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此人善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家千日好。

常年到處跑的李敬,難得回登州,陪著自己的女人們。

趙桓就不一樣了。

到了臨海居,還沒去皇家銀行,他就被臨海居的秘庫裡堆積如山的金元銀元驚呆了。

地下室做的秘庫裡滿滿當當都是箱子。

隨便開啟一箱都是紅紙包好的一摞摞大錢。

想當初,金人打到汴梁,國庫,內孥,都空的可以跑老鼠。

如今居然有這麼多錢。

“上皇,要是你想滅金人出氣,大宋有的是錢!”

“這些錢還只是一部分,大宋各地都在兌換金銀,水師每天都會從全國和各大番薯,海外拉著金銀回來,把金幣拉到各地,皇家銀行不僅針對各地有抵押的商家貸款,也在給各地官府貸款!”

貸款給別人,還給各地官府貸款。

經過朱璉一番解釋,趙桓才明白,臨海居錢只是大宋的戰爭或者緊急時候的儲備。

每日都在增加,每月都從鑄造錢幣的廠拉過來,短時間內不會流入民間。

更不會交給朝廷或者宮廷做為開支。

這麼天量的貨幣流入民間,會搞的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儘管宋人有收藏錢幣的習慣,可是鑄幣工坊的產量太大了,每月朱璉拿到皇家銀行的賬本以後,根據李敬的建議,確定發放和貸款數額。

“上皇,李敬建議我們以後不再發行銅錢,用紙幣代替!”

“紙幣,你是說成都16戶富商發行的那種交子?”

“對,李敬說貨幣可以用朝廷的信用代替,但是我華夏文明朝代更迭太快,所以朝廷的信用遠不如金銀和銅,先用小額的紙幣代替銅錢,以後再替代大額的貨幣,把金銀銅這些貴重金屬放在合適使用的地方。”

“百姓會用紙幣嗎?”

“他說只要朝廷一心為民,宋人會感恩,用的時間長了,宋人潛移默化大宋刻在心裡,大宋的江山也就一代代傳下去了!”

“這錢裡面還有這種學問,不可思議!”

看趙桓笑著搖頭,好像放下了對武勳集團的忌憚,朱璉也笑著繼續說。

“所以靖王提醒妾身,讓財部,三司,復興報每月收集大量的各地物價資料,根據資料,控制金銀元以及銅錢,紙幣使用,發放數量,精準的穩定物價。貨幣穩定,才能讓百姓吃的起糧食,買的了新衣,才能穩定人心!”

趙桓有些明白朱璉的意思了。

李敬之能,一個大宋傳奇戰神絕不能概述,就是他自己坐江山,也能開創盛世,他卻謹守武將本分,讓其他人出面得這貪天之功。

黃燦,周寧,梁揚祖都不是最大的受益者。

朱璉和他才是。

“上皇,你都不知道,昔日在二龍山脫險,妾身看見你給李敬等人的聖旨,不知道有多感動,我大宋歷代皇帝,也只有上皇有這樣的識人之明!”

“璉兒,我當時也是沒有辦法,你這話說的,說起來,論識人之明,都是你提醒我參看官員履歷和評價的!”

秘庫裡除了趙金兒帶著侍衛在遠遠地,就剩下趙桓和朱璉。

朱璉的稱讚讓趙桓有些慚愧,當年登基以後,四下無人可用,包括宗澤,曹輔,劉韐,張叔夜等人,都是在朱璉的提醒下,跟朱璉一起勘察地方官吏資料,挑出來使用的。

“妾身昔日知道上皇無人可用的苦惱,所以請教李敬,在李易安的協助下,創辦稷下學宮,後來改名太學,也是整理昔日評價的各種標準,盡力為我大宋培養執政地方的人才!”

“那朕明天就先去太學,然後去鑄幣工坊!”

“妾身還是以為上皇先去船廠的好!”

太學現在都是短訓的地方年輕官吏,這些官員大部分都跟著去了玉門關回來,鑄幣工坊輪重要性,連皇家銀行都比不了。

倒是山東之所以可凌駕臨海,金國,迅速崛起,控制全國的局面。

造船廠功不可沒。

“沒有登州造艦艇,李敬就拿不下高麗,東洋,南洋,不能迅速的積累錢糧,也不可能這麼快打垮金人,收復河山,迫使偽帝投降,直到至今,船廠還在日夜趕工,為西洋戰事,為開發靖康大陸!”

看著趙桓狐疑的眼神,朱璉知道他又想歪了。

船廠是喬海父女管理,他以為去船廠要封賞喬海父女,是在側面討好李敬。

這番解釋以後,趙桓松了一口氣。

“昔日李敬收編水師船廠,妾身也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用,他許願為工匠請功請爵,妾身也只封賞了寥寥數人,李敬說可以給大匠封低等爵位,讓他們光宗耀祖,妾身本想把這個恩榮留給柔嘉!”

趙桓眼神頓時亮了起來。

船廠乃是水師從橫四海,連線各地的本錢,如此重要,當然不能讓李敬一人控制。

給骨幹工匠低階的勳爵,就是施恩。

這種切入的機會難得,雖然是滿足李敬心願,可是也能藉機見到船廠的主事人,看看能不能拉攏為我所用,或者切入幾顆釘子。

可是,船廠不是內河水師和海軍的基本盤嗎?

這傢伙居然心甘情願讓趙氏皇族插手。

什麼招?

從欣喜到狐疑。

這小表情看的朱璉連連搖頭。

頓時想起李敬的一個新詞,格局。

也不知道是汴梁皇宮的不夠寬敞,還是趙家人都愛鑽牛角尖,或者北狩時候被金人磨滅了格局。

從玉門關回來的趙桓,比起汴梁城牆上敢跟李敬一起拉著金人同歸於盡那份英雄氣差遠了。

“官家,在去玉門關之前,準備了一批迎回二聖的勳章,你看看沒有什麼問題,就讓鑄幣廠壓制,完了派人發放給去迎接你的每個官員和士兵,明天去船廠,如果你要給船廠工匠賞功或者授勳,我這邊也準備了金質的勳章!”

勳章,還授勳?

玩的好高階的樣子。

回到臨海居主樓,見到朱璉拿出來華貴勳章。

漂亮的不成樣子,傳世之寶。

趙桓頓時想起趙佶提醒他的話,李敬籠絡人心的手段很新穎,千萬不要小瞧了他。

“迎回二聖勳章,又是靖王的提議嗎?”

“是柔嘉的提議,只不過柔嘉也是見識了李敬製作遼東之戰和西夏之戰軍功章,讓各軍組織頒發軍功章頒發儀式的手段想出來的,本來她準備讓人設計出來,在玉門關給,又擔心你不喜歡!”

“怎麼會!”

趙桓有些感動,北狩的日子,不管金人如何凌辱,甚至搶了他的愛妃去侍寢,朱璉和趙柔嘉的面孔時常浮現在眼前,一直是心裡最柔軟的地方,也是支撐他堅定自己可以回來的信念。

而朱璉母女,也無愧他的掛念。

在自己迴歸以後,一如既往的處處為他著想。

趙桓回到登州以後,第二天就去船廠給功勳的大匠授勳。

他並沒有要求李敬隨行。

李敬也沒去,乾脆帶著船隊去扶桑和廟街轉了一圈,檢查艦艇擴張以後的訓練水平。

讓趙玉盤,趙福金意外的是。

趙桓依照之前朱璉用人的方式原封不動,還把李綱趕去巡視各地。

連科舉考試,也準了陳卓等人諫言,加入部分雜學。

太學入學考試,雜學試題比例,竟然高達了八成。

甚至都沒有提議恢復宦官伺候的制度。

對從會寧府救回來的朱慎妃和幾個才人也沒有嫡貶,反而啟用了其中兩個人,協助朱璉的女官,伺候自己的起居。

一直到宗澤被岳飛替換回來。

他都沒有顯露出一點點的存在感。

大宋朝廷彷彿就像他沒有回來一樣,按部就班的運轉,只不過一些在計劃之外的重大開支和兵事,批閱人從朱璉變成了趙桓。

宗澤從被賜進士開始,大半生在官場底層蹉跎,不得重用。

晚年卻迎來了機遇,被趙桓親自接見,派到磁州,予以重任,信任,讓他跟金人決戰中成名。

宗澤對趙桓的感激,跟李敬完全不一樣。

看見趙桓的時候,老淚縱橫。

“上皇,老臣此生萬萬沒想到,還能救上皇回國,每每想起汴梁,宗澤兩軍陣前見到上皇被金人欺凌,心如刀絞!”

當關勝和完顏宗望締結和約的時候。

宗澤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李敬怕事情有變,也沒有跟他專門去書信解釋,在十萬裡之遙,全憑各種模湖的情況揣測,他一直以為完顏宗翰絕不會放趙桓回來,哪怕簽訂了和約也會出么蛾子。

索性就沒有從西洋回來。

當岳飛前去換防,種彥鴻,關勝,韓世忠等人都到了西洋,他才知道這是真的。

岳飛是十萬火急的趕去了,換防的部隊還在大海上飄蕩,宗澤也丟下回國換防的船隊。

帶著兩條沒有拖拽駁船的蒸汽艦艇,馬不停蹄的就來了。

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彭衝,折彥質,鍾彥鬱幾個將領。

水師報訊的船都沒他跑的快,到了碼頭就騎馬飛奔臨海居。

“宗卿家,老當益壯,年過七旬還初心不甘,為我大宋開疆拓土征戰,你是朕的肱骨之臣,中流砥柱!”

在臨海居聽說宗澤回來的趙桓一路小跑下樓,眼看宗澤行禮,連忙親自把他扶起來。

“微臣當不起,遼東之戰以後,微臣對於此生再見上皇已經絕望了,可是到了西洋,發現哪裡確實可以進軍花剌子模,從西面側擊金國,又幻想著親自帶兵奇襲營救,何曾想到李敬這小子,抓住金人西夏之敗,急於西征微妙戰機!”

“李敬也是朕的肱骨,上馬百戰百勝,下馬運籌帷幄,無愧我大宋傳奇戰神!”

眼看著白鬚白髮的宗澤,這麼大年齡了,還在為營救自己奔波。

趙桓心也不是鐵打的,一把抓起宗澤的手。

拉著他直奔觀海樓。

“璉兒,讓人備宴,朕要給萬里迴歸的寧王敬酒!”

“宗卿家此番回來比朕預計的早,明日跟我去汴梁開科舉,當個太學考試的主考官!”

“上皇才是太學山長,臣何德何能,能做主考官!”

趙桓迴歸,算是血洗了靖康之難的恥辱。

功德圓滿。

宗澤感覺哪怕現在死了,也不會死不瞑目。

看見趙桓對自己一如既往的器重,他還是很高興的。

被趙桓拉著,連跑帶走的,就一起去了二樓議事堂。

還沒坐下,就對著女官喊話。

“去把靖王請來,回想昔日磁州之戰,還是寧王為朕舉薦的靖王!”

坐了蒸汽動力的軍艦,看過海軍演練火炮齊射,走了燕京新都,在熱血沸騰的工地上審視設計圖紙和建造速度。

眼看著鐵礦從礦山開採出來,百鍊成鋼,打造成各種裝置,工具,火車轉運到碼頭,如一條鋼鐵洪流一般,裝船奔赴全國。

想都不敢想的繁華,在黃燦,李敬手上變成了現實?

趙桓觸動很大。

越瞭解,越感覺李敬如大海一樣深邃,讓人覺得是一道迷。

大宋江山至今還在自己手上,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上皇迴歸,有靖王輔左,大宋至少可得數百年繁華,老臣即便是現在死了,也可含笑九泉,可老臣捨不得,老臣真想向蒼天再借五百年,留下看著大宋一日日繁華超過昨日,世界所有王國,皆是我大宋藩屬,我宋軍所過之處,皆是我大宋疆域。”

“所以啊,宗卿家以後就在朕身邊,除了陪著朕去西洋看看,再陪朕去看看靖康大陸!”

“上皇是該看看,等汴梁太學招考成績出來就去,微臣在大宋時候,從未想過南洋會如此富庶,西洋的海島萬般絢爛,海軍所過之處,都成為我大宋疆域,壯哉!”

“哦,真的嗎?宗卿家,朕帶著璉兒,柔嘉都去了西洋,大宋何人留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宗澤一臉喜色,被趙桓這個問題頓時堵了回去。

他不知道趙桓什麼意思。

難道他以為,留守李敬,還能奪了他江山不成。

李敬要是想搶奪大宋江山,山東羽翼豐滿時候,就不會派人來汴梁請自己了。

“梁揚祖,朱勝非,周寧皆可留守,微臣請上皇帶上李敬!”

“為什麼?”

“此人善玩,有他和他那群多才多藝的侍女在船上,旅途不寂寞!”

回到登州趙桓早已經領教過祁虹他們的歌舞樂曲,他甚至都有些羨慕李敬的豔福。

可被老臣宗澤這樣一個答覆。

聞言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