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人才選拔(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葛亮聞言有些遲疑,旋即問道:“伯虎所言,選拔人才可不拘一格,是否在,便是江洋大盜、亂山匪類,亦是有資格參加科考?”

我一愣,旋即應道:“不是軍師這般問,風倒是差忘了此一處好處了。便正是如此!既是選拔人才,看重才能,又何必在乎出身呢?軍師且對不對?”

諸葛亮有些疑問道:“這想法的確大膽。”

見他有些疑慮,當下我笑了笑,言道:“軍師可知道江東大將甘興霸的出身?”

這一問,諸葛亮便反應過來,笑道:“不錯!匪盜之中,確實有大才者。”

我亦是笑道:“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狀元。特別是如今天下大亂,有許多有才能的人被逼得造反,走上了成為山賊亂匪的道路。若是科舉一開,對這些人網開一面,給予機會,自然又能使主公治下匪亂減少了。”

諸葛亮道:“不想竟還有如此效果…”

話題談到這裡,我總結道:“總而言之,今時今日,我荊州選拔人才完全可以透過科考一途來解決了。科舉,科舉,白了,便是一朝便由白衣變貴人,如此誘惑,可不是給了天下窮苦出身人的機會和希望啊!”又話鋒一轉道:“只不過,既是科舉,必然對荊州的豪族利益有所觸及了。我等在荊州唯才是舉,並不重用出身,從這一來看,倒是科舉一看,天下士族大家必然一片譁然,卻不知軍師有沒有這等魄力?”

諸葛亮淡淡笑道:“伯虎已經將科舉好處都明了,亮觀之,大有道理,豈能不為?既是改革,何能沒有阻礙,難道還能怕?只是,伯虎所言科舉。其科考專案該如何。又當你我二人細細商議一番了。亮情知伯虎有此想法,必然胸有成竹,何不先談談此考試科目?”

我言道:“此話題過於繁瑣,須容風苦思一番。當下正題要緊,這事,待來日再談未遲。”

諸葛亮頭,旋即想了一想。又問道:“伯虎先前有言,主公在益州選拔人才當用九品中正法,卻不知何為九品中正?”

我答道:“所謂九品中正,九品者,便是將人才劃分為九等,大類歸為才能上、中、下三等。而上等中。又分為三等,以此類推,共為九等。中正者,即評判也!”

諸葛亮聞言笑道:“此皆是字面意思,卻不知伯虎可有何深意?”

我應道:“中正,便是其法則的深意。”

諸葛亮問道:“其深意何在?”

我答道:“中正九品,如此官吏,官名且稱之為‘中正’便是。先在各郡設定中正。稍後又在益州設定一專門選拔人才的部門。為中正府,府內事物。便有大中正主持。州郡處中正一職,便只能由本地人充當,且多由現任中央官員兼任或是大有聲望者擔任。而在益州中正府擔任大中正者,本身要求必然要高,不僅要是主公帳下有才者,更是要在益州名望頗高,而且要身居高位,深得主公信任。至於委派何人,郡中正或由各郡太守推選,或改由益州中正府薦舉報與主公批准,或可由主公親自名任命。依風看來,如今在益州,大中正,必要由法正或是許靖、張魯等這些本地人擔任。但無論是益州大中正,或是各郡中正,自然還都設有屬員,可稱為“訪問”。一般人才,直接可由“訪問”評議,重要人物則由中正親自評議。全部人才,均需透過中正府審查,而後由主公依照結果委任官職。此,便是風對益州選拔人才的初步建議。”

諸葛亮邊聽邊思考,這時忽地笑道:“中正府,即是如今之司徒府也。亮以為,能擔任大中正者,非主公手下司徒,有待何人?”

我頭應道:“正是!”這時又續道:“至於其中深意,便是在中正的委任以及中正評議的人才的資格上面了。如今我主新得益州,民心未穩,自然要積極爭取得到益州權貴的支援。為此,九品中正制,便正是為了符合當地權貴的心意而實行。”

當下諸葛亮有感而發,言道:“若非主公在荊北失了士族大家的支援,亮自然不甘心荊北落入曹操之手了。今伯虎所言科舉,卻是不適合在益州開展,九品中正,倒是可行…”

我頭,又續道:“主公在益州委任中正官職,需是讓有身份地位又有聲望的人擔任。至於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才。而在益州選拔人才其標準有三,便是家世﹑道德﹑才能。家世便是指所要評議的人才自身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合稱為才德,便是指其性格和才能。如此,中正九品,便只看重其身世和才德。”

諸葛亮問道:“只是伯虎這般計議,怕是到時中正和當地士族大家勾結起來,中正虛假,或是形成黨亂了。”

諸葛亮能想到的,我又如何想不到?

句實話,九品中正制的這一些特,其實此時在曹操那邊就已經有萌芽了,我更是清楚,也不不久,當曹丕當權了,他就必要夥同陳群那政治牛人一起,進一步加以制度化。當下,我不過是汗顏地先一步提出來罷了。

九品中正制若創立創立,評議人才的標準自然就是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如此一來,因為大中正本身就是當地士族大家的代表,又在當權者的政府裡身居高官,深得當權者信任,再加上各郡中正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此制度一實施,怕是倒是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於是很自然地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最終會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也便此,這九品中正制不僅成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構成門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當然對諸葛亮很是佩服,人家不管怎麼,第一次談論這制度,他就已然察覺出了其難堪的後果。

見諸葛亮有此疑問,當下我讚道:“軍師所慮,大有道理。”

諸葛亮問道:“既如此,伯虎可有何良策應對?”

我想了一想,遂道:“要想選拔人才時,不產生什麼門閥黨派。虛報情況,自然要加強才德方面的考核,堅持唯才是舉。這要求,主公接受情報時,要極為慎重,謹慎任命。不僅如此,還需當對中正進行適當考核,並且,限制中正們任命的年限,約定三年一任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葛亮又問道:“能否另行一部門,專門監督中正府的工作?”

檢察院?當下我立馬聯想起這個部門來。

為此,我想了想,還是否定道:“不行。這一來,中正工作意義重大,所派之人既是主公親自為人,自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還專設部門監督,怕中正們工作起來便畏首畏尾,甚至起了疑心。這二來,若有此部門,必是成為忙碌之所,試想世人又有多少人有自知之明呢?或自大,或自卑,那些被評議的人才,肯定多有埋怨,如此,要接受舉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而如今,明顯人才本就匱乏,軍師又想要什麼人來監督中正的工作呢?三來,風卻還擔心因此會變成黨派紛爭,即中正一派,監督中正的為一派,兩派水火不容也。”

聽著,諸葛亮自是思慮了一番,頭,言道:“如此,這九品中正,便就依伯虎之言。”

二人又商議了一陣,這時諸葛亮言道:“關於荊州科舉選拔人才一事,須儘快實行。而益州九品中正制,亮亦是該儘早向主公建議。事不宜遲,便明日伯虎便前來與亮一起聯名給主公上書吧。”

原來卻是天色又已經很晚,話題到了這裡,基本結束了,不便繼續下去,是以諸葛亮有心再約我明日復來。

明白了諸葛亮的心意,當下我自然告辭而去。

卻回到趙雲府上,正好碰見馬良、陳到。

馬良這是去了成都一趟,將荊州趙雲即將與馬超妹妹馬雲祿的喜事通報一番,卻不想今日回來了。而陳到,自然也是接到了趙雲要大喜的訊息,特意從零陵奔赴而來,欲要喝幾杯趙雲的喜酒。

他們三人正有有笑地從府中走出,偏又碰見我回來,立馬四人駐足不前,再要笑一番了。

我一見陳到,心下卻是極為欣喜不已。這好歹,我也已經有將近兩年未能看到陳到的身影,今日一見古人,教我如何不興奮?

回憶漸漸佔據腦海,這時我自然想起了陳到會練兵,於是談笑中忽然便言道:“叔至到時可否暫時放下零陵的工作,與風一道,攜手建立一所荊州軍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