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微臣不善裝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儘管大宋修改了律法,二十歲之前的女孩子禁止嫁人。

可是好多宋人還是把十多歲的女孩看做了成人。

女帝趙柔嘉從登基開始,從來就沒幹過一件正經事。

可如今迎接父皇的事情,她親自操持。

不僅準備了好多新奇的物資。

還親自點兵,讓種彥鴻,關勝,岳飛,李敬,韓世忠,折可求,劉錡,李綱,張伯奮等所有的功勳武將帶著親衛隨行。

李敬,朱璉當然不好意思違背趙柔嘉的孝順。

不單私下裡通知各地兵馬,商行配合。

點名讓倖存的長公主和大宋皇族隨行。

還幫她完善好多設想,調動大量物資到洛陽,把三省六部四品以上官員一律調到洛陽,厚著著女帝龍駕。

兩人心裡都很清楚一件事。

這可能是趙柔嘉在皇位上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可是趙柔嘉並沒有感覺一絲可悲,整天都樂呵呵的,甘之如飴。

“李敬,李敬,到大理艦上來,這船好寬敞!”

當然寬敞,這條船是朱璉專門讓喬清瀾打造,方便自己出行的。

考慮他們出行肯定不是單艦。

撤去了大半的火炮。

增加了更多的生活設施。

頂部船艙都是最名貴的頂級木材。

給禁軍和隨行人員提供了很多艙位都帶著衛生間,更適合女性在船上梳洗洗漱。

裝潢也是用了各州綢緞,皮革精心搭配,頂頂豪華的。

趙柔嘉和朱璉都很喜歡這條船,哪怕到了淮河入海口就要轉乘小船,也讓這條船在河邊候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看李敬跟關勝等人一起上了玉門艦。

趙柔嘉頓時覺得這條新船失去了顏色。

連忙在船上招呼李敬。

“去吧,有些事情,做都做了,現在避嫌也晚了。”

被關勝壓低聲音調侃,還推了一把,李敬無奈的搖了搖頭。

下了躉船,又朝著大理艦走去。

大理艦上女卷很多,趙玉盤,趙福金,趙纓絡這些長公主都在,還有喬淑雲,鄭憐玉等幾個昔日的太后太妃和兩宮眾多女官。

陳過庭,黃燦,曹輔等眾多的文臣都沒有在這條船上。

李敬被跑下來的趙柔嘉拉扯著上了船樓。

憨憨的笑著。

朱璉讓趙金兒把李敬的船艙安置在自己船艙的右邊,再過去是幾個長公主臨時居住的船艙。

這讓李敬有些心虛。

不過朱璉不在意。

“李敬,若非你橫空出世,太上皇根本回不來,或者我大宋江山也會毀於金人之手,你要相信太上皇,他不會苛責功臣!”

“微臣不敢居功,也沒有不信任太上皇,太后無須擔憂!”

朱璉本來想調侃李敬昔日汴梁城頭拉著趙桓一起赴死的那份英雄氣哪裡去了。

想起這傢伙這次連顧無雙,喬清瀾,陳書倩幾個女人都沒帶。

又把話咽了下去。

“李敬,你說金人簽下和約,會不會還有變數,我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們能就這麼釋放了太上皇?”

這半年的時間,朱璉不知道問了幾十次了。

哪怕李敬給他解釋過了金人被宋軍打怕了,只要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不傻,就會尋求東方的和平,然後全力征伐西方,凝聚財富。

朱璉也承認李敬所言有理。

可是趙桓一日沒有踏上大宋土地,誰都知道就可能發生變數。

“從西域傳回來的訊息,金人自從西夏之戰以後,對太上皇極好,聽說他們這次西征還給太上皇分了幾十個漂亮西域美人,有幾個還是公主!”

關勝撤軍以後,金人馬不停蹄的集合國內兵馬,兵分兩部出擊。

炸藥,火炮,加上騎兵的組合。

所向披靡。

完顏宗望帶著完顏宗弼,韓常等部攻佔了拜占庭王國,而完顏宗翰在夏金吾,孛兒只斤等部的配合下,越過欽察各部,打垮了匈牙利帝國!

兩人都沒有班師,還在繼續向西挺進。

繳獲倒是先運回到了玉龍傑赤。

不僅完顏希尹得到了大量封賞,連周寧也被賞了十來個美人。

更別說完顏宗望指定讓人用禮物討好的趙桓。

結合這些情報,李敬判斷金人確實準備放人。

或者趙桓有滅金雪恥的想法,也不會急於現在動手。

但是如果不釋放趙桓,恐怕李敬現在就點齊遠西夏境內大宋精銳,朝著錫爾河,阿姆河立刻開進。

“哎呀,迎接二聖回來的路,大宋走的實在太艱難了.........”

從身邊女官手中接過了茶壺。

朱璉親自為李敬沏茶。

回想關勝出征之時,她已經心如死灰,甚至狠心下令關勝不論死活把人帶回來就行。

何曾想到,山重水複之際,竟然是柳暗花明之日。

“太后,使不得,我來......”

李敬本想接過朱璉手上茶壺,朱璉卻不讓。

“靖王安心喝茶,大宋能有今日,本宮跟做夢一樣,你所有的功勳,都是浴血拼殺出來的,大宋朝廷已經是賞無可賞,至於我個人,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太后無須客氣,微臣乃是軍人,不管是保家衛國,還是開疆拓土,都是軍人使命,義不容辭!”

李敬都不知道朱璉是怎麼想的。

也許是擔心自己跟趙桓無法相處。

不管是在船上,還是在岸上,朱璉一路跟李敬的那份親密遠超他們一起到靖康大陸的時候,言談舉止之間,不像君臣,更像是自家兄弟。

倒是洛陽下船以後,大軍開赴到了京兆府,長安城。

夾在京兆府官員中前來拜見監國皇后的陳淬看見朱璉,李敬,都有些侷促。

顧無雙在京兆府被西夏,金人的奸細伏擊。

雖然對於公務來說,不派兵並沒有過錯。

但是他也擔心李敬因此記恨。

這個京兆府通判做的提心吊膽。

然而李敬和朱璉卻當他不存在一般。

大軍只是在京兆府過夜,朱璉覺得陳淬此人無情無義,索性沒有召見本地官員,第二天一早,就起駕朝著西面去了。

這一路上,梁揚祖,朱勝非,李光,張叔夜,劉韐,李邈,岳飛,種彥鴻還有幾個作為記功官隨軍的長公主紛紛趕來匯合。

馬車,馬隊,親衛不斷匯合。

這迎接趙桓迴歸的儀仗,延綿二十多裡,氣勢驚人。

一路西出西涼府,甘州,肅州,抵達沙洲。

整整比簽訂合約約定的日子,早了半個月。

而此刻的趙桓,正在周寧,完顏宗美的護送下,越過了天山。

朝著玉門關進發。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我趙桓自離京尹始,日夜夢迴都是返回故土,如今竟然得償所願。”

宋軍攻破了會寧府,俘虜了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的時候。

趙桓當時就以為宋金可以議和,自己可以回去了。

然而完顏宗翰倔強的西遷,連老家白山黑水都丟給了大宋。

徹底打消了趙桓迴歸的念頭。

包括金人釋放趙佶,趙桓也認為只是擾亂大宋時局的昏招而已。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周寧的到來,給趙桓很多驚喜。

朱璉母女在二龍山遇險,跟趙構爭天下,山東奇蹟般的崛起,用強悍的實力贏得了宗澤的尊重,周寧娓娓道來其中緣故,聽的趙桓如痴如醉。

跟趙桓被完顏宗翰所惦記不一樣。

周寧堅信大宋在朱璉監國,李敬輔左下,定然可以崛起,用軍力,國力,壓迫的金人走投無路。

只能苟延喘息。

趙桓跟自己迴歸大宋,只是遲早的事情。

除非完顏宗翰敢於帶著全族走上不歸路。

顯然,完顏宗翰有那份果決,卻沒有這樣的愚蠢。

“太上皇,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逢這些倒黴事可輪不到您,您氣運滔天,福澤延綿,娶了歷史上最厲害的皇后,生了史上最孝順的女兒,還為妻女留下歷史最強悍武將班底,此番迴歸大宋,定如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周寧善於拍馬屁。

趙桓跟周寧接觸的時日不短,還是很喜歡這個臣子。

自從他到了玉龍傑赤,自己就知曉了宋軍幾乎所有戰役的詳細過程,也明了了大宋朝廷內部各路掌管者如何執政的詳情。

剛到玉龍傑赤的周寧是真的怕金狗,時間長了,居然發現金人是在試圖用他,膽子也大起來,幾次三番要求金人改善對趙桓的待遇。

趙桓無形中也感覺北狩的日子沒有這麼難熬了。

啟程折返迴歸大宋,還帶著拜占庭和匈牙利的公主等二十多個美人。

至今都覺得夢幻。

“周相,你說我帶這麼多美人回到大宋,蓮兒會不會不高興?”

“怎麼會,男人嘛,三妻四妾平常的很,再說,這是金人硬塞的禮物,匈牙利,拜占庭可是兩個大國,把最美的阿來克修斯公主和尹什特萬公主帶到大宋,也長我大宋威風。”

老婆和女兒挖空心思救自己。

自己卻在享受金人的戰果。

趙桓尷尬的笑了笑,回頭看了一眼這些連語言都不通的美人,出言掩飾自己內心那份愧疚。

“這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眼看著完顏宗美帶著金軍並沒有靠近自己,也沒有要偷聽的意思。

趙桓壓低聲音問周寧。

“周相,朕返回大宋,是不是應該還朝?”

從內心講,周寧是渴望趙桓還朝的,畢竟他們在中亞結下的這份情誼。

足以讓趙桓庇護自己好多年。

可是另外一個聲音告訴他,倘若趙桓還朝和靖康之難時候一樣,事無巨細的掌控朝政。

可能會跟武勳集團起衝突。

他太清楚以李敬為首的武勳集團對趙柔嘉的那份好感,一旦趙桓還朝,即便他哪天不想幹了,也不太可能趙柔嘉繼位,不論那個皇子繼位,還朝和繼位本身就是對武勳集團的打擊。

“太后和女帝一片赤誠,肯定希望太上皇還朝的!”

“李敬,關勝和種彥鴻,宗澤他們呢?”

“宗澤人在西洋,即便他回來了,跟李敬關勝和種彥鴻都是太上皇的忠臣,他們應該不會阻攔!”

趙桓白了一眼這個滑頭。

從周寧口中,永遠聽不到逆耳忠言。

會不會阻攔是一回事,願不願意是另外一回事。

朱璉給他的親筆信除了問候,寄託思念,最多的安排就是陪著他放下朝政,雲遊四海。

看看世界的遼闊,也看看宋軍為大宋征戰拿下的土地。

字裡行間透出了不願意他回去還朝的意思。

倘若沒有朱璉這封信,趙桓是做夢都想回到汴梁皇宮,再次君臨天下。

自己的這位皇后,可是用政績證明了是真正的賢后。

且不說靖康之變之前幾次諫言,就憑靖康之變以後帶著朝中文武力壓趙構,力挽狂瀾,她的意見也是趙桓不敢輕視的。

“朕還是先回去看看,昔日父皇被一幫奸佞慫恿,掉坑裡的事情可不少,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歐羅巴那些國家,不能讓金人獨吞囉!”

“吾皇聖明,即便萬里之外,也能運籌帷幄,提點我大宋奮發,更何況今日返回大宋!”

回想起吾皇聖明這個詞,還是昔日李敬在汴梁城頭喊出來。

回想那一幕,自己在金人屠刀之側,依然不屈。

乃是畢生的高光時刻,足以一輩子驕傲。

趙桓笑意盈然。

一路歸心似箭,連金人給他的馬車都沒有乘坐,帶著金人的大軍快馬加鞭。

越過戈壁沙漠。

眼看著玉門關近在眼前,忽然間有些近鄉情怯。

“周寧,幫朕再檢查檢查,你幫朕在玉龍傑赤做的這身龍袍,是不是符合規制!”

“太上皇,你這就難為臣子了,臣子一直在軍營任職,承蒙太后不棄,才進入中樞,從來沒管過內務府和禮部的事務,規制之律,微臣還不如陛下熟悉!”

龍袍是周寧讓玉龍傑赤的工匠找趙桓做的。

款式也照趙桓的要求不知道改了幾次。

不符合規制也不關他的事情。

如今聽見趙桓詢問,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那你再幫朕看看,朕的發須是否需要梳理!”

本來北狩之後,一路從汴梁到東北再到西域,趙桓嘗盡了苦頭。

風霜已經在臉上刻下烙印。

即便是臨走進行梳洗,整治一番,距離昔日翩翩公子的君王風度就相距甚遠。

如今大軍從玉龍傑赤出發,風餐露宿,日曬雨淋,趙桓還不願意坐車,堅持騎馬。

“陛下,微臣不善裝扮,我猜想大宋朝廷已經派人抵達玉門關,入關之後,自有人專門為陛下梳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