想著釋兵權,生怕李敬無法黃袍加身!”

說完的趙構,嘿嘿一笑,也不管臉上在礦坑裡擦傷的傷口導致笑容有些瘮人。

就對著趙桓舉起了茶杯,以茶代酒。

趙桓沒好氣的跟他碰了一杯。

趙構也屬於洞中方幾日,世上已千年的人,他也抱著原來的觀點。

不認為趙桓杯酒釋兵權有什麼錯。

只是有些惋惜。

“皇兄,你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執掌權柄的,畢竟張叔夜,陳過庭,曹輔,宗澤,都是昔日對你忠心耿耿的朝臣,哪像我,手下的人降的降,死的死!”

秦檜還沒逃出京畿,就被李敬抓來殺了。

黃潛善,汪伯彥被公審判處了死刑。

那個欲掘開黃河,阻擋金兵的杜充更慘,逃到吐蕃部落了,還是被種彥鴻帶兵入雪區抓了回來,在京城被判處凌遲。

餘深、薛昂等一眾昔日元帥府屬官,被發配各地挖礦。

他們可沒有自己那種血親姐妹的命人照顧的福分,而且去的是最危險的煤礦,恐怕早早丟了性命。

山東大軍攜打敗金人,收復河山,擴張疆域之威南下,梁揚祖,韓世忠,朱勝非,先後投奔了朱璉。

趙構即便再有萬般想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也沒有機會了,李敬心思縝密,睡覺都睜著一隻眼睛,想來對危險就是防範於未然,他不會讓我上位的,倘若硬來,勢必引起朝野反撲!”

趙佶讓鄭憐玉給他圈出來的文章。

趙桓看了不到三分之一。

觸動很大啊。

以天下資源奉養大宋。

讓宋人生子佔滿全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大宋此番雄心壯志,前所未有,世所罕見,即便是回國的趙桓,想過如何強盛大宋,也沒想過讓宋人富裕起來多生子。

“我現在只求柔嘉趕緊親政,或者她把李敬招為帝婿,看在柔嘉的面子上,放我自由,我也如同父皇一般,找個學校任職山長,了卻殘生。”

“我現在也只求皇兄早日脫困,我不求自己脫困,哪怕被囚禁在父皇,大哥身邊,得一個小院安置,也是極幸福的!巴望大哥脫困以後,幫我向柔嘉,向皇嫂,向李敬說一聲對不起,千萬別又扔我到礦山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桓看著自己這個不要臉的九弟有些無語。

在趙構看來,父兄北狩。

理所應當的應該由他繼承皇位。

一切所作所為,也為了保全趙家江山。

成王敗寇。

輸了也沒什麼不要意思的。

畢竟父兄和皇嫂都應該惦記血脈親情拉他一把。

眼下趙桓自己都自顧不暇,好不容易抓住一顆救命稻草才得以乞活,他還死皮賴臉的貼上來。

全然不想昔日汴梁之變時候,坐山觀虎鬥,落井下石的卑鄙行徑。

這一口一個大哥,皇兄。

都不想想昔日眼中何曾有過這個大哥和皇兄。

“老九,你先看看這些報紙,報上名字打圈的是母后幫我圈出來必看的文章。父皇認為李綱都過時了,你我於大宋的認識,就更遙遠了。”

“都快開飯了,看什麼報紙啊,我都是個廢人了,看這也沒有用,皇兄,記得一定要幫我求情,弟弟在苗劉之變時候受了傷,真經不起礦場那種重活折騰了。”

留下趙構,趙桓不是覺得他是自己弟弟。

只是因為趙構同樣是一個失敗者。

彼此有些共同的語言。

被單獨囚禁在扶桑,他實在太寂寞了。

趙構可不管寂寞不寂寞。

跟著趙桓,起碼吃的好。

看著水師官兵送上來的海鮮大餐,嘴角都流下了口水。

同樣是皇子,待遇差距怎麼這麼大。

他在礦場時候,由於礦場靠海,也挨著海鮮工坊,雖說也能吃飽,吃到海鮮。

可海鮮跟海鮮不同。

那滋味,那材料,跟趙桓這專用的廚子做出來,天壤之別。

鮮活的黃花魚,有滋有味,一看就讓人流口水,

龍蝦,大螃蟹配上辣椒配合大蒜炒的蒜蓉,誰想出來的。

想起自己在臨安皇宮的吃食,比起趙桓這囚徒,都不如。

眼看飯食到來。

趙桓也不避諱,喚來了西域美人一起用膳。

一邊的趙構那個恨啊。

桌子底下摸摸苗劉之變,受驚的胯下。

原本還期待著用飯的趙構忽然感覺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

“老九,匈牙利公主說剛才在甲板上,好像看見父皇和母后在那邊艦艇上,你說他們知道我們隨艦隊南下了嗎?”

“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父皇在臨安,遠離朝堂中樞,朝堂有奸佞李敬一手遮天,就算是顧念父子親情,也做不了什麼。”

“朕倒是挺想念父皇的,倘若他能過來陪我說說話,也是極好的!”

比起趙桓的待遇,趙構自己知道自己是事。

呸的一口。

也只能在心裡。

都被囚禁了,還端著皇帝架子,還說什麼朕。

你信不信,哪天那個朕傳到李敬耳朵裡,讓他煩了,直接就把你卡察了。

他也不想想,趙桓也在嫌棄他。

船上的水師官兵全是李敬的人,你這一口一個奸佞。

要是傳到李敬耳朵裡,重新把你發配回了礦場倒是無所謂,連累自己,就麻煩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